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1
其实我们父母遇到这样的问题,或者说发出这样的疑问,那我们应该反思的是,我们自己。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抱有一颗感恩的心,但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孩子都是不懂得感恩的。也不知道该以怎样的方式才能够教育好孩子。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不懂得感恩?
1、孩子比较自私
自私的孩子都是不会考虑其他人的感受和想法的,所以也就不会觉得被人给予自己的东西是有价值的,觉得是理所应当的,他们想的是:"是你自愿给我的,我只是接受了而已"并没有想要回报或者感谢的意识。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当然不会拥有感恩心,还有有些孩子也比较以自我为中心,所以会只考虑自己的想法,从来不会去思考别人的付出是否花费了心血。
2、父母的过度宠溺
现在的物质生活相对于过去要优越许多,很多家长对孩子更是有求必应,再加上有一部分父母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比较少,觉得愧对于孩子,就会用物质方面的给予来对孩子进行补偿,满足孩子的需求,所以长此以往下去,孩子就会觉得别人对自己的付出和给予都是理所应当的,当然不会有感恩之心。
3、缺乏这方面的教育
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没有做到时刻创造条件启发孩子学会用感恩的心面对自己的付出,而且基本上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都会养成一个好习惯,就是会对他们说:当别人给予你东西或者帮助的时候,你要道谢。这其实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道理。可是有的孩子并没有这方面的意识,那就暗示了孩子的价值观出现了问题。有时候孩子盲目的接受他人的帮助,而且还不回以感谢,只会让我们看到孩子的教养不到的问题,缺乏这方面的教育。
4、父母没有做好示范作用
家长是孩子人生中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举止对于孩子都有着潜移默化且深远持久的影响,所以孩子的问题体现出来的也是家长存在的问题,如果家长平时没有以身作则,没有做到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孩子也很难学会感恩,如果家长平时金行感恩别人,或者是会有意识的培养孩子这方面的意识,孩子也就会产生感恩之心,对家长行为的效仿,也会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不懂得感恩对孩子的影响:
1、养成自私自利的性格,任何事情都以自己为中心,只要对自己有利益的事情无论对方是长辈还是任何人都不行,必须这个利益得自己享用。
2、不懂得回报对自己有恩的人,在小孩心里他认为,你为他做啥事情都是应当应分的,在他心里就没有回报二字。
3、给小孩养成狂妄,霸道的性格,在他眼里就没有长辈,领导之说,他认为自己就是王者,自己说了算,听不进任何人的劝说和办法,对与错就得按他自己的思维办事,这种性格长期下去,势必在社会、群体、家庭中他就变成了害群之马,什么领导、同事、爱人都不放在眼里,一枝独大狂妄无理,甚至连法律都不放在眼里,最后犯法事情都敢做出来。
在家庭中,父母最重视的就是自己的孩子,总想给孩子最好的一切,导致宠溺过度,很多孩子都没有了感恩的意识,这种情况对孩子是非常不好的,容易让孩子形成以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性格。
孩子为什么不懂得感恩?
1、父母过于溺爱孩子
一开始,他们很喜欢自己的父母,但是后来,他们养成了一种坏习惯,他们变得不会回报自己的父母,反而会认为父母对自己好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哪一日,家长没有好好地照料自己的子女,或是在一定程度上无法达到子女的要求,那么,子女就会产生一种父母亏欠自己的感觉。就是这样的心态,才会让他们对自己的家长有一种很恶劣的感觉。
2、内心虚荣
小小年纪,有些孩子却已经滋生了虚荣的心理,可悲的是,很多家长还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一旦孩子开始虚荣后,他就会不自觉地在内心和别人比较,甚至产生各种优越心理。正是如此,孩子忽视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总觉得只有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常常一对小夫妻外加4位老人,都对其宠爱有加,渐渐地,我们发现孩子变得越来越任性、自私,不懂得关心体谅长辈。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孩子冷漠不懂关心别人?
