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9
从小培养孩子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对于孩子的性格塑造和心理健康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家长说自家孩子不会沟通,用过的方法也没有效果,不知道该怎么办。面对不会沟通表达的孩子,家长们要多些耐心,多尝试些方法,积极的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学会沟通表达。
怎样培养孩子的沟通表达能力?
1、跟孩子视线持平
跟孩子平等的交流,首先我们可以做到姿态的平等,孩子尚小,往往需要抬头仰视家长,家长的俯视会带来居高临下感,孩子会比较害怕,此刻我们可以蹲下来,传递出平等的信号,跟孩子保持视线的一致。
2、引导孩子寻找出问题的根源
当孩子表达问题的时候,家长要鼓励他们讲出内心的话,而不是敷衍了事,进一步引导孩子表达出来情绪。家长协助孩子表达出心声之后,就等于给他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3、邀请孩子的朋友来家里做客
让孩子以小主人的身份款待其他小朋友,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交际能力,也能更好地让孩子学会交朋友。
4、相信并多鼓励孩子
多带孩子到小朋友多的地方去,多鼓励孩子跟其他小朋友进行交流。多鼓励孩子表达,比如带她出去玩,会鼓励她描述一下今天到哪里玩啦?看到了什么了?心情怎么样呀?
5、学会聆听
沟通是相互的。如果不知道对对方想了解什么,可能很快聊天就结束了。因为你说的话,对方不感兴趣。想让聊天有“价值”就要学会聆听!
6、让孩子多思考
多引导孩子思考,怎么表达才有效果,尤其遇到跟孩子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教会孩子站在他人立场上考虑问题,说话要以商量的方式,而不是命令和抱怨的方式。
7、让孩子多讲,多练
语言是在实践过程中发展的。培养孩子的口语能力,必须让他们多讲多练。
这里所说的多练,主要是指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讲述自己的见闻,包括复述听过的故事、讲述图书的内容,编故事,在日常生活中同别人交谈等。应该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认识、掌握的词汇和语法,创造性地组织语言。
儿童期是孩子言语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一个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影响着孩子的人际交往,而且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息息相关。
怎样培养孩子表达能力?
1、给孩子积极的回应
孩子总是对父母敞开怀抱,期待父母的回应。因为父母的回应里承载着爱与尊重。父母的积极回应会拓宽孩子的思维角度,让孩子更积极地思考问题。父母的及时回应,既保护了孩子的求知欲,也给予了孩子满满的安全感:我是被重视的,我是被爱的。积极回应意味着主动、富有建设性地去与孩子互动。正确的回应,应该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倾听他的心声,肯定他的情绪,然后用温和平等的姿态,引导他遵守规则、学会等待。
2、父母要给孩子提供能说的语言环境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往对孩子的语言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父母的语言可为孩子语言的学习起到示范作用,让孩子通过观察、模仿和学习,积累交流与表达的经验,理解语言的意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每个人从一出生,就开始了人际交往,就存在着人与人的各种关系,没有一个人能隔开与外界的交往、沟通而独自生存下去。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很重要。
怎样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
1、要想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家长要先给孩子做个榜样!用家长的行为来影响孩子!无论家庭的大小事,家庭成员用沟通,商量的,民主的方式来解决!那家庭气氛也会是温馨的,和谐的!这样孩子就会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遇到什么事情也会用沟通的方法!
2、家长可以带孩子多接触外面的世界!鼓励孩子交朋友,孩子在和朋友的游戏中,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自然学会了沟通!家长要鼓励孩子学会多表达!心中的想法要大胆说出来,孩子的想法不管怎样,家长都要积极回应!这样,孩子敢于说话,遇到问题会想办法沟通!
3、多让孩子动手做事情,让小孩多分享分析归纳总结。日常生活中,父母应多为小孩创造动手做事的机会,并在小孩独立完成时,多与小孩进行沟通交流,让小孩分享做事经历,分享做事情的感受,分享做事经验,分析遇到的困难,总结所取得成效。通过让小孩多分享分析归纳总结,小孩表达能力便得到锻炼,能力便会得到提高。
4、无论孩子说什么,我们都认真倾听,而非敷衍了事。我会看着美美,时而点头或赞许,而不是闷头吃饭。还有,重点是听孩子说,我们不做任何评论。如果我们过多进行评判,就会剥夺孩子的话语权。
有些孩子在说话的时候断断续续,还有的根本不知道怎么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往往自己想说的话在脑子里面却表达不出来,那么究竟怎样来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呢?
怎样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1、给孩子创建表达的场景
很多家长经常把孩子养在温室里,很少带孩子接触外面的世界,却忽略了眼界决定见识,没有见识,语言表达能力也得不到提升。我们完全可以多带孩子去接触一下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大自然,闻一闻花香,摸一摸小草,观察水流、瀑布等等;同样也可以多带孩子去和其他人做交流,比如去拜访别的小朋友,去超市购物,去公园散步等等。
2、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
很多家长在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时候,只是注重教孩子怎么说,却不重视教孩子怎么才能把话说的有逻辑性,这里建议大家平时多用因果句式、条件句式,能让孩子把话说的有条理, 还能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
我们不应该逼着孩子学习,而是应该从源头上去思考,去找到孩子学习自主性差的原因。专门给孩子安排写作业的地方,周围不要有零食和玩具,给孩子一个安静的环境,使他能够静下心来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1、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
孩子的学习能力发展是有规律的。13岁以前,孩子的形象思维、直觉思维、模仿能力比较强,这个阶段学语言最合适。比如小学背古诗就比大学再背要容易。到了高中,抽象思维、逻辑推理能力发展起来了,再学数学等学科会更容易。
2、让孩子体会成就感
家长在学习上不要大包大揽,但是在培养孩子自信自强这方面要有意识的作为。成就感来源于自己内在能够掌控的感觉,同时也来自于外界的认可。然而遗憾的是,除了少数那几个成绩特别拔尖的学生,大部分的孩子实际上在平时的学习中得不到足够多的成就感。
自主感的培养,能给孩子足够多的自由和自己做主的机会,让孩子像花儿一样绽放。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孩子自主感的培养,因为一个对自己都无法掌控的孩子,是很难建立起良好的自信心的。
怎样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
1、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爱好和优势。我们不能用一种固定的标准来衡量他们,也不能强迫他们去做他们不喜欢或者不适合的事情。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方法和方式。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让他们更愿意投入到学习中去。
2、建立孩子的成功感和成就感
成功感和成就感是指孩子在完成某项任务或者达到某个目标后所产生的满足和自豪感。这种感觉可以极大地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和动力,让他们更加坚定地追求更高的目标。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建立成功感和成就感,让他们从每一次的学习中都能获得正向的反馈和奖励。
许多家庭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分数高、成绩棒的高智商孩子,虽说孩子的智商和遗传有一定的关系,但是这个是起不了决定性作用,主要还是依赖于父母对孩子后天的培养。
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1、为孩子创设问题情境
好多家长都往往会以家长的身份自居,把自己知道的不知道的,百度查到的都想传受给孩子,可是如果这样的话,孩子就成了被动接受,我们应该让他们主动学习。不管是在平时生活中,还是在绘本阅读中,都应该以提问孩子为主,让他们主动思考。
2、要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
孩子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会自己理解,自己学会很多东西。孩子从出生就是用双手来探索这个世界,双手的解放也给人类带来了飞跃的变化,所以我们一定不要怕孩子脏了衣服,怕孩子有什么危险而阻止他们用双手来进行工作。
相关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