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9
凡是人都有自尊心,不要认为孩子小,就可以不尊重他们。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需要大人去保护去尊重,在日常的生活中,家长也要注意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没有自尊心怎么办?
1、允许孩子做自己的事情
许多父母认为,替孩子做他感到困难的事是帮助孩子。事实上,这等于告诉孩子他自己不行,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尊。孩子需要鼓励和挑战,要给他解决问题和发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当他需要帮助时,指导并协助他去想办法,寻求答案,而不是代替他做。
2、珍视孩子的物品
父母经常控制送给孩子的玩具和书,有时认为某件物品不适合孩子了,但事实上他可能仍然需要它,甚至这种喜欢会持续几年。因此,在处理某件孩子的物品时,父母不要擅自作主,要由孩子自己决定何时放弃某件物品。
3、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可赞赏的事情
孩子“坏”时希望受到注意,“好”时希望得到赞赏,这不仅能增强孩子的自尊心,而且承认他所做的事情,会提高他的自我价值观念。即使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也可以提醒孩子知道他是可爱的、有能力的。
4、给予孩子信任,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
信任是相互的,你信任了孩子,孩子也会同样的信任你,对于一些事情家长不敢放手让孩子去做,害怕孩子会做不好,这个时候孩子需要的是信任,就让孩子自己去做,不管做的好与不好,那都是孩子迈出的第一步,包括孩子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要让孩子自己解决,多给孩子提供可锻炼的机会。
5、多带着孩子出去见一见世面
有的家长经常说自己的孩子内向腼腆,啥也不懂,有时候连句话也不会说,其实是把孩子圈在家里太久了,尤其是男孩子。家长应该带着孩子多出去看一看,让孩子接触一些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群,学着说话,学着与人交往、交流,锻炼自己的胆量,让孩子能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快乐、存在感和自信。
6、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有几个方面,比如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满意,举止活泼,心情愉快,适应能力强,人际关系融洽,面对困难积极应对,能独立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孩子有些方面有欠缺,家长要给予积极引导。
孩子没有自尊心的表现:
1、孩子整体都表现的消极
孩子在对自己评价的时候是比较消极的,觉得自己哪里都不优秀,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和重要性,这样的心理致使孩子不敢在外人面前表现自己,总是感觉到一定的自卑,整个人的情绪也会比较的消极,在与人社交中,孩子就处于不起眼的那一个,情绪也是低沉的,不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总是作为一位旁观者。
2、孩子肢体动作不自然
我们会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看到孩子的一些不自然,尤其是肢体不自然,很多孩子会表现出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到底要怎么样呢!孩子的动作就能凸显孩子的内心,有些孩子走路弯腰驼背,低着头看地面,从不直视前方,有时候在和别人交流谈话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细声细语的。
3、容易生气,经常感到压抑
自尊心低的孩子会比较的矛盾和压抑,因为孩子内心是不喜欢去讨好别人,但是孩子又害怕如果不这样做,别人是不是会生气,从而产生矛盾,孩子十分没有安全感。在别人面前想看起自己,但又不敢抬高自己,总是跟着别人走,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孩子内心总是处于矛盾的过程中,时间一久,孩子整个人会表现的比较压抑。
大多数高三的孩子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然后为这个目标拼搏奋斗,但是还有少部分孩子却始终不在状态,看不到学习的动力,有时候家长气急了想打他一顿的心都有了,但是尽管是这样说的,还是建议家长们不要动用暴力手段,毕竟孩子长大了,能用语言沟通解决的问题最好不要动手激化矛盾。
高三孩子没有前进的动力了怎么办?
1、让孩子保持好良好的心态
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谁能一口气吃撑胖子,只有不断地慢慢积累,才能达到一个质变。所以在学习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稳扎稳打,稳步提升。
2、饮食规律、正常作息
大多数学生之前养成了考前熬夜冲刺的习惯,但在高考前并不建议这样做。因为在高考这一个大环境下,如果不能够保持良好的精力,很有可能在考试的时候因为紧张而失利。家长要引导孩子认识到:高考题目浩如烟海,即便我们临时抱佛脚,所做的也极为有限。与其挑灯夜战,还不如按照固有的作息习惯,进行复习检测,保证自己能够用良好的状态去迎接挑战。
家长应该找孩子认真严肃地好好谈一谈,帮助他分析一下他的现状,他现在的不思进取,将会给他的终生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让孩子明白现在不努力的后果。
高中的孩子没有上进心怎么办?
