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是很常见的一种情况,家长不要唠叨催促,要对孩子多一点耐心,少一点催促,在日常的锻炼中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
怎么样才能让孩子改掉拖拉的毛病?
1、故事引导法
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首先吸引他的注意力,投其所好,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引导用讲故事最好,用故事里的人物感动孩子。所以可以找一些有关名人守时的儿童读物,让他自己看,或者亲自给他讲一讲。有时也可以讲一些因为不遵守时间而造成重大损失的故事。生动的故事能让孩子从中受到教育。
2、鼓励法
很多的实验都证明了,鼓励比指责要好。针对孩子每次的进步,家长都要进行及时的鼓励来强化他的这种行为。强化孩子的闪光点这种方法对一二年级的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是十分有效的。发现孩子一个小的闪光点就要进行适当的表扬和夸大。比如,孩子在上课时专注力很好,事后及时对他进行表扬,在其他人面前经常有意无意地当着孩子的面夸他是一个学习专注力很好的孩子。这样使孩子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专注力很好的孩子,就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慢慢地孩子的专注力就得到了提高,做事也就不再拖拉了。
3、实施自然后果惩罚法
孩子平时特别赖床,起床穿衣时故意拖拉磨蹭,家长不要着急,让孩子急。不要帮他扣扣子,只在一边提醒:“再不快点,就迟到了,我可不帮你穿衣服、准备东西。”给他“创造”一次迟到的机会。迟到了,就要挨批评。还有,孩子吃饭故意拖拉磨蹭时,家里其他人吃完后,“故意”将饭菜端走,说:“我们的时间很紧,不能等你了,吃完后自己洗干净放回橱柜。”通过几次“自然后果”的惩罚,孩子尝到了拖拉磨蹭给自己带来的害处,下次就再也不敢犯了。
4、制定互相监督法
孩子拖拖拉拉、磨磨蹭蹭,与他们没有时间观念有关。对此,家长首先要帮他认识到拖拉磨蹭给他自己和父母都带来不好的后果,接着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个互相监督的计划,让他监督家长有没有拖拉磨蹭现象。和孩子一起制订生活日程表,记录每天早晨穿衣、盥洗、吃饭等所用的时间,一段时间后看有没有进步,可故意让孩子赢。孩子为自己的进步而高兴,主动加快了自己的做事速度,时间观念也加强了。
孩子做事拖拉的原因:
第一、孩子的压力比较大
正常情况下,当一个人处于强压力下,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全身都会比较紧张,比如最近即将参加中考和高考的学生,就是如此。而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如果平时的学习中,感觉到压力很大,当做去完成作业的时候,也是变得有点紧张。特别是父母要求高的孩子,更加容易让孩子产生压力,在面对父母的责骂和高期望,容易造成孩子的挫败感,引发一定的焦虑,从而只能有拖延的方式处理平时的作业或其它事情。
第二、孩子可能不够自信
现在中学生学习任务比较繁重,学习难度也比较大,很多时候,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比较难,一旦在完成作业期间,碰到困难时,他们自己又搞不定,只好采用拖延的方式,在作业上磨磨蹭蹭,三心二意。于是,会出现很多孩子心思就不在作业上,用手转转笔、随手玩玩书本等,消磨时间。孩子通过这种方式来自我安慰,自己已经努力过了,但是不会做,也没办法,这是他们逃避内心对作业恐惧的一个办法。
第三、孩子有很强的依赖症
现在的孩子从出生下来,很多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平时更别说参与什么家务劳动了。因此,一旦父母要求他们在生活中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他们已经习惯于依赖父母,自己来做事情,心里有一万个不情愿。有的孩子可能还会表达出来,有的孩子不表达出来,这进修拖延症是他们最好的冷处理办法。
懒惰,拖延其实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不论大人、小孩。但是现代社会生活的节奏非常快,家长们平时忙于工作和生活,早就没有多少耐心等孩子慢慢来了,要是再碰上着急的时候,就更抓狂了。那么,怎么样让孩子改掉懒和拖拉?
但是现代社会生活的节奏非常快,家长们平时忙于工作和生活,早就没有多少耐心等孩子慢慢来了,要是再碰上着急的时候,就更抓狂了。
怎么样让孩子改掉懒和拖拉?
第一,家长要学会放手,不要抱怨,不要指责,要学会放手,放手是什么呢?要教会孩子做事情,教会孩子生活,教会孩子学习,然后扶上马,送一程,让孩子自己去做,当孩子尝到一次甜头的时候,孩子就会改变他的习惯了。
第二,就是撕下标签,撕下标签是什么呢?就是告诉孩子,你不是天生懒惰的,你是可以选择勤快的,你可以选择懒惰的的品质,也可以选择勤快的品质,所以原来我一直认为你不是懒惰的,其实你也是非常勤快的,但我一直没有给你机会,所以现在我把这个机会还给你,你可以去选择勤快,当你选择了勤快以后才能做勤快的行为。
第三,家长要给孩子做出示范来,家长要勤快,如果家长有一方是很懒惰的,孩子也会有这样的习性的。
拖拉、磨蹭是很多孩子都会存在的问题,也是让很多家长都感到头大的事情,起床慢吞吞、上课不着急、写作业磨磨蹭蹭、办什么事情都拖拖拉拉等等。这让许多家长变成了河东狮吼,脾气也变得暴躁起来的原因。那么,家长们该怎么纠正孩子拖拉磨蹭的问题呢?
