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
鼓励对于孩子而言,就像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孩子的性格就不能健康发展,孩子就不能得到归属感。所以,建议家长们从现在开始,积极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不断的表扬和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孩子成长的力量,很多时候就来自于爸妈说了什么。
怎么鼓励孩子增加孩子自信心?
1、样板计
父母以身作则,树立学习的榜样。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最大,自身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有影响,所以父母要注意在孩子面前言传身教,起表率作用。
2、赏善计
善于运用奖励的方式激励孩子。奖励是一个很具有诱惑力的东西,没有人不喜欢奖励,因为它代表着胜利、荣誉和自己的心血、努力。在孩子成功的时候奖励非常有必要,但是失败时候的奖励也很有意义。
3、补强计
补强法则是指的是当一个人的行为得到满意的结果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家长要多鼓励孩子的好行为好习惯。
4、励勇计
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大胆地探索。在孩子好奇心旺盛的时候鼓励他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实践,不要害怕受伤,不要害怕失败。并在孩子成功完成时给予掌声。
5、激将计
家长可以用孩子的好胜心激发斗志。孩子的胜负欲很强,家长可以利用这一点进行激励,激发他们的胜负欲,努力达到目标。
6、虚拟计
家长要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过,积极的心理暗示能使人快速进入一种积极乐观的状态,这种状态能够让人变得镇定、注意力集中和更加觉察。
鼓励孩子自信心有什么用?
1、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在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因为不确定结果,不免有些胆怯。家长的鼓励像是救生衣,让孩子安心又充满自信地把小船驶出港口,划向自己的目的地。鼓励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别人对他的期待,他会因为达到别人给他塑造的形象而不断进步。
2、激发孩子的潜能
孩子在鼓励之下,压力没有那么大,他会因为父母的鼓励而激发斗志,不知不觉中发掘出了自己的潜能。
3、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和情绪
人的情绪是影响他们做事好坏的重要因素。在孩子遭遇挫折的时候,家长的鼓励像是一剂兴奋剂,帮助孩子摆脱低沉的情绪,回归到积极活动的状态来。在积极愉悦的心态之下,孩子会充满干劲,在失败中突出重围,迎向成功。
孩子缺乏自信的表现有哪些?
1、遇到挫折容易退缩
遇到一点困难就犹豫不决,面对困难挫折时常常害怕、退缩、易放弃,而不能努力解决。
2、过于依赖他人
与同伴发生矛盾时,常常不能自己想办法解决,而是依赖于他人帮助,向老师告状或回家告诉父母。
3、经常羡慕其他小朋友
有时候孩子总是看着其他小朋友的东西好,生活好;有漂亮的衣服、好玩的玩具;虽然自己也有这些,但总是觉得不如别人的,不爱玩自己的。
平时对孩子多给一份正能量的评价,多夸奖孩子,对孩子做的事情多给正面的肯定,当孩子到困难的的事情多鼓励,这些都有利于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没有自信心应该怎么去鼓励他?
1、全身心接纳孩子
所谓全身心接纳孩子,也就是不管孩子优秀不优秀,都要无条件地爱孩子。而不要因为孩子表现优秀,家长脸上就充满笑容,孩子不优秀,父母就觉得孩子丢了自己的脸,就对孩子不好。接纳孩子,也就是看见真实的孩子。不管孩子内向还是外向,不管孩子是动作太慢还是动作麻利,那都是真实的孩子,接纳孩子的所有,然后再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2、给孩子制造成功的机会
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交给一些他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给孩子创造体验成功滋味的机会,通过这种方法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当孩子表现出不自信,认为自己做不到时,家长一定要多鼓励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是潜移默化的,身教胜过言传的,所以家长要注意方式方法, 同时也要做好孩子的榜样。
怎么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1、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当孩子不敢做某事或做不好某件事时,不少父母会将其归因为孩子能力、品德问题。比如,有些家长会说孩子做不好,是因为太笨、太懒。这会导致孩子认为,自己天生比较笨,再努力也没用,从而不愿意去尝试。其实,这时家长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知道,没有人天生就会做好某件事,都是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这种引导,可以让孩子意识到,暂时做不到没关系,只要肯学习,自己也是可以逐步做到的。
2、引导孩子接纳认可自己
父母应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引导孩子接纳认可自己,培养孩子的“自我肯定”意识,让孩子慢慢建立自信,认可自己的价值。父母要知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在生活中要多鼓励孩子的优点,让孩子不断把自己的优势扩大,协助孩子在某一方面建立比较稳定的自信,随后鼓励孩子多多去尝试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在其他领域也可以突破自己。这样慢慢的孩子就能在不断前进的主旋律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努力的方向。
一个充满自信心的孩子,往往遇事乐观进取,做事主动积极,勇于尝试,乐于面对挑战;一个孩子如果缺乏自信,表现出来的行为态度,总是害羞、悲观、被动、敢尝试新鲜事物、犹豫不决。所以,家长们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和勇气。
怎么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胆量?
