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7
有人说,父母最大的卑微,是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每天过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句话听起来有点夸张,却是很多父母的真实写照。年龄小的孩子,很好“拿捏”;成年人行事也多有所顾忌,会有弱点;只有青春期的孩子最难搞定,他们是软硬不吃。所以家长教育需要注意方法。
初中孩子软硬不吃怎么教育?
1、变指责为沟通
以前孩子做错事,家长的习惯性做法是指责。你这里做错了,那里又不对了。要知道这种做法,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不但起不到任何作用,而且只能起到伤害他的反作用。所以家长最好是有问题及时的与孩子沟通才好。
2、接纳孩子的缺点
倔强时候尽量冷处理,等孩子冷静时候才去教育。孩子软硬不吃,很多时候其实是家长一会软一会硬,没有原则导致的。多跟孩子的老师或其他学生的家长一起交流,沟通,看看他们教育孩子有什么好的想法跟正确的方式。
对待软硬不吃的孩子怎么教育?
1、不要急躁,冷静思考孩子“软硬不吃”个性形成的原因,通过回忆、观察、了解,找出导致孩子这样的真正原因。很多人心情焦躁,不思原因,甚至破罐破摔,简单粗暴施行管理教育,致使孩子的逆反心态,必然会“软硬不吃”的。
2、思考并尝试或者请教专家,采用合适的方式加强与孩子的心理沟通,冷静、和气、友爱,特别要耐心地与孩子沟通交流,用时间来消弭孩子逆反、对抗所设置的顽固心理屏障。只要这一步做好,就可以成功一大半了。
3、引导孩子学会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养成学习的好习惯。在此过程中,孩子的表现可能还有一些反复,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因为孩子的心理意志还没有发育成熟,不可能像成年人那样有坚强的意志。大度包容、耐心引导、及时表扬就显得非常重要!
4、孩子身上出现叛逆的现象,不要大惊小怪,每个人都会经历这种叛逆期,当然要保持冷静的对待。所以父母要多观察,多体谅孩子,要知道教育孩子已不能再靠施以拳头暴力和辱骂等简单粗暴的形式,要文明,要改革,要有修养和掌握的现代教育理念知识,才能做一个好父母。才能让孩子走好,走对青春期这一段人生的必经历程。
孩子软硬不吃基本上就是好强的心理作怪。家长要冷静面对孩子的耍脾气和耍无赖,不要急于去说服孩子,要让孩子自己冷静下来。在孩子软硬不吃的时候,家长再去采用强硬的手段,只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矛盾也会越来越深。家长在孩子在做错事后不要只是指责,要有耐心,调节孩子的脾气。
孩子软硬不吃怎么教育?
1、帮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
父母要懂得和孩子一起树立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软硬不吃的孩子更是如此,父母一定要提前先和孩子树立起共同的规则,这样在处理问题时会更方便,能够减少亲子之间不必要的冲突,也能够起到很好的教育引导作用。
2、保持耐心,多加鼓励
对待软硬不吃的孩子,父母更要保持住耐心,慢慢地疏通孩子,引导孩子往更好的性格方向发展。当孩子有进步的时候,父母也不要吝啬自己的鼓励,多给孩子鼓励是孩子前进的动力。
之所以出现“软硬不吃”,很多时候是“软的不软,硬的不硬”,这是孩子“软硬不吃”极为重要的原因。面对叛逆期是的孩子,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面对孩子,而不是情绪化的来面对孩子。家长应当明白,孩子任性也好、反抗也好,原因应当从自己的教育方式中去寻找,要从以孩子为中心和以家长为中心这两个中心中走出来,改变成以孩子健康理想发展为中心,并用这样的标准去要求自己的行为,促进孩子理想发展。
对于软硬不吃的孩子怎么教育?
