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
说起怕困难怕失败,不只是小朋友,大人也是如此。一遇到困难就想退缩,一想到可能失败就想放弃,都是人的正常反应。孩子相比较来说更情绪化,做决策更多是由情绪驱动。
孩子一遇到困难就急躁怎么办?
1、把孩子的事情还给孩子
让他们去尝试,去承担责任,去思考如何做的更好,去发展自己的能力,在失败和挫折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不仅仅是锻炼了孩子的能力,让孩子能够独立自主,也培养了孩子去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让孩子对自己充满自信。久而久之就会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遇到困难或挑战,也会去积极的应对,而不是逃避或放弃。
2、孩子遇到挫折哭闹时,不要批评他
积木搭不好,孩子发脾气,把积木扔得满地都是,妈妈看到立刻就批评“不就搭个积木嘛,有什么大不了的,发这么大脾气干什么“。受挫的感受是非常主观的,妈妈觉得事情小的不得了,可孩子却觉得这件事比天还大。因此,千万不要用自己的认知去判断孩子的感受。孩子遇到挫折了,哭闹崩溃了,妈妈还批评他,孩子只会觉得妈妈不认可自己的受挫经历,会认为“难道真的是自己太无能吗”,会更加的沮丧无助,从而放弃努力和尝试。不批评孩子,承认孩子的挫折,接受孩子的情绪,才能引导孩子更好地面对挫折。
3、教孩子战胜困难的方法
方法总是从实践中得来的。我会教孩子,在困难面前,先在心里对自己说:是的,我遇到困难了,我着急,它也不会发生改变,自己反而会心情不好。我不害怕它,向父母、老师、朋友请教,看看他们有什么好办法。也可以自己多尝试几次不同的方法,会有什么结果。
孩子遇到困难就急躁的原因:
1、家长的过度保护
家长大包大揽,剥夺了孩子去尝试、去发展能力的机会。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总是担心孩子做不好,担心孩子受伤害,然后就代替孩子去做那些本应该他做的事情。我们以为这样是对孩子好,这样是负责任。事实上却带来很多消极的影响。不仅会让孩子变得更加依赖我们,失去独立自主的能力,同时也会让孩子变得无助,变得不自信,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了,什么都做不好,什么都要依靠别人。
2、孩子的坏习惯
孩子平时就养成做事情火急火燎的习惯——事情一不对付就急躁、发怒。这种性格,往往是受父母以及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果父母中有人做事情也是急急躁躁,火急火燎的,就会影响到孩子的做事的态度和习惯。
3、孩子过高的自我要求或定位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孩子对自我的认知,往往取决于周围人对他的看法,如果恰巧孩子从小聪明伶俐,经常被老师、父母夸,把孩子捧得很高;那么,这个孩子对自我的要求和定位就会盲目的被拔高。
孩子面对挫折,家长如何引导,要采取正确的方法。方法要因人而异,要针对孩子的特点施策,孩子面对挫折,要多陪陪孩子,安慰好他,帮助他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共同商量战胜挫折的方法,鼓舞他克服挫折的影响。
孩子一遇到困难就放弃怎么办?
1、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的一个过程,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需要接纳孩子的内心感受,接纳孩子的沮丧,然后用自己的耐心陪伴孩子,给孩子讲明白道理。其实这也是和孩子共同成长的一个过程,只有我们家长付出了爱心和耐心,我们才能够看见孩子的成长。接纳我们的孩子,给孩子鼓励和支持,帮助我们的孩子越来越强大。
2、家长要对孩子有耐心,循序渐进的引导孩子。 孩子接受知识的能力有限,揠苗助长的方法并不适合孩子,要掌握孩子的学习规律,耐心的教导孩子。
3、家长要多鼓励孩子,不要不重视孩子的挫折。 当孩子受到挫折的时候,父母不要嘲笑他们,否则他们以后就会避免自己做不好而放弃努力和尝试。
4、让孩子知晓,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生活中总会有风风雨雨,经历挫折在所难免,不能因为一点困难和挫折,就失去了斗志。要坦然面对挫折,找出克服困难的方法和途径,增强百折不屈的勇气,方能激发成功的潜力。
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遇到自己的挫折与压力。当孩子面临困难挫折时,父母要及时倾听孩子的挫折与压力。通过运动,游戏等方式来帮助孩子缓解压力,同时帮助孩子解决困难与挫折。
孩子遇到困难挫折父母应该怎么办?
1、包容犯错,引导孩子享受过程而非结果
孩子年纪还小,还处于尝试实践的阶段,就算是失败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所以爸爸妈妈必须得允许孩子犯错,同时要转移孩子的重点,不是说“你怎么这么笨这点事也做不好”,而是应该问孩子“完成这件事有趣吗?”,让孩子关注事情本身而不是结果,更能培养孩子的勇气和信心。
2、分解难题,逐个击破
任何困难的事情,都是由一个个小难题组成的,因此首先要分解难题,比如孩子觉得学钢琴很难,那具体是手腕力量不够、听不懂音符,还是上课时坐不住呢?如果孩子专注力不够,不能专心的听老师上课,那就可以把问题细化,重点解决,孩子也就不会再害怕了。
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不管是什么原因,父母都应该以乐观的情绪来感染孩子,鼓励孩子,让他自己动脑筋动手来克服困难,不断的提高抗挫折能力。
孩子遇到困难家长该怎么办?
