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
孩子到初中时期没有了学习动力,这个问题让家长十分头疼,尤其是一些平时也不捣乱,但就是不学习的同学,给家长的感觉就像是有劲儿,却打在了棉花上,讲道理、批评、鼓励,无论什么招数好像都不起色。但是也不能放弃他们,左右为难。这就需要父母在学习上尽量帮助他们,查缺补漏,渐渐提高学习成绩,让孩子重拾自信心。
初中的孩子没有动力怎么办
1、引导孩子鼓起理想的风帆
家长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固然重要,但从小教育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却是家庭教育没有看到的一大问题。只有孩子有了理想,有了自己的奋斗目标,他才会主动学习,才不会厌学。
一个远大的理想可以圆一个遨游蓝天的梦想,同样,一个远大的理想会让孩子喜欢上学习。所以,只要我们为孩子树立一个属于他们的远大理想,再加上努力实现理想的动力。
2、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
父母树立很难的目标,要树立孩子通过努力就能实现的,他们才能有信心通过努力来实现,孩子很容易有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是孩子前进的最好动力。父母不应该盲目提高对孩子的期望,更不应该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
3、培养孩子乐观的人生态度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兴趣倾向,适当地引导他发掘自己的人生目标,同时鼓励孩子为自己的计划付诸努力。如果孩子本来就动力不足、学习吃力,那么他一听到“目标”二字,就会紧张又警惕,对它敬而远之。所以,家长不要光想着如何鞭策孩子学习知识,更要思考如何在孩子学到知识的同时,培养他的自信心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4、用正向反馈激发孩子的胜任感
很多孩子没有学习动力,是因为总是被批评、总是被打击,感觉无论自己多努力,父母的要求都会水涨船高,永远也不能让父母满意,从而丧失了信心和继续的勇气。
父母看到孩子的问题,要忍住立即指出的欲望,然后找一个时间,集中跟孩子商讨一下改进的方式。父母更要看到孩子的努力,对这些努力要随时表扬。也就是说要做到随时表扬、定时批评。
5、奖罚分明
对于没有学习主动性的初中生,做父母的不能偷懒。比如在孩子放假期间,制定好学习计划,第一天需要完成哪些作业,如果没完成,那就是错,错了就要承担犯错的代价。代价也要约定好,要让孩子到了承担代价的时候,心服口服,无话可说。
至于惩罚措施,这个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情况拿捏,找到孩子的软肋。比如孩子很喜欢打游戏,放假时就可以和孩子约定,只要当天完成任务,晚上父母可以陪他一起打游戏;如果没有完成,那就取消,同时罚坐一个小时,不准做任何事情。
初中的孩子没有动力的原因
1、目标不明确
这类初中生不知道学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多数是为父母、为老师、为考上好大学而学,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更没有思路和方向,只是随大流,过一天算一天。需要家长帮助他们明确目标,给他看得见的未来,才能重新唤起学习动力。
2、不了解自身潜能优势
这类初中生看不到自己有多大希望,表面在学,心中却在放弃的边缘。根源于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往往不客观,仅仅因为一两次的失败就全盘否定自己的能力,在逆境中的抗挫折能力低,有些人甚至对自己绝望。需要全面充分的了解自己的潜能优势。
3、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
这种孩子表现出来,对学习的好坏根本无所谓,在他们看来,学习只不过是日常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是只需要去应付的一个差事罢了。加上孩子还在初中,年龄小,更认识不到学习对自己以后的个人素养,包括今后的工作、生活的重要,再加上孩子到了初中有了逆反心理,讲道理根本不听,有些还嫌大人罗嗦。这种情况最让人头疼。
初中孩子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懒惰
门类增多了,量增大了,深度加深。这些都造成了学生的负担,就不愿意动。
二、独立性弱
在学校及同学之间时还能学习。而脱离了这些环境,就变得盲目和放纵。
三、厌倦
不主动,没愿望,更不想。失去了信心,更产生了畏惧。
四、时间管理困难
由于学业繁忙和兴趣爱好的增多,初中生经常感觉时间不够用。
五、缺乏自信心
青春期是自我认知和自我肯定的关键时期。一些初中生容易对自己产生怀疑和不自信的情绪。
大多数高三的孩子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然后为这个目标拼搏奋斗,但是还有少部分孩子却始终不在状态,看不到学习的动力,有时候家长气急了想打他一顿的心都有了,但是尽管是这样说的,还是建议家长们不要动用暴力手段,毕竟孩子长大了,能用语言沟通解决的问题最好不要动手激化矛盾。
高三孩子没有前进的动力了怎么办?
1、让孩子保持好良好的心态
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谁能一口气吃撑胖子,只有不断地慢慢积累,才能达到一个质变。所以在学习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稳扎稳打,稳步提升。
2、饮食规律、正常作息
大多数学生之前养成了考前熬夜冲刺的习惯,但在高考前并不建议这样做。因为在高考这一个大环境下,如果不能够保持良好的精力,很有可能在考试的时候因为紧张而失利。家长要引导孩子认识到:高考题目浩如烟海,即便我们临时抱佛脚,所做的也极为有限。与其挑灯夜战,还不如按照固有的作息习惯,进行复习检测,保证自己能够用良好的状态去迎接挑战。
真正不想学习的初中生其实占很少数,但是为什么还是很多初中生总是觉得自己学习没动力,心里着急,又不知道怎么办。尤其是家长知道孩子这一情况后,就会变的着急,使用粗暴的方式的对待孩子,这是万万不行的,只有使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孩子才能变的更好。
初一的孩子没有动力怎么办?
