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7
现在很多家长都头疼孩子不想上学的问题,问孩子为什么不想上学,孩子就会说害怕老师,家长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孩子为什么害怕老师呢?孩子害怕老师该怎么办呢?
如何改变孩子对老师的恐惧感?
1、由家长出面直接跟老师沟通
告诉老师,孩子有点害怕你,这几天还总是说不想上学了,希望老师可以跟孩子聊一聊,多接触一下,互相之间加深了解。
家长也可以主动把孩子的一些能力,特长,告诉老师,让老师多给孩子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所以,慢慢地,孩子跟老师之间接触的多了,孩子的恐惧心理就会减少很多。
2、不要拿老师当“杀手锏”
有的父母把孩子怕老师当成管教孩子的利器,当孩子不听话,或者有情绪的时候,为了让孩子平静下来,总是把老师搬出来吓唬、威胁孩子。这样一来孩子就会讨厌老师,在自己的心里会将老师“丑化”,让孩子对老师更加地抵触与抗拒,更加地不喜欢老师,更加地厌恶学习,永远也别指望孩子会同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了!
3、引导孩子多观察老师,主动了解老师
可以跟孩子玩一个观察老师的游戏,让孩子每天发现这个老师身上的两个优点,什么样的优点都可以。让孩子主动观察,了解老师,也可以有效缓解孩子对老师的恐惧感。
4、多给孩子呈现老师的优点,以及和善的一面
家长要深入挖掘老师的优点,告诉孩子,老师虽然严厉,但是教学能力很高,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很有爱心。老师严厉也是为了孩子们好,并不是出于私心,并不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并不是对你存有偏见,老师是一视同仁的。
5、画画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进行自由创作,把自己想象的老师的各种样子都画出来,生气的,搞笑的,温柔的样子,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在画的过程中,孩子对老师的恐惧感就会一点一点的排解掉。
6、不要对老师有负面的评价
在平时对孩子的教育中,不要用老师来吓唬孩子,让老师这个人物在孩子的世界中变成恐怖、威胁的代名词,让孩子对老师产生误解。同时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去数落老师的不是,孩子肯定是站在父母这边的,父母表达对老师的不满会让孩子不自觉站在老师对立面,对老师产生抗拒心理。
孩子从小长到大,在学校的时间比在家还长,尤其是初中生,大部分学生都开始住校了,这个时候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全力配合,共同努力。这段特殊时期,家长与老师配合得越好,孩子的教育就越成功。所以,希望家长们多和老师沟通,共同教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
初中家长如何配合老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1、要注意维护老师的威信
不随便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特别是老师的不足,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评价老师,要让孩子看到老师的优点,把老师的优点放大再放大,缺点缩小再缩小。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老师的缺点还要指出来,要讲究方法,这就是最好的配合,不给老师树立威信,再好的配合也无从谈起。
2、家长言传身教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身为父母要以身作则,用律己正己的思想行为制来影响孩子、鼓励孩子,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还要充分尊重孩子,学会循循善诱,讲究方式方法,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既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教育孩子,这样孩子们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要跟一个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沟通有些难度。但如果掌握一些方式方法,再结合自家孩子的特点,沟通起来会比较有效。可以问问老师跟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怎么更好地沟通,也拜托老师对孩子多些引导。
孩子不听话如何跟老师交谈?
1、找出原因对症下药
重要的在于与老师沟通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孩子不听话,总有些内在的特殊原因,此时父母就注意观察分析,找对原因,比如说,孩子心里不了什么委屈,心里不痛快,又说不出来,无法释怀,就借机向父母发泄事事和父母对看干。这时候就要想办法让孩子将内心委屈释放出来。再比如,孩子生了病,身体不舒服,心里难受,但大人没有发现,还按照常规来对待孩子,孩子就会特别的“犟”。
2、及时沟通
家长在送孩子去学校之后,不要觉得所有的事情都是老师的事情,然后置之不理,其实孩子的大部分时间特别是小学生都是在家里,受到父母的影响比较多,所以当孩子去学校之后,要保持和老师的沟通。
学生进入初高中后,学习变的越发紧张,学习压力剧增,很容易导致青少年学生出现厌学情绪,会对青少年成长造成严重影响。当孩子出现了厌学的情绪,家长通常会感到一种焦虑和不安,不知道如何去解决这种问题。
如何改变孩子厌学情绪?
