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6
每个孩子在进入初中以后,都会面临一个非常重要的成长阶段,那就是孩子的青春期。青春期孩子不仅可能会出现叛逆的问题,还有可能厌学、早恋、沉迷网络、打群架等等,这些对于初为人父为人母的家长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因此,家长需要通过阅读一些专业书籍,提前学习教育这阶段孩子的方法。
初中生家长应该怎么管教孩子的书籍
《如何说,少年才会听;怎么听,少年才肯说》
喜欢阅读的家长都知道,有本美国家庭教育十大畅销书之一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曾经销售达300多万册,被翻译为30多种语言风靡全球。而且长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这本《如何说,少年才会听;怎么听,少年才肯说》是阿黛尔·法伯写给青春期孩子和家长的又一本好书。
每一个孩子一到青春期都会和家长发生冲突和矛盾,而作为家长,一吼二打的方法早就已经过时了,只有善于倾听,才能和孩子走得更近。
这本书的作者是两位杰出的美国家庭教育专家法伯与玛兹丽施,以她们敏锐的观察与实践,总结出一系列有效的方法与技巧,帮助父母走进青春期孩子的内心世界,并以具体入微的指导,让孩子与父母的沟通交流温暖而深入。
《十几岁孩子的正面管教》
这本书是朋友推荐的,她在孩子步入青春期时也是伤透了脑筋,看完这本书后改变很多观念,心态也变得更为平和,所以她强烈推荐给即将步入青春期的孩子妈。
全书详细介绍了青春期孩子的特点、养育十几岁的孩子的准则(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三种常见养育风格的弊端,以及正面管教方式的好处和教给十几岁的孩子人生技能的具体方法(将错误当成学习的大好机会、怎样激励十几岁的孩子、沟通技巧、家庭会议、特别时光、赋予孩子力量、培养能力和"我能"的心态、如何应对网络的挑战、十几岁孩子的心理学、如何对待可怕行为等)。
《成长,请带上这封信》
这本书是30位名人倾心写下的亲子家书集。他们包括安妮宝贝、韩寒、曹文轩、白岩松等,天下父母的爱都是一样,他们虽然贵为自己行业的翘楚,但是面对孩子仍旧会有困惑和无奈。他们甘愿最大程度地还原本真之心,掏出沉淀半生智慧的肺腑之言,为孩子细数成长的酣畅与迷茫,生活的刁难与馈赠。
三十封信,万千种爱,一个心愿。
《原生家庭:如何弥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想要影响孩子,最好先了解自己,反思自己有哪些行为是原生家庭带来的,思考如何减少带给孩子的伤害,有时候发现,这好像是一个轮回,曾经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不要再次发生在孩子身上。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整本书全是故事,没看尽兴的可以去看看这本书。答应我,当小说看。
我们总是会忘记自己曾经也是一个小孩,把自己小时候都不愿意接受、面对的事情,强压给自己的孩子,或者把孩子当做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却忽略了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以下还有几个教育初中生孩子时容易迈入的误区,家长一定要注意:
误区一:认为青春期同魔鬼一样可怕。
见到许多青春期危险实例,家长们都不约而同地认为青春期叛逆非常可怕,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青春期是青少年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是人生阶段不可缺少的。青春是成长,不是叛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读读前面的文章,相信你有更深的了解。青春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长对青春期不了解,又把错误归咎到孩子身上。
误区二:孩子学业上的压力大部分来自于家长。
由于父母期望值过高,由于父母管得严,绝大部分学生认为较大的学习压力来自于家长。而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在学习上自主性更强,学习压力相对越小,但是家长们往往忽视培养这一点。小学生需要陪伴式学习指导,基本上听从家长的指导;初中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强烈,高中生能完全自主学习,非常抵触家长的过度关注。 期望与要求相反,势必引发亲子冲突矛盾。
误区三:没有及时调整自己的思想,跟不上孩子成长的节拍。
当你的孩子已经上了初中,正处于青春叛逆时期,而我们的许多家长的思想裹足不前,却还停留在孩子的儿童期,有错非打即骂,无事无非漠不关心。我们家长要清楚地看到,孩子长大了,须从理性引导,须从感情笼络。如果犯了错误,一定要承担责任。
误区四:家长错误地认为自己仍然是孩子的唯一,家长仍然妄想替孩子包办一切。
儿童时期离不开家长,家长是孩子的唯一,但到了青春期,家长不是孩子的唯一。他们开始疏远家人,对同伴充满了感情,对社会上的事情产生浓厚兴趣,对异性交往产生强烈欲望,这为他们今后成长奠定心理准备。家长们产生失落感,对孩子的所作所为看不惯,家长与孩子矛盾一触即发。
那么,如何教育初中阶段的孩子呢?
