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
家长和老师的配合才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孩子的好与坏不仅仅需要老师的教导,更需要家长的陪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心中无可代替的角色。
家长怎么配合老师教育孩子?
1、家长充分理解老师
家长到学校来找老师,是为了孩子,老师指出孩子的问题,挑孩子的毛病也是为了孩子。不同的只是方法和手段而已,但目标是一致的。家长的理解是老师和家长配合教育的大前提。
2、互相尊重
尊重是一切友好配合的基础。家长与老师互相尊重,才能做到在道德行为上言传身教,让孩子明白“尊重长辈”“尊师重道”的真正内涵。家长和老师想要达到孩子快乐成长的教育目的,一定要先做到彼此打从内心里互相尊重。
3、多跟老师联系,加强沟通
家长要多与老师联系,主动沟通,不仅仅是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也要及时把孩子在家的情况反馈给老师,共同配合,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而不是一味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老师。
4、教育节奏一致
在教育孩子上,无论学习还是道德行为,家长和教师都要保持一定频率的沟通,并互相了解彼此的教育解决方案。彼此信任、默契配合,始终保持一致的教育节奏,这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障。
5、愿意沟通且互相谅解
想要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的配合下健康快乐成长,沟通与互相谅解是必要条件。只有充分沟通和谅解,我们才能有一个健康的合作关系,彼此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始终站在同一战线上。
6、家长应该注重维护老师威严
不随便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特别是老师的不足,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评价老师,要让孩子看到老师的优点。
老师也会有缺点,家长也应该适时指正,但是要讲究方法,不给老师树立威信,再好的配合也无从谈起。没有威严的老师教不出优秀的孩子,老师的威严需要家长维护。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的终生教师。老师的教育必须有家长的正确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育的质量,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孩子从小长到大,在学校的时间比在家还长,尤其是初中生,大部分学生都开始住校了,这个时候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全力配合,共同努力。这段特殊时期,家长与老师配合得越好,孩子的教育就越成功。所以,希望家长们多和老师沟通,共同教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
初中家长如何配合老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1、要注意维护老师的威信
不随便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特别是老师的不足,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评价老师,要让孩子看到老师的优点,把老师的优点放大再放大,缺点缩小再缩小。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老师的缺点还要指出来,要讲究方法,这就是最好的配合,不给老师树立威信,再好的配合也无从谈起。
2、家长言传身教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身为父母要以身作则,用律己正己的思想行为制来影响孩子、鼓励孩子,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还要充分尊重孩子,学会循循善诱,讲究方式方法,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既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教育孩子,这样孩子们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平时孩子和老师发生什么矛盾要及时正确沟通指导,多放大老师的优点,不要随便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多强化老师的好形象。同时多和老师沟通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也很重要。
家长如何与老师配合教育孩子?
1、家长要尽可能地出席学校举办的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进课堂等活动,因为这些活动能够加强家长对孩子在校生活、学习的深入了解,也能够在老师的示范讲解下了解孩子班级的教学目标、计划和实施。只有这样,家校之间的沟通才能顺畅,而家校共育首先就要建立在家校沟通上。
2、了解学校,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方式方法、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内容、老师的教学风格等等内容。从总体上来说学校的教育经验、理念肯定要比家长先进的多,所以作为家长首先得了解学校。是自己平时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要与学校的教育相默契。至少不能与学校相背而行。
3、尽可能地让老师了解你的孩子。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有些内向的孩子,以及一些特殊孩子学校及老师不可能很了解,这时家长就要及时通过多种渠道告知学校以便老师采用更适合的方式教育好您的孩子。
4、家长要成为老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如果有学生不适应老师的情况,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去适应老师,另一方面通过适当的途径单独和老师反应。而不是去推波助澜,把学生推到老师的对立面。
一提到教育,都会想到学校和老师,有学校和老师才能有教育,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长久的老师,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把孩子教育好需要家校配合。
家长怎样配合老师教育孩子?
