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2
幼小衔接并不是孩子学多少知识,关键是孩子习惯、兴趣的培养以及生理上的适应。习惯养成方面,最主要的是专注力的培养。可以有意识的设置一些情境帮助孩子增强多刺激下的自我约束能力,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一年级怎么训练孩子专注和注意力?
1、训练孩子的听说结合能力
在现实生活当中,听和说总是密不可分的,不会听讲的孩子,说话时总是语无伦次的。听与说的结合涉及到孩子对词汇的联想、推理、分析和判断能力。家长可以通过训练孩子学说同义词、反义词,听音乐进行联想,将句子补充完整,以及听故事后自编故事的结局的形式训练孩子的听说结合能力。
2、做些放松训练
舒适地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然后向身体的各部位传递休息的信息。先从左脚开始,使脚部肌肉绷紧,然后松弛,同时暗示它休息,随后命令脚脖子、小腿、膝盖、大腿,一直到躯干部休息,之后,再从脚到躯干,然后从左右手放松到躯干。
3、正确引导孩子
一年级孩子的理解能力尚在发育阶段,他们不能够将所收到的信息进行整合。有些孩子刚进入一年级还是跟在幼儿园一样,喜欢东戳戳、西戳戳。所以家长们在平时要注意正确的引导,及时跟孩子进行沟通,有针对性进行解决问题。
4、减少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
由于网络的普及,电脑、手机、平板上的游戏也越来越多。这些快节奏、高帧数的画面以及动感的音效对孩子大脑的刺激作用非常明显。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做好孩子的榜样,少看电视、少玩手机,这样孩子也会相应减少这方面的需求,但家长一定要说到做到。
5、培养孩子的兴趣
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就要主动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引导孩子感受学习的乐趣。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让他对某件事感兴趣,并且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做好一件事情。鼓励孩子多参加一些文体活动、社交活动等等,宣泄过剩的精力。
6、不主动干扰孩子的活动
在孩子专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家长们最好不要随意打断孩子的节奏,给予孩子一定的时间。表面上看着是家长关心孩子的身体需求,但实际上家长无意之中的行为打断了孩子本身就不太强大的专注力水平。
7、让孩子定量学习
对于注意力差的孩子,家长要规定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某一项作业,如果孩子能够专心完成,就给予鼓励,并允许其休息几分钟,然后再进行下一项作业,让孩子知道时间的紧迫感,就不会再走神了。
8、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一个好的学习环境,非常有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在孩子学习时,家长应该最好不要看电视或者过多的干扰,让孩子安静的学习,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安静的学习氛围。
一年级孩子的专注和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1、生活环境
孩子处在网络科技信息发达的时代,生活中存在大量干扰,比如手机游戏、短视频,电脑游戏等,这些都能轻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家长如果经常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电脑等,极容易影响孩子,特别是孩子在专心完成某项任务的时候会导致孩子分心无法专注。家长应该避免在孩子面前经常性玩手机电脑,孩子在学习或者做专心做某件事的时候,家长应该给孩子创造良好安静的环境,避免干扰孩子。
2、家长忽视孩子兴趣
孩子有了兴趣才会专注去做一件事,家长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忽视了孩子的兴趣或者不鼓励孩子,让孩子遭受到打击,无法专注完成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对孩子的专注力影响很大,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要学会观察孩子在哪些方面有兴趣,带动孩子一起探索学习,在这过程中鼓励引导孩子,让兴趣带动孩子去探索学习,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了。
3、体育锻炼太少
学龄阶段的孩子学习压力大,课业较多,大多数时间都家长都会让孩子是在家学习,看书,或者上各种补习班,户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很多少,导致很多孩子缺少耐力,其实,专注力和耐力之间有一定的连接关系,锻炼孩子的耐力最好的方法就是体育锻炼,家长有空时应该经常带孩子进行户外体育锻炼一定程度可以帮助孩子提高专注力,耐力。
4、注意力自制力差
由于孩子年龄较小,注意力的自我控制能力就比较低,因此在课堂上就会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例如上课乱说话、做小动作等。孩子的注意力是需要培养的,需要一定的注意力训练方法来提升的。只有通过一定的方法来提升孩子注意力的控制力,就能很好的提升孩子的课堂效率,改善学习成绩。
孩子在学习、生活、未来的工作当中,难免会遇到问题。而是否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则决定了孩子所能取得的成就有多高。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通常更有主见,对自己的道路也有比较清晰的规划,不容易受他人影响。这样的孩子思维也更强大。
提高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方法:
1、不干扰,不打断孩子热衷或专心的事。
许多父母都会对孩子的认真思考当做玩笑,总笑话孩子像个小大人,不把孩子的认真思考放在心上。正视孩子的认真思考,不仅是尊重孩子的表现,不仅令孩子的脑部发展更为迅速,也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好方法。
2、用提问的方式回答孩子的问题。
常见的提问方式:“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你想怎么做?你还有其他的想法吗?”有兴趣的家长朋友可以学学怎么设计一个逻辑性严谨的提问方法,帮助孩子锻炼独立思考能力。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设计一个可长期执行的“家庭作业日程表”,要非常清晰地把规则制定下来。比如放学的第一件事是做作业、娱乐时间不能超过一个小时、每门作业完成后可以休息15分钟等。通过长期规划帮孩子养成做作业的好习惯。
提高孩子写作业效率的10个方法?
