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4
孩子的懒惰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作为家长,首先应该认真地去追根溯源孩子懒惰的原因,然后根据孩子的情况“对症下药”,帮助孩子纠正懒惰的坏习惯。
懒惰的孩子如何教育?
1、给孩子制定生活目标
很多孩子喜好吃好吃的,玩自己喜欢的玩具,但是却不想干活,作为父母可以将孩子喜欢的食物玩具等作为奖励,鼓励孩子在完成自己的事情后再给予食物或者是玩具,这样慢慢就消除了孩子懒惰的习惯。
2、减少抱怨
有很多孩子父母让他做点什么,孩子们就会抱怨,或者找借口不做,然后父母也经常发现孩子抱怨,父母也会经常也说孩子懒,没有实质上的帮助孩子纠正问题。
3、让孩子不要过于依赖父母
虽然孩子很小,但父母不能怕受伤、累、无所事事,甚至衣服也要帮助孩子穿,这样孩子就很容易养成懒惰的习惯。
孩子们应该被允许做他们能做的事,比如他自己的饭碗,清洁自己等等。只要孩子能动,他就应该让他多尝试,这个样本可以减少孩子的依赖性。
4、挫折教育对孩子是有启发的
许多孩子需要挫折教育,不经历挫折,不知道自己的缺点。懒惰的孩子应该让他们失去一些东西,让孩子觉得懒惰是不行的,能自己做的事情要自己做。
5、经常带孩子参加实践活动
在孩子的课余时间,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参加一些夏令营,爬山,或者徒步类的集体活动。让孩子多参加实践活动,这些活动都能磨炼孩子意志,教会孩子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逐渐克服懒惰意识,这些活动最好父母可以协同孩子一起参加,还能增进亲子关系,让孩子学会体谅父母。
6、家长应该有榜样的作用
孩子们有自己的小伙伴,它们相互模仿、相互比较、相互促进,所以对于一些懒惰的孩子,我们可以比较小的和勤奋的小伙伴周围,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差距,这样可以鼓励孩子主动改正,家长首先要做到影响孩子的作用。
孩子懒惰的原因:
一、时间观念不清晰
孩子对于时间的认知并不清楚,面对不想做的事情时,他们总是会选择逃避或拖拉下去,等到实在没有办法之后,才会动手完成,而这种习惯是由于时间观念的模糊所导致的。
二、模仿自己的父母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而有些父母在家中就经常躺在沙发上,或者躺在床上看电视,对于家中的家务也总是会和彼此推脱,这也会让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三、存在逃避心理
即便是父母,对于有些事情也是会保持逃避的状态,觉得事情拖延一下没有什么大问题,而且也不会有人惩罚他们,面对事情的时候,多数父母会选择逃避,所以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也是不例外的。
现如今有不少的孩子成为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这些孩子便从小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家长的负担越来越重,家长感到越来越累,孩子却越来越懒。有这样一句话:每一个懒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全能型”的家长。
如何教育懒惰的孩子?
第一,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家长要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要对孩子过度包办,要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懂得讲究卫生、平时多帮忙做家务活等等。
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但会让孩子变得勤快,还会让孩子变得懂事而贴心,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在社会上才会受人欢迎,前程一片光明。
第二,懂得向孩子示弱。
十岁孩子已经正式进入叛逆期,并且开始形成自己的独立意识。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需要根据孩子的成长阶段,及时调整教育方法。具体的教育方法,父母可以通过一些专业书籍来获取,结合自家孩子的情况,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
父母如何教育十岁孩子书籍
《教子智慧书:世界经典教育集》
这是一部荟萃了东西方教育经典的传世之作,更是一部通过早期教育培养天才的神奇之书。本书汇集了斯托夫人、塞德滋、玛利亚·蒙台梭利、铃木镇一和卡尔·威特等五位世界最著名的主张早期教育的教育家的教育精髓。相信本书一定是您培养孩子成才的行动指南,更是您塑造天才的神奇锦囊。
《打造你的孩子》
玛丽亚·蒙台梭利是20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她的创立的,独特的幼儿教育方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和社会发展。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特点在于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她为此从事了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实验与研究;她的教育方法——从智力训练,感觉训练到运动训练,从尊重自由到建立意志,从平民教育到贵族教育,为西方工业化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几代优秀的人才基础。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古人历来重视对孩子的教育,立德立规,言传身教,给子女留下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人如何从各方面规范子女,严格家教,惠及子孙;让优良家风,世代相传。
古人如何教育孩子?
我相信很多人都学过一个典故—曾参杀猪,它的内容特别简单:就是曾参的妻子要去赶集,然后儿子也要去。于是便许诺儿子回来给他杀猪吃,结果妻子回来时曾参正在杀猪。当妻子阻拦他时,曾参说到做人要讲求信用。
这故事里所蕴含的教育智慧:
一、言行一致
身为父母,往往是孩子为人做事的典范。如果自己都行事不端、品德恶劣,那么即使你给孩子讲再多的道理都是枉然的。我们有一个词叫言传身教,但身教的作用往往要大于言传,并且它是一种长时间的潜移默化。而通过孩子也能反映出父母的德行,比如一个行为不端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必然伤风败俗,一个家学深厚的家庭则必然会教育出一个知书达礼的孩子。
对古人教育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人教育孩子读书的?在我国古代,子女学习读书就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情,我国对孩子的教育事业一直看的很重,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在中国古代古人们学习的那些往事儿。
古人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对众不责
古人在教育子女时已经懂得不在众人面前责备孩子,要保护孩子的尊严,经常被父母不分场合责骂的孩子,不仅不会反思错误,还会变得胆小懦弱,容易产生自卑感极度不自信。
愧悔不责
如果孩子已经明白自己所犯的错误表达自己的悔过,并表示不再犯,就不要再过多的指责,批评的目的就是希望小孩子能够反思错误,过度指责会让孩子产生严重的负担,长此以往孩子性格容易压抑。
通过阅读优秀教养书系,可以帮助教师和家长了解孩子,了解更科学有效的养育方式,掌握大格局的儿童发展观。让家长和教师们更加开放、融合、反思,富有远见地为孩子提供成长所需。
如何教育小学孩子的书籍:
《Suki和Sula的早教游戏笔记》
本书分为婴儿篇(0~1岁)和幼儿篇(1~3岁),遴选安潇为两个女儿设计的174个早教游戏笔记。
总体是挺好的,操作性比较强,很多蒙氏教育的小游戏挺有趣的,很考验妈妈的动手能力,不需要花很多钱,要花很多时间耐心陪伴孩子。
《父母的语言》
育儿路上,每一个家长都是新手。怎么做一个好妈妈?什么样的养育方式对孩子最好?我们做的是不是还不够?茫然、无助、纠结、焦虑、自责等等的负面情绪,也经常困扰着我们身边的妈妈们。
如何教育孩子的书籍有哪些?
第一本《正面管教》
第二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第三本《好性格让孩子受益终生》
第四本《听孩子说胜过对孩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