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8
挫折就是人在实现目标的活动中,在环境中遇到了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挫折教育教给孩子的不是挫折,而是要教给孩子面对挫折的勇气和积极的态度,承受挫折的能力,避免和减少不必要的伤害以及解决问题、战胜困难的方法。
怎么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1、父母要树立挫折教育意识
父母要树立挫折教育意识,认识到抗挫教育的重要性。许多父母都认为,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应该对孩子保护有加。这种观念直接影响了孩子。其实,一个人受点挫折,尤其是早期受一些挫折,是很有好处的。
2、要善于把握抗挫折教育的时机
在平时孩子碰到困难时,家长教育孩子要采取不回避的态度,鼓励孩子面对现实,勇敢地向困难发起挑战。一句“你行的”“你真勇敢”“好样的”“瞧你做得真好”……可以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激励他努力去克服困难,当孩子一次次战胜困难时,他便增添了勇气,激起了战胜困难的愿望。这使家长的“你行”也就变成了他自己的“我行”!
3、善于与孩子沟通,共同战胜挫折
父母平常还应注意观察,当发现孩子遇到挫折时,首先要与幼儿沟通,鼓励孩子倾诉,像朋友般耐心地倾听;然后帮助其正确归纳原因,分析为什么会受挫,怎样才能不受挫,引导他们敢于正视自己,客观地给自己合理定位,及时改变策略。
以支持者的身份,帮助孩子重树信心,疏解受挫后的不良情绪,引导其体验或回忆成功的经历,从而使他们坦然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成功与挫折,真正做到在顺境中不盲目得意,在逆境中不唉声叹气,形成坚强的意志、持之以恒的精神,提高抗挫折的能力。
4、发挥榜样作用,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挫折
孩子善于模仿,可塑性强。如果父母受挫惊慌失措的话,孩子是不可能沉着冷静的。因而父母应以身示教,时时处处做好孩子的榜样,在自己遇到挫折时,应积极应对,通过言传身教告诉幼儿如何应对。父母还要注意把身边的好榜样及时介绍给孩子,使他们从鲜活的生活事例中受到教益,获得如何应对挫折的经验。
孩子经不起挫折的表现?
1、不能承受住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只喜欢听到别人表扬自己的话,听到别人批评自己就会很生气,甚至哭闹,
2、孩子从来不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也不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是一味地怨天尤人。
3、自己做错了事儿,只会推卸责任,不敢勇于面对,老用哭来作为自己逃避这件事情的保护伞。
4、孩子可能表现出自信心不足,容易产生自卑感,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5、过于依赖家长或其他照顾者,不愿意独立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
6、孩子会非常害怕失败,在面对挫折时表现出沮丧、失落等情绪。
7、当家长或者老师或者同学满足不了自己的需求时,就会开始哭闹,胡乱发脾气。
孩子经不起挫折的原因是什么?
1、父母的过度保护
很多孩子作为家里的独生子,可谓是受尽宠爱,家人事事都依着他,被家长保护得极好。这样的孩子很容易”以自己为中心”的心态和任性的性格。这样的孩子说好听的话是单纯,说不好听的那叫做“单蠢”,他们不明白这世界除了美好还有险恶的存在,他们会把这个世界想象得过于美好。当然,他们也受不得任何的委屈和挫折,当他们稍微遇到一些不顺的事情的时候,他们会很容易颓废。
2、父母的过度夸奖
父母的夸奖可以让孩子充满信心,砥砺前行。可是,过度的夸奖就会让孩子变得自负,出现一种上的来,下不去的心理,也会经受不起挫折。一旦他们遇到强劲的对手且被击败时,他们很容易变得郁闷,没有自信然后变得自卑。
挫折教育当然是应该的,但是完全没有必要刻意地制造挫折,毕竟在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中,经受挫折都是在所难免的。现在的孩子,被保护得过多是常态。很多应该让孩子独立承担的部分,都被父母给顶住了。为什么孩子变得越来越脆弱?因为我们的孩子面对的都是被安排的。
怎样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一、让孩子自己面对困难
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萌芽,这时的孩子开始什么事都要自己来,遇到困难也需要自己去征服,因此,这时候家长应该尽可能让孩子自己去克服困难。
二、从小事着手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家长应该借此教育孩子,让孩子从小事情做起。
家庭教育不断普及,家长们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父母不再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将目光放在孩子的社交能力、情商提升等方面的教育。不可否认,情商对孩子的人生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甚至决定着孩子是否能成功。
情商高的孩子有什么好处?
