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8
棍棒教育在现在已经不实用了,如果你有观察那些优秀的孩子身上有什么特点的话,应该会发现其家庭氛围是非常要好的,或者说是其家庭教育是非常好的。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能打骂孩子,打骂孩子是最愚蠢、最无能的教育。
家长可以打骂孩子吗?
不可以。原因如下:
1、打骂孩子,只会让孩子更叛逆、更调皮。有不少父母只是从表面看打骂有效果,其实,孩子心里的抵触情绪更大,更要与家长唱反调。
2、打骂孩子,只会让孩子胆怯、失去安全感。经常打骂孩子,会让孩子每天提心吊胆,畏首畏尾,胆小怕事。
3、打骂孩子,会影响孩子的性格。父母打骂的方式对孩子潜移默化,被感染和效仿。长大后在人际交往上会受到限制。结婚生子后,也会像自己的父母一样教育孩子。
4、打骂孩子,还会影响亲子关系。父母打骂孩子觉得是为他好,实际上看似被“制服”了的孩子,内心里充满了对父母的"恨"。
5、打骂孩子,还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长期打骂孩子,会影响孩子的食欲和睡眠;还会使孩子降低免疫力,容易生病。
打骂孩子的家长要怎样补救?
1、及时跟孩子道歉
不管孩子做错了什么事情,都不应该用打骂的方式,要是家长打了孩子的话,就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影响。而家长这个时候要及时的跟孩子道歉。等孩子原谅家长,心情也平静下来之后,家长就可以跟孩子坦诚沟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
2、跟孩子友好的沟通
孩子做错事情确实是不对的,家长教育孩子也是对的,但是通过打的方式来教育孩子,那就是不对的了,有时候,孩子做错事情了,家长可以和孩子友好的沟通,这样的话,孩子更加可以听得进去。
3、拥抱、接纳孩子
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在不断犯错中习得,家长要允许孩子犯错,接纳自己不完美的孩子,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孩子已经是有非常强的负能量,家长这时要更加关注孩子的内心,多安慰他。除了精神上的交流,适当的肢体接触也是可以帮助孩子远离负面情绪,而拥抱是可以化解孩子的伤心和委屈的有效方法。
4、对孩子表达爱意
家长在打完孩子或者骂完孩子以后,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恐惧感,也会让孩子怀疑爸妈是不是真的爱他。很多孩子开始和父母越走越远,就是因为他们以为父母不再喜欢自己。所以,如果家长在打完孩子以后,还是要及时安慰孩子,让孩子知道你爱他,一方面孩子会更容易原谅你的过失,另一方面也不会让他觉得你不再爱他。
5、疏导孩子的心理
待孩子情绪平稳,要给孩子讲道理,让孩子明白为什么会有这种举动,分析错在哪里,以后怎么改正,在帮助孩子树立信心,以免因为苛责孩子,导致孩子的心理不健康,影响孩子生长发育。 同时也需要给夸奖孩子,就是所谓的打一巴掌给一个甜枣,至少要让孩子觉得他并不是一无是处。
虽然家长打完孩子,用言语也能安抚孩子,可是家长如果能够做到不打骂孩子,就不要轻易对孩子打骂。家长打完孩子,及时用再好听的话安抚孩子,孩子依然会受到伤害,因为伤害已经造成。所以,家长以后再对孩子下手的时候,一定要三思。
家长对孩子正确的教育方法:
第一、树立正确的榜样。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无论是言行举止还是价值观,孩子都会从父母身上学到很多。因此,父母应该成为积极向上的榜样,展现出诚实、努力和关心他人的品质,以启发孩子模仿。
第二,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孩子需要感受到父母的支持和尊重。父母应该给予孩子充足的关注和时间,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建立开放的沟通渠道,能够让孩子更容易与父母分享问题和困惑,从而获得正确的指导和支持。
第三,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教育孩子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父母应该鼓励孩子自主思考,提供合适的挑战和问题,引导他们寻找解决办法,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四,建立明确的规则和界限。孩子需要有稳定的环境和明确的规则来发展和成长。父母应该与孩子一起制定家规,并确保孩子理解这些规则的重要性和后果。同时,父母也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发展阶段逐渐放松一些限制,让他们有自主意识和责任感。
第五,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社会经验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参加学校、社区或志愿者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和责任感。同时,父母也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
最后,父母要给孩子以持续的爱和支持。无论在成功还是失败时,孩子都需要父母的鼓励和支持。父母应该表达对孩子的爱和赞赏,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虽然如今家庭教育更加普及,但依旧有许多家长固守于老旧的教育方式,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一旦孩子出现不听话的情况,就对孩子非打即骂。家长忽视了这种暴力行为对孩子所造成的影响,等后悔的时候,却为时晚矣。
家长经常打骂孩子会对孩子造成什么?