第一:对孩子表示同理心
其实孩子向父母吐露心声,往往是希望能够获得安慰和鼓励,从而推动他们重拾信心。如果爸爸妈妈没有听懂他的言外之意,就一通数落或者打骂,反而令孩子不知所措,从此怕被责罚而不敢说心里话。当孩子向爸妈吐露心声的时候,爸爸妈妈不妨放下架子,表示理解,跟孩子产生共鸣。
第二:跟孩子一起找出原因,协商解决办法
当你听到孩子主动谈及某个话题时,不妨把谈话的主动权交给他,引导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再来对症下药。比如不想上学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为学习压力大,有的是因为人际关系不好,有的是因为老师喜欢体罚学……只有找准了源头,爸妈才能“对症下药”,跟孩子协商解决办法。
孩子对老师抵触与不满,带着这种情绪学习,不但学不好,还对孩子身心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作为家长,那肯定得尽快解决才好,追究原因没有益处。如果要让孩子继续在那儿读书,请首先要尊重老师并引导孩子尊重老师。
如何开导孩子对老师的抵触情绪?
1、及时沟通,耐心聆听
在孩子相对平静的时候,找个合适的时机,与孩子坐下来好好聊聊,倾听孩子的声音,不责怪孩子,也不附和孩子的情绪,以中立的态度了解事情的缘由与经过。也许事情只要得到倾诉就能解决了呢?在与孩子的交流过程中,家长一定要克制自己,不要立即否定孩子的情感体验和判断用成人的眼光去指点教训孩子,以免吓到孩子,以后不敢再吐露自己的真是想法。
2、咨询老师
带着诚恳的态度咨询老师,比如说“老师您好,我的孩子最近表现出厌学倾向,老师能帮忙分析指导一下吗?”。
孩子怕老师就像是小兵怕将军一样,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在孩子进入班级后,就像是进入了一个小社会,老师就是权利的代表,受到所有小朋友的尊重和拥护,孩子对他有所畏惧是理所当然的。
孩子恐惧上学和怕老师怎么办?
1、告诉孩子每个人的面相都不一样
告诉孩子,不是每一个人的面相都很和蔼。以爸爸妈妈为例,妈妈看起来和蔼一些,而爸爸看起来就严肃一点。小学的老师,更多的是成家后的妈妈,当过妈妈的人都知道,工作要做,孩子要带,家事要理,可能没有那么多的耐心对孩子们展现笑颜。
2、告诉孩子老师很喜欢她
心理暗示的力量是巨大的,告诉孩子,家长私下和老师沟通过,老师说孩子上课很认真,作业完成得也很细心等等,就是说老师表扬孩子的话。一个孩子当她知道老师表扬她,喜欢她的时候,她才会从心里喜欢老师,认可老师,才会对学习认真。
其实身边有很多类似情况:一些父母总想让孩子变听话,让孩子对自己唯命是从,还把孩子的这种“听话”当做是好事。可等孩子长大以后,家长就会发现,孩子已经形成了所谓的“讨好型人格”,简直是听所有人的话,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
如何改变讨好型人格的孩子?
1、多和孩子交流内心。
家长应该多和孩子交流孩子内心的想法,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也应该多抽出时间来陪陪孩子,不能总是关注孩子的物质条件,要知道光给孩子优渥的生活条件是不够的,孩子还需要你对他的关爱和关心。
2、教会孩子底线。
家长应该教会孩子即使是善良,也应该有底线,要教会孩子什么事情可以善良,什么事情没有必要善良。要教会孩子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可以帮助朋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展现出自己乐于助人的一面,但是千万不要没有底线,没有尊严的去帮助朋友。要知道,朋友之所以被称作为朋友,就是建立在平等互助的基础之上的,如果连尊重都没有,又怎么会称作为朋友呢?
相关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