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
当发现孩子抽烟,父母不应该刚开始就进行横加指责。父母需要关注孩子抽烟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孩子的心理决定其行为表现,对于那些因为学习压力大,价值感低的孩子,父母需要更多地给予孩子肯定和鼓励。
初中生抽烟屡教不改怎么办?
1、要向孩子进行正面教育,讲明吸烟的危害
告诉孩子,香烟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特别是尼古丁。吸烟对呼吸器官的机能有很大的破坏作用,易患呼吸道疾病,影响身体健康。吸烟能使未成年的孩子降低脑力活动的能力,使记忆能力和学习能力受到损害,影响智力、能力的发展。吸烟还容易结识社会上的坏人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家长只有进行说理教育,让孩子认识到吸烟的害处,他们才能自觉地克服吸烟的坏习惯。
2、切断使孩子染上吸烟坏习惯的污染源
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良好的家风是无形的教育力量,家庭中做到没有吸烟者是最理想的环境。家长要以身作则,不吸烟或戒烟。会吸烟的家长除不能姑息迁就孩子吸烟外,还要不给孩子提供吸烟和买烟的机会。
——引导孩子参加社会的有益活动,掌握他们在社会上活动的时间和内容,防止他们和社会上吸烟伙伴的经常来往。
——要取得学校领导、老师和同学的配合,经常查询孩子是否有吸烟迹象,实行共同监督。
3、培养孩子戒烟的心理要求
初中的孩子喜欢模仿成人,学习成人的行为。在孩子看来,会吸烟就是成长为大人的标志。所以不少孩子开始吸烟时都是出于好奇心、好玩,随后就试着吸烟,偷着吸烟,最后发展成不以为然公开吸烟。此时家长要帮助孩子认识,会抽烟并不是成人的标志,大多数成人是不抽烟的。同时耐心开导,帮助他们树立戒烟的决心。千万不能训斥挖苦,更不能打骂或撵出家门。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从主观上形成戒烟的需要和动机。
4、帮助孩子将精力集中在学习上
这是纠正吸烟坏习惯的治本措施。俗语讲:正事不足,闲事有余。大量事实表明,孩子开始染上吸烟行为时,也正是失去学习兴趣之时。绝大多数吸烟的孩子都是学习不好的学生。为此,家长要引导孩子走上学习的正道,经常过问和辅导他们的学习,随时鼓励孩子学习上的每一点进步,使孩子将主要精力和活动时间用在学习上。这将有助于他们戒掉吸烟恶习。
初中生抽烟屡教不改的原因:
1、来自朋友、同学、同伴的压力
他们互相影响、互相鼓励吸烟,互相敬烟。而伙伴的激励作用最容易强化个体不正确的吸烟态度与信念。例如,同学在一起聚会娱乐时,朋友敬烟,又不好意思拒绝,在这种情况下吸烟逐渐形成习惯,心理上、生理上慢慢地都上瘾了。这就是我们经常见到的“青少年在一起时抽烟更厉害”的原因。
2、长时间承受较大的生活压力
由于青少年在学习、恋爱、就业、生活等方面的压力较多,而知识,经验又足,情绪不稳定,承受和调节能力较弱,这些因素都会促使他们在吸烟行为上寻求心理慰藉,导致持续吸烟。
3、坚持认为吸烟有一定的益处
有些青少年由于受社会误导,认为只有抽烟才能显示男子汉的风度和气质,能帮助自己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吸烟能够摆脱紧张情绪,能够提神、解愁、解乏;抽烟是成熟男人的一种社交方式;抽烟是社会交际的必需品;吸烟能增加国家税收,吸烟能降低失业率等等。许多人都是由于这些错误认识(‘偏见“比”无知“相距真理更遥远)而逐渐形成抽烟行为。
初中的小孩处于青春期,正是追求个性的时候。但他们眼里的“个性”,往往是畸形的,比如早恋、打架、抽烟喝酒……这些只有成年人才能做的行为,格外受青春期孩子们的追捧。作为父母,需要引导孩子清楚认识到抽烟行为带来的危害。
初中孩子抽烟屡教不改怎么办?
1、弄清动机,对症下药。
中学生抽烟的动机是多方面的,家长要摸清初中孩子抽烟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地对孩子加以劝阻、引导,效果可能会好些。
2、让孩子真正知道抽烟带来的坏处。
大家都给孩子说抽烟对身体有害,可究竟有害到什么程度却没人告诉孩子。最好让孩子亲眼目睹一下抽烟和不抽烟的人之间的区别,他们的身体内部经过长时间的烟熏火燎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孩子“偷”钱其实更是一次你与孩子深度沟通了解的机会,这个世界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被爱的孩子。为人父母,承担的不仅仅是一个生命的成长,更是价值观的传递,也是爱的传承。当发现初中生偷钱屡教不改的时候,家长要深入了解他的内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他的感受,对他的难处给予理解、支持、信赖和爱,从而真正对症下药。
初中生偷钱屡教不改怎么办?
