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活泼开朗,但是,有些孩子却因为各种原因胆小内向。胆小的孩子,一般都会表现得缺乏勇气、而且性格比较懦弱。如果孩子形成了懦弱的性格,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会形成很大的影响。孩子的胆量是可以培养的,他勇敢的精神也可以从小锻炼。父母可以从小就鼓励孩子去尝试,去探索,以便孩子变得更勇敢。
性格内向胆小的孩子如何培养?
1、不要随便给孩子定义
有一部分家长,自己认为孩子就是属于性格比较内向的,于是在家里来了熟人,或者见到别人的时候,如果孩子没有打招呼,家长就会在旁边说一句“我们这个孩子就是比较内向”。这种给孩子的定义,会让孩子在内心深处就认为自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们对家长的话深信不疑,慢慢的就会变得内向。
2、不要打骂,多表扬孩子
打骂教育只会让孩子不知所措,进而让胆小的孩子更胆小,他会因为你的打骂而越来越沉默,甚至会极度缺乏安全感。而且现在的孩子自尊心都比较强,打骂孩子非常容易伤害到孩子的小心灵。多夸奖孩子,尤其是当他做对了某件事的时候,孩子正是最需要夸奖的时候,你的夸奖和认可会是他努力的最大的动力。
3、鼓励孩子去做不敢做的事情
在运动中通过锻炼来提高孩子的胆量,比如成年人看来比较难学的运动,比如游泳、走平衡木等等,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由于孩子没有怕的概念,身体矮小、重心低,学起来比成人更加容易,不仅让孩子学到了技能,从心理上也让孩子变得更加勇敢。
4、不要包办
家庭以孩子为中心,什么事情都大包大揽,家人过渡溺爱,总觉得孩子小,或者是父母对孩子了解得不够,喜欢替代孩子做决定,甚至直接替代孩子做事,如此大包大揽会导致孩子在面对事情的时候,挫折感受强烈,改善家庭养育状况是当务之急。
5、帮孩子树立自信心
很多性格内向胆小的孩子往往是内心缺乏自信心导致的。生活中父母应该多给孩子鼓励和支持,激发内在动力,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家长多说鼓励孩子的话,千万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对孩子发脾气,这会对孩子心灵造成伤害,会让他变得不愿与父母沟通、不喜欢讲话,时间长了,内向的性格就会凸显。
6、创造让孩子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父母就要创造让孩子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每天抽出一些时间,让孩子讲一讲当天发生了哪些有意思的事,看到了什么事后自己有什么想法。对孩子正确的想法和做法要及时提出表扬,并适时进行引导。鼓励孩子讲出自己的想法,做孩子的好朋友。陪孩子玩一些孩子喜欢的游戏,鼓励并加以表扬,对改变内向性格都有很好的效果。
7、多让孩子感受各种美好
孩子虽然不习惯跟外界接触,尤其是跟陌生人打交道,但是这并不会妨碍到孩子对美好世界的感受和理解,所以我们不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孩子去感受身边人和事带来的各种美好体验。一旦孩子有喜欢上的东西,就会慢慢变得好起来。
孩子要想克服胆子小的问题,家长要先找出导致胆子小的根本原因,看看孩子到底是在害怕些什么,家长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孩子的胆子非常小,找到原因之后积极想办法帮助孩子改变胆小的性格。
性格胆小的孩子如何培养?
