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5
挫折就是人在实现目标的活动中,在环境中遇到了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挫折教育教给孩子的不是挫折,而是要教给孩子面对挫折的勇气和积极的态度,承受挫折的能力,避免和减少不必要的伤害以及解决问题、战胜困难的方法。
怎么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1、父母要树立挫折教育意识
父母要树立挫折教育意识,认识到抗挫教育的重要性。许多父母都认为,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应该对孩子保护有加。这种观念直接影响了孩子。其实,一个人受点挫折,尤其是早期受一些挫折,是很有好处的。
2、要善于把握抗挫折教育的时机
在平时孩子碰到困难时,家长教育孩子要采取不回避的态度,鼓励孩子面对现实,勇敢地向困难发起挑战。一句“你行的”“你真勇敢”“好样的”“瞧你做得真好”……可以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激励他努力去克服困难,当孩子一次次战胜困难时,他便增添了勇气,激起了战胜困难的愿望。这使家长的“你行”也就变成了他自己的“我行”!
3、善于与孩子沟通,共同战胜挫折
父母平常还应注意观察,当发现孩子遇到挫折时,首先要与幼儿沟通,鼓励孩子倾诉,像朋友般耐心地倾听;然后帮助其正确归纳原因,分析为什么会受挫,怎样才能不受挫,引导他们敢于正视自己,客观地给自己合理定位,及时改变策略。
以支持者的身份,帮助孩子重树信心,疏解受挫后的不良情绪,引导其体验或回忆成功的经历,从而使他们坦然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成功与挫折,真正做到在顺境中不盲目得意,在逆境中不唉声叹气,形成坚强的意志、持之以恒的精神,提高抗挫折的能力。
4、发挥榜样作用,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挫折
孩子善于模仿,可塑性强。如果父母受挫惊慌失措的话,孩子是不可能沉着冷静的。因而父母应以身示教,时时处处做好孩子的榜样,在自己遇到挫折时,应积极应对,通过言传身教告诉幼儿如何应对。父母还要注意把身边的好榜样及时介绍给孩子,使他们从鲜活的生活事例中受到教益,获得如何应对挫折的经验。
孩子经不起挫折的表现?
1、不能承受住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只喜欢听到别人表扬自己的话,听到别人批评自己就会很生气,甚至哭闹,
2、孩子从来不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也不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是一味地怨天尤人。
3、自己做错了事儿,只会推卸责任,不敢勇于面对,老用哭来作为自己逃避这件事情的保护伞。
4、孩子可能表现出自信心不足,容易产生自卑感,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5、过于依赖家长或其他照顾者,不愿意独立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
6、孩子会非常害怕失败,在面对挫折时表现出沮丧、失落等情绪。
7、当家长或者老师或者同学满足不了自己的需求时,就会开始哭闹,胡乱发脾气。
孩子经不起挫折的原因是什么?
1、父母的过度保护
很多孩子作为家里的独生子,可谓是受尽宠爱,家人事事都依着他,被家长保护得极好。这样的孩子很容易”以自己为中心”的心态和任性的性格。这样的孩子说好听的话是单纯,说不好听的那叫做“单蠢”,他们不明白这世界除了美好还有险恶的存在,他们会把这个世界想象得过于美好。当然,他们也受不得任何的委屈和挫折,当他们稍微遇到一些不顺的事情的时候,他们会很容易颓废。
2、父母的过度夸奖
父母的夸奖可以让孩子充满信心,砥砺前行。可是,过度的夸奖就会让孩子变得自负,出现一种上的来,下不去的心理,也会经受不起挫折。一旦他们遇到强劲的对手且被击败时,他们很容易变得郁闷,没有自信然后变得自卑。
让孩子吃点苦,受点折腾,是为他们将来的人生旅途走得平稳顺畅,所做的储能蓄势的准备。让他们踏入社会后,在风雨人生中,充分实现自身价值。
怎样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
1、让孩子做与年龄“相匹配”的事情
正确的做法是,在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应该让他们做一些与自己年纪“相匹配”的事情,让他们在动手之间提高对生活的认识,同时理解父母的辛苦和不易,从而促使孩子更加懂事、懂礼。
2、让孩子掌握怎么“独立性”地生活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也不要在第一时间便直接帮孩子完成,而是要想办法去分析孩子不能完成的原因,通过引导、提示的方法,让孩子在思考中寻求解决办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独立生活打下基础,形成良好的习惯。
作为父母来说,教育孩子是一生中最大的投资和工程,多责一分,多溺一分都怕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很多时候会谨小慎微,而很多时候又觉得惘然无助,不知该如何处理。 今后会全力配合学校的工作,和老师一起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积极乐观充满正能量的小少年。