1、培养自信心
充分信任并尊重孩子,在生活中应避免包办孩子的所有事情。家长应多多观察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肯定并开发孩子的长处,在孩子喜欢的领域多投入一些。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战胜胆怯。
2、尊重和信任孩子
尊重孩子,使他切实地体会到自己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信任孩子,调动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并给予积极关注和表扬、切忌包办代替,更不可打击、讽刺。这样既培养孩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品质,又培养了自信心。
现实是胆小的孩子占大多数,害怕的东西也五花八门。家长往往觉得很不可思议,为什么怕举手发言?孩子不敢当众发言,是有恐惧在心里,也许是害怕说错话,丢人。很有可能长辈们教育他的时候会不经意地说:别这样,你瞧你多丢人啊。选择正确的教育方式才行。
怎么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主动发言?
1、别害怕出错
之所以许多人不敢开口,不愿意开口,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好,可能一开口就说的不好听,得罪人,又或者是词不达意,说不出那么贴合自己真实目的的想法。那么这个时候家长分就需要给孩子这份信心,让他敢于试错,敢于犯错,才能在开口的时候多一份底气和勇气。
2、大胆看向对方的眼睛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的确,在人的眼神里可以看到非常多的内容,比如他是否迟疑,对当前问题是否抱着怀疑的态度,面对他人的语言他是否排斥抑或是接受,都可以从一个人的表情中读到。家长想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演讲能力,提高演讲时候的自信心,可以先教孩子如何与他人的眼神做交流。
孩子的天性大多活泼,调皮开朗,但我们身边往往会有一些小孩,他们性格敏感内向,与人相处聊天时,喜欢保持沉默,甚至不敢与人对视,不愿意表达自己,在家里,父母能理解孩子内向的性格,但当他们走进校园,走进社会时,内向的性格会让孩子吃亏。
青春期孩子没有自信心怎么办?
1、给孩子属于自己的一个领地
给孩子一个房间或者房间的一部分,让他有一个自由玩耍、自由学习、不受束缚的小天地。因为拥有自己“领地”的他心中充满骄傲感,这会让他增添一些自信。父母的宽容是培养孩子自信的土壤不要总是因为孩子房间里或者桌面上很乱而责备孩子,而是教他自己收拾,并且跟他一起做。父母的宽容是培养孩子自信的土壤。
2、不要拿孩子和其他孩子比
不对孩子说:“妹妹已经会数数了,你还不会,你可真笨!”哪怕他真的比别的孩子学得慢一些。总是拿比他强的孩子和他比较,最能挫败孩子的自信。
生活中,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看着“别人家的孩子”落落大方,自家孩子却唯唯诺诺,一到关键时刻就退缩。甚至有些孩子看待周遭事物,总是存在消极情绪。这就好像戴着沾满灰尘的眼镜,放眼看东西或看自己,老是觉得不满意不对劲。
小孩子没有自信心该怎么办?
1、更新理念
孩子是一个具有N个侧面的“立体人”,不能总拿成绩作为唯一尺度来衡量他们的成败,成长比成绩更重要。学习上,家长要多给孩子正面鼓励,民主宽松的氛围有利于给孩子的自信心加分,父母不妨在学业上多听听孩子的想法,成绩落后时一起商量解决,而不是挖苦嘲笑。
2、少去干涉
家长应鼓励孩子主动交朋友,但不必对孩子间的交往过多干涉。有的孩子会觉得和同龄人玩无趣,喜欢跟大点的孩子玩,有的孩子跟大孩子一起玩会有挫败感,觉得自己能力不如人。所以要看自家孩子的实际情况,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强行筛选孩子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