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
很多家长在教育男孩的时候都特别为难,如果男孩听话,乖巧还好,如果男孩不听话,调皮,还到处捣乱,家长就特别犯愁,这个时候家长正确的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教育男孩子的书:
1:《养育男孩》—每个妈妈都要必读的启蒙之书。
2:《培养高情商男孩》—情感力,让男孩受益一生的礼物。
3:《50个教育法,我把三个儿子送入斯坦福》—陈美玲温柔教育的力量。
4:《拯救男孩》需要拯救的不仅是男孩,还有我们。
5:《游戏力》—游戏是孩子的语言。
6:《家长不要做的35件事》—为了孩子的未来。
7:《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
8:《自驱型成长》—如何科学有效的培养孩子的自律。
9:《优势教养》—另辟蹊径,培养出彩的孩子。
10:《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
男孩成长的三个阶段:
1.0—6岁 父母应让孩子在爱的包围下安全地成长。
2.6—13岁男孩开始尝试着成为男人,这一阶段,父母应使孩子形成善良的品性,竞争的意识,使其全面发展。
3.14—成年需要成熟男人的引导,父母应为孩子挑选好的引导者,让其成为有责任感、自尊自爱的人。
教育男孩要坚持的四个原则:
一、父亲角色不可少
中国不少家庭都是“隐形单亲家庭”,父母虽然没有离婚,但爸爸却很少参与进教育中来,有些人认为带娃是妈妈的事,爸爸只负责挣钱就好了,这是十分错误的想法。不管是妈妈还是爸爸,在育儿中的角色都是无法替代的,孩子从妈妈身上习得温柔、耐心等品质,又会从爸爸身上习得自信、勇敢等品质。所以宝爸要多抽时间陪伴孩子,多陪孩子一起游戏,增进亲子感情,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品格。
二、经历挫折
让男孩适当经历挫折,可以磨练他的意志,养成他坚强、自信、敢于挑战的性格。如果家长把男孩保护的太好,什么都舍不得让他做,只会让他变成温室里的花朵,过度依赖家长,变成没有主见、缺乏独立的人。
三、让他承担家务
男孩必不可少的品质是责任心,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要从小做起,让孩子承担家务也是一部分。多让孩子帮助家长做家务,能让他明白不能一味的伸手索取,也要懂得付出,更能让他明白父母的辛苦,成为一个孝顺的人。
四、别让他太“富有”
这里的富有包含的两个意思,一个是父母的溺爱,一个是物质上的过多。家长太溺爱男孩,事事包办,孩子做错事情也替他扛着,不让他经受一点打击,平常零花钱也大把大把的给,哪怕家庭条件并不允许,也不拒绝给孩子买名牌服鞋。
这种让男孩的“富有”的做法,会养出怎样的孩子呢?太受到溺爱会让他变得自私而没有责任感,太多的金钱会让孩子沉迷于消费中,养成攀比的性格。
应该怎样教育男孩比较好?
1、坚守原则
教养孩子,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要以身作则,从小养成好习惯,坚持原则,对就是对,对的继续发扬,不对的就是不对,绝不迁就。
2、尽早开始与孩子一起读书
如果可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可以开始了。父母可能没有意识到,孩子大脑的发育,是从谈话开始的。可以从有韵律的儿歌开始,然后再是简单的绘本,再到长一点的故事阅读。而且亲子共读,不仅有利于大脑发展,也可以增进亲子关系,一举多得!
3、家长要有耐心
孩子的教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从小就开始教育,长大后才有可能建立起连结,幼年时缺乏父爱、母爱,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大了再想要教育,有点晚了。男孩子本身发育就会比女孩晚一些,育儿路上最忌讳的是对比,把自家孩子的缺点与别人家孩子的优点作比较,更不可取。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千万不要作比较。
4、父亲做好榜样
在男孩的教育中,父亲的角色非常重要,同性长辈能成为孩子榜样的存在,能让孩子从小树立起自己的理想目标,父亲可以严厉,但是要教孩子技能,可以一起运动,一起学习。孩子的性格不一,要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再对症下药,大方向上把控好,不犯原则性的错误,小问题加以提醒,不要过于强势,强迫孩子必须服从。
不听话,意味着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意味着孩子长大了。想要让孩子变得听话起来,家长要学会正视孩子的这种自我意识的发展,要学着减少对他们的管制。
17岁男孩子怎么教育才听话?
