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4
孩子说谎不能一味批评,很多家长第一反应就是要拆穿,并且狠狠的批评,让他记住教训。然而拆穿孩子的谎言,从来都不会制止孩子撒谎的行为,只会帮助孩子下次把谎言编的更加周全。与其拆穿,还不如正确的引导,让孩子更好的理解撒谎行为。
小孩子喜欢撒谎怎么教育才好呢?
1、树立好榜样形象
父母在要求孩子诚实的同时,首先自己应该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好榜样,不要不经意地在孩子面前说出做不到的承诺,或骗人的话;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意做到言行一致,诚实守信。
2、与孩子建立有效沟通
有效的沟通最能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与需要。时刻了解和关心孩子,分解孩子内心的不良情绪,让孩子充分感受父母的爱。给孩子订立切合实际的规则,而孩子也乐意接受,那么孩子也没有说谎的必要。
3、减少对孩子的控制
很多孩子撒谎是为了发现真实的自我,并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同时,他们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时,会通过让父母认为他们在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试图让父母高兴。因此,家长要减少自己对孩子的干涉和控制,改变孩子必须按照自己的愿望做事的想法,尊重孩子的选择。
4、正确地引导
正面的认可要比恐吓有用的多。赞许和鼓励更容易让孩子拥有敢于承认错误的勇气。如果孩子认为诚实是一种优秀的品质,而不是担心承认撒谎后就会有不良的后果,他们会更容易承认自己的错误。
5、平常心对待孩子说谎
面对孩子说谎,家长们不要发火,表现出很愤怒的样子。可以和颜悦色地问孩子为什么撒谎,让孩子领会到你希望他讲真话,这种领会本身就可能阻止他进一步撒谎。如果你察觉到他抵制了撒谎的诱惑而对你说了真话,就需要表扬他。
小孩子撒谎的原因:
1、自尊需求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形成自己的自尊心,所以当一些事情有损他们自尊时,他们就会撒谎。比如孩子如果考试没考好,但他们又想获得家长的表扬,此时他们有可能会撒谎。
2、虚荣心作祟
很多孩子撒谎就是因为虚荣心作祟。孩子爱攀比,喜欢自己比别人强,想受到关注。比如,某个朋友说他们家住大别墅,有的孩子可能会撒谎说自己家也住大别墅,尽管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3、模仿心理
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强,他们会模仿家长、老师、同学的行为。如果周边的人喜欢撒谎,那么在环境的影响下,孩子也会撒谎。
4、安全需要
很多小孩子撒谎是为了保护自己,从而获得安全感。当孩子犯错时,为了免于受惩罚,他们就会撒谎。
小孩子撒谎的危害:
1、造成心理负担
当谎言在说出口的那一刻起,就时刻面临着被揭穿的风险,这就像是一柄悬在头顶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无时无刻不在给予说谎者巨大的压力。这样的压力就算是放在许多大人的身上都尚且无法承受,更何况是心理更为不成熟的小孩子。因此当孩子说谎之后,将会带给他们极其巨大的心理负担,最终对他们的心理发育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
2、影响社交关系
相信不管是什么人,都不希望自己身边的人是一个喜欢说谎,没有信用的人。因此,如果孩子喜欢说谎的话,也会不被身边的人所喜欢,破坏他们的社交关系。如果长期处于这样的不良的社交情况下,将会使孩子逐渐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变得越来越不愿意与外界进行交流,之后甚至可能发展为自卑情绪。
3、丧失责任意识
谎言的本质就是用投机取巧的方式对事实进行隐瞒或是扭曲,从而达到自己心中想要的那个结果的手段。因此如果一个孩子因为一次谎言而躲过了惩罚或是达到了目的,就会开始对这种方式产生依赖心理,甚至开始习惯说谎。长此以往孩子将会养成逃避责任的固定观念,遇上事情就会喜欢投机。
在孩子第一次撒谎的时候,家长就应该即使采取措施,告诉孩子撒谎的行为有哪些后果,让孩子认识到撒谎是一种错误行为。有些孩子之所以会养成说谎的习惯,就是家长起初睁只眼闭只眼,不止一次的放纵,导致日后很难再纠正。
小孩子总是撒谎怎么教育才好呢?
第一、给予一定的耐心。
面对孩子说谎时,家长不能太苛责,尽量给予一些时间和耐心,了解孩子说谎的原因。发现孩子说好后,家长必须认真对待,不能认为说谎只是小问题而已,一旦养成坏习惯在纠正就很困难。家长要告诉孩子说谎的坏处,同时指出问题的严重性。
第二、正确引导。
发现孩子说慌后家长不能漠视,需给予正确的引导。让他们了解说谎是错误的,然后及时更正,久而久之,说谎的习惯也能转过来。另外要树立好榜样,付诸于行动。有一部分家长没有做好榜样作用,父母总是说谎,那么孩子也喜欢说谎话,这是无意识的学习,所以家长需行使好榜样作用。
从描述中可以看出,在发现孩子头几次撒谎的时候,您所采取的措施只是口头上训斥,跟孩子讲道理。这种轻飘飘的处理方式,自然不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和孩子撒谎后得到的好处相比,更是不值一提。孩子自然不会心服口服的改正。
小孩子撒谎成性屡教不改怎么教育?
