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5
很多家长都抱怨自己的孩子,做事情总是三分钟热度,上课走神,写作业墨迹,玩具也是玩一会就不想玩了,特别容易分心,从来没有说尽力做好一件事情的,听完这些,不知道作为家长的您有没有同样的感受呢?
孩子上课容易分心是什么原因?
1、经常打扰或打断孩子
孩子在看电视、看书或者玩玩具的时候,很多家长出于对孩子的关心,都会端着水果或者水来给孩子,会问孩子要不要吃水果,要不要喝水。这样我们看似为孩子好,其实已经打扰到了孩子,当我们打断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孩子想要做这件事就要重新开始。又要按着自己的思路来,当他们再次做到这一步的时候,他们就会想,家长这时候会不会再拿着东西进来呢?
2、经常指导孩子
当孩子开始认一些字的时候,孩子就会自己去读一些文章。当孩子读到他们不认识的字的时候,他们有可能会顺着往下读,这时候很有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就是孩子读错字,我们作为家长肯定是想要纠正孩子,让孩子去认识这个字。但是我们往往忽略孩子还这么小他们现在是不是应该记住这个字的问题。孩子的脑容量也是有限的,虽然说孩子越小记东西能力越快,但是我们要因人而异。
3、经常帮助孩子
98%的父母会在孩子做一件事情之前提前为孩子去做这件事情。比方说我们的孩子要喝酸奶,酸奶上有一根吸管,那么在孩子喝酸奶之前,家长就会抢先把这根吸管插进酸奶里。
我们家长这时候就要想一想,为什么孩子会自己做不好一件事情,是不是因为我们家长一直在帮孩子做事情?当我们帮助孩子完成这件事情以后,孩子心里就会认为这是父母应该做的,我不需要去学习。
4、给孩子买太多玩具
看到这里相信有很多父母都会疑惑,给孩子买太多玩具,难道也会让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吗?相信大家都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在小猫钓鱼中,小猫就是因为被旁边的蝴蝶干扰了,才没有坚持去钓鱼。
我们的孩子也是这样,当孩子一个玩具才开始玩的时候,我们又给孩子买另一个玩具。那么孩子这时候就有可能放弃第一个玩具,而且接触第二个新鲜的玩具,事实是孩子第一个玩具还没有玩明白,第二个玩具却又过来了。所以我们要让孩子玩够一个玩具,彻彻底底弄明白那个玩具,再去给孩子买另一个玩具。
孩子上课容易分心怎么办?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孩子的书桌上可以多放几本书,一定不要出现玩具和零食。同时家长更不要在孩子学习期间,看电视或者是大声的讲电话,也不要来来回回的进出孩子的房间,这些都会影响孩子学习的专注力。
二、花时间训练
我们经常忘记了一件事,那就是孩子需要一次又一次的训练。对于我们希望孩子掌握的技能和能力,我们都需要让孩子看到示范、并教给孩子让自己专注的方法、耐心培养。一个天性好动的孩子要想学习静下来,尤其需要花时间训练。先从专注5分钟开始,把任务分解成短时间就可以完成的,让孩子找到目标感和成就感。再慢慢延长时间。
三、正向鼓励
当孩子坐了5分钟没动,而第6分钟坐不住了的时候,我们可以对他的行为表示肯定:我注意到你刚才专心地在画画,连续5分钟动都没动一下呢!能告诉我你画的是什么吗?要知道关注孩子的积极面,远比关注缺点来得有效。
四、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在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前期,家长可以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当然时间的长短要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来界定,如果是低年段的孩子,一次在15分钟左右,而随着孩子年级的增加,时间也可以逐步增长。当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第一步学习任务时,家长一定要给予孩子肯定与鼓励。让孩子适当的休息一下,再进行后续的学习任务。
五、让孩子学会自己支配时间,减少批评
当孩子已经能很顺利的按着家长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后,家长可以尝试让孩子自己来制定学习计划。比如:放学后,针对当天的作业任务,孩子自己制定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家长只要帮助孩子来进行判断一下计划的合理性即可。当孩子能顺利完成自己制定的计划时,会大大增强他(她)的自信心。同时,最重要的一点,家长切记不要总是批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溜号、走神等,这些会严重的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很多孩子都有这种问题,那就是:做事情分心、集中不了注意力。孩子课堂上总是东张西望,溜号走神,做事情总是不能专心,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家长们不要害怕,这是孩子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分心导致的。家长通过对孩子的适当调节,孩子就能有所改变。
容易分心的孩子是什么原因?
1、环境干扰
周围环境的干扰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孩子在写作业时,电视机在播放,就是环境对孩子的干扰,另外孩子在专心时,家长与孩子聊天和频繁进去房间也是对孩子的干扰。
2、心理因素
孩子的心理压力大,心事较多,比如父母吵架了,家长对孩子漠不关心等就会影响孩子的心理。一些家里的老人过分宠溺孩子,导致孩子的依赖性过强,还有孩子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不集中注意力等心理因素都会对孩子的注意力产生影响。
孩子处于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偶尔出现发呆、愣神,但是没有其它的异常表现,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可能与生长发育过程中某一年龄段出现的特定的行为习惯有关。所以,家长不用担心。但是,还有些孩子发呆、愣神跟以下以下情况有关,家长就需要注意了。
小孩子容易走神是什么原因?