1、培养自信:孩子的胆小,大多是因为自己的不自信造成的。所以家长要想办法建立孩子的自信心,才能摆脱胆小的困扰。
2、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尽量让孩子多出去和其他孩子交朋友,多和陌生人交流,教育孩子做自己的事,不要依赖大人,要有自己的想法。当然,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还是要找父母帮忙,让孩子学会独立。
3、主动磨炼孩子: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非常重要,父母不可一味包办代替,要放手让孩子亲自去做,去尝试,不怕失败。
当孩子在不断尝试中,会逐步增强生活技能、与人交往能力、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适度的挫折与磨难可培养孩子的逆商,有利于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独立自主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都很重要,毕竟未来TA们都要走进这个社会,开启自己的人生。然而,生活中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太调皮,太过有自己的主见,总是觉得别人家的孩子听话,但听话的孩子往往就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因为他们的事情都是被家长安排好的,导致独立思考能力得不到锻炼。
如何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
1、从日常生活中开始。给予他们适当的责任和自主权,让他们自己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如整理房间或洗碗。
2、给孩子机会,让他自己找答案。
孩子具有好奇的天性,对待他们所提出的,能自己找到答案的问题,家长可以启发他们自己动脑去想、去寻找答案。
3、给他一个机会,培养孩子独立意识。
在育儿的新时代,因材施教、好的方法和技巧远好过简单粗暴的打骂教育。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家长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责任。一个孩子的品质、性格、习惯,都与其所处的家庭息息相关。家长在孩子眼里,同样也是学习的榜样。如果家长想让孩子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就必须要在家庭教育上下功夫。
作为家长如何培养孩子?
1、提供稳定和支持性的家庭环境。孩子需要一个稳定、温暖和安全的家庭环境来培养健康的成长。家长应该创造一个积极的氛围,提供支持和关怀,并确保孩子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
2、父母以身作则,做好榜样。作为父母,我们首先需要成为孩子的良好榜样,言行一致,言传身教,让孩子从小就学会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3、给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
父母不应过分控制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能够自主地探索和学习。父母应该给孩子制定合理的规矩和限制,让他们知道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能接受的。
有些家长只关注孩子的智商,忽视了孩子的情商培养,认为社会上只需要聪明的人才,社交并不重要。可等孩子真正走向社会后,家长才发现,情商低的孩子根本寸步难行,甚至很多时候连机会都无法获得,更不可能获得成就。
如何培养孩子情商?
1、认识到自己的情绪。
能够正确认识,表述自己的情绪和内心的想法也是高情商的一种表现。可以教孩子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为什么哭?因为什么事而感觉到不舒服。也可以通过一些工具帮孩子记录。
2、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生活中,每个孩子都会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作为家长,首先要让孩子明白这样的情况每个人都会遇到,不要着急,当情绪激动时,要先停下来。其次,再引导孩子找到办法解决或转移这样的情绪,比如转移注意力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等。
家长如果想培养孩子的自觉性,绝对不是单靠嘴上功夫就能实现的。所谓自觉,就是指孩子能够安排好自己的时间,主动完成学习任务,料理好自己的生活,不需要家长催促。因此,家长首先要闭上嘴,别再动辄唠叨孩子。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觉性?
第一、尝试无为而治。这里所说的无为而治并不是说让孩子胡来,任其自生自灭,而是要求父母当好孩子发展的催化剂,表面上似乎不怎么关心孩子学习,实质上却起着潜移默化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二、作为父母要和孩子多谈谈心,尝试做孩子的朋友,平常多鼓励鼓励孩子,可以问孩子为什么不做,慢慢引导,孩子的自觉性建成的过程是漫长的,其中离不开父母的耐心教育。
第三、了解孩子的兴趣。想要孩子真正自觉,必须让孩子体会到乐趣,无论是学习还是其他方面,如喜欢踢足球的孩子,自觉性就比其他孩子好,不用催促,自己就想去踢足球。了解孩子对哪些方面有兴趣,慢慢引导,让孩子体会到其中的快乐。学习也是一样,只要让孩子发现学习是有乐趣的,就能养成对学习产生自觉性。
培养孩子的自觉性有哪些好处?
许多父母都忽视了对孩子家庭责任感的培养,事实上,一个孩子只有先对自己的家庭产生责任感,未来才会对其他人和事产生责任心。当孩子勇于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时,他们才会更坚定的做好自己的事,距离成功自然也会越来越近。
如何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
第一、让孩子明白责任所在。
当孩子做某些事情的时候,家长应适当给孩子说明做这件事之后应有的责任,比如孩子要养狗,家长就要让孩子知道养狗之后要负责喂狗之类的责任,让孩子对责任有个印象,因此会考虑,会斟酌得失,这对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可谓是必要的措施。
第二、让孩子独立做决定。
让孩子在安全的前提下独立做决定,学会承担决定的后果,也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父母应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内独立思考和做决定,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和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