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
很多家长都想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殊不知,想教育好孩子,最重要的是先做好自己,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是什么样子,孩子就是什么样子,所以以身作则最重要。
怎样的父母才能教育出好的孩子?
1、以身作则的父母
都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那么孩子的修养,自然也就透露出了父母的修养。作为父母理应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细心地去培养孩子对生活的正确认知。
列夫?托尔斯曾说:“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2、热爱阅读的父母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的一言一行,无不折射父母的影子。所以,家长在要求孩子的时候,一定要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爱看书,爱读书,经常和孩子一起聊聊书中的内容和体会。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是激发孩子读书兴趣的最好方法。
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孩子可以从中得到快乐及满足,能感受到爱及温暖,有时更甚与对书本身的兴趣。
3、能耐心听孩子讲话的父母
对孩子而言,最好的安慰方式,就是先听他把话说完。父母总抱怨,孩子进入叛逆期,自己听不懂孩子的心声,孩子不理解父母的苦心。
其实,这些都是父母不等孩子把话说话,生活给父母开的“罚单”。世上没有任何工作比做父母更容易犯错,也没有任何工作比做父母更让人自豪。孩子给我们带来甜蜜,也给我们平添忧伤。
4、有远见的父母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优秀的父母会为孩子的未来之路添砖加瓦。每个人成长的 路上都面临着诸多选择,在人生的重要十字路口,就需要父母为孩子严格把关,做孩子的指明灯。有远见的父母孩子的未来也会更加宽广,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对他们进行多方面和多元化的培养,让孩子的未来不仅仅禁锢于成绩的好坏。
5、有原则的父母
许多被惯坏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提出的要求永远都会被满足,在孩子的哭闹下,许多家长都会束手无策失去原则,被孩子牵着走。想让孩子懂规矩,家长首先要坚持住自己的原则。在孩子犯错时进行正确的规范与引导,不无条件纵容,养成孩子的道德感与责任感,父母的爱可以无条件但不能没有原则。
6、有格局的父母
“养育一词顾名思义,不仅要养更要用心培育。除了孩子的衣食住行,培养孩子的眼界与格局同样重要。格局是一个人内心的灵魂、处事的根基。一个人格局的大小决定了成就的大小。纪伯伦曾说:“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父母的格局在于给孩子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空间,父母打开格局,孩子才能打开未来。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步,同时也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前提,更是孩子三观形成的基础。好的家庭教育可以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怎样给孩子好的家庭教育?
1、无论你的孩子现在怎样,作为家长,你必须要面对他和他的现实。只有你正视孩子的现状,你才可以找到切入点,继而找到你和孩子交流的机会和方式。
2、多观察孩子的举止,多看一些在他们之间流行的文化,你才知道你要做什么,怎么做。现在的儿童在学校、在外面的所见所闻超乎你的预想,你不要以为你的想法就肯定是正确的,你也不要试图以自己的想法去影响孩子的生活。家长应尽可能去学习了解孩子的思维模式。
3、很多人都发现,孩子越大越不愿意和大人说话。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孩子不认为和你交流对于他有什么好处,他也不认为你可以理解他,他更害怕这样会加重你对他的处罚。所以,你应该去和他主动交流,目的就是告诉他:我理解你,我们的立场可能会是相同的,我可以以朋友的身份帮助你。
4、孩子的心理敏感程度比任何一个成年人都要高出很多。他会在意你对他说话时的语气;他可以明确地判断出你跟他的交流是出于真心还是抱有目的。所以,以一种欢快的、轻松的、平和的语气去和孩子讨论或者聊天将非常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孩子是会接受你的潜移默化的,你使用的语气其实就是一种暗示行为,它将使孩子在今后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没那么紧张,并习惯于轻松的思考。
性格暴躁的孩子,一般是受家庭环境影响,父母的教育,或者父母的溺爱,都会造成孩子的性格暴躁,在这个问题上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做情绪认知,通过当场对情绪进行解释,说明,告知情绪处理方法,这样孩子从中获取的愉快的人际交往经验,对孩子今后的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各个方面的健康发展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孩子脾气不好的教育方法?
