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8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古人教给现代人的。但是,对于孩子来讲,规矩这个东西可能是陌生的,甚至是抵触的。相信大多数父母都会从孩子小的时候培养一些习惯,来帮助孩子长大后可以快速适应这个世界,更好的成长,但是,很多时候往往事与愿违。很多孩子有时候会做出让父母惊讶的举动,比如,顶撞老师,聚众斗殴,年纪不大开始接触烟和酒等等。这样的一些让父母们乍舌的行为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孩子从小就没有规则意识。
没有规则意识的孩子怎么引导:
1.为孩子选择合适且容易做到的规则
父母要为孩子设定一些合适的规则,最好是一些基本且容易遵守的,比如不争抢玩具、不跟陌生人走、不接触危险的东西等等。
2.对孩子要加强规则引导,适当鼓励
家长可以时常反问孩子,如果不遵守规则会怎样?让孩子设想违规的后果,引起他对执行规则的正视。如果孩子遵守了一些设定的规则,家长要适当鼓励和赞扬。
3.家长要以身作则,不要居高临下
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父母做的每一件事孩子都会看在眼里,所以父母平时当孩子面说的一些规则,一定要遵守,要和孩子处在平等地位上。
4.惩罚与激励:规则明确,力度一般,执行到位,赏罚并重
一个家庭没有大问题,但是不见得没有小问题,所以惩罚和激励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时候家长对惩罚这个事情是不敢的,但其实惩罚与激励这件事不仅要做,而且要放到明面上。我不认为惩罚孩子就是错的,不惩罚孩子就是对的。面对惩罚,给大家的建议是四句话:
这几个原则虽然可以帮助家长重新审视如何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问题,但是在一些具体操作上却因人而异,而且,孩子的表现往往出乎家长们的预料,这就需要父母系统地来看待对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
对于孩子的这类行为,有的父母规则意识淡漠,认为孩子年龄小,长大自然就知道了;有的对孩子倍加呵护,过分溺爱,不愿意约束和要求,明知道有规则而不去培养,久而久之就成了放任自流,不及时加以制止,就等于得到了强化。还有一部分父母对孩子要求又过于严格,态度过于严厉,靠外部的强压来控制和约束孩子的行为,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使得孩子把执行规则当作一种负担,导致其产生不良行为习惯。
孩子没有规则意识怎么办 :
(一)言传身教
我们在引导孩子树立规则意识时,一定要以身作则。如果家长(包括其他家人)平时自己也乱放东西、插队、乱穿马路,并且还视破坏规则走偏门为“聪明”,那么孩子耳濡目染很难不成为漠视规则的“熊孩子”。
(二)从小培养
幼儿期是萌生规则意识的重要时期,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规则教育。如可以教幼儿自己把玩完的玩具放回玩具箱,或者在吃饭时教育孩子一些基本的礼貌等等,加上及时适当的鼓励或惩罚,让孩子对规则有切身感受。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小事,其实都是在践行规则。通过在生活琐事中渗透规则意识,有助于孩子把规则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是十分有利于孩子真正树立规则意识的。
没有一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讲文明懂礼貌,遵守规则不越线,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知道孩子的规则意识是努力培养出来的,而非自然形成的。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规则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只有从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他才能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才能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孩子的规则意识怎么培养?
1、与孩子一起讨论立下规则
邀请孩子去合作参与立一些规矩,而不是迫使孩子符合规矩,作为家长,我们总是告诉孩子,要做这、不能干那,许多情况下,孩子并不明白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规矩。与孩子讨论规则,不仅给孩子立了规矩,还帮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遵守规则,也让孩子有机会对这些规矩提出问题和意见。
2、以身作则,与孩子一起坚持遵守规则
家长要塑造好自己的形象,这是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的关键。在家庭中的一些生活习惯:如,按时作息,卫生习惯,礼貌习惯等,家长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做好。社会生活中的要求,如交通规则,家长在与孩子出行时要自觉遵守,讲公共道德和秩序,以自身行为去影响孩子。
每一个人应该对自己的每一次选择负责,很多时候,只有争取了才知道是否值得,只有做到的严与利己的人生标杆才能很好的成就自己的人生。也让自己的生命变得丰富而有内涵。
孩子没有规划怎么引导?