1、培养成功感
家长注意培养孩子的自我成功感,以培养直接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每取得一个小的成功,就进行自我奖赏,达到甚么目标,就让孩子自己有什么样的奖励。有小进步,实现小目标则小奖赏,如让自己去玩一次自己想玩的东西;
2、做好奖励
当初中学生没有动力时,一定要有一些奖励制度,来激励他们的学习动力。只要是学习方面孩子有一点进步,家长都应该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适当的时机说出来,表扬孩子,正面激励是非常有效的心理暗示,能让孩子找到学习上的自信心。
当孩子学习动力缺乏有厌学情绪时,家长们一定要多与孩子交流,在日常生活中多培养孩子的兴趣以及各方面能力,多多尝试,相信厌学难题迟早会过去。
孩子没有动力不想读书怎么办?
1、帮助孩子建立梦想和责任
人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需求,现阶段孩子读书已经不再是为了满足生存、安全等底层的需求,他们需要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比如受人尊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以此来建立梦想。另外从小树立孩子的责任感,让他去帮助更多的人。
2、尝尝学习的甜头
让孩子们尝到学习的甜头,试想想当孩子用到了刚刚学过的知识去解决了问题;当孩子运用所学帮助自己、身边人解决了困难……这种成就感就是所谓的甜头,尝到了甜头就激发了孩子内在的动力。
初中孩子家长要多鼓励少唠叨。这样他才能有足够的信心。不断的引导孩子,从小目标做起,一点点的完成,慢慢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初中孩子没有自信心家长该怎么办?
1、要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
孩子的成绩固然重要,但孩子的身心健康却更重要。家长们不要只盯着孩子的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爸妈的关心和爱,比什么都重要。因为满满的爱,才能让孩子有安全感,内心安全感足的孩子,才能放松心情去学习和提升。安全感不足的孩子,整天就会处在担心与恐惧中,就更没有办法安心学习而导致学习不好,就更容易自卑。
2、全身心接纳孩子
所谓全身心接纳孩子,也就是不管孩子优秀不优秀,都要无条件地爱孩子。而不要因为孩子表现优秀,家长脸上就充满笑容,孩子不优秀,父母就觉得孩子丢了自己的脸,就对孩子不好。接纳孩子,也就是看见真实的孩子。不管孩子内向还是外向,不管孩子是动作太慢还是动作麻利,那都是真实的孩子,接纳孩子的所有,然后再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孩子没有朋友很可怕,时间久了可能会产生自闭症。多陪陪孩子,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孩子心胸宽阔了,性格开朗了,见多识广了,就不愁没有朋友了。
初中孩子没有朋友怎么办?
1、家长少干涉
家长应鼓励孩子主动交朋友,但不必对孩子间的交往过多干涉。有的孩子会觉得和同龄人玩无趣,喜欢跟大点的孩子玩,有的孩子跟大孩子一起玩会有挫败感,觉得自己能力不如人。所以要看自家孩子的实际情况,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强行筛选孩子的朋友圈。
2、文明用语,不带话把子
有些孩子,别看他个头小,脏话那是说得溜溜熟,不用想,这样的孩子一定是长期在脏话连篇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而习惯性说话带话把子之后,难免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也会让同学对此排斥。所以,在和同学相处的过程中,一定要文明用语,别带脏话,当然如果家长平时有这样的习惯,也应该立刻改正。
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不仅与孩子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有关,更重要的是在于孩子的内驱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所以说,驱动力对于孩子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孩子没有内在驱动力怎么办?
1、制定计划和目标,让孩子处于主导地位。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孩子才能明白学习的意义,才会自主学习。因此,家长们可以在每个学期开始时陪孩子一起制定学期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引导孩子分析上学期的得与失,并且慢慢让孩子知道这些得与失的原因及其重要性,然后让孩子自己制定目标和计划。由于整个过程主要是孩子自己在操作,所以孩子会觉得自己处于主导地位,那么孩子就会有原始动力去完成他自己所定下的目标。
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孩子自主学习最重要的就是教会孩子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要依靠别人。例如,当孩子做作业磨蹭的时候,家长可以先简单提醒孩子:"再不做作业就快到睡觉时间咯,如果到睡觉的时间还没完成作业,明天去到学校就会被老师骂哦。"这个提醒可能只会让孩子维持半小时的认真时间,如果孩子之后还是磨蹭,家长们可以不必管孩子,到了睡觉时间就直接关灯,等到孩子第二天因为作业没交而被老师骂的时候,孩子自然而然就明白了认真做作业的重要性,也明白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
3、培养孩子良好的竞争意识,在教育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家长们要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一方面,当孩子有了竞争意识,孩子就会懂得学习的意义,同时也找到了学习的动机;另一方面,良好的竞争意识可以帮助孩子找到一个良好的学习目标,孩子会为了达到目标而努力学习。
4、遵从规律,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不少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都会犯"揠苗助长"的错误,希望孩子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就变优秀,于是给孩子施加压力。其实孩子的学习能力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在帮助孩子激发内在动力的时候,家长们要根据孩子对应年龄的成长特点帮助孩子找到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相关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