1066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自律性也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家长要想改变孩子,一定要和他建立平等的沟通关系,平等的家庭规则。比如家长应该立的规矩:不能动手打孩子,不能辱骂侮辱孩子,不能当孩子面长时间摆弄手机等。所有的规则建立,都要双方同意,可以采用合同签字盖章的方式增加仪式感。所有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双方友好协商同意下,每周或月进行调整,增项减项。
初中生孩子不自律怎么办?
1、了解孩子不自律的原因。孩子上学,不好好学习的原因有三个,一个是没有学习的兴趣,第二个是学习的环境,第三个则是叛逆期。不管哪种原因,家长都应该反思自己,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在玩乐中与孩子进行交流,多参加亲子活动,多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想法,多理解孩子以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而不要以总以家长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2、制定规则,赏罚分明。家长要坐下来与孩子制定生活和学习的基本规则,例如几点起床,几点睡觉等等一些基本的生活规则和按时完成作业,读书的时间等学习上的基本规则。同时与孩子一起协商建立奖惩制度,如果违反了规则就要进行惩罚,如果坚持了一段时间没违反制度,那要进行适当的奖励,这样在孩子心里就形成了制度和规则。同时奖惩机制又会进一步激励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3、帮助孩子制定学习目标。有了目标,有了努力的方向,学习就有了压力和动力。比如,近期的目标,进入全班前十名;远一点的目标,准备考个什么样的高中……只要有了目标,并为此而努力,自然也就慢慢自律起来了。
4、让孩子多看一些励志书籍,名人传记等。作为初中生,思想导向非常重要。这个阶段,正是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所以,一个好的导向及正面引导非常重要。好的人生,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只有引导得好,初中生才能更加地自律,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5、寻求老师的帮助,与教师共同督促。
6、重视培养学生主人翁的责任感。做班集体的主人,不是简单地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当当班干部,这只是形式上的主人,对学生内心的影响不是很大。不如经常引导学生做一些对集体有益的事,如老师的三角板坏了,引导学生自己修;个别同学学习上有困难,引导学生主动去帮助等等。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对集体的重要,集体对自己的重要,感受到自己和集体是密不可分的,从而愿意做班级的主人。
7、让孩子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家务活动。参与亲戚朋友活动。见世面触及心灵。使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自律是每个人通往成功道路上的必备素质,我们会发现,无论是成绩优秀的孩子,还是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对于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并且非常自律。自律并非天生就有的品质,需要父母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形成。
初二的孩子不自律怎么办?
第一、了解孩子不自律的原因。
初中生孩子不自律的原因有三个,一个是没有学习的兴趣,第二个是学习的环境,第三个则是叛逆期。不管哪种原因,家长都应该反思自己,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在玩乐中与孩子进行交流,多参加亲子活动,多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想法,多理解孩子以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而不要以总以家长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第二、鼓舞孩子信心。
有责任心的家长,可以通过暗示的方式,提醒孩子有学习的潜力。当孩子有足够的信心,他们就会努力做一个专注于学习的人,有效抵御外面的诱惑,从而放下手机,将提升成绩看成自己的目标。
孩子为了不上学又是装病,又是哭闹,说明肯定是有一些难以直言的原因的,不一定就是因为贪玩。尤其是读初中的孩子,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小娃娃,心里的想法有很多,家长想解决孩子的厌学问题,就要搞清楚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孩子不愿意上学了怎么办初中生?
1、找出原因。
先弄明白孩子不想上学的原因。要想解决孩子不想上学的问题,首先要弄明白孩子抗拒上学的真正原因,只有知道孩子的问题是什么,才能更有效的和他们沟通、开导。毕竟现在社会的校园问题也很多,所以为了避免小孩因为抵触心理而出现厌学的问题,家长一定要多关注子女的心理状态。
2、父母调节情绪。
家长不能因为孩子不上学就勃然大怒,或者一上来就打孩子。首先,家长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只有他们心平气和,才能坐下来和孩子沟通,解决问题。仅仅是吵架或者打骂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相反只会让问题更加严重,甚至最终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局面。
我家孩子在进入初中以后,我也发现,孩子对我明显没有小学时候亲近,也不怎么愿意跟我聊天说话。起初也很失望,后来和身边其他家长聊过,才知道这是青春期孩子的正常表现。她们向往独立,自然就不愿意面对父母的管束和说教。
初中生孩子不愿意和父母说话应该怎么办?
