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
如果说好奇心是孩子做事的内在启动器,那么成就感就是维持孩子学习的动力源泉。一个孩子可能因为好奇而做一件事情,但是能够坚持下来最大的内在动力是成就感。家长肯定孩子,孩子对自我的评价就高了,自然就会对自己有高的要求。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意识?
1、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让孩子有机会自己探索和发现。孩子们需要时间和空间去尝试、犯错和学习。当他们面临困难时,我们应该先让他们尝试解决,而不是马上给予答案或帮助。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自我解决问题。
2、不吝啬表扬,放大孩子的成就感
大部分的孩子都喜欢玩游戏,这也是很多家长头疼的事情。那我们有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那么喜欢玩游戏?因为在游戏中孩子会获得成就感。一层层的通关,会刺激大脑分泌更多的多巴胺,会让孩子觉得快乐、有成就感,自然会对游戏越来越痴迷。
3、引导孩子制定学习计划
家长监督,让孩子主动实施。家长要学会欣赏孩子,欣赏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并及时给予鼓励,时间长了,孩子就一定可以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4、增强孩子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在让孩子学会自主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增强孩子的兴趣。只要孩子对某门课失去了兴趣,这门课的成绩绝对不行。在这块,孩子对老师的喜好,又是重中之重。
孩子有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好处是什么?
1、父母不需要过多监督和审核,父母轻松,孩子更自由,亲子关系更融洽,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更深。
2、孩子的学习效率会很高,学习动力也十足,也不迷茫,因为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有明确的目标和梦想。
孩子缺乏主动学习能力的原因:
原因一、缺乏理想和目标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今天的努力学习是为了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这些看似抽象且遥远,但它实际上是孩子主动积极学习的重要动力。如果孩子缺乏理想,就容易导致学习主动性不足。因为孩子不知道,现在我这么努力,这么辛苦,到底是为了啥。
原因二、缺乏学习兴趣
我们对一件事情,之所以能够排除万难,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获得快乐的体验。但是如果孩子缺少学习兴趣, 学习就是件枯燥乏味且痛苦的事情,但人天生都有趋吉避凶的本能,所以对于给自己带来痛苦的事情,孩子自然不会主动积极去投入。
很多孩子对意外伤害认识不够,安全意识薄弱。一个孩子如果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会更有可能遭遇意外伤害,从而影响整个家庭的幸福安宁。所以,每一个家庭都有必要对孩子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
1、事前提醒与事后总结相结合
有些危险情况,发生率特别高,比如,手被门夹了、热水洒了烫到了身体、走路乱跑摔倒了、打碎了杯子或者盘子等。当孩子不听大人的劝告,来回开关门时夹到手后,我们要抱起孩子,好好安慰一番,等孩子情绪平复了,给他演示一遍为什么夹手了,然后告诉他正确的开门、关门方法。
2、不要怕唠叨
很多父母知道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但是说多了孩子不愿意听,嫌唠叨,于是就放弃了。我想说的是,孩子的思想还不成熟,没出事的时候他不会懂,等到能用到你教给他的知识的时候,他会理解你的。
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不仅在学习和事业上值得信任,也更容易组建稳定牢固的家庭。而责任意识的培养,更需要家长在孩子小时候就着手准备起来。让孩子具备责任心,并不是口头上唠叨两句就行,是需要家长付出切实可行的实践的。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1、父母分清爱与规则。
父母让孩子遵守一些规则,要求他们尊重别人,承担责任,如果孩子不能做到,可以温和坚定地提醒,用自己的模范行为让孩子信服,坚持规矩让孩子合理发泄情绪,取消遵守规则带来的奖励等方式来约束孩子。但是,父母不能用“做不到就不爱你”、“你继续下去没人会爱你”作为威胁,让孩子觉得你的爱是有条件的。
2、教育孩子专注性。
小孩子的好奇心都重,他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不能从一而终,而是半途而废,这样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所以父母要督促孩子认真做事情,培养持之以恒的习惯。
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意外,尤其是现在的社会变化万千、日益复杂,对于单纯天真、好奇心、求知欲、模仿力都很强的孩子来说是比较危险的,尤其是他们的生活经验以及社会阅历都少之又少,因此,危险的程度就大大的增高了。家长要及时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帮助孩子避免一些危险。
如何培养孩子安全意识?