第一、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情商高的孩子懂得为他人着想,懂得换位思考,能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帮助他人。所以高情商的孩子在人际关系中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拥护,不仅不会和他人发生矛盾冲突,而且更容易取得各方面的成功。
第二、目标明确,信心充足。
情商高的孩子自我激励能力强。他们平时会制定详细的日程规划,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什么时候达到什么目标,他们心里都非常清楚。这部分孩子平时不需要家长督促,更不会无所事事,虚度光阴,所以长大之后这部分孩子成功的概率非常高。
身为家长,千万不能以大人自居,而是努力和孩子做朋友。当孩子遭遇困惑时,要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帮孩子分析问题,同时把主动权交还给孩子,让他自行承担决策的后果,这比任何说教都有用!
孩子进入叛逆期有什么好处理方法?
1、家长还要学会稳定自身的情绪,学会倾听
家长带着情绪去教育孩子,肯定是不理智的,会导致孩子逾加抗拒。所以,家长在急躁、心烦、不冷静的时候,不要教育孩子。待冷静后,以一种平等的心态,倾听孩子的心声,以朋友的身份主动和孩子沟通,帮助指导子女解决成长中的烦恼,对孩子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虚心接受并予以重视。
2、请尊重你的孩子
许多父母觉得孩子需要管教,所以他们利用大人的权威,试图强迫孩子服从。事实上,这种方法不会有任何效果。首先,这种方法会给孩子的心灵带来创伤,永久性地破坏亲子之间的关系。其次,这种方式会激发孩子更多的叛逆,从而导致他们使用极端的方法来对抗你。
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容易用自己的感觉或者想法去猜测孩子,去管教孩子;会有意无意的想去控制孩子,甚至否定孩子,一次次的让孩子失去成为自己的机会。让孩子成为独立自主的人,最重要的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做决定。
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好处:
1、学习积极主动
独立性好的孩子,其学习的积极性好,主动性好,他们懂得为自己的事情负责的规矩。属于班上“爱学习”的孩子,是老师们喜欢的、家长放心的类型。养成这个学习积极主动的好习惯,离不开独立性的参与。设想一位妈妈不给孩子独自学习的空间和允许,事事处处都要限制着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规则去做作业、学习,这个孩子还能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事情吗?
2、有助于建立自信
一个独立性强的孩子,能解决大多数问题,不会经常感到无助。自立的孩子通常表现为做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充满信心,自立的孩子更加自信。
动手能力对孩子有多重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可以帮助他们获得自我照顾能力和学习能力,促进大脑发育,增强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给孩子一个动手的机会吧!让他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力的事情!
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的好处?
1、促进大脑运动中枢的发展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有思维,而思维的发展与劳动、语言的促进是分不开的。手的动作可以促进大脑相应部位的发展,而大脑运动区的发展又促进手的灵活程度,二者互相促进。如果孩子从小就经常动手操作,就会锻炼得聪明、灵巧。
2、为长大掌握各种知识技能提供有利条件
掌握知识是要动脑又动手的。写字、画图、体育动作、演奏技巧、生物、理化实验、各种实习等等,无不需要手的操作。而从小勤于动手,就会变得灵巧,这样掌握各种知识技能都会得心应手。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的孩子面对困难和逆境,非常自信和乐观,常常信心百倍地面对遇到的障碍或困难。可是另外一些孩子,一遇到困难,就畏缩、逃避,甚至选择轻生。那么,造成这些不同的原因是孩子抗挫折能了太差了,家长一定要及时引导教育孩子,帮助孩子培养和提高抗挫折能力。
如何提高孩子抗挫折能力?
1、多读一些名人传记
多读一些名人传记,孩子会明白挫折是常伴人生的,但挫折终究会过去的。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孩子会把自己和海伦凯勒做对比,感慨自己比海伦凯勒幸运多了。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孩子面临挫折时会与保尔柯察金所遇到的挫折进行对比,当下就觉得自己所面临的挫折根本不算什么。
2、养成按时运动的习惯
培养一个良好的运动习惯的过程,本身就是培养克服困难的过程。同时运动能够促进大脑分泌更多的多巴胺,多巴胺的分泌有助于提升人体的正面情绪,是抵抗抑郁症最便宜最有效的一剂良药。每天坚持半小时的运动,能够增强我们孩子对挫折的抵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