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4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是很常见的一种情况,家长不要唠叨催促,要对孩子多一点耐心,少一点催促,在日常的锻炼中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
怎么样才能让孩子改掉拖拉的毛病?
1、故事引导法
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首先吸引他的注意力,投其所好,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引导用讲故事最好,用故事里的人物感动孩子。所以可以找一些有关名人守时的儿童读物,让他自己看,或者亲自给他讲一讲。有时也可以讲一些因为不遵守时间而造成重大损失的故事。生动的故事能让孩子从中受到教育。
2、鼓励法
很多的实验都证明了,鼓励比指责要好。针对孩子每次的进步,家长都要进行及时的鼓励来强化他的这种行为。强化孩子的闪光点这种方法对一二年级的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是十分有效的。发现孩子一个小的闪光点就要进行适当的表扬和夸大。比如,孩子在上课时专注力很好,事后及时对他进行表扬,在其他人面前经常有意无意地当着孩子的面夸他是一个学习专注力很好的孩子。这样使孩子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专注力很好的孩子,就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慢慢地孩子的专注力就得到了提高,做事也就不再拖拉了。
3、实施自然后果惩罚法
孩子平时特别赖床,起床穿衣时故意拖拉磨蹭,家长不要着急,让孩子急。不要帮他扣扣子,只在一边提醒:“再不快点,就迟到了,我可不帮你穿衣服、准备东西。”给他“创造”一次迟到的机会。迟到了,就要挨批评。还有,孩子吃饭故意拖拉磨蹭时,家里其他人吃完后,“故意”将饭菜端走,说:“我们的时间很紧,不能等你了,吃完后自己洗干净放回橱柜。”通过几次“自然后果”的惩罚,孩子尝到了拖拉磨蹭给自己带来的害处,下次就再也不敢犯了。
4、制定互相监督法
孩子拖拖拉拉、磨磨蹭蹭,与他们没有时间观念有关。对此,家长首先要帮他认识到拖拉磨蹭给他自己和父母都带来不好的后果,接着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个互相监督的计划,让他监督家长有没有拖拉磨蹭现象。和孩子一起制订生活日程表,记录每天早晨穿衣、盥洗、吃饭等所用的时间,一段时间后看有没有进步,可故意让孩子赢。孩子为自己的进步而高兴,主动加快了自己的做事速度,时间观念也加强了。
孩子做事拖拉的原因:
第一、孩子的压力比较大
正常情况下,当一个人处于强压力下,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全身都会比较紧张,比如最近即将参加中考和高考的学生,就是如此。而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如果平时的学习中,感觉到压力很大,当做去完成作业的时候,也是变得有点紧张。特别是父母要求高的孩子,更加容易让孩子产生压力,在面对父母的责骂和高期望,容易造成孩子的挫败感,引发一定的焦虑,从而只能有拖延的方式处理平时的作业或其它事情。
第二、孩子可能不够自信
现在中学生学习任务比较繁重,学习难度也比较大,很多时候,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比较难,一旦在完成作业期间,碰到困难时,他们自己又搞不定,只好采用拖延的方式,在作业上磨磨蹭蹭,三心二意。于是,会出现很多孩子心思就不在作业上,用手转转笔、随手玩玩书本等,消磨时间。孩子通过这种方式来自我安慰,自己已经努力过了,但是不会做,也没办法,这是他们逃避内心对作业恐惧的一个办法。
第三、孩子有很强的依赖症
现在的孩子从出生下来,很多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平时更别说参与什么家务劳动了。因此,一旦父母要求他们在生活中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他们已经习惯于依赖父母,自己来做事情,心里有一万个不情愿。有的孩子可能还会表达出来,有的孩子不表达出来,这进修拖延症是他们最好的冷处理办法。
粗心马虎看似只是小问题,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就会发现,这不仅会影响到孩子的日常生活,更会对孩子的学业造成很大阻碍。家长想要改正孩子粗心的毛病,也不能只盯着孩子的学习,应当从生活里的一点一滴下手,帮助孩子改正。
如何让孩子改掉粗心的毛病?
第一、家长可以让孩子多做一些“细活儿”。
如写毛笔字,盘腿打坐、图形仿画、剪圆圈、夹花生、串珠子、汉字、字母混合识别、对墙打乒乓球、穿针引线、金鸡独立、算二十四点等,这些都能改变孩子急躁的心理,锻炼他的细心程度。
第二、培养细心的好习惯。
不管是考试或平时的练习,都应该有意识地坚持高标准、严格要求、做事讲究条理,做完之后要认真核对、验算、检查。如果长期这样,就会“习惯成自然”。
面对孩子的粗心,要拿出更多的耐心和宽容,慢慢想办法,千万不要瞎指挥、乱批评,更不要期望一蹴而就。孩子细心的好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养成的。 要找一找孩子形成粗心习惯的客观原因。
孩子有粗心的毛病怎么改掉?