怎么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
1、真正的平等来自互相尊重
表现在生活中就是你要创造让孩子批评你的机会。无论从体力还是从心理状态来讲,孩子都是弱者,你不能以大人的姿态去“管教”他。孩子最知道委屈是什么,你给他的委屈越多,他离你的距离就越远。你给孩子创造批评你的机会,就是要孩子知道他真的可以这么做,而且可以不必担心地这么做。等什么时候孩子真心觉得他实在找不出什么可以批评你的时候,你做“大人”做得就算是差不多优秀了。
2、父母要提高自身的素质
父母应成为孩子的榜样。你想改变你的世界,首先就应该改变自己;你要塑造孩子,首先要塑造好自己。父母是孩子健康体魄的抚育者,优秀品格的熏陶者,聪颖智慧的开发者,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家庭教育的质量,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家长的素质。
挫折教育当然是应该的,但是完全没有必要刻意地制造挫折,毕竟在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中,经受挫折都是在所难免的。现在的孩子,被保护得过多是常态。很多应该让孩子独立承担的部分,都被父母给顶住了。为什么孩子变得越来越脆弱?因为我们的孩子面对的都是被安排的。
怎样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一、让孩子自己面对困难
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萌芽,这时的孩子开始什么事都要自己来,遇到困难也需要自己去征服,因此,这时候家长应该尽可能让孩子自己去克服困难。
二、从小事着手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家长应该借此教育孩子,让孩子从小事情做起。
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控制自己的情绪。当自己的孩子没有回家时,大多数人第一反应会很慌乱,甚至会找到她的朋友和亲戚去寻找。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冷静,我们可能会做出一些草率的决定。
孩子夜不归宿是否要对孩子进行教育?
是的,孩子夜不归宿,不论是去网吧,还是在谈恋爱,还是做什么其他的,根源还是在家长。所以,要想纠正孩子的问题,家长首先要反省自己,首先要改变自己。
孩子夜不归宿怎么办?
1、认真听取孩子的解释
孩子晚归可能是因为跟同学聚会、加班或者是学习到晚上。如果孩子能够给出合理的解释,父母就不需要过于担心。但如果孩子的解释不合理,那么父母就需要深入了解孩子的情况,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
孩子的叛逆期是每个家庭都会遇到的问题,它是孩子成长中必要的一部分,也是孩子成熟的一个标志。自我独立的意识日益的增长,迫切希望摆脱家长的监护。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家长要真正的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孩子有逆反心理应该怎么进行教育?
1、控制情绪
很多家长教育叛逆期中的孩子,会跟孩子硬碰硬,经常是一言不合就打骂,这样做只能起到相反的结果。本身这阶段的孩子脾气就冲,所以家长一定要控制自己的脾气,不然两个暴脾气上来一定是一点就着。家长可以耐心的听孩子发牢骚,等他说完之后再好好和孩子说。
2、耐心倾听孩子
如果是气急攻心的家长,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破口大骂。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家长的言传身教,因为孩子从小就有十分强的模仿能力,家长的一言一行是孩子心中的标准,所以,孩子成长过程中所养成的习惯,大部分也是家长的作为。所以家长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科学的教育孩子。
对孩子是怎样进行家庭教育的?
1、帮孩子端正态度
家长必须帮助孩子提高对家庭作业的责任感,要让孩子明白,每天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作业是他必须要做到的,是他作为一个学生应尽的职责,就像爸爸妈妈每天上班时都要尽心尽职地完成本职工作一样,没有任何可以讨价还价的余地;家长还必须帮助孩子提高对家庭作业的重要性的认识,要让孩子明白做作业是掌握好知识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学习的延续和拓展,是巩固知识和提高学习成绩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2、多与孩子沟通交流
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不只是谈话那么简单,也是了解彼此状况的桥梁,更是彼此情感沟通的渠道。在进行家庭教育时父母一定要多与孩子交流,当孩子取得成功时可以与他交流成功的经验;当孩子心情不好时可以与他交流如何调整心态;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可以与他交流如何面对困难等。父母通过与孩子的交流,一方面可以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另一方面可以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