一、转变教育观念和方式。
家长需要将教育观念和方式转变,要理解孩子现在已经长大了,在交流过程中应该将他们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绝不能像小时候那样,将他们牢牢钉死,没完没了的提出各种要求。
二、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问题。
有的时候家长觉得孩子做的事情,或者说的话是错误的,但是只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看,就会发现,其实孩子做的事或者说的话是没错的,想要孩子变得更好,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孩子,而不是孩子一犯错,有批评他或者惩罚他。
曾有家长这样反馈,我家孩子自从上了初二,结交了一群朋友,都是不爱学习,受他们影响,觉得学习没用,就不想上了,非要跟着他们去打工赚钱,我知道后,按照文章中说的方法,给孩子说学习的重要性,并告诉了孩子学习上的一些方法和技巧,让孩子不断的实践和练习,孩子觉得上学蛮好的,就改变了对学习的看法。
初中孩子出现不想上学的情况,家长要跟孩子多沟通,了解具体的原因,然后多多引导他们,对他们的努力多加鼓励,提升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尽快打消这个念头。
初中生孩子不想上学怎么办?
1、强调知识的重要性
孩子不懂学习能有什么用,但是作为大人,一定要告诉孩子。现在很多的岗位都是学历的限制,没有学历,你再优秀,人家也不要你。
2、指导孩子学习方法
有一种品质可以使一个人在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这个品质不是天资,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有时候,我们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或许只差了“自律”这个距离。但是孩子的自律并不是天生就会形成的,而是需要后天培养的,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引导与严格要求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
孩子不自律家长怎么办?
1、大脑神经训练法
自律与大脑神经有密切的关系。自律的大脑神经就像肌肉一样是可以训练的。即一个人的自律能力也可以跟肌肉一样被训练好。所以可以从小事小习惯开始训练,例如:坚持训练孩子睡觉前把自己的鞋子摆放整齐,衣服叠放在固定的地方,慢慢地孩子会习惯性地整理好自己的书包、文具、书桌。
2、番茄—苹果工作法
可以用番茄苹果工作法。刚开始番茄时间可以短一点,10分钟,15分钟,20分钟,随着孩子年龄增大,番茄时间可以不断加长。这个方法告诉家长:先提出低要求,孩子完成后,肯定表扬奖励,然后提出高要求,慢慢孩子的自律能力也逐渐定型和提高起来。
自律能帮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更有自信。只有学会自律,才能拥抱真正的自由。很多孩子做事拖拖拉拉,没一点计划性,往往半途而废,而懂得自律的孩子,有持久的耐力去坚持,养成良好的习惯。
孩子不自律怎么办?
1、将正确的价值观教给孩子
要想成为自律的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价值内化;另一个是技能的获得。所谓价值内化,就是赞同和认可社会规范,比如游戏规则、交通规则,家长平时要有意识地和孩子谈论这些规则。逐渐地让孩子从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规则出发,比如不能随地扔垃圾,不能闯红灯,不能插队等。随着孩子意识的增强,可以再讲一些关于人生、社会的知识,让孩子学会必备的一些道德准则、法律法规。
2、引导孩子勇于自我反省
自律的人,是能够自我反省的人。要想让孩子学会自律,懂得严格要求自己,就要从小培养孩子反思的习惯。比如,新年的时候,可以问问孩子有哪些收获,有什么进步,自己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新的一年有什么目标......同时,父母也要做好榜样,做好自我反省。如果父母冤枉了孩子、误解了孩子,就要放下自己的面子,主动向孩子承认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