1、管理好自身的情绪。
父母如果带着情绪去教育孩子,肯定是不理智的,会导致孩子愈加抗拒。所以,父母在情绪不稳定的时候,要学会去管理自身的情绪,等情绪稳定后再去教育孩子,避免把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
2、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
父母和孩子之间需要建立一种良好的沟通方式,让孩子能够坦诚地向父母倾诉自己的内心想法和烦恼。父母也需要理解和尊重孩子,耐心听取孩子的观点,效果才会更好。
男孩处于青春期,出现早恋网恋现象,家长常常忧心忡忡不知如何沟通。早恋却被许多家长视为洪水猛兽。因为部分孩子陷入早恋后,轻则影响学业,重则导致孩子陷入某种误区,做出后悔终身的事情。家长一定要及时的引导。
13岁男孩子早恋怎么教育?
1、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情感变化
家长要做到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情感变化,不要给孩子扣上各种消极的帽子。陪伴孩子,积极的引导,而不是打骂和威胁。要记得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坚强的后盾,要记得换位思考。
2、做一个“会倾听的人”
父母只有拥有足够的耐心,倾听来自孩子日常生活的琐碎小事,给予他们合理的意见和积极向上的观念,帮助孩子学会勇敢面对挫折,孩子以后遇到了“困惑烦恼的事”时才会主动向你倾诉,听取你的建议。
初中孩子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接受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对他们的成长影响深远。教育孩子的前提就是要有平和的心态,所以希望家长能改变自己,把控好自己的情绪状态,这样你的教育才是有效的。
上初一的男孩子父母该怎么教育?
1、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青春期是人生中最容易受外界影响的时期,初一男孩需要家长引导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共同看一些优秀的电影、读一些好书以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孩子正确看待世界和价值观。同时,家长应该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让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2、注重心理健康
青春期的男孩心理变化较大,家长应该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在孩子面临困难、烦恼和挫折时,家长需要给予他们适当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此外,家长还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如运动、音乐、绘画等,帮助他们释放压力,增强自信心。
青春期阶段的孩子容易行为冲动,孩子们内心的自我意识更加强烈,之所以父母们觉得孩子进入到初中阶段以后变得难以管教,这主要是因为有不少家长没有在教育引导方法上及时地进行调整和改变。
如何教育初一的男孩子?
1、家长要认知自我,改变自我
很多家长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对自我不了解,甚至自己并不成熟,遇到事情并不能理性客观地去解决问题,甚至有的家长自己也极端情绪化,没等孩子发脾气,自己就先发火了,那么家长这种不理智的情绪状态,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是使孩子叛逆的导火索,因为教育孩子的前提就是要有平和的心态,所以希望家长能改变自己,把控好自己的情绪状态,这样你的教育才是有效的。
2、不在原则性问题上迁就孩子
叛逆期的孩子容易犯错,但对于一些原则性的问题家长不应持迁就的态度。大家要让孩子明白错在哪里,危害是什么,即使是不大的问题,家长也不能姑息,因为小事累积也可铸成大错。
作为父母,我们都知道,教育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智慧的长期过程。尤其是对于初二男孩子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我们需要采取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教育方式。在这篇文章中,给大家介绍对于初二的男孩子应该怎么教育,欢迎大家进行参考。
上初二的男孩子怎么教育?
1、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不仅有自己的想法,还有着强烈的自尊,他们不喜欢父母强制干涉自己的行为,渴望获得平等对待。事实证明,父母要求孩子做某事时,若改命令式为商量式的口吻,效果就会大不一样。
因为命令是不平等的,而商量则体现了父母与孩子之间是平等关系,在平等尊重的前提下,孩子更容易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从而接受父母的要求和教导,家长要先改变教育方式,给孩子足够的尊重与理解,拉近彼此的距离。
2、耐心开导
初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是他们从儿童向青少年转变的过程。因此,对于上初一的孩子,家长需要进行特别的教育和引导,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和角色。那具体又该如何做呢?
初一的男孩子怎么教育?
1、尊重孩子的人格
父母如何对待孩子是子女的心理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有的父母对子女过于严格,处处训斥子女,支配子女的活动,使孩子言听计从。这样教育的孩子表面上看是有修养的,但因他们的独立人格没有受到尊重,往往表现出自我抑制,没有信心的个性特点;
相反,有的父母对子女的任何要求都尽力给以满足,结果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蛮横的品质,甚至出现攻击行为。家长应该平等对待青春期的孩子,既尊重他们的独立性,又要让他们逐步学习成年人的行为,按照一般人际关系准则行事。父母的错误态度是造成孩子不健全人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2、调节自身的情绪
相关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