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0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粗心的毛病不是一天就形成的。如果孩子从小生活在一个无序的家庭中,没有一定的作息时间,没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那么孩子做事就会丢三落四、马马虎虎。所以孩子的好习惯需要家长从小培养,要让他们从小事做起。比如培养孩子整理错题的好习惯,培养孩子养成专时专用的好习惯。
怎么样改掉孩子粗心的毛病?
1、从家庭环境和家长自身找原因。
对于学习粗心的孩子,家长应避免在孩子学习的时候,把电视声音开得过大,也不要打麻将或打牌。因为孩子的注意力是极易受到干扰的,你的这些做法让孩子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长久之后,孩子便养成了一心二用马虎粗心的坏习惯。作为家长,应该让孩子自己检查并改正错误,这样才能有助于孩子克服粗心的毛病,养成细心的好习惯。
2、从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做起。
孩子的马虎粗心,最根本原因是缺乏责任心所致。一个有很强责任心的人(也包括孩子),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马虎、不可能粗心。所以要纠正孩子马虎粗心的习惯,要从责任心的培养做起。因为有了责任心,他自然能够小心谨慎地对待每一件事情,避免马虎。比如,上学前让孩子自己整理该拿的东西,如果他忘了,你也不要给他主动送去,而要让他受批评、受教育。再比如,孩子外出之前,让孩子自己准备外出所带的食品和衣物。
3、从培养好的生活习惯做起。
从生活中小事做起,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减少孩子的马虎粗心。比如让孩子整理自己的衣橱、抽屉和房间,培养孩子仔细、有条理的习惯;让孩子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和复习进度表,培养孩子有计划、有顺序的习惯;通过改变孩子的行为习惯来改变他的个性。天长日久孩子的马虎粗心就会渐渐减少。
4、给孩子适当的压力。
适当的压力可以让孩子更加努力地去做事情,从而减少粗心马虎的发生。但是,过度的压力会让孩子感到沉重和焦虑,反而会适得其反。因此,家长应该给孩子适当的压力,让他们知道做好事情的重要性,但是不要过度强调。这样可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减少粗心马虎的发生。
5、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的自信心也是减少粗心马虎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孩子缺乏自信心,他们可能会感到无助和沮丧,从而导致粗心马虎的发生。因此,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培养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做好事情。可以通过赞扬孩子的成就、鼓励孩子尝试新的事物等方式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6、严格的训练。
可以针对不同孩子的不同情况来训练。如对视知觉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找不同的数、找相反数、辨别相似字母、图形等帮助孩子提升视知觉辨别能力。
7、让孩子考家长。
让孩子出题考家长,孩子很感兴趣,他们会成心出些容易错的题,把家长考住。家长成心马虎,让孩子批评,这时对孩子也是一种教育,将来他们做题时也会防止马虎。
孩子粗心的表现有哪些?
1、学习上:
语文上写错字,多一撇,少一捺的,数学题上不看清数字,简单的题经常算错,考试时候往答案纸上抄答案时候,错位抄错,导致分数很低。
2、生活上:
自己的东西放的乱七八糟,在找某个东西的时候,很难一下找到,比如说自己的学习工具乱放,需要用的时候找不到,也许早就忘在了学校;扫地的时候,经常漏扫一个角落,看起来还是脏脏的;洗漱时候忘记刷牙等。
孩子粗心的危害:
1、影响个人学习。
在学习中,如果马虎大意,可能会造成理解偏差、表达不清、操作失误等问题,影响个人成绩。
2、降低效率。
粗心的孩子往往会因为疏忽大意而浪费时间和精力,比如忘记重要事项、漏掉细节等,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弥补和纠正。
3、影响人际关系。
不细心和不严谨的行为容易让人感到不信任和失望,破坏人际关系,影响社交形象。
孩子粗心怎么解决?
1、关注孩子的情绪。
孩子的大脑发育尚未成熟,他们常常会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世界中。因此,家长需要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鼓励孩子表达情感,引导他们适应情绪的波动,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加专注于目标任务。
2、注意给孩子提供适合的学习环境。
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能够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和专注力。除了提供良好的学习空间外,家长还可以积极倡导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通过大量的阅读,孩子能够提升自己的信息获取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对粗心大意问题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3、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注意力。
观察能力和注意力是解决粗心大意问题的重要前提。父母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或活动,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例如让他们观察家里物品的数量、颜色等等,激发他们对细节的关注。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些集中注意力的小游戏,如数翻硬币、集中排列字母等,提高孩子的注意力水平。
4、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孩子们在处理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时往往更为细心,因此,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提供适宜的学习材料和资源,激发他们进一步的学习热情。此外,家长还可以组织孩子进行有趣的实践活动,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培养他们的好奇心,从而增强他们的细心能力。
面对孩子的粗心,要拿出更多的耐心和宽容,慢慢想办法,千万不要瞎指挥、乱批评,更不要期望一蹴而就。孩子细心的好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养成的。 要找一找孩子形成粗心习惯的客观原因。
孩子有粗心的毛病怎么改掉?