1、和孩子共同制作作业安排表
孩子们的年龄还小,不能独立按时地完成所有的作业。所以我们要给孩子们制定作业日程表,每天需要完成的作业有哪些,完成的时间是什么时候,一定要清晰地写出来。通过长期规划帮孩子们养成做作业的习惯。
2、温和且坚定的执行
“你赶紧去写作业。”“认真点写,写不完今晚就别吃饭…”,是不是很多父母都有这样来“吼”孩子做作业呢?这是非常不对的做法,大声吼叫对孩子的心灵创伤很大,容易造成逆反心理。我们应当更多的是给予孩子们奖惩和鼓励。
要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就先要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让孩子多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多去思考,多去探索;还要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让孩子多与人交流,多聆听他人的观点,多参与讨论。
怎样提高孩子理解能力的方法:
1、多和孩子交流,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
本身孩子是有很多想法的,但是因为有时候想法很简单,当受到家长或者老师的多次否定之后,孩子就慢慢地习惯于隐藏自己的想法,转为被动地简单接受。爱问问题的孩子,往往有更多的机会去思考问题,如果大人能够把握机会,正确的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思维路线,那么这样的孩子往往就会思考比较全面。
2、坚持阅读,从文字中提升理解能力
孩子的理解能力很大程度上主要表现在阅读水平的理解上,如果一个孩子不接触文字,那么他的理解水平就回停滞在我们平常的交流中。这样,他只会对活动的语言有感觉而不会对我们书面上的东西有理解。因此,一有时间就应该让孩子去阅读,不管阅读什么,只要能理解文字,慢慢地相信理解水平就会提高。
相信不少父母都认识到了“情商”很关键,可是“情商”要如何培养呢?父母的情商可以传达给子女。父母之间表现出的温柔和浓浓情意,势必给子女带来积极的影响。
提高孩子情商的训练方法:
1、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要对自己和孩子的情绪都有所觉察,孩子和大人一样,他们的情绪背后都有相应的原因,当父母发现他们有不明缘由的怒气或者是沮丧的时候,要帮助他们找到情绪的源头,而不是任由情绪牵着鼻子走。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孩子用更加稳妥安全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情绪。
2、不得不说说话方式是体现情商高低的关键,也是最显而易见的,所以日常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多用积极语言,无论是面对哪些问题(如孩子成绩不佳等),多用积极的心态和语言去看待,这样孩子也会培养出积极的思维,要知道,抱怨是情商较低的表现。
3、培养孩子情商,父母正向的鼓励训练不能少。孩子的抗压能力和独立能力是在不断尝试中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如若父母只知道一味的指责看低他们,不懂得鼓励和肯定,孩子心理上势必会产生挫败感,变得自卑。
4、旅行对孩子来说,不单单是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对培养自我认知和情商也非常有效。孩子每到一个旅游场地,好奇心和探索欲会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当地的人文地理。这样一来,孩子会看到不一样的新天地,理解和接纳不同的价值观念,同时也会发现不同的自己,情商也慢慢得到了提升。
很多父母发现孩子出现不自信的情况时,都急于去改变,以至于太着急,反而让孩子对自己更加没有信心。自信心的建设是要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家长如果只是想要通过一两句夸奖,就想让孩子变得充满自信,那是不可能的。
提高孩子自信的方法有哪些?
1、平等交流和解决问题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基础。
多和孩子平等交流,选择合适的交流时机,比如父子在完成了一场愉快的玩耍以后,看完一场有趣的电影以后,睡前玩耍以后,以朋友的心态,不但可以表达希望了解孩子想法的意见,也可以说一些自己的小秘密做为交换,然后以平等的态度跟孩子互相沟通表达,这样也是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的方法。
2、父母的宽容是培养孩子自信的土壤。
不要总是因为孩子房间里或者桌面上很乱而责备孩子,而是教他自己收拾,并且跟他一起做。父母的宽容是培养孩子自信的土壤。
孩子学习缺乏动力是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明明发现了问题所在但是却无从下手,孩子从学校回来,不管是复习知识点还是做作业都十分被动,父母不监督孩子就不主动,学习状态不佳,成绩难提升。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们一定要引导孩子建立起学习动力,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主动学习。
提高孩子学习动力的方法:
1、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
如果想叫孩子读书,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看到父母读书的样子。
父母可以先对孩子说明读书的乐趣及读书的价值,然后一边看书,一边将他们看到的有趣故事与孩子分享,或是示范将书中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在日常生活上。还有常引用书中或报纸上的内容。
2、信念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