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8
孩子漏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总是在写作业、考试中漏题,让我们觉得很恼火。明明清清楚楚的一道大题,楞是看不到,妥妥地交了白卷。家长们觉得不是不会,竟然是没看见或者忘记了,太让人窝火了。那家长该怎么办呢?
孩子考试粗心漏做题怎么办?
1、错误收集法
将孩子每次作业、考试因马虎做错的题都记录在案,有针对性地分析孩子出现这样情况的原因,让孩子懂得粗心是一种糟糕的习惯。这有利于孩子认识和改正错误,这也是孩子自我教育的好办法。
2、学会反向演算
比如说孩子做一道除法题,可以用乘法题来演算,这样就不会让自己的思维局限在里面,因为毕竟孩子算过那道题,如果有细微之处出现错误,自己不觉察,可能演算的时候还是依照思维定式,继续错误。而反向的运算法,就会让孩子重新思考一遍这个题目,自然也就上了双保险一样了。
3、集中注意力
为了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就要学会把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所要完成的工作上。有的家长,不管孩子是不是正在学习,都把电视机开着,或者自己打牌搓麻将,这些做法都会造成对儿童的干扰,使他们不能集中精力去学习,久而久之,儿童便开始毛毛躁躁,养成“一心二用”的坏习惯。因此,家长应该在儿童学习时给他们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
4、加强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当人们面对较难的问题时,心理上会比较重视,造成大脑思绪不易受到干扰,因而不易出现差错;反之,对较容易的问题心理上不太重视,思绪容易受干扰,因而较易出现差错。所以,重视任何问题,就不会马虎随便,掉以轻心,而且也能自觉地克服分心现象,从而有助于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
5、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
孩子在做作业、考试中出现不认真审题、漏题的现象,是因为孩子贪快想敷衍了事,在题目还没有看清楚之前就急着答题,这一题还没有写完就想做下一题。
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就要端正孩子对学习态度,告诉孩子做作业、考试不是应付,都应该认真对待,如果孩子始终不改,可以让孩子承担粗心导致的后果。
孩子粗心的表现:
① 注意力不集中;
② 视知觉能力发展失衡;
③ 缺乏精加工;
④ 思维能力问题造成的审题不明;
⑤ 概念模糊;
⑥ 生活习惯失当。
孩子考试粗心漏做题的原因:
1、学习习惯不好,写作业的时候不认真,比如:不认真审题,懒得打草稿,不列提纲,写完作业也不检查,你说孩子考试能不丢分吗?
2、做题时的心态,如果说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你经常对孩子发火,孩子受到你的情绪感染,孩子也是浮躁、易怒的,他在做题目时,思维一定是混乱的,错误率自然也会提高。
3、缺少练习,眼高手低。这点很容易理解,孩子学完一章的知识,如果不进行练习,我保证7天以后,孩子忘的基本上差不多了。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人的记忆曲线。
有不少孩子上课听老师讲的时候觉得很容易,感觉自己都学会了。还有一些孩子喜欢上先修班,提前把下学期的知识都学一遍,于是回到学校上课不注意听讲,老师让做的练习都不屑一顾。这就导致考试的时候,发现原来自己做和看老师做完全不是一回事。最后掉进了眼高手低的坑。
一年级的孩子正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时候,家长这时发现孩子做题粗心大意,未必是件坏事。只要家长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孩子改掉这个坏习惯,对于孩子未来的学习是很有好处的。那么,家长具体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变得认真细心?
一年级孩子做题粗心马虎怎么办?
1、培养孩子的审题习惯。
很多一年级孩子做题粗心马虎的原因是没有看清题意,要么看不懂题目的意思,要么误解了题目的意思。有些孩子是因为识字量太少,还有的孩子是因为语言理解能力不够。所以,家长要带着孩子一起读题,手把手教孩子如何审题。
2、培养孩子的自查习惯。
为了降低孩子做题粗心马虎的发生几率,要从孩子上一年级起就引导其养成自查的习惯,也就是说,孩子必须自己检查题目的准确率。为了帮助孩子更加有效地发现错误,家长要手把手教孩子如何进行自查,尤其要提醒孩子先审题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这样做才能避免审题不清导致的错误。
大多数父母在思考孩子考不好的原因时,都觉得孩子考不好是因为孩子没有好好学,或者孩子不聪明,却忽略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孩子的态度问题。尤其是粗心的孩子,在考试的时候不是看错题,就是写错答案,几乎都是一些很低级的错误。零七零八的分数加起来,可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如果要是中高考的话,这可是决定孩子命运的数字。
小孩子考试粗心怎么办?
