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5
作为学生,按时上学是最基本的行为习惯。目前,在各学校的纪律问题中,迟到仍然是一个普遍而不可忽略的问题。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迟到是不对的。
孩子上课迟到应该怎么教育?
1、父母要发挥积极作用
父母要以身作则树立好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启蒙老师,会直接影响孩子生活、性格中的种种。自然也包括时间观念这块,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父母经常也经常赖床、迟到,那么在你平时去教育孩子的时候,就没有啥太大的效力。
2、让孩子知道准时上学的重要性
首先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无事不请假,是作为学生最基本的责任。这和工作的人要完成自己的工作职责,做老师的要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一样,都是最起码的责任问题。孩子一定要树立自己的责任感。
3、跟孩子说说准时上学的好处
可以多跟孩子强化准时上学可以多做的好玩的事儿,也可以讲其他人的案例,比如说孩子熟悉的动画片里的人物或者身边的熟悉的朋友的榜样例子。
4、父母要及时进行表扬奖励
对于孩子而言,好的行为如果得不到家长的关注和赞同,孩子会失去对这件事情的热情,觉得反正做得好做不好都是一样的结果,还不如按照自己的心情来做。因此当孩子做到守时的时候,家长应该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孩子体会到得到表扬的快乐,自觉督促自己今后有更多的守时行为,从而成为习惯。
孩子上课迟到的影响:
1、容易做事拖拉磨蹭
孩子上学迟到,会影响到学习生活的其他方面的安排。总是迟到的孩子,往往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有拖延的情况,久而久之,拖拉磨蹭会成为一种习惯,危害巨大。一个不守时的人,他们更不容易得到他人的信任,也就让成功来得更难。
2、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可以想象这个场景,迟到的孩子到了教室,其他同学都已经坐在教室了。孩子怎么办?大大方方从前门,在众目睽睽下进入教室,还是偷偷从后门溜进去。总会担心老师批评,担心同学的看法吧。长此以往,心理还是很有压力的。如果压根就不在意,那就更糟糕了。
3、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
爱迟到的孩子,多半都是作息不规律等不良习惯。早起晚起都可以,常常因为睡迟了影响到吃早饭。为了赶时间不吃、或者吃得太快,长此以往会影响肠胃健康,从而造成消化不良,时间久了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影响。
平时父母一定要多和孩子沟通,多倾听他说话,应该经常表扬、鼓励孩子。孩子在父母这里得到的关注多了,在其他方面的关注需要就不会那么强烈了。
孩子上课总是讲话怎么教育?
1、鼓励孩子积极举手发言
有些孩子上课爱讲话是在跟同学讨论老师的上课内容,虽然说这是孩子上课认真听讲的表现,却会破坏课堂秩序,影响其他同学听课,所以,家长要告诉孩子这种行为的不当之处。孩子意识到这些以后,就会注意控制自己的行为。同时,家长还要跟孩子强调上课以听老师讲课为主,并跟着老师的思路积极思考,如果遇到自己听不懂的地方,就要在这些地方做上记号,等到课后再向老师或其他同学请教。
2、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多和自家孩子说话
有一部分孩子在家不喜欢说话,但是到了学校就滔滔不绝,这可能是家里面的环境过于压抑,让孩子无法释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我们作为父母就应该考虑是不是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如果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父母就应该考虑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在家里面懂得利用平等自由的方式和孩子交流沟通,避免过度的管控让孩子丧失说话的欲望。
作为父母,我们也决不能以简单粗暴的行为去责怪孩子,要与孩子加强交流,了解孩子不专心听讲的真正原因,然后再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症下药。
孩子上课不认真怎么教育?
1、营造安静、简单的环境
孩子专注力差,容易因新刺激而转移,这是学前期幼儿的普遍特点。因此,父母应根据这一特点,排除各种可能分散孩子注意的因素,为孩子创造安静、简朴的物质环境。
2、有规律的生活
孩子一日生活的节奏以及各种活动的时间长短都会影响他的注意力。因此,家长应当注意安排好孩子的生活作息。让孩子的生活有张有弛、动静交替。不同性质活动之间的转换要平和,给孩子一个过渡准备。例如,孩子在户外跑来跑去,心跳加速,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处于一种兴奋状态。
有意识地增加干扰因素来增强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比如,家长可以偶尔在孩子做事时,假装无意地把他感兴趣的玩具、图书或糖果等放在他旁边。当孩子表现出要放弃当前的活动去选择新的诱惑时,家长应及时地明确提出要求,让孩子集中注意力。
孩子突然上课不认真怎么教育?