1、不要武力解决
在面对初中生偷钱屡教不改这个行为的时候,家长一定不要用武力的方式来解决,反而要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才能够帮助他在未来的发展道路当中有着更加深刻的印象,让他对于金钱有着自己的认知。要引领孩子走向正确的道路。
2、注意教育方式
家长的教育方式决定孩子的性格和习惯。你粗暴地对待孩子,孩子还你以暴虐,你细心地对待孩子,孩子还你以感恩。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和依靠,用爱去体贴和呵护,在养成孩子性格和习惯的同时,不给孩子的心灵增添伤痕。
对于父母来说,教育孩子过程中最头疼的事莫过于孩子反复犯错。真不知道熊孩子是没听懂教导还是故意的“知错不改”,这也成了许多家长的心病。其实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尤其是对于那种犯了错误屡教不改的孩子,我们是可以使用一些身体上的处罚,只要掌握好分寸和方法就可以了。
初中生犯错屡教不改怎么办?
1、让孩子知道犯错的后果
家长在孩子犯错后,只是简单的批评几句叮嘱几句,然后就帮孩子收拾烂摊子了,这样做孩子不长记性,下次还会犯错。真正要教育孩子,就要让孩子体验犯错的后果,比如告诉孩子玩火危险,你只需要用小火苗烫一下孩子的手指,他就能永远记住。
2、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
家长无论是教育孩子、批评孩子还是给孩子讲道理,都要尽量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理解他们的思考水平和能力,用一些他们能懂得语言去教育批评,这样效果会更好,理解孩子,孩子也就愿意亲近家长。
孩子不爱做作业,不管怎么说,孩子都听不进去,出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今天就来告诉家长,希望能给家长带来帮助。
1、逐渐培养兴趣
俗话有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鼓励和辅导,孩子写作业更顺畅,也没以前那般抵触了,这种进步本身就会激发她的兴趣,也让她能够享受写作业的过程。字写得漂亮,口算熟练,只要有进步,我们就毫不客气地具体表扬。因为有我们的检查,作业自然会评优,会得到老师的鼓励。进步和成就感是兴趣最好的老师,兴趣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培养的。等孩子兴趣培养好了,很多事情慢慢地就自己主动地去完成了。
2、不再唠叨
要和孩子说清楚,当孩子不写作业的时候,自己不会跟在孩子的后面强迫孩子写作业,也不会提醒他们要去写作业。当家长和孩子说了自己不会再唠叨之后,家长一定要说到做到,因为很多家长出于着急或者担忧,总是忍不住又提醒孩子了。
虽然孩子可能会因此忘记写作业,或者没有完成作业,但这会让孩子在学校获得相应的惩罚,并且体会到自己行为的后果。家长必须要让孩子明白的一点是:写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而且家长是真的这么认为的。
现阶段初中生沉迷手机现象很普遍,作为家长不要过于担心和焦虑,应该摆正心态,从自己做起,从日常生活中去逐步改变孩子依赖手机的现象。家长要采用适当的方式对待孩子的种种行为,恰当的处理,才可以让孩子变得更好。
初中孩子玩手机屡教不改怎么办?
1、给孩子好榜样
家长平时在家,面对写作业的孩子,就不要在一旁刷视频,玩游戏了。正确的做法就是:家长自己也拿本书,静静的陪着孩子一起学习。孩子看到父母也在不断的提升自己,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学习呢?
2、规定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
手机作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可能限制孩子使用,但是可以帮助孩子控制好时间。平时可以与孩子一起协商玩手机的时长、次数,作为必须遵守的规则,如若违反,可以承担家务作为责罚手段。只要一直保持这种规则,孩子就会逐渐习惯的,这对培养孩子的自控力也是有好处的,毕竟孩子都没什么自制力,还是需要父母通过在生活中帮孩子遵守规则。
孩子已经上初中,确实应该学会独立学习。这么大的孩子还做不到自主完成作业,说明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父母应当反思自己的教育,同时,要找到孩子不愿意写作业的原因,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来对症下药。
初中孩子作业不完成还屡教不改怎么办?
一:疏通引导。
当孩子总是完不成作业,家长应该多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不要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孩子的任何想法。平和地和孩子交流,一起寻找解决的办法,把你的想法也告诉孩子,用平等的方式,而不是命令的语气。让孩子知道,读书学习是为自己奋斗,而不是为了任何其他人。
二:注重谈心交流。
家长可以和孩子不定时,经常性的交谈,主要目的了解孩子的内心,找到孩子写作业慢,屡教不改的真正原因。另外要告诉孩子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准确说是以自身的经历教育孩子,感化孩子,让孩子切实能明白父母的苦心,今天的努力是为了更好的未来,孩子不小了也都能懂事,知道父母不易,也会努力的。
相关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