1、家长要去理解和接纳孩子粗心的部分。
孩子的粗心不能简简单单的归结为孩子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的问题,更不能粗暴的指责,孩子在面对粗心导致的后果时,他内心也充满了深深的自责和内疚。理解和接纳孩子,是帮助孩子增强掌控粗心的第一步。要告诉孩子,粗心是常见的现象,找准了原因,就有能力有办法去掌控它。
2、培养孩子整齐有序的生活习惯。
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引导孩子养成整齐有序的生活习惯。只有生活、学习都整齐有序地进行,粗心大意、马马虎虎才能避免出现。
有些家长可能要说:孩子粗心都是小毛病,粗心才能丢多少分?家长可以拿出孩子的卷子,仔细分析孩子的错题,就会发现粗心这个坏习惯确实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有的孩子因为粗心,在考试中甚至会丢掉几十分。这在小考中或许无足轻重,但如果是在中考甚至高考,几十分的差距足够孩子榜上无名,人生都会因此发生转折。
孩子考试很粗心怎么办?
1、在日常学习中培养孩子认真仔细的习惯。
把每次作业都看做一次考试,仔细地看准题目,精力集中,心无旁骛地完成,稳住身,沉住气,静下心,做完后要认真检查,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不要把粗心当借口。
粗心不是孩子的借口,更不是家长面对不理想成绩时的自我安慰。家长要和孩子一起面对“粗心”背后的真相,采取正确方法来应对,这才是孩子下次取得好成绩的盼头。
留意过孩子试卷的家长都会发现,很多时候,孩子丢分并不是因为不会写,而是因为各种不起眼的小原因。比如孩子看错小数点、看错题、写错答案、甚至写串行。因为马虎丢掉的分数加起来就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如果孩子改掉了考试粗心的毛病,家长很快就会发现,孩子的成绩会有一个质的提升,这也会让孩子在学习上更加积极主动。
孩子考试老是粗心怎么办?
1、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可以成就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所以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至关重要。想要孩子不粗心,就要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说,在解题的时候,不要轻易地跳步骤;在写完作业或者答完试卷之后,如果还有空余时间,要仔细地检查一遍答案;遇到简单的加法,也不要掉以轻心,如果不熟练,一定要列式子计算。
2、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粗心。
比如鼓励孩子检查作业,整理书本,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等。每当他们犯了一个粗心的错误,就记录下粗心的原因,并提醒自己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粗心并不可怕,我们一定能克服它。
8岁孩子年纪还小,专注力不够,也没有耐心。出现写作业的时候粗心的现象也很正常。因为孩子急着写完出去玩,慌里慌张的写,肯定容易出错。想要纠正孩子不认真的问题也很简单,家长只要找对方法,孩子学会了耐心,自然就会变得细心起来。
8岁孩子做题粗心不认真怎么办?
1、培养责任心。
孩子之所以粗心不认真,是因为他们对自己不仔细这件事并没有什么想法,觉得写错改了就好,但是对于应试教育来说,在关键的大考上是不会有写错了就改的机会的。要提高他们对学习这件事情的责任心,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对自己正在学习的内容重视起来,并且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去对待,而不是敷衍了事。
2、学会判断孩子究竟是不是粗心不认真。
要时刻了解孩子所处的阶段,然后再帮助孩子进行提高。如果对孩子不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把他不会的当做是粗心不认真,也就给了孩子一个借口。下次遇到相同问题,他还是不会,所以孩子“粗心”的问题总也解决不了。想要让孩子更好,让孩子得到提高,我们就应该学会正确看待孩子的问题,从本质上找出原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
一些家长总觉得孩子粗心是小毛病,可改可不改。但如果家长拿出孩子平时考试的卷子,仔细看几遍,就会发现,孩子大多数的题目并不是因为不会写才丢分,而是因为没看清楚题目,或者写串行,也有的是计算失误等等,这些因为粗心马虎才丢掉的分,加起来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如果孩子能保持认真仔细的状态,成绩肯定能上升一大截。
孩子考试粗心大意怎么办?
1、有选择地让孩子做些“细活儿”。
平日里,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接受能力、个性特点,有选择地让他做一些“细活儿”。比如,家长在家可以陪孩子经常玩一些“找不同”、“串珠子”、“走迷宫”等游戏,锻炼她的注意力和细心程度。
2、加强孩子责任心。
让孩子自己承担粗心大意的后果,会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如果一个孩子因为粗心忘记了某样东西,那么就让孩子知道这件事情的后果,下次他就不会忘记了。孩子需要为自己的粗心大意承担后果,在父母的引导下,孩子才会不断成长。
相关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