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7
现在孩子的脾气都是越来越见长,稍微有点不合心意就开始又哭又闹,逼得家长乖乖就范。很多家长也知道这样做不对,但是却没有办法,不知道该怎么办。
孩子一生气就摔东西怎么办?
1、把“气”扔出去
和孩子做一个游戏,告诉孩子,如果特别生气,想要摔东西的时候,可以找一个可乐瓶子,打开盖子,冲着里面大声喊,喊得舒服后,盖上盖子,像手榴弹一样,把瓶子扔出去。就像成人的漂流瓶一样,把不开心的事情丢出去,在游戏中,宣泄不良的情绪。
2、理解孩子的情绪不受控
说到情绪,不得不说控制情绪的“情绪脑”。不只是孩子,20岁前,情绪脑没有发育完全的青年,同样容易被自己的情绪所控制,说年轻人血气方刚,其实就是情绪脑不完全在作祟。孩子更容易被情绪所控制,这也是孩子的天性。作为家长应该理解孩子的情绪,不能逆着孩子的情绪行事,那样根本起不到效果,反而会加重孩子情绪风暴。
3、给孩子一个宣泄角
孩子发脾气扔东西,主要是控制不住情绪,还有就是对东西的价值没有概念,不知道哪些贵重,哪些不能摔。如果家长给孩子布置一个“宣泄角”,在家里开辟出一个区域,里面布置上软一些的抱枕、毛绒玩具等,让孩子生气的时候去这个区域,随意摔打这些被允许摔打出气的东西,对孩子快速安静下来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
孩子生气摔东西的原因:
1、家长太惯孩子
有的父母或者老人非常惯孩子,当孩子提出一些要求的时候总要第一时间满足,认为这样是对孩子好,而且当不能满足的时候,孩子哭闹发脾气了,家长迅速妥协,这种做法就会让孩子养成总哭闹发脾气的习惯,觉得这种方式很容易得到想得到的。
2、需求未被满足
每位孩子都有他的需求存在,可能是安全需求,可能是被肯定的需求,也有可能是身体感觉的需求,通过需求的满足达到情绪的稳定。假如孩子的需求未被满足,就很容易衍生情绪行为问题。
3、想引起大人注意
小孩故意捣蛋,或是乱发脾气,有的时候是觉得自己被忽视了,因此他可能会故意不乖,想借此引起大人的注意,即使是被大人斥喝,也达到被关注的目的了。
有些孩子脾气暴躁,一生气就出现打人的现象,不管对象是谁,这个时候父母要冷静下来及时制止孩子的行为,事后教导孩子,让他认识到自己这种行为的错误。平时记得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孩子一生气就打妈妈怎么办?
1、立刻制止小孩的攻击行为。抓住小孩的手,明确的告诉他,不能打人,更不能打自己的妈妈。并且明确语言告知小孩,你这种打人的行为是错误的,妈妈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要让小孩逐渐明白打人的行为是错误的。靠打人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2、生活当中,家长生气或者发火的时候,要约束自己的暴力行为,不要打孩子撒气,因为小孩很多坏习惯和不良行为习惯很多都是潜移默化的,家长就是小孩各种行为或者语言的老师。大人就应该做一个好的榜样,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遇到事情应该和小孩讲道理,而不是动手解决。
3、及时发现孩子的需求。孩子成长过程,有他的需求,家长要确定那些是合理需求可以满足,无法满足的或者小孩是无理取闹,也应该以平等的身份尊重孩子的心灵,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满足孩子正当的兴趣要求。
4、接纳孩子的情绪。孩子会愤怒,通常是会因为什么事情没有达到他的心意或者要求,他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又不知道该如何解决,于是情绪便爆发,这时,他更需要父母的理解和包容。如果孩子的情绪在此时能够被接纳,他会更容易平静下来。
大人每天都在忙于上班,对孩子的因为这份感情亏欠,所以日常对娃宠爱更是到了无所不应的地步。刚开始或许孩子心里不会有多什么波澜,但随着时间推移孩子脾气也会发生变化,一定会觉得爸妈对自己不关心只会搪塞!比如在生活小事上孩子一言不合就生气发火,做错事首先不是承认错误而是蛮横不讲理的推卸。
孩子一生气就离家出走怎么办?