1、走神的原因比较多,可能是贫血造成的,有些人因为脑部疾病导致走神。
2、有些孩子睡眠不好,没有休息好,而且学习压力比较大,经常熬夜,这样就容易走神。在早晨的时候没有办法按时起床,头脑也是觉得昏昏沉沉,整天都没有精神,在上课的时候也不认真听讲,整天无精打采,学习效率也下降了。
3、如果孩子在学校和同学相处不好,或者是和老师没有相处好,在家中和家长因为一些事情发生了矛盾,心情不好也会导致走神。
4、微量元素缺乏。孩子生长发育比较快,如果没有及时保证均衡饮食,以及没有及时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缺铁、缺锌,或者维生素缺乏,便会出现上课走神注意力不集中。
孩子的成长跟家长的教育有着很大关联,如果小孩爱发脾气,容易暴躁,首先要觉察父母双方有没有情绪难以自控的人。如果有的话,就得先从父母改变做起了。
孩子很容易生气是什么原因?
1、忽视孩子的需求
就孩子的需求给予重视,满足该满足的,不该满足的也要让孩子知道原因。这不只是为了让孩子满意,还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深厚感情的过程,是孩子从父母身上增强安全感的过程。父母没有主动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重视,感觉不到足够的安全感,就会通过哭闹、发脾气来博取父母的注意。
2、父母说话不算数,辜负了孩子的信任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础,身为家长不能因为孩子还小,就欺骗孩子,这样会影响孩子对你的信任,疏远亲子关系。就像曾子杀猪教子一样,说杀猪就杀猪,不能欺骗孩子,因为孩子对家长是100%的信任。如果家长经常出尔反尔,对自己说的话一点都不负责,那么你说的话孩子也不会在信,同时也容易点燃孩子的愤怒情绪。
随着孩子长大,小心思越来越多,生气崩溃的时候时有发生。孩子脾气暴躁总归是有原因的,最好先弄清楚孩子发脾气的原因才能解决。
孩子容易脾气暴躁是什么原因?
1、父母教养方式欠妥当
过分溺爱也可能导致孩子爱发脾气。当孩子偶然发脾气时,父母可能因为孩子还小,发脾气的小摸样很可爱而表现出某种欣赏的态度,那么孩子发脾气的行为不仅得不到遏制,反而会因此滋长,形成恶性循环。无条件的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会使孩子形成“唯我独尊”的心态。一旦某次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他便会大哭大闹,父母往往在疼爱孩子的心情中败下阵来,从而更加助长了孩子发脾气的行为习惯。
2、不良的家庭氛围
如果家庭氛围比较紧张,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或经常对孩子打骂,会影响到孩子性格发育,孩子也会过于敏感,脾气暴躁、易怒。
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出来的情绪也越来越多,不愿意接受大人的支配,也不愿意让大人管着自己,孩子经常发脾气、脾气大、讲话不听。这其实也是孩子的情绪管理问题。
小孩子容易生气是什么原因?
1、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成长接触最多、时间最长的环境之一,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性格的发展。如果,家庭中的情绪氛围充满了急躁、吼叫,那么孩子也会缺乏耐心和情绪自控力。
2、模仿成人
有些大人遇事很容易大发雷霆,若父母或老师容易发怒,孩子会模仿他们。许多父母在儿女身上看见了自己的影子,有可爱的影子,也有可憎易怒的形象。
如果经常无缘无故的就发脾气,鼓励孩子多用正确的方式来表达自己。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心里面意识到,发脾气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所以一定要对孩子实行该有的管教,否则孩子一直都不知道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孩子容易生气是什么原因?
1、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争吵,言语过激,就给孩子以身作则奉献啦一个糟糕的画面,长此以往孩子也会有样学样,变得烦躁不安,情绪失控。
2、可能是孩子感到孤独缺少陪伴,想引起大人的注意,这时作为家长的就应该正确引导,千万不要打骂孩子。如果孩子发脾气就让他冷静一下,只后再和他讲明道理和孩子沟通一下打开孩子的心结。多多陪伴孩子。
3、孩子没有表达需求的习惯。有些孩子已经够大了,但是还是把话闷在心里,也不和家长沟通,一旦是想和你说什么,就会变成大吼大叫,撒泼尖叫。这是因为在小的时候,还没有人教他好好说话的方式。不得不说,如果父母的说话方式是在孩子做错事后大吼、打骂,没有用温柔而严肃的方式来让孩子明白道理、知道要怎么改正,孩子在与你交流的时候,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来回应,一下子就爆发。
4、孩子发脾气可能是达不到自己目的,如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某种玩具或食物,通过哭闹、发脾气达到目的,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之前可能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成功获得想要东西的先例。
相关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