第一、面对孩子说谎时,要先求证不要先责怪。
孩子知道糖果不能多吃,多吃会害怕妈妈说自己,便产生撒谎的想法,这时就需要家长先了解孩子,知道孩子说谎的理由,再去和孩子说撒谎是不对的,如果先责怪孩子,孩子会感觉非常自负。
第二、和孩子商量共同建立一些生活和学习的规则。
比如,帮忙做家务可以吃糖,一周可以看三次动画片,这样孩子的心思就会动在怎样去做家务拿糖,盼着下一周到来等上面,而不会一心想着通过怎样撒谎得到自己想要东西。有别的方式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就不会冒着受批评的风险去撒谎了。
当孩子偷东西时,家长在情感上就会崩溃,开始否定平时的育儿方法和教育理念,甚至过度自责,怀疑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无法对孩子的行为作出更真实更正确的判断和处理方法,进而更加疏远了与孩子的距离,错过了最佳的教育时机。父母要学会情感后退,理性先行才是挽回孩子的重要关键。
小孩子喜欢偷东西怎么教育?
1、和孩子谈谈
了解孩子为什么要偷窃,动机是什么,询问过程中不要责骂、为难、恐吓或嘲笑你的孩子,这样只会让沟通提前结束什么都得不到。无论偷东西的原因是什么,父母都需要找到这种行为的根源,并解决其他潜在的问题,让问题浮出水面才能彻底解决。
2、不要对孩子进行打骂
很多父母发现孩子偷窃的行为,理智的心态瞬间就会崩塌,张嘴就骂,抬手就打,抬脚就踢,这种打骂的行为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不好的,只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可能会因为家长打骂的方式开展更多的偷窃行为来发泄情绪,报复家长。对于孩子的成长会有不利的影响。
虽说使用手机已经是十分普遍的现象了,但长时间沉迷手机中无疑会伤害视力,造成近视。面对孩子沉迷手机的行为表达,家长们过分忽视或者过分制止都不是恰当的干预方式。家长保持耐心的态度循序渐进对孩子进行帮助。
小孩子喜欢玩手机怎么教育?
1、从实际出发制定目标
家长在帮助孩子设立目标时,要遵循合理化以及具体化这两个原则。比如说孩子的成绩只能在及格线附近徘徊,显然让孩子在两个月里就达到满分,这是有些不切实际的,如果把目标换成75或者80,就显得合理多了。
2、别把手机当做奖励孩子的筹码
很多父母在孩子捣蛋调皮或者叛逆时,喜欢用手机作为筹码。当孩子不吃饭、不听话时,以让孩子玩手机为交换条件让孩子听话。如果孩子每次叛逆都能得到这样的‘奖励’,那么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对手机形成依赖。
对一个小孩子而言,出现偷钱行为也不足为奇,因为孩子的意识里,并没有你的我的之分,并不觉得拿别人东西是偷窃,所以家长在发现孩子这种行为后,更要懂得学会引导教育孩子,让孩子意识到这种行为是可耻的,帮孩子改正不良习惯。
小孩子喜欢偷钱应该怎么教育他?
1、保持冷静
家长要保持冷静,了解孩子背后的想法。当你看到孩子”偷钱“后,就气得把孩子狠揍一顿,要孩子许诺不再犯时,结果往往是孩子跟家长斗智斗勇,”偷钱“的小动作越来越多。他们偷东西或许有自认为非常正当的理由,你的聆听和理解是让孩子改正的前提。
2、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孩子
”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是一个谬论,因为即便孩子小时候有过”偷拿“的经历,但真正成为小偷的只是极少部分人。所以当你发现孩子偷东西便认定了孩子品行不正,戴着有色眼镜看孩子并处处提防孩子,这样做反而会将孩子推进了深渊。
孩子上学后,社会、学校、老师、家长,总习惯用学习成绩来评判孩子的好与坏,这样真的不好,很多优秀的孩子就因此而埋没、暗淡。我们大人努力过也失败过,所以也应该接受孩子努力后的失败,不要以成绩论英雄。
小孩子读书成绩不好怎么教育才好?
1、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家长最好选择一个双方都很平静的时机。一定不要选择成绩单下发的当天,这时候孩子心理有恐惧感,父母有正在气头上,不适合沟通。轻松的环境,你和孩子都可以调整好状态,双方都做好表达的倾听的准备。
2、孩子成绩差有很多原因,是基础知识不牢固,还是做题粗心大意,甚至是生活上的事情影响所致。如果孩子的问题出在选择和填空,多是基础知识不牢固。如果孩子是应用题或者阅读理解不好,则是孩子理解出现了偏差。家长要帮助孩子找出问题,和老师共同,共同引导孩子进步。
3、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面对成绩,我们不要总是用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去责问孩子,而是换成一种关心的态度去孩子聊天:这几天的内容学会了没有,没有的话我可以给你讲一讲,这样你就不会有疑惑了,或许这样做孩子更愿意打开心扉,与我们交流一些关于学习的事情。
4、其实孩子考不好,他的心里比任何一个人都要难过,如果我们做父母的再火上浇油,这样只会让孩子更消极,渐渐丧失对学习的兴趣。与其这样还不如告诉孩子:如果你尽力了就没有什么可难过的,一次考试又证明不了什么,我们只要努力,下次一定会比这次好。听了这些话我想孩子会更有动力去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