一、尊重孩子,采取鼓励为主的教育方式。
把孩子当作成人来对待,将言论权还给孩子,把部分选择权、决策权交给孩子。家庭中的一些重要事情让孩子参与讨论与决策。对孩子的优点和取得的成绩及时肯定,在孩子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多鼓励、少批评。
二、转变固定的思维模式。
尝试着从当今时代的角度来理解孩子,对某些现象和观念家长可以保留自己的看法,但不一定为了让孩子服从而坚决反对。
三、防止出现两个极端。
一是过度纵容,二是一味压制,两者都不会有好的教育结果。因此,教育孩子,家长必须坚守基本的道德原则,以此来教育孩子掌握一定的度,防止偏离正确的人生轨迹。
四、鼓励孩子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脱离低级趣味、培养高雅情操。同时培养竞争意识和坚定意志,学会与人交往,体会成功和挫折,培养心理承受能力,从挫折和困难中逐步成长,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一方面要我们当父母的不要再把他们当小孩,而是要把他们当小大人,当做自己的朋友,遇事多沟通交流,尊重他们的想法,给出孩子合理的建议。
15岁叛逆的孩子应该怎么管教?
1、接纳叛逆期,放平心态
叛逆期不可避免,接纳是走进叛逆期内心孩子的“唯一”途径,接纳是承认孩子进入叛逆期既定的事实,每个孩子都会有叛逆阶段,所以我们不必过于焦虑,放平心态,家中有一个情绪不稳定(孩子)的人就够了,情绪很容易被传染,我们不应被孩子一举一动牵着鼻子,而是用自己平稳的情绪影响孩子。
2、够换位思考
学会理解孩子的心理和处境,家长能够换位思考,每一位家长,都是从叛逆期走过来的,相信大家也会有很多经验想要和自己的孩子分享,希望家长能够在这个时期多理解孩子,一起帮助他们走出叛逆期。
“叛逆期”是大多数人,一生中都要经历的一个阶段。而不管是哪个时期的叛逆期,家长的沟通交流非常重要。严格来说,孩子叛逆不听话,也是家长教育方式失败的一个原因。所以,请家长及时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争取给孩子一个最好的家庭教育。
叛逆中的孩子该怎么管理?
1、学会尊重孩子
当孩子的想法跟自己不一致的时候,千万不可一口否定,更不能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想法,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孩子感觉被动甚至进行反抗。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尊重、被认可,只有这样孩子才愿意和家长沟通,家长才能对症下药。
2、跟孩子要进行有效的沟通
只有沟通,才能了解彼此心里的想法。有效的沟通,就是思想的平等交流,不带有强迫性,而是帮助孩子分析利与弊,让孩子更全面地认识事物,懂得道理。
孩子玩手机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家长的影响,要想让孩子少玩手机,要我们家长就要做到正确的引导,首先要自己做到和小孩在一起时不玩手机。然后建立一个奖罚制度,要全家去遵守,这样家庭成员都在改变,孩子也就会跟着改变。
抓到孩子半夜玩手机应该怎么管教?