怎么样改掉孩子拖拉磨蹭的毛病?
1、时间价值培养
孩子做事拖延是因为很大程度上因为没有时间观念,父母应该给孩子培养时间价值观念,给孩子讲述珍惜时间的重要性、介绍成功人士的事迹、明确磨蹭的危害性。
2、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父母不要给孩子过多依赖,若是想让孩子飞翔,毕竟要给他自由的翅膀,孩子自己的事让他自己拿主意,自己决定自己该做什么,由自己拖延造成的后果也让孩子自行承担,长此以往孩子自然会知道其中的坏处,也就不敢再拖延了。
拖拉是正常人的天性。只要是生活富足,家庭美满,心态放松的人类,无论男女老少,都有拖拉的欲望。当然,说这话也是在一个整体的层面上。孩子做事拖拉有很多具体原因。
怎么能让孩子改掉拖拉的问题:
一、这种习性要想得到改观,家长或老师要有爱心,要耐心地说服教育,以讲故事的形式,说明这种坏习惯的危害,说明做事踏实,学习认真讲求效率的好处。对他每改变了一次坏习惯,以极大的鼓励,使他树立改正缺点的勇气和信心。
二、交给他做事情前,提出明确的要求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没做好,拖拖拉拉,给以严肃的批评和适当的处罚。对孩子每次的做事和学习情况做好记载,跟踪监督,孩子的这种不良习惯是可以得到改善,甚至是可以变好的。
三、和孩子约定,如果他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作业,就奖励他看动画片。这是运用学习动机中的强化理论,激发孩子养成按时作业的时间观念,恰当的奖励可以强化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四、引导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并且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而学习。更小的孩子的话就是想办法让他体会学习的乐趣,奖励他一些比如去科技馆玩,给爸爸化妆之类的简单有趣又有锻炼性的事情。奖励机制最好不要用具体的东西或者金钱等。
不难发现,但凡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发自内心热爱读书,拥有自己的人生梦想和目标,他们并不是为了父母而学,而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而读书。因此,家长如果希望孩子真正爱上读书,学习目标和动力都是必须的。
怎么样让孩子爱上读书?
1、先说有趣。
有的家长认为,学习是很枯燥的,要想让孩子好好学习,唯一的办法就是施加压力,甚至逼着孩子学。其实,学习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家长完全可以帮助孩子培养学习的兴趣。
2、要多鼓励。
对于孩子的好表现和好成绩,父母不要吝啬使用赞美之词。因为称赞对孩子会起很大的鼓励作用。对于孩子的错处,不要过于批评,因为过多地批评,会令他情绪低落,而犯更多的错误。表扬为主的方式,对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也有一定的作用。
培养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对知识的未知领域充满好奇与渴望。孩子一旦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这样可以让孩子在学习知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根本不需要家长操心。
怎么样让孩子学习好?
1、给孩子营造学习氛围的空间
每当孩子放学回家或者周末在家,孩子都要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那么家长就应该给孩子一个学习氛围的空间。安排孩子学习的地方应该固定在一个屋子,让孩子安心在那屋子学习。家长不能为了自己娱乐不顾孩子学习,不能随意让孩子临时找一个地方学习。
2、因材施教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兴趣和特长,不要老是拿别人家的孩子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不能照搬别的孩子的启蒙认知模式,要在充分了解孩子后,为孩子量身定做启蒙方案,这样才更有效率。
人都喜欢做自己愿意做的事,只要有兴趣,多大的困难都能克服;如果不喜欢,不论怎样强迫都产生不了作用。对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也一样,学习不是负担、更不是烦恼,让学习成为孩子的兴趣爱好,才是最好的驱动力。
怎么样才能让孩子爱学习?
1、让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兴趣
让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并给与适当的引导,培养学习兴趣,构筑进取动力,“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也是最积极主动的学习内因。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人们总是自觉地关注它、探索它、认识它。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表现为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
2、孩子体会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
孩子不喜欢学习那么他的学习成绩一定不会很好,总是在班级中排名靠后的孩子怎么可能对学习产生兴趣呢?所以家长需要让孩子体会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让孩子多去做一些简单的题目,他做对了就应该给予鼓励和夸奖。如果孩子每次都能够得到夸赞的话他也会比较有成就感的,自然也会喜欢上学习了。
相关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