1、要让孩子在没有目标的时候尽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其实,孩子的童年真的很短暂,当每一个孩子呱呱坠地,他就无形中为了各种证而不断努力,急于求成的家长如果因为孩子的规划和方向过多的苛责孩子,会导致孩子更加无法拥有自己的人生目标。
2、要让孩子明白什么是人生规划
很多时候,孩子没有人生规划不是因为他不树立这种概念,而是在他的心中根本对于人生规划无法理解,其实,往往很多时候,善待时间的人,对于自己的生命有一个根本的理解,当自己用秒计算自己的生命时长时,不尽然发现自己百年的生命也不过几千万秒。
梦想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有了梦想就能找到奋斗的目标。未达到梦想的状态孩子就会努力去学习,不断地往前前进。可是一旦没有梦想,心中就会像是一个脱线了的风筝,没有方向。
孩子没有梦想怎么引导?
1、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孩子年纪小,社会阅历不足,思想不成熟,对外界充满好奇心,所以喜欢的事也一直在变化。家长应该注重孩子各个兴趣爱好,只要孩子的想法正确,家长就应该给予一定的支持。不过这个支持并不是无条件的支持,而是要有条件的,比如孩子喜欢画画,在答应前需要跟孩子做好约定,要达成什么样的规定才能学。
2、让孩子多阅读名人传记
家长平时可以有意识的让孩子多多阅读名人传记,帮孩子树立一个比较正确的方向,孩子通过名人的经历从小培养起奋斗目标。从名人事迹中找到自己的梦想,汲取名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通过阅读名人传记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学习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然后模仿名人的做法,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
作为家长,我们要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让孩子体验规则的重要性,甚至帮他们成为一些规则的制定者,从而自觉、主动地遵守规则。
孩子没有纪律性和规则意识怎么办?
1、从兴趣入手培养规则意识
对于孩子来说,兴趣的作用是无穷的。孩子在面对感兴趣的事时,他能很快进入自动学习的模式,并高效主动地接收相应的规则信息。家长可以通过发展孩子兴趣的方式,帮助孩子体验遵守规则的快感。如果孩子有好的表现,我们就要多予以支持和鼓励;若孩子有不好的表现,就要积极引导孩子去改正。
2、知晓变通,执行规则更有力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应有过分的局限,要让孩子知晓变通。我们在开始教导孩子坚持原则的同时,还要帮他理解与把握规则与变通的界限,特殊情况可以协调,但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同时,家长也要确保自己在申明规则的时候,孩子是真正听进去了。如果他们分心走神,关注点在别的事情上,那么到了学习及做事的时候,自然想不起来规则是什么,还会让家长误会他们是故意不遵守约定,调皮捣蛋。
家长要尝试着去探寻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在聊天过程中询问孩子为什么不愿努力,然后再对症下药。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想象未来的生活,如果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就必须付出多少的努力。
孩子没有目标怎么引导他?
1、要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定目标不是一个简单的机械操作过程,而是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之后做出的决定,所以父母一定要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孩子自己去想一想,究竟想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并且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又需要做哪些努力。
2、给孩子找一个好榜样就是发掘孩子自我学习动力的好方法,只有他自己想变得优秀,他才能变得优秀!有条件的话让孩子多和不同领域、不同性格、不同经历的精英多沟通、交流。他才有学习目标去模仿去成长。让他不断地开拓自己的眼界,他就会拥有自我成长的动力!
3、家长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改变粗暴作风,用春雨润物的毅力和耐心与孩子相处。充分利用一切机会,与孩子多交流,父母要做孩子的朋友。可能有些难度,但必须这样做。不知道为谁学的,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是孩子缺乏激情。也或许孩子的学习遇到了困难,对生活失去信心。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燃起孩子的激情。
4、作为家长,在向孩子提出理想要求时,要由浅入深,分层次进行,不能期望太高。比如,中学时期的孩子已积累了一定的文化知识,个性逐步得到发展,兴趣爱好也已产生,这时家长应该从他们的爱好和感受出发,多考虑起个性的发展,帮助他们树立带有职业性质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