1、教会孩子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
打败自己的往往不是真正的敌人,而是假想敌!在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与其空洞地鼓励和给孩子加油,不如想办法帮他分析困难,找出对策!无论是被困难打败还是战胜了困难、挫折,只要从中有所收获、都对他的人生有所助益!失败是成功之母,其实也是这么来的。
2、帮助孩子调节情绪
不少家长总是不把孩子遇到的困难当回事,总是站在大人的角度去看待孩子遇到的挫折,这是不对的。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孩子的问题没有多严重,但是对于孩子来讲,却会把他们压得喘不过来气。这个时候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调节情绪,让他们学会理解挫折,进而去战胜挫折。
对于孩子害怕困难,遇到困难就躲的问题,家长要有耐心,认真帮孩子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家长要有耐心,不能因为你觉得容易就着急的催促孩子前进。孩子每完成一件小事要给他适当的鼓励,让他更有信心挑战更大的目标。
孩子遇到困难就躲怎么办?
1、孩子怕困难,首先我们需要搞清楚原因。孩子碰到困难退缩,害怕的不是困难本身,而是害怕不能承受失败的后果。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逆商。但是我们都知道,成长的路上不可能顺风顺水,我们或多或少都会碰到困难。遇到困难时,如何帮助孩子收获自信心,减少挫败感,是家长需要做的事情。
2、作为父母爱孩子并不是帮他解决掉所有的问题,而是要教会孩子逐渐的自己去解决困难,害怕,困难是正常的,害怕之后我们要做的是安抚他的情绪,但在行为上还是要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当孩子第1次解决完问题之后,我们要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每次解决完问题,孩子受到的都是积极的情绪体验,那么他越来越愿意去解决问题。
3、模仿是一个孩子学习的最主要的方式。家长可以给孩子做一个示范,模拟这样一个过程:一件原本手到擒来的事情,先表现出感觉很困难、很犹豫,然后坚定的把这个问题解决。这个过程会让孩子看到,原来爸爸妈妈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会很沮丧、很着急,也会想放弃,但是后来他们又想了一些办法,把这个的问题解决了。这样,孩子再面对困难的时候就会学着做出同样的尝试!
4、从生活中让孩子自立,孩子自己遇到问题鼓励孩子自己去解决,比如:跟小朋友闹矛盾了,家长先别着急给出解决方案,让孩子自己决定如何做。无论孩子做出什么选择,家长都不要评判,只引导孩子去发现每个决策的后果是什么就可以了。
孩子碰到困难退缩,害怕的不是困难本身,而是害怕不能承受失败的后果。成长的路上不可能顺风顺水,我们或多或少都会碰到困难。遇到困难时,如何帮助孩子收获自信心,减少挫败感,是家长需要做的事情。
孩子遇到困难就退缩逃避怎么办?
1、家长需要清楚孩子为什么遇到困难会逃避,多和孩子聊聊天,聊他想聊的,即使不是你想要了解的事情也没有关系,不要打断孩子的兴趣。
2、家长应该对孩子多些鼓励,鼓励孩子独自探索,无论探索的结果是好是坏,重要的是探索的过程,要让孩子养成自己独立做事的习惯。
3、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当孩子遇到困难向你求助的时候,不要马上帮助他,而是问问孩子自己的想法,引导孩子思考解决办法,然后表扬孩子独立思考的这个行为,和孩子一起探讨他给出的解决方法的可行性。
4、让孩子明白通过提升自己的能力,是可以让自己变得强大的。有些困难孩子没有勇气去面对,可能是因为他不具备与之相匹配的能力,父母可以引导、帮助孩子提升某一方面的能力,当孩子变得足够强大时,就不会再畏惧困难。
这个问题其实很常见,不只是孩子,大人碰到问题也会跟孩子是差不多的状态,不过大人不会哭,所以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跟孩子共情。
孩子遇到困难就哭怎么办?
1、学会接纳
要树立打持久战的心态,不能急于求成。指望一次就把孩子这个问题解决掉那是不太可能的。作为父母,你首先在心里要告诉自己,这是孩子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等她跨过了这道坎儿之后,就会有一个很大的一个成长,首先在心里要把这个频道调整好,心理状态越稳,接下来所做的一些事情就越有效果。
2、释放心中的不满情绪
无论是孩子从父母的斥责中找寻到的不良情绪,还是从学习或者同伴那里积压的不良情绪,我们家长都要和孩子相沟通了解,能找出来源头是最好的,如果找寻不出来源头也没有关系,我们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缓解孩子的压力。
相关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