1、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力
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差是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当有新的刺激出现时,成人可以约束自己不去关注它,但孩子却很难做到。因此,为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成人可以有意识地创造情境逐渐提高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
2、 营造安静、简单的环境
孩子专注力差,容易因新刺激而转移,这是学前期幼儿的普遍特点。因此,父母应根据这一特点,排除各种可能分散孩子注意的因素,为孩子创造安静、简朴的物质环境。父母还应注意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止,适时地对孩子提出适当的要求,与孩子形成良好的互动模式。例如,当孩子全神贯注地做某件事时,成人不应随意地去打扰孩子。
当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一昧的批评孩子,因为孩子好奇心是很旺盛的,孩子可能很好奇窗外发生了什么事,不会特别注意的去听老师讲的话,因此家长这时候要帮助孩子来集中一下自己的注意力,帮助孩子,而不要去责怪孩子。希望每个孩子都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健康的成长,让自己的注意力更集中,可以有一个很好的成绩。
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怎么教育?
1、正面激励
多多鼓励孩子去做自己喜欢并且能力范围内的事情。这些事情不能过于简单,而且避免事情过多过杂。不能一件事没完成就去让孩子去办另一件事。在孩子做事的过程中,及时对孩子注意力集中的表现进行鼓励和表扬。
2、日常培养孩子专注力
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引导孩子提高专注力,如可以设定一个闹钟,跟孩子说在闹钟响之前这段时间,如果能够真的完全某件事情,可以得到一定的奖励和鼓励,通过提高孩子专注力,让孩子在上课的时候,能够认真听讲。
孩子爱说话爱接话,主要是想引起别人的关注重视,但不顾场合随意地说话、接话会让人反感。家长肯定孩子优点的同时要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孩子学会不冲动,上课有自律性,尊重别人,慢慢让孩子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孩子上课说话家长怎么教育?
1、鼓励孩子积极举手发言
有些孩子上课爱讲话是在跟同学讨论老师的上课内容,虽然说这是孩子上课认真听讲的表现,却会破坏课堂秩序,影响其他同学听课,所以,家长要告诉孩子这种行为的不当之处。孩子意识到这些以后,就会注意控制自己的行为。同时,家长还要跟孩子强调上课以听老师讲课为主,并跟着老师的思路积极思考,如果遇到自己听不懂的地方,就要在这些地方做上记号,等到课后再向老师或其他同学请教。
2、家长应培养孩子学习兴趣
同时要告诉孩子:“上课时间,作为学生的义务就该专心听课,不能随意讲话,这是对老师的基本尊重,同时也是遵守课堂纪律的表现,如果上课讲话会影响老师也会影响到其他同学,这是不对的行为,即使你不想听课也决不能打扰到别人”。
适当地加以引申和推广,引起孩子的发散思维,激起他们的兴趣点,这些都值得尝试。培养和孩子共同的兴趣,首先需要家长用心思去挖掘,去创造。
孩子上课手机玩游戏怎么教育?
1、控制情绪,尝试换一种沟通方式
时代不同了,手机与电脑一样,只是一个互联网终端,不是什么洪水猛兽。作为家长,没有必要对孩子大发雷霆,即便是在玩游戏,我们也要摆正心态。家长越是大发雷霆,越是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这个一定要引起注意。
2、家长一定要少碰手机,以身作则
孩子虽然小,但是他们不傻。最惨白的说教,就是家长一边当着孩子面沉迷手机,一边却叫孩子不要玩手机了。很多家长在家里,沙发上一躺,手机能抠几个小时,这让孩子怎么想?如果做家长的,在家的时间都是用来工作加班,或者是学习,或者做家务,这样的举动,无疑是对孩子最有力的言传身教。
相关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