1、耐心详细的给孩子讲解安全教育
在跟孩子讲安全意识方面的东西时,不要让孩子觉得是强制性的东西,不要把孩子禁锢在这里听你讲,也不要简单的控制孩子的行为,要让孩子知道这样做带来的后果是什么,为什么不能这样做,为什么要那样做,让他能够自己意识到怎样做才是正确的,怎样做自己才不会受伤害。
2、可控范围内让孩子尝试
让孩子切身实际感受刺伤、热烫等疼痛的滋味,让他留下难忘的印象,比咱们整天絮絮叨叨好。就像父母亲告诉我们,长大后人生有很多弯路,不可以怎么样,但经常我们还是要走,后面吃亏了才能知道这是什么大坑,以后才会绕道。
孩子的自我意识不是天生的,是后天训练出来的。在生活中家长要给孩子充分的信任,多多放手,一定要让孩子去多锻炼,多思考,多给孩子机会让他成长。不要害怕孩子吃苦,有些事情,该经历的总是要经历的。不要担心孩子做不好,会做错。错误对孩子来说,本来就是学习最好的机会。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
1、给孩子发展的空间
一个听话的孩子,他是没有自主思想的,他没有思考的机会。要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家长要给孩子充分的机会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我们也要根据孩子自身的一些特点和能力,扩大孩子的自由活动的空间,鼓励他去找小区的小伙伴,学校的同学,让他在这个空间里当主人。
2、让孩子安排自己的时间
很多家长包办了孩子的时间安排,孩子只能去执行。这样孩子自我意识也培养不出来。家长要给孩子机会,让他自己去安排自己的时间。比如说,周末准备做什么?作业是怎么安排的?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和计划。父母做协助。
在这个社会上,什么都有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很多人面对规矩的约束,总是不能正面的认识,总想去追求自由,其实人的自由都是相对的,在一定框架下的自由,所以让孩子从小就有规则感,才会实现自己的自由,也会让孩子成长得更快,更成熟。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1、让孩子参与规则的制定
在制定规则的同时,父母不妨让孩子参与进来,多征求孩子的意见,在双方达成一致同意的结果下,将规则通过纸质的形式固定下来。一旦规则开始实行,就不能随意改变,我们只有让孩子在这种小事情之中坚持,才能让他们慢慢的成长
2、以身作则
规则不去遵守,那就毫无意义。父母教育儿童亦如是,为孩子制定规则后,父母应以身作则。如果定好了一个规则,要求不能讲脏话,可是父母在与他人打电话时因为某事大发雷霆,骂人脏话,当孩子听到时,父母就在孩子心中没有了威信,定的规则就效用低。
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父母千万不能操之过急,不要因为孩子没有做好某件事就让孩子重新回到自己的羽翼下。对于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对于孩子任何独立的尝试,就要坚决放手,只要孩子付出了努力,即使结果不理想,父母也要给予及时的认可和赞许,让孩子的独立性得到肯定和加强。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1、父母要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哪怕一件很小的事,父母的表现也会影响到孩子。孩子们的成长时刻牵动了父母的心,没有哪个父母舍得孩子吃苦,但做父母是有有效期的,我们不可能保护孩子一辈子,趁孩子还小的时候,要尽早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将来孩子长大了,即使没有父母的庇护,也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2、让孩子学会忍受适度的疼痛
有时候孩子在路上不小心摔倒了,有的家长会赶紧扶起孩子,心疼地说:“啊!宝贝,摔疼了吧?”这样做,孩子即便没事也会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甚至夸大事实吸引家长的注意。家长应该用“不痛吧”的问法来诱导孩子,如果孩子回答:“不痛”,父母应立即表扬孩子“真勇敢!”如此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