1、从孩子的作业量中找原因
有时候孩子功课太多,紧追慢赶,往往就丢三落四,忙中出错,表现出马虎粗心。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就要和老师交流,适当减少作业量。以少而精的练习,克服因为赶时间的忙中出错。
当然有时孩子的作业量也不大,但他老是念着看电视、玩电脑或是与小朋友去玩而马马虎虎匆忙应付,等大人检查的时候却错了一大半。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应该首先断了孩子玩耍的念头,让他静下心来学习,这样就能避免学习时的马虎粗心。
2、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
粗心马虎是孩子长期以来养成的坏习惯,所以,家长如果想让孩子改掉这个坏毛病,也千万不能操之过急。孩子细心的好习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里养成,家长则要起到关键的监督作用,只有家长认真起来,孩子才会也认真起来。
怎么让孩子改掉粗心马虎的办法?
1、让孩子自食苦果。
在必要的时候,家长可以采取“后果惩罚法”让孩子自己承担粗心马虎的后果。比如孩子的作业本或者卷子没有带,落在家里,不要给孩子送过去,让他因此吃些苦头。一旦孩子发现粗心马虎的后果是很痛苦的,他自然就会珍惜身边的事物,每次都会管理好自己的物品,这样就会慢慢地改掉粗心马虎的毛病。
2、让孩子认识到粗心大意的危害。
有些孩子对自己的马虎并不是很重视,有些家长也觉得只要孩子聪明,马虎一点也不要紧,长大了自然就好了。这样的想法是不行的。家长要帮助孩子认识到马虎的危害,比如给他们讲马虎出大错的故事,通过一些实例来帮助孩子分析马虎给人带来的危害。
粗心马虎是当下孩子的通病,不仅影响学习成绩,还会给生活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家长要从小养成孩子的好习惯,对他们成长成才有很大益处。
怎样让孩子改掉粗心的毛病?
1、凡是能够事前做好充分准备的孩子,也往往是细心的孩子。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做事情前,先把事情罗列出来,注重细节的掌握,然后把可能发生的意外考虑进去,培养孩子细心周到的好习惯。同时,让孩子每次完成任务,都要回过头来耐心检查,可以减少失误,避免粗心犯错。
2、帮孩子学会自我检测,粗心的孩子,他们做事的时候一般都不够专心,也很少进行检查。所以,妈妈们要帮他们养成检查的习惯,检查经常能及时发现错误。
3、孩子出现粗心大意的情况,很多时候是因为感情上不重视,认为写作业就是在给老师写,学习是在给父母学,所以能凑合就凑合。为了避免孩子有这种想法,父母不仅要让孩子明白学习的重要性,还要培养他的责任感,教他认真的对待每一件事。在平时,父母可以经常让孩子帮自己做事,如果做的好就奖励他,如果做的不好、态度不端正就适当批评一下,然后让他重做,让他明白做什么事都要尽心尽力。
孩子粗心的原因:
孩子刚上一年级,孩子粗心大意的原因可能是这时候孩子对什么事情都比较好奇,但是粗心的习惯可不能就此发展下去,粗心带来的后果不可小视,所以家长也要重视起来。
怎么改掉孩子粗心的毛病?
1、凡是能够事前做好充分准备的孩子,也往往是细心的孩子。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做事情前,先把事情罗列出来,注重细节的掌握,然后把可能发生的意外考虑进去,培养孩子细心周到的好习惯。同时,让孩子每次完成任务,都要回过头来耐心检查,可以减少失误,避免粗心犯错。
2、让孩子认识到粗心大意的危害,有些孩子对自己的马虎并不是很重视,有些妈妈也觉得只要孩子聪明,马虎一点也不要紧,长大了自然就好了。这样的想法是不行的。妈妈要帮助孩子认识到马虎的危害,比如给他们讲马虎出大错的故事,通过一些实例来帮助孩子分析马虎给人带来的多种危害。
3、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责任心是任何人要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培养儿童的责任心要靠平日里的习惯培养。家长应该从小让孩子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小的时候让他收拾好自己玩的玩具,大一点时帮着洗碗。让他负责扫地或者洗碗,这就是他的责任,干好了要给予鼓励或奖励,干不好家长不能客气,应该要求他重来一遍,直至干好为止。
孩子粗心的原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粗心的毛病不是一天就形成的。如果孩子从小生活在一个无序的家庭中,没有一定的作息时间,没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那么孩子做事就会丢三落四、马马虎虎。所以孩子的好习惯需要家长从小培养,要让他们从小事做起。比如培养孩子整理错题的好习惯,培养孩子养成专时专用的好习惯。
怎么样改掉孩子粗心的毛病?
1、从家庭环境和家长自身找原因。
对于学习粗心的孩子,家长应避免在孩子学习的时候,把电视声音开得过大,也不要打麻将或打牌。因为孩子的注意力是极易受到干扰的,你的这些做法让孩子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长久之后,孩子便养成了一心二用马虎粗心的坏习惯。作为家长,应该让孩子自己检查并改正错误,这样才能有助于孩子克服粗心的毛病,养成细心的好习惯。
2、从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做起。
孩子的马虎粗心,最根本原因是缺乏责任心所致。一个有很强责任心的人(也包括孩子),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马虎、不可能粗心。所以要纠正孩子马虎粗心的习惯,要从责任心的培养做起。因为有了责任心,他自然能够小心谨慎地对待每一件事情,避免马虎。比如,上学前让孩子自己整理该拿的东西,如果他忘了,你也不要给他主动送去,而要让他受批评、受教育。再比如,孩子外出之前,让孩子自己准备外出所带的食品和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