1、给孩子提供一个他的情绪发泄的途径
当他下次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的时候,我们可以允许孩子,比如去打枕头,或者像我自己以前会给他准备一个小鼓,他可以去击打鼓。我们不要压抑孩子的情绪,而是要告诉孩子你的情绪发泄出来行为的一个正确的方法,以及我们也要给孩子去示范,怎么样做好情绪行为的表达。只有这样,让他有了一个很好的模仿的对象。同时,他对自己的情绪有了一个清楚的认知,他也对自己的行为有了一个规范之后,以后当他在遇到生气的时候,他会逐步的有一些改善。
2、接纳、理解孩子的情绪
情绪本身没有什么对错,孩子在遇到麻烦与困难的时候,有情绪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父母要接纳、理解孩子的消极情绪,不能否认、压制、怀疑孩子。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识别当下的情绪,耐心地倾听、简单地回应,当孩子感觉到被接纳、被理解时,消极情绪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消减。
通过平等的交流来可以告诉孩子,发脾气是没有对解决问题,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并且这样的发脾气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一种伤害,渐渐的孩子会学会如何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
孩子脾气不好怎样教育?
1、以我们的情绪,去带动孩子的情绪
如果我们不先入为主:孩子就是故意来捣乱的,我们知道他一定是有什么需求和想法。那么我们有很大机会保持平和的情绪,这种情绪会让我们在面对孩子时,能更好的引导他,安抚他。而不是相反,因为他发脾气,结果我们也跟着发脾气,甚至发更大的脾气。
2、帮助孩子提升认知灵活性技能
孩子的思维模式有限,不像大人一样能够多角度考虑问题,在孩子的眼里一向都是非黑即白,所以他们很难用客观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一切,而且很多孩子非常喜欢可预测和成规律的做事方式,比如每天自己的物品要放在固定的位置,从家里到公园必须只走这一条线路,到了什么时间就要做什么事情......如果不按照他的固有规律来,他就会变得躁动不安。
脾气不好的孩子多数有可能跟家里的长辈性格也有一定的关系,孩子的性格急躁,脾气不好有可能在教导他方面出现了问题,那么我们就要去观察到底是哪一方面出现问题。但是作为父母要先管理好自己情绪,这样才能教育好孩子。
小孩子脾气不好的教育方法?
1、冷处理
比如孩子和伙伴吵架时,家长可以暂时不予理睬,让孩子们自己去处理,因为他们有事也会主动的和好如初。
有的孩子出现“人来疯”,家长一时难以说服孩子,家长可以等孩子等客人走后,再对他实施合适的教育。
2、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
先了解孩子的特点,摆正位置,塑造家长的理想形象,学会多微笑、多倾听,多沟通。孩子态度不好一样是遇到了什么问题,家长一定要了解孩子,才能去解决。
态度不好的孩子怎么教育?
1、教会孩子发泄的方式
当孩子有消极情绪的时候,父母应该自己主动地教会孩子如何去排泄。由于孩子的人生阅历比较少,他们通常不懂得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所以积压到一定程度就会使自己的心理出现崩溃。教会孩子如何将自己的负面情绪有效地发泄出来,可以通过沟通交流,散步,转移注意力、玩耍等一系列的有效措施。
2、家长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家长在遇到孩子态度不端正的时候,你说不生气吧,那是不可能的,甚至都会有怎么就生出这样的孩子的想法,不管怎么样,都是自己生出来的。因此还是要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在孩子面前要好好的教导,因为孩子还小,可能还没有明白学习的意义,可能还没有从学习当中找到乐趣,这个需要慢慢的进行指导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在那里生闷气。
教育好孩子,不仅是老师的责任,更应该是家长责任。家长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孩子,对孩子一定严慈并用,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对以后成长十分有用。
怎样更好的教育好孩子?
1、培养孩子的自律性
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拥有自律的品格,但有时反而是家长太过负责,导致了孩子自律性差。比如在写作业前,有的家长会帮孩子把各科作业、纸、笔准备好,甚至替孩子做好规划,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看到孩子做不出题,就心急火燎地讲思路。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依赖的习惯,一到写作业时就抠手或发呆,什么都等着父母来帮自己做。
2、坦然面对问题,理解尊重孩子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犯错。我们在犯错的时候,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理解。可是,当发现孩子犯错时,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对孩子进行批评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