1、首先父母要反思下自己,是不是自己的不良言行影响孩子“软硬不吃”、顽固不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2、冷静,查找原因。通过回忆、观察、了解,找出导致孩子这样的真正原因。很多人心情焦躁,不思原因,甚至破罐破摔,简单粗暴施行管理教育,致使孩子的逆反心态,必然会“软硬不吃”的。
3、学会去跟他做朋友,走进他的内心去,而不是采用强迫或死硬手段的命令!做了朋友,就跟他一起玩耍,一起探讨,甚至带他一起去旅游等!慢慢地去融化孩子的内心,让他放下对你的戒备!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善意,让孩子信任你。
4、善于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爱好或者特长!即使是孩子爱好打游戏,这个也可以作为切入点!往往这些孩子智商很高,或许就是一个在这方面的天才!然而,我们有很多老师或者家长总是认为打游戏就会耽误了孩子!如果,我们在这方面去正面引导,逐步调整孩子的心态,或许就会让孩子回归正常轨道!
早教是指父母在理解并尊重宝宝的个体开展,抓住宝宝生理和心理开展的敏感期,给予宝宝相应的协助,让宝宝各项才能正向开展。很多时候儿童学习语言的时间不一样,只要孩子没有什么问题,父母不要担心儿童,说话晚与儿童的性格和周围环境都有一些关系。
一岁半的孩子怎么教育:
1. 认知能力培养
一岁半的时候正好是宝宝认知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家长最好及时准备好颜色鲜艳的卡片,或者是形状各异的积木,让宝宝在一起玩耍的过程中学会对颜色的辨认,也学会对形状的辨认。
2. 个性培养
宝宝一岁半的时候正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家长应该适当的培养宝宝的个性,让宝宝的个性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是宝宝这个时候是认知模糊期,还不懂得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有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引导,让宝宝建立起对错的概念,知道哪些事情是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教育是双向,父母不同的教育方式对于孩子来说影响很大,影响着孩子将来的性格特性。好的教育方式,让孩子成长得更快更好,反之,将带来严重的后果。
古代怎么教育孩子?
《周易》云:“蒙以养正,圣功也。”对蒙昧无知的小孩子进行教育,首先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是“正”,若能如此便是立了一件大功。蒙昧无知的小孩子,还不能分辨善恶,在发蒙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小孩子学习知识,也要藉此让小孩子能够区分善恶并能从善拒恶。幼年养成的道德情感,将成为一种习惯,对成年之后的人生历程起到关键的作用。
因此,古人十分重视对小孩子的教育,对于教育的内容要精心选择。孔子可谓这方面的典范。《论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天,孔子的儿子孔鲤从庭院中快步走过,被父亲叫住,父亲问他学了《诗》吗,“不学《诗》,无以言”。孔鲤于是去学《诗》。又过了几天,孔鲤又被父亲叫住,父亲问他学了《礼》吗,“不学《礼》,无以立。”孔鲤于是又去学《礼》。我们常说的“诗礼传家”便是源于此。
孔子有一回还说过学《诗》具有很多好处,“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所谓“兴观群怨”,后来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有自己的解释:“感发志意”谓之兴,读《诗》能激发我们对美好的意绪与志趣;“考见得失”谓之观,读《诗》能使我们得知民意并藉此知道政事之得失;“和而不流”谓之群,读《诗》能使我们如君子一样仁和友善,但又不像小人一样同流合污;“怨而不怒”谓之怨,读《诗》教会我们在批评社会的不公正时恰到好处,避免情绪激烈。
以诗礼教育小孩子是古人的一项悠久的传统,到明代大儒王阳明这里,他发现当时人“往往以歌诗、习礼为不切时务”,而改教小孩子只背诵美文佳句。王阳明批判这种教法失去了“古人立教之意”。他认为“古之教者,教以人伦”,教育小孩子具有正确的道德观,比教育小孩子为了应付科举考试的八股文而背诵美文佳句更有意义。为此,王阳明开出了一个“栽培涵养之方”——“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
养育孩子是一门学问,不能沿袭老一辈的教育方式,也不能想当然地随意教育,而是要学习科学的养育方法,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特点,这样才能让孩子成长为独立、成熟、高情商的人!
关于怎么教育孩子的书?
一、《家长的革命》
在家长必读的10本书中这本《家长的革命》是知名教育家崔宇的代表作,整本书中精选了不少的案例,用比较轻松幽默的词语到处了家庭教育中的困境,值得深深体会一番。
二、《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这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被誉为是我国家庭教育类书籍中里程碑式的代表作,书中没有那些专业性很强的理论,只有那些能让人读懂的思想,反复告诫家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