一:孩子慢慢也会变得只会用暴力解决问题。
那些从小被父母打到大的孩子,在成长的旅程中,极有可能形成暴力的性格,因为从小父母就给孩子树立了一个榜样,虽然深知使用暴力不会解决问题,但还是愿意使用暴力对待别人。并且这种孩子的思想也是比较极端的。
二:孩子会变得更加自卑。
这种教育方式并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性格,反而会让孩子变得战战兢兢,从小就对家长失去信任,从而打心底觉得父母不爱自己。他们慢慢会变成讨好型的人格,从而变得自卑孤独,还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影响。
邻居家的孩子前两天没考好,被拎着皮带打骂,孩子的哭声穿透力极强,整栋楼都能听到。后来我再见到那个孩子,发现他整个人都变了,以前那么活泼开朗、热爱学习,现在却非常孤僻,还总是逃学。这样的事情其实并不在少数,很多父母都会忽略掉自己对孩子的影响,其实是非常深刻的。
孩子考不好家长打骂孩子会怎样?
1、毁掉孩子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本就是一件非常辛苦和枯燥的事,如果考试成绩不理想,孩子很难从学习中得到成就感和正向激励。这本来就很容易使孩子丧失学习的兴趣。如果家长再对孩子斥责打骂,无疑加重负面效应,会更让孩子觉得学习真是一件痛苦的事,从而更提不起学习的兴趣。
2、可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平时成绩就不好的孩子,他们内心往往比较脆弱、自卑。这个时候,父母、老师一个责备的眼神、一句讥讽的话,都可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更不要说一顿打。如果是平时成绩不错的孩子,他们本身就已经很沮丧和自责了,如果这个时候还没有得到父母的鼓励而是一顿打,更是雪上加霜。
没有天生就懂事的孩子。小孩都是由幼稚走向成熟的,中间必然会出现一段不听话的阶段。脾气不好的家长面对孩子的“不听话”,很容易冲动行事,打骂孩子。但实际上,打骂孩子是一种很不好的行为,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家长打骂孩子怎么办?
1、正视打骂孩子这件事。
一般打骂孩子的父母并不会意识到是自己的问题,他们不想承认自己控制情绪的失败,也不会主动在人前提起。但其实控制不住情绪并不是一件丢脸的事,只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多加练习就可以达成。但首先是要大家能够正视这件事。
2、要学会了解自己。
想要改变孩子,就要先改变自己。改变自己,让自己不成为一个情绪失控的家长。自己要意识到打骂孩子,顶多只有发泄自己情绪的作用,但对于事情的根本丝毫没有帮助。如果能用拥抱来平息怒火,那就立刻放下你举起的手。要知道你怎样处理情绪,孩子将来就会学你怎样来处理他自己的情绪。
每个孩子的性格不一样,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不同,当孩子出现错误的时候,有的家长会对孩子采取温和的教育方式,有的家长则对孩子是打骂教育,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产生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家长总是打骂孩子会造成什么后果?
1.容易让孩子产生叛逆心理
有时候父母过分强势,目的就是想在行动和思想上控制孩子,这是一种非常极端的爱。过度的打骂会让孩子内心缺失,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但因为无法反抗父母的暴力教育,所以长大之后内心会更加叛逆,不愿意亲近甚至仇视父母。很少挨打的孩子,在父母温和友爱的教育下成长,内心也会有爱,长大更会爱别人,爱自己也会更孝顺父母。
2.孩子内心会比较孤独没有安全感
打骂教育中成长的孩子,相比普通孩子会更加成熟独立,但这些都是靠着内心的伤痛换来的。家庭本应是孩子的避风港,父母本应是孩子最坚实的依靠,但是错误的教育方法会让他们失去安全感,被迫坚强、被迫独立,就是为了快点长大,远离父母。
随着近几年老师打骂孩子以至于孩子受到严重伤害的新闻曝光,再加上“尊重孩子”的教育观念倡导,现在很多家长们对于老师打骂孩子这件事情都表现得非常敏感,生怕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其实还是要正确看到正确处理。
老师打骂孩子家长如何处理?
第一,是否严重。
遇到老师打孩子的事情,作为家长第一考虑的不是如果去指责老师,或者报复老师,而是看自己的孩子有无问题,是否打得严重,如果什么事情也没有,就像自己小时候被老师打一下,打几下一样,最好是配合教师比较好。严重的话,先看伤势,剩下的再谈。
第二,理性对待。
作为家长不要一听到老师打孩子了,就觉得老师犯了什么大错似的,老师教育学生,适当的惩戒都是很正常的,自己要理性对待。
首先这个问题,家长是不可以打骂孩子的,大多数父母如果不是找不到更好的教育方法,他们是万万做不到去打骂孩子的。老祖先有句古话叫“不打不成才”,但是按现在的教育理念来说,打骂孩子是最不可取的教育方式。打骂孩子并不一定能够解决问题。
家长能打骂孩子吗?
面对孩子所犯的错误,教育的方式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但是偏偏选择打骂孩子。我认为,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打骂孩子的教育方法是错误的,同时也是不可取的。之所以是错误的,从以上分析打骂孩子带来的影响及危害就可以知道。打骂孩子是错误行为。那么,面对孩子所犯的错误,该怎么去教育孩子呢?
1、父母必须要用平静的心态去正视孩子所犯的错误,只有思想上端正了认识,才能正确指导自己去正确处理。
2、对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从交流沟通中指出孩子所犯的错误具体错在哪些地方,讲述改掉错误的重要性,并引导孩子去改正。
3、平常时要多向孩子传播文明意识,传授孩子为人处事方法,提高孩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