1、用恰当的方式向孩子提要求
家长不要以自己的权威身份要求孩子不玩手机,更不要用学习、阅读来作为限制孩子玩手机的理由。合理的做法应该是找到科学依据,要求孩子每天使用手机不能超过20分钟,否则会损伤视力,早早戴上眼镜。
2、控制玩手机的时间
孩子对时间没有概念,玩起手机经常就忘了时间,不懂得休息,更不会主动放下手机。作为家长,不要以家长的身份强迫孩子立刻放下手机,而要引导、鼓励孩子自己管理好玩游戏的时间,自己主动放下手机。
有少部分家长,把孩子偷窃的行为当作“机灵”,这是错误的行为。小错不惩治,必将酿成大错,一定要引起重视!孩子偷东西,其实并不可怕,作为家长只要放平心态,正确引导,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可以很快得到纠正的。
十岁孩子偷东西家长应该怎么处理?
1、不发脾气
有的家长发现孩子的成绩有所下降都会有内心戏,从而给孩子压力。更何况这种当众被抓到的事,为了面子见到孩子的第一件事就是发脾气,发脾气完全解决不了问题。如果是从鼓励,尊重,参与的角度,孩子基于自己的人格形成的责任感,才能成为孩子毕生的自发性动力,他也会发自内心地遵从。
2、不听之任之
家长要多反省自己。并且平时多问问孩子的需求,和孩子一起探讨什么可以买,什么不可以买。如果家长在训导时能让孩子感到充满爱意的关切,那么道德的种子就更有可能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我们只有不逃避,正确对待孩子犯下的错误,才能培养出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
孩子不听话犟嘴是开始进入青春期的表现之一,说明孩子的内心正在逐渐成熟,有自己的小秘密,一些事情不想依靠家长,想要独立处理事情来证明自己的成长。这个时候家长们就不能一味的苛责和要求孩子如何如何,要学会尊重孩子、教育孩子、引导孩子,不能堂前教子,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多关心和了解孩子,内心要逐渐重视孩子的地位,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尊重,自然会自觉减少不听话的行为。
孩子不听话犟嘴应该怎么管教?
一、能讲道理就绝不动手。
打骂教育,容易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尤其是当众批评或责骂,会让孩子很没面子很受挫,负面情绪增加,产生自我怀疑,甚至形成消极、自卑、讨好的人格。无论遇到什么事情,请先冷静,深吸一口气,数10秒钟再说话,愤怒会让人冲动,控制人的心智,导致问题更加复杂,更加难以解决。孩子需要的是一个理智的家长,而不是情绪化的家长。
二、平等地跟孩子沟通。
交谈可以使双方相互沟通,只有沟通才能促进相互理解。但是,交谈必须建立在双方平等的基础上,可以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平行交谈”。家长用“平行交谈”的方式跟青春期的孩子谈话,往往能引起热烈回应。“平行交谈”的意思是家长与孩子一边做些积极的互动,一边交谈,重点放在活动上,而不是谈话的内容,这样无需面对面交流的沟通方式,双方各做各的,但又能轻松愉快地交谈,就不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
叛逆期孩子的情绪时很不稳定的,所以家长不要去刺激孩子。比如谈他的成绩,说一些不把孩子当回事的话,都会引起孩子的强烈反弹。家长要做的是尽量帮助孩子,关心孩子,和孩子沟通,尊重孩子,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爱,是会自觉减少叛逆的行为的。
对于孩子叛逆父母应该怎么管教?
一、正确认识孩子叛逆心理。
孩子之所以出现叛逆是自我觉醒、要求独立的表现,家长应该理解,要明白孩子的独立性增强了就能逐渐发展起自主性,形成自我发展的内部动力,愿意并能够做力所能及的事,自己动脑思考、解决问题。
二、耐心沟通。
叛逆期的孩子都很难沟通,对于家长的话大部分都听不进去,家长在与其沟通的时候要多些耐心,这个时期的孩子犯一点错是难免的,只有多些耐心,和孩子细心的沟通,知道孩子的心里想什么,才能教好孩子。
相关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