不管是离家出走还是一时生气出去走走,大人首先要冷静分析整个事情的经过,避免出现报警之后孩子直接到家的误会。孩子离家几个小时没有音讯,或是孩子留了字条这种情况就要立马报警,毕竟孩子万一是出现见网友或是被拐骗,情况会更加麻烦复杂。
找到孩子之后千万不要一上来就是责骂,孩子毕竟是因为自己有些事想不通没办法排解压力才会出走,一旦家长这时候再加以指责,恐怕孩子心里更加难受痛苦。家长首先要配合警察先让孩子情绪尽快恢复,不要一上来就大吵大闹,训斥个没完。
孩子一旦离家出走家长就应该意识到这个原因其实在父母身上!孩子离家出走事态就很严重了,家长更要多多重视起来,不管是怄气还是出去几小时就回来了,但背后的严重性一定要考虑全面些,不排除真的走丢的孩子造成家庭悲剧。孩子年龄越来越大,面对“不听话、不上进”等这些言论,心里都会难受可是也不愿意和家长谈心,时间推脱的越久在心里的异样就越根深蒂固,有时候会突然想不开就会做出离家出走这样的举动。
家长面对青春期的娃一定要先稳住气,不能上来吵架甚至动手!平常交流不要动气,毕竟咱们也都是这个年龄段成长过来的,知道此时此刻无论说什么都是没用。不管孩子说什么做什么家长都要耐心安慰,青春期的孩子做事钻牛角尖很常见,可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没人帮助他们回答生活上的问题,因此就会用过激行为让家长注意到他们。
孩子上课跑出去玩家长一定要加强教育,不能由着孩子来,应该多关注一下孩子给他些鼓励。同时多和老师沟通一下,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多抽出时间和他聊天。
孩子上课跑出去玩怎么办?
1、孩子的习惯培养很重要,所以对于在上课时爱乱动的孩子,应和老师良好的进行沟通后,尽量能让老师给安排在最前排。这样对于孩子的乱动会出现约束性和监督性,并且当慢慢形成习惯后,就会减少孩子上课乱动现象。
2、正确对待孩子为获取关注的心理。如果孩子是为了满足自己被关注的心理,家长可以多给孩子一些关爱,对孩子的行为和情绪表示理解,让孩子得到被关注的满足。也可以告诉孩子,只有良好的行为才能更被关注,改变孩子原有的观念。如果想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就正确做一个积极思考、热爱学习的学生。
3、给孩子播放一些涉及上学、遵守纪律有关的儿歌或动画片,通过歌曲、视频的示范作用,让孩子建立遵守纪律、服从指挥的意识。
4、在孩子专注的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比如看书、玩玩具、跟玩偶说悄悄话、看着阳台外的景色发呆的时候,千万不要随意的喊叫孩子、打乱孩子的思绪,这样很容易对孩子的专注力带来负面影响。
孩子离家出走,原因不一定全在孩子身上。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离家出走是不听话、叛逆等等理由,其实,有时候孩子离家出走是因为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当,对孩子干涉太多,孩子觉得没有一点自己的空间,在家里觉得压抑的慌,自然就会选择逃避。
小孩一生气就离家出走怎么办?
1、保持冷静。
首先要明确的是,离家出走的孩子需要的是关心和帮助,而不是责备和惩罚。因此,家长应该保持冷静,采取积极的态度来解决问题。
2、倾听孩子的想法。
家长需要耐心的询问他们的心情,理解他们为什么想离开家。倾听孩子的想法,这可以让孩子感到被尊重和爱护,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想法是被家长理解的,家长会支持他们。
17岁女孩子长大了,需要自己独立的空间了,但但家长也不能完全放任孩子为所欲为,可以用潜在的语言交流,做到了解孩子,在孩子需要家长的帮助的时候及时伸出援手,在孩子需要空间的时候适当放手,这才能减少孩子的逆反之心,和家长更亲近。
17岁女孩子叛逆老是出去玩怎么办?
1、重新认识孩子,了解她
家长往往过多关注和督促孩子学习,这种单一的沟通无法让孩子开启心扉。若要孩子接纳,家长应和孩子聊她的生活状态、感兴趣的事。即使孩子不愿意分享家长也应支持孩子去做感兴趣的事,从而真正了解她的生活状态。
2、千万不要跟孩子硬碰硬
17岁女孩子进入叛逆期,家长千万不能和孩子硬碰硬,那样只能加剧她的叛逆。最好的方法是和孩子进行一次有效的沟通,沟通到双方都满意。
叛逆期是一个人非常难搞的一个时期。内心特别的敏感,而且性格比较任性,你的孩子会做出一些不好的事情,专门与家长或者是老师对着干,孩子总出去玩,不回家,这个时候多给讲道理,多进行沟通,如果孩子在家里的时候,不要对他的一些行为习惯处处唠叨,不要责骂,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孩子叛逆老是出去玩怎么办?
1、保持相对的冷静
作为父母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冷静下来,一切的交流与沟通都是在冷静下来的基础之上,才能够进行的,否则只会让双方之间的氛围变得剑拔弩张,稍微一点火就会炸起来。所以要冷静下来跟孩子交流,不要在气头上进行沟通,那是没有效果的。冷静下来跟孩子分析一下原因,跟孩子分析一下事情的经过,然后对孩子指出来他的错误,这是一个聪明的家长应该做的事情。
2、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父母要想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就必须为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孩子会更友善,更不容易离家出走或离家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