1、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
养成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家长不能过分的溺爱孩子,从小让孩子做适当的家务和参加社会活动,这样孩子才能在学校很好的融入集体。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家长要适当的督促,养好习惯成后就不容易改变,对孩子的一生都有益。随着孩子的成长,学校老师的教学已不能满足孩子对知识掌握的需求,只有从被动学习转化为自主学习,从内心唤起孩子学习的动力,孩子的学习会稳步提高。
2、用心辅导孩子功课
家长有每一科老师的联系方式,私下告知老师,自己的孩子哪方面的知识掌握的还不是很好,希望老师可以针对性的指导。家长自己也可以针对孩子不懂的知识点单独找一些练习题给孩子做,或者网上找一下名师讲解视频给孩子看。
要培养孩子成才,学校和家庭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家重视和学校积极配合,才能将孩子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家长怎样配合老师教育好孩子?
1、家长要定期参加学校的家长会,家长沙龙,积极参与家长委员会等活动,及时有效地和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沟通,准确了解自己的孩子。
2、对班主任要信任,不能怀疑,不能纵容孩子的错误。班主任要对班级所以的孩子负责,对家长负责,所以都希望能把班级管理好。有时可能会对个别孩子批评会严厉一点,孩子可能会觉得委屈,就会向家长告状,这时家长的立场很重要,如果也和孩子一样,开始责怪班主任,说班主任的不是,那孩子以后就不会听班主任的,班主任一批评,就会向家长告状。所以,家长的立场很重要。
3、可以经常和孩子对话,了解在学校的日常表现情况,做的好的,可以表扬,做的不好的地方,要进行批评教育,改掉坏习惯。
4、既要和老师保持适当的联系,又不能过度的打扰老师。家长要了解学校的教学理念,也要紧跟老师的教学步伐。按时参加学校的教学活动、家长会,及时加入家长联系群。对学校和老师的要求,一些通知才能及时知道,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但同时要知道老师不是自家孩子一个人的老师,老师教育的是一群孩子,老师也有家庭,不能过度的打扰老师,影响老师正常的教学和休息。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隋”。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父母的希望。要培养孩子成才,学校和家庭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家重视和学校积极配合,才能将孩子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当然,老师自身也有不完美的一面,家长可以私下向老师建议,但切勿损毁老师的形象。特别是不随便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要引导孩子正确评价老师,要让孩子看到老师的优点。
家长怎么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孩子?
1、理解和尊重老师,相信绝大多数老师都有一颗真心教好孩子的愿望。
2、维护老师的威信。亲其师信其道,让孩子喜欢老师,不要在孩子面前发泄对老师的不满。
3、多跟学校沟通交流,了解孩子在校状况,自己的孩子没有理由扔到学校自己不管不顾。
4、定期参加学校的家长会,家长沙龙,积极参与家长委员会等活动,及时有效地和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沟通,准确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家长沙龙或者家长学校里学到的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知识要适时作用到孩子身上,因为这是大家总结出来的比较有效的方法。
在教育中,“老师”和“家长”扮演着完全不同的两种角色。父母是父母,老师是老师,虽然都要对孩子有爱,但是谁该负责什么,两个又该如何配合以求更好地帮助孩子学习成长,都应该是界限清楚、泾渭分明!这样的教育才可称为成功教育。
家长如何配合老师教育好孩子?
1、做老师的帮手孩子上学回家后往往和家长谈起某某老师怎么样,同学们怎样议论某某老师,说起某某老师的一些缺点。这时家长不要盲目顺从,而应该讲一些自己所知道的这位老师的优点,帮助老师在孩子的心目中树立威信,因为“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孩子信服老师才愿意听他的课,进而学好他所教的学科。当然对某某老师确实存在的缺点,也要经过正当的渠道帮助其改正,如通过信件交流、请学校的老师或领导转达沟通等等。
2、支持学校的工作有些家长对孩子在学校参加一些集体组织或担任学生干部不太支持,认为会影响学习。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孩子参加社团组织或担任学生干部是锻炼、提高能力的重要机会,只要将学习时间和活动时间有机的安排开,就会互不耽误,并且会互相促进,家长在这方面应该给以支持。
3、主动进行校访、师访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就要积极主动地去访问学校、访问老师。这样做,可使家长在家校联系中处在比较主动的地位,可以在有准备的情况下,与老师就教育子女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细致的交流。校访时,既要访班主任,也要访科任老师;如果能事先同老师取得联系则更好。应当注意的是,在没有特殊情况时,不要在上课时到教室里找正在教学的老师,以免冲击教学。
4、家长不能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老师,家长要多与老师联系,主动沟通,不仅仅是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也要及时把孩子在家的情况反馈给老师,共同配合,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而不是一味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老师。
相关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