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
孩子过度依赖奶奶,说明和奶奶的关系亲密。亲密关系的建立,需要陪伴和互动,孩子过度依赖奶奶不要妈妈,因为奶奶陪的多,妈妈陪伴太少,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建议妈妈一定要每天抽时间全心全意陪伴孩子,增加和孩子的互动。
孩子过度依赖奶奶怎么办?
1、适当地拉开孩子与奶奶的距离
既然孩子过度依赖奶奶是因为与奶奶接触过多,那我们就要适当拉开两人的距离,让孩子适应没有奶奶的生活,让他自己独立去做一些事情。可能一开始这种过程是非常痛苦的,但只有让孩子挺过这段时间,他才有可能真正地成长。
2、尽量选择母乳喂养
虽然刚开始婴儿还不会认人,但是在初步依恋关系形成时,母乳喂养的妈妈在孩子心里的分量会更重,依赖性会更高一些。就像孩子饿了下意识就是爬到妈妈身边一样,这时孩子的依赖心慢慢就产生了。
3、多抚摸孩子,多跟孩子互动
在宝宝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对外界的认识主要来自观察、味觉和触觉。所以妈妈们可以多与孩子互动,多抚摸孩子,尤其是小手,脸颊,小肚子等敏感的部位,可以多逗逗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存在。
4、高质量的陪伴
多多陪陪孩子肯定对孩子依恋的形成很重要。但很多家长虽然天天在孩子身边,但不是玩手机就是看电视,其实这就是无效陪伴。高质量的陪伴能让孩子感受到温暖,感受到你在身边。所以不妨试着陪孩子做一些小游戏,陪孩子读一些漫画,给孩子讲一些故事等,让孩子依恋跟妈妈在一起的感觉。
5、多鼓励孩子
宝宝慢慢长大后,会有选择的意识,这时妈妈一定要跟孩子好好说话,不可表现得不耐烦。要多鼓励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安全感和舒适。即使孩子犯错之后也不可以上来就斥责或者打骂孩子,而是应该尝试先跟孩子讲道理,培养孩子正确的认知。这样才能让孩子对妈妈更信任,更愿意依赖。
宝宝会和谁更亲近呢?
1、谁带的多就和谁更亲
陪伴是体现爱的最好方式,只要我们经常陪伴宝宝,跟他一起做游戏、给他讲绘本、给宝宝喂饭、洗澡……宝宝会自然会跟我们很亲,因为在宝宝心里,我们是完全能够依靠、完全能够信任、有时间陪伴自己的人。
2、跟谁睡就跟谁亲
有些父母白天工作较繁忙,宝宝是爷爷奶奶或是保姆照看,到了晚上父母一定要把宝宝接过来跟自己睡觉,这样做宝宝也会跟父母亲近。
宝宝都害怕黑暗,睡在身边人会让宝宝摆脱恐惧和不安,有我们陪在宝宝身边,宝宝特别有安全感,睡觉更安稳,渐渐的宝宝也会对我们产生很强的依赖感。
孩子依赖奶奶,这种血脉的关系和人类天生的基本需求一样无法被替代。孩子本能地通过很快融入、提出自己的物质需要来印证这一点,表达自己内心情感方面的无限渴求。
首先,是情感依赖的需求。人和动物都有一种本能,就是出生后对身边人会产生情感依赖。依赖的人越多、越稳定,孩子就感觉越安全。而孩子内心早期的安全感就像一口深井,需要身边这些人往井里源源不断地“输送爱”。
能给孩子“输送爱”的人越多,他的情感就越饱满、越充盈,安全感就越足。单亲家庭的孩子,更会通过各种方式来满足情感依赖的空缺。
其次,是归属感的需求。归属感是一种身份认同,比如“我是爸爸的好女儿”“我是妈妈的漂亮宝宝”“我是奶奶的乖孙女”等。角色越多的孩子,身份认同就越全面,被身边人需要的“归属感”就越足,性格发展就会越稳定。
最后,是被关注的需求。孩子不停地提出买这买那,是在通过物质的满足来确定自己是被关注、被认可甚至是被爱的。为什么是物质?这也和平时生活中,我们总是通过满足孩子物质需求来表达爱有关。
所以,孩子的这些行为是发自本心,并无不当之处。妈妈需要反思的,是如何与奶奶沟通彼此的关系,以及对待孩子的态度等问题。至于就不纠正,不需要征求孩子意见,而是妈妈自己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想让孩子跟自己更亲并不难,一定更在孩子依恋期形成时熟悉习惯喜欢上妈妈的陪伴,尽量多陪在孩子身边,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要有耐心,不要把自己的不舒服发在孩子身上,这样的话,孩子还是会跟妈妈更亲一些哦。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和孩子接触最多的亲人,疼爱之余放一下手,不要成为孩子的全职保姆。让孩子的成长变为一个历练过程,培养孩子成为一个阳光快乐智慧的人。
孩子过度依赖家长怎么办?