1、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孩子缺乏自我激励应该是因为他对做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擅长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等这个时候,父母应该做的不是责骂批评孩子,而是帮助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对自己有一个全面客观的外在认识
2、帮助孩子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式
真正不想学习的初中生其实占很少数,但是为什么还是很多初中生总是觉得自己学习没动力,心里着急,又不知道怎么办。尤其是家长知道孩子这一情况后,就会变的着急,使用粗暴的方式的对待孩子,这是万万不行的,只有使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孩子才能变的更好。
初一的孩子没有动力怎么办?
1、培养成功感
家长注意培养孩子的自我成功感,以培养直接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每取得一个小的成功,就进行自我奖赏,达到甚么目标,就让孩子自己有什么样的奖励。有小进步,实现小目标则小奖赏,如让自己去玩一次自己想玩的东西;
2、做好奖励
当初中学生没有动力时,一定要有一些奖励制度,来激励他们的学习动力。只要是学习方面孩子有一点进步,家长都应该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适当的时机说出来,表扬孩子,正面激励是非常有效的心理暗示,能让孩子找到学习上的自信心。
家长可不要轻视孩子的社交能力,不仅关系到孩子未来的发展,孩子在学校里是否拥有知心朋友,也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青春期孩子需要一个能互诉衷肠的至交,不仅可以降低孩子厌学的概率,还有利于孩子性格的形成。
青春期的孩子没有朋友怎么办?
1、鼓励孩子关心帮助别人。
让孩子感受帮助别人关心别人的快乐。让孩子知道,只要你在生活中积极为别人着想。孩子经常关心别人、及时帮助遇到困难的。就会容易得到别人的关注。一旦学生互相关心,关系就会很密切。
2、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
父母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多的相处机会,带孩子去外面接触其他孩子,邀请熟悉的孩子一起在家玩耍,分享玩具或者让孩子适当融入自己的社交圈。
孩子的天性大多活泼,调皮开朗,但我们身边往往会有一些小孩,他们性格敏感内向,与人相处聊天时,喜欢保持沉默,甚至不敢与人对视,不愿意表达自己,在家里,父母能理解孩子内向的性格,但当他们走进校园,走进社会时,内向的性格会让孩子吃亏。
青春期孩子没有自信心怎么办?
1、给孩子属于自己的一个领地
给孩子一个房间或者房间的一部分,让他有一个自由玩耍、自由学习、不受束缚的小天地。因为拥有自己“领地”的他心中充满骄傲感,这会让他增添一些自信。父母的宽容是培养孩子自信的土壤不要总是因为孩子房间里或者桌面上很乱而责备孩子,而是教他自己收拾,并且跟他一起做。父母的宽容是培养孩子自信的土壤。
2、不要拿孩子和其他孩子比
不对孩子说:“妹妹已经会数数了,你还不会,你可真笨!”哪怕他真的比别的孩子学得慢一些。总是拿比他强的孩子和他比较,最能挫败孩子的自信。
生活中,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看着“别人家的孩子”落落大方,自家孩子却唯唯诺诺,一到关键时刻就退缩。甚至有些孩子看待周遭事物,总是存在消极情绪。这就好像戴着沾满灰尘的眼镜,放眼看东西或看自己,老是觉得不满意不对劲。
小孩子没有自信心该怎么办?
1、更新理念
孩子是一个具有N个侧面的“立体人”,不能总拿成绩作为唯一尺度来衡量他们的成败,成长比成绩更重要。学习上,家长要多给孩子正面鼓励,民主宽松的氛围有利于给孩子的自信心加分,父母不妨在学业上多听听孩子的想法,成绩落后时一起商量解决,而不是挖苦嘲笑。
2、少去干涉
家长应鼓励孩子主动交朋友,但不必对孩子间的交往过多干涉。有的孩子会觉得和同龄人玩无趣,喜欢跟大点的孩子玩,有的孩子跟大孩子一起玩会有挫败感,觉得自己能力不如人。所以要看自家孩子的实际情况,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强行筛选孩子的朋友圈。
相关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