1、从孩子的作业量中找原因
有时候孩子功课太多,紧追慢赶,往往就丢三落四,忙中出错,表现出马虎粗心。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就要和老师交流,适当减少作业量。以少而精的练习,克服因为赶时间的忙中出错。
当然有时孩子的作业量也不大,但他老是念着看电视、玩电脑或是与小朋友去玩而马马虎虎匆忙应付,等大人检查的时候却错了一大半。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应该首先断了孩子玩耍的念头,让他静下心来学习,这样就能避免学习时的马虎粗心。
2、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
孩子刚上一年级,孩子粗心大意的原因可能是这时候孩子对什么事情都比较好奇,但是粗心的习惯可不能就此发展下去,粗心带来的后果不可小视,所以家长也要重视起来。
怎么改掉孩子粗心的毛病?
1、凡是能够事前做好充分准备的孩子,也往往是细心的孩子。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做事情前,先把事情罗列出来,注重细节的掌握,然后把可能发生的意外考虑进去,培养孩子细心周到的好习惯。同时,让孩子每次完成任务,都要回过头来耐心检查,可以减少失误,避免粗心犯错。
2、让孩子认识到粗心大意的危害,有些孩子对自己的马虎并不是很重视,有些妈妈也觉得只要孩子聪明,马虎一点也不要紧,长大了自然就好了。这样的想法是不行的。妈妈要帮助孩子认识到马虎的危害,比如给他们讲马虎出大错的故事,通过一些实例来帮助孩子分析马虎给人带来的多种危害。
3、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责任心是任何人要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培养儿童的责任心要靠平日里的习惯培养。家长应该从小让孩子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小的时候让他收拾好自己玩的玩具,大一点时帮着洗碗。让他负责扫地或者洗碗,这就是他的责任,干好了要给予鼓励或奖励,干不好家长不能客气,应该要求他重来一遍,直至干好为止。
孩子粗心的原因: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是很常见的一种情况,家长不要唠叨催促,要对孩子多一点耐心,少一点催促,在日常的锻炼中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
怎么样才能让孩子改掉拖拉的毛病?
1、故事引导法
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首先吸引他的注意力,投其所好,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引导用讲故事最好,用故事里的人物感动孩子。所以可以找一些有关名人守时的儿童读物,让他自己看,或者亲自给他讲一讲。有时也可以讲一些因为不遵守时间而造成重大损失的故事。生动的故事能让孩子从中受到教育。
2、鼓励法
很多的实验都证明了,鼓励比指责要好。针对孩子每次的进步,家长都要进行及时的鼓励来强化他的这种行为。强化孩子的闪光点这种方法对一二年级的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是十分有效的。发现孩子一个小的闪光点就要进行适当的表扬和夸大。比如,孩子在上课时专注力很好,事后及时对他进行表扬,在其他人面前经常有意无意地当着孩子的面夸他是一个学习专注力很好的孩子。这样使孩子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专注力很好的孩子,就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慢慢地孩子的专注力就得到了提高,做事也就不再拖拉了。
拖拉、磨蹭是很多孩子都会存在的问题,也是让很多家长都感到头大的事情,起床慢吞吞、上课不着急、写作业磨磨蹭蹭、办什么事情都拖拖拉拉等等。这让许多家长变成了河东狮吼,脾气也变得暴躁起来的原因。那么,家长们该怎么纠正孩子拖拉磨蹭的问题呢?
怎么样改掉孩子拖拉磨蹭的毛病?
1、时间价值培养
孩子做事拖延是因为很大程度上因为没有时间观念,父母应该给孩子培养时间价值观念,给孩子讲述珍惜时间的重要性、介绍成功人士的事迹、明确磨蹭的危害性。
2、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父母不要给孩子过多依赖,若是想让孩子飞翔,毕竟要给他自由的翅膀,孩子自己的事让他自己拿主意,自己决定自己该做什么,由自己拖延造成的后果也让孩子自行承担,长此以往孩子自然会知道其中的坏处,也就不敢再拖延了。
孩子粗心,是很多家长的心病。当孩子粗心时,他不但生活上丢三落四,学习上还总是犯小错误,比如考试时看错数字、小数点位置,一些家长为此感到忧心又不知道该如何去解决?
怎么改掉孩子粗心大意的毛病?
1、帮孩子找到粗心原因。
孩子犯错,不要一味的责怪,最重要的是先找出犯错的原因,给予适切的纠正或练习。看看孩子是因为‘不仔细’还是‘不理解’而造成差错,对症下药才能真正的帮助孩子。
2、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注意力。
观察能力和注意力是解决粗心大意问题的重要前提。父母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或活动,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例如让他们观察家里物品的数量、颜色等等,激发他们对细节的关注。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些集中注意力的小游戏,如数翻硬币、集中排列字母等,提高孩子的注意力水平。
粗心马虎看似只是小问题,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就会发现,这不仅会影响到孩子的日常生活,更会对孩子的学业造成很大阻碍。家长想要改正孩子粗心的毛病,也不能只盯着孩子的学习,应当从生活里的一点一滴下手,帮助孩子改正。
如何让孩子改掉粗心的毛病?
第一、家长可以让孩子多做一些“细活儿”。
如写毛笔字,盘腿打坐、图形仿画、剪圆圈、夹花生、串珠子、汉字、字母混合识别、对墙打乒乓球、穿针引线、金鸡独立、算二十四点等,这些都能改变孩子急躁的心理,锻炼他的细心程度。
第二、培养细心的好习惯。
不管是考试或平时的练习,都应该有意识地坚持高标准、严格要求、做事讲究条理,做完之后要认真核对、验算、检查。如果长期这样,就会“习惯成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