1、父母生性冷漠
父母从来不对刚回到家的孩子表示欢迎,不关心孩子在学校是否开心,孩子就不知道什么是“热情”。如果父母本身性格冷漠,对身边的人和事漠不关心,孩子与父母长期生活在一起,也会受到父母的影响,形成冷漠的性格。
2、父母太严厉
孩子激动地告诉父母自己的体育成绩拿到第一名,孩子不但没有受到表扬,反而被训斥“孩子数学语文为什么拿不到第一名”,父母对孩子过于严厉,从未关心过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长此以往,孩子自然也不会去关心别人,与父母的沟通越来越少,对任何事情都没兴趣。
十八岁的孩子不愿意和家长交流是现代家庭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之一,这种情况可能会让父母感到无助和困惑。其实只要家长采取正确的沟通方式,跟他们取得良好的沟通还是比较容易的。
为什么十八岁的孩子不愿意和家长交流?
1、家长的管教方式不当。
现代家长往往过于强调教育的功利性和成果性,他们把孩子的学习成绩看作是评判孩子的唯一标准,而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求。这使得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感到自己的情感得不到关注,从而不愿和父母交流。
2、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
现在的父母大多数都是忙碌的上班族,他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工作,这使得他们无法陪伴孩子成长,也无法与孩子建立深入的交流。孩子感到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无法得到父母的关心和照顾,便会对父母的关爱产生怀疑和不信任,不愿与他们交流。
孩子读小学的时候非常优秀,根本用不着家长操心,但是从初一开始,孩子成绩就一路下滑,其实大概有40%小学优秀的孩子到了初中会出现成绩大幅度下滑的现象。这也是正常的,家长要及时的疏导孩子的心理。
孩子上初中了为什么会越来越差?
1、内容变难了
小学的内容,只要稍微用心,就可以学的不错,就算成绩不好,能考90分还是没问题的,但是初中就不一样了,科目变多了,难度增加了,如果再用小学的努力程度,很多时候发现不行了,可能需要更加努力才行。
2、青春期逆反心理
很多家长仍然用管教小学生的观念和手段,面对已经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们。由于逆反心理的作用,越是强势管教则越容易适得其反,有些孩子原本很聪明,在小学阶段成绩也优秀,但是进入初中课堂后,老师越是严格管理,逆反心理会导致他们越听不进去课。
13岁的孩子正值青春期,这时候的内心是非常敏感的。不爱说话,说明可能很内向,性格不乐观不大方。还有可能孩子有些自卑。面对这些情况,家长必须要给孩子更多的关爱,陪伴。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对他的爱。
13岁孩子为什么突然不爱说话?
1、性格内向
13岁的孩子性格比较内向或外向,在与同学发生争执、遭受校园暴力、校园欺凌、被老师训斥时,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会更加严重,会出现比较喜欢独处,不爱说话。
2、恐惧社交
某种情况下孩子只害怕与别人进行沟通交流,其实也是代表着一种异常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在与别人沟通交流的时候,可能有的人害怕说错或者是怕引起不必要的后果,这种情况下应该及时的进行改正。
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是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观原因,叛逆心理是一种反常的心理,带有变态心理的某些特征,给学校和家庭教育带来一系列问题,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为什么初中孩子这么叛逆?
1、随着身心发展的加快,孩子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增强,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愿意接受老师和家长的“保护”,希望得到像成人那样的尊重。但是,许多家长只看到他们幼稚的一面,仍然把他们当孩子看,还一味要求他们听话。这种心理差距是造成逆反心理的一个原因。
2、父母包揽过多。多数家长会大包大揽,什么时间起床、睡觉、学习都需要反复地催促,从而导致孩子缺乏时间观念和时间管理能力,使得常常会在网络世界或者新奇的世界中迷失,浪费大量的时间,从而减少学习的时间。而这时父母的干预,也会激发他们的这种矛盾冲突。
3、强烈的好奇心,特别是对成人世界的好奇,使得他们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对那些受到封闭禁锢的事物,向往之情更为迫切,以至于产生你越不让我知道,我就越想知道的逆反心理。
初中孩子叛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