1、积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要知道,孩子在小时候非常喜欢黏着父母。但是,如果父母放任这种行为不管,时间一长,孩子会增加对父母的依赖心理,这样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很不好的。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试着去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那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应该让他独立去完成,如穿衣、吃饭、睡觉等,哪怕完不成,也不是选择替他去做,而是鼓励他,直到他可以独立完成为止。
2、减少孩子过度依赖你的机会
不难发现,孩子的依赖心理在外出的时候最重,这个时候就是父母帮助孩子摆脱过度依赖的时候了。父母可以让孩子多了解一些新奇的东西,孩子被其他事物吸引了,自然而然就不会一直黏着父母了。当然,在外出的时候孩子的安全感很低,父母在适度的情况下要让孩子试着独立,一定要让他自己做,父母尽量不要帮忙。减少孩子黏人的机会,直到孩子可以独立。
孩子小的时候对父母的依赖更多的是在寻求一种安全感,而在孩子长大后的依赖,则是独立性差的一种表现,太过依赖未必是一件好事,依赖感太过浓烈,会让家长和孩子都感到严重不适。
孩子太依赖父母怎么办?
1、改变教养方法
如果一个孩子太过于依赖自己的父母,那么父母一定要改变自己养育孩子的方式。孩子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情,一定要让他们自己独立去完成。对于不会做的事情,家长可以提供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慢慢掌握做这些事情的技巧。如果孩子真的做不到,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轻松学习这些技能。
2、给予足够的关注
安全感是保证孩子心理正常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不管父母有多忙,最好不要把孩子交给别人抚养。毕竟,对一个孩子来说,没有人比自己的父母更重要。如果他们必须由别人抚养,父母不应该感到太内疚,但应该给孩子尽可能多的关注。如果太内疚,可能会让父母失去理智,给孩子创造了一个不利于成长的环境。
孩子过度依赖就会非常的没有主见,父母不可能保护孩子一辈子,只有孩子更好的独立,发挥生命的韧性,才能让孩子建立自信,从而摆脱依赖。
孩子过度依赖怎么办?
1、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
孩子在成长中慢慢有了自我意识,他的想法会很多,也会一一告诉自己的父母,此时家长不要考虑孩子想法对错的问题,也不要一味的否定孩子,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这种行为会让孩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导致他做事没主见。所以,当孩子提出需求时,家长先站在孩子的立场,了解他的心理需求,再让多自己做决定会更好。
2、鼓励孩子独立迈出的每一步
单纯的孩子都是乐于探险的,但对于成人来说,他们往往已经失去了体验的勇气,所以在孩子面前,他们愿意直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事实上,这样的行为剥夺了孩子主动探索的需求,家长应该鼓励孩子独立探索,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帮助。
妈妈应该适当的引导孩子,让其逐渐发展自主自立的意识和能力,鼓励孩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时刻让孩子自己动手做事情。
孩子过度依赖妈妈怎么办?
1、妈妈要适当放手。不要过度干预孩子。有的孩子之所以依赖父母是因为父母管的太多,任何事情都帮孩子完成,导致孩子长期不愿意自己动脑子解决问题。如果父母愿意试着放手,孩子依赖父母的心理就会得到改善。
2、父母要积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的小孩很喜欢粘着父母,父母应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试着去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那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应该让他独立去完成。
3、教给孩子正确的方法。当孩子说“我不会”的时候,可以教育:没有哪个人是天生就会做每一件事情的,都需要学习才行。你现在不会没有关系,妈妈会指导你、帮助你,只要你认真学习,一定会做得很好。
这样才是聪明能干的乖宝宝。只要给孩子讲明道理,晓以利害,教给孩子正确的行事方法,激励、奖赏孩子。
现代社会的很多家庭当中,很多父母因为工作忙碌,不得不将孩子交给老一辈人抚养,而老一辈人在教养方式上存在着某些普遍问题,又很容易导致孩子出现缺乏自理能力的情况。这种隔代教育下,父母也面临着新的教育问题。
孩子太依赖奶奶怎么办
带孩子独立居住。
如果孩子长期与奶奶居住在一起,根本无法摆脱依赖性,家长可以找个房子,单独与孩子一起睡,这样孩子每天看到奶奶的时间有限,慢慢地就不会再那么依赖奶奶了,有助于孩子形成独立自主的性格。
孩子要独自睡。
如果分开住有一定的麻烦,那就要让孩子单独一个房间睡觉,不能让孩子晚上再跟着奶奶一起睡觉。
之所以会出现孩子依赖奶奶,不要妈妈的情况,大多数时候是因为,妈妈缺席了孩子自小以来的成长,一直以来都是奶奶陪伴孩子,孩子自然和奶奶更亲。这样的情况多出现在“隔代教育”的家庭当中,最近也受到了许多父母的关注。
孩子依赖奶奶不要妈妈怎么办
1、经常陪着睡觉,能与孩子更亲近
对宝宝来说最好的选择是从小跟着妈妈睡。宝宝出生后在妈妈周围能感觉到胎儿时期熟悉的气息,这能帮助孩子重新获得安全感。
尤其是在晚上睡觉,是心理防线最低的时候,在妈妈身边能够充分消除宝宝内心的不安与恐惧。
反之,比如小娟的女儿在奶奶的长时间陪伴下,不管是体感还是体味,宝宝最熟悉的已经发生变化,她的安全感已经转移到了老人家身上,并产生了依赖,自然在宝宝心中的排序就会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