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
许多父母们一直没去重视有关自身小孩的心里健康文化教育,这就导致一些孩子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们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如内向、自卑、叛逆等。8岁的孩子年龄还小,家长只要及时予以正确的引导,他们的心理问题是可以得到改善的。
8岁儿童心理教育:
1、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有些孩子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适应新环境和人际关系。家长应该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慢慢适应。
2、鼓励孩子表达自己。
家长可以和孩子交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倾听孩子的需求和想法,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支持。
3、提供社交机会。
带孩子参加社交活动,如参加兴趣小组、亲子活动、聚会等。让孩子有机会与其他孩子互动,结交新朋友,拓展社交圈子。
4、培养兴趣爱好。
帮助孩子发现并培养他们感兴趣的领域或活动。当孩子在自己擅长或喜欢的领域表现出色时,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5、培养独立能力。
鼓励孩子尽可能地自己做事,如自己完成作业、自己整理玩具等,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独立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6、引导正面思考。
当孩子面临困难或失败时,家长应该鼓励他们从中学习,转变他们的思考方式,培养他们的乐观精神和积极态度。
7、给予积极反馈和鼓励。
当孩子做出积极的努力或取得进步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这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继续努力的动力。
8、营造和睦的氛围。
家长们要为内向的孩子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使孩子感觉到被爱、被尊重,在这样的环境中才会心情轻松愉快,言语无拘无束,有什么想法都敢于、乐于同爸妈交流,也就容易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8岁儿童的心理特点:
1、不太喜欢跟小朋友一起玩,开始喜欢在一个人的世界里与自己对话,容易陷入情绪化中。已经长大了的感觉一直控制着八岁孩子的情绪,内心有一种傲视周围人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他们会常常陷入一种情绪化的状态中。
2、感觉自己已经长大,不需要父母再从各方面管束自己,用不听话来抗议父母的管束。八岁的孩子感觉自己具备了很强的能力,觉得父母管自己很多余,当看到父母还把自己当两三岁的孩子那样来呵护管束,告诉自己这也不可以那也不可以,就会有很强的逆反心理,与父母对着干,你不让我这样,我偏要这样。
3、开始更加关注自己和同龄人之间的关系,开始学习如何与人交往和沟通。
4、开始追求完美,对一件事会反复琢磨,希望做到自己认为的最好。八岁的孩子对完美有了自己的理解,无论是做作业还是玩游戏都想做到最好,对一个字如何写才写得漂亮会反复琢磨。
8岁儿童怎么教育?
1、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让孩子参加各种活动,如体育、音乐、美术等,让他们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2、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让孩子自己完成一些简单的家务,如整理书包、洗碗、扫地等,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责任感。
3、鼓励孩子主动学习。
在八岁时,孩子开始对世界产生更大的好奇心,鼓励他们自主获取知识并主动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提供书籍、文化活动、艺术与手工等多种资源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4、鼓励孩子进行体育锻炼。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孩子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成长,可以让他们更加活力充沛。
5、培养孩子的社交技能和情商。
教育孩子适当的社交技巧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情商,让他们学会理解、管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6、建立日常规则和习惯。
为孩子设定明确的日常规则和习惯可以帮助他们学会自律和时间管理,例如按时完成作业、保持整洁、遵守家规等
现代爸妈不光要照顾好孩子的身体,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的道路并不会一帆风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爸爸妈妈们也难免会碰到各种问题,除了碎片化接收消息或者订阅一些自媒体,看一些入门级的儿童心理学书籍也会更好。
儿童教育心理学的书籍推荐
《发展心理学》此书是学界普遍认可的心理学入门书籍之一,这是一本大学学科教材,也是一本适合多数非学者的大众书籍。此书将人的一生分为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成年早期、成年中期、成年后期,介绍了与人的一生发展相关的心理学现象与理论,涉及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和年龄特征。本书有很多具有启发意义的内容,同时此书在学界认可度较高,权威性强,里面的案例来源于生活,同时大多经实验检验,丰富而有科学依据。人的一生是一个持续发展、不可分割的全过程,对婴儿时期的关注也应同时重视到婴儿时期对后续其它阶段的影响,因而推荐此书。
《婴幼儿行为心理学》此书强烈推荐给各位宝妈们,在书中详细的介绍了宝宝婴儿时期出现的一些行为及原因,并给予相应的建议。例如:宝宝的思维习惯,如何培养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宝宝为什么喜欢吸手指,宝宝为什么喜欢打嗝之类的常见问题,理论化的倾向不强,通俗易懂,适合心理学专业知识不强的大众阅读。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本书认为,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
许多家长苦恼于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他们其实并不想严厉的惩罚自己的孩子,但是有时候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他们事后也会常常反省是否自己不够有耐心,是否没有掌握正确而有效的方法,他们迫切的需要知道如何去做。那么本书可能会给家长们很多实用的建议。
家长应该明白,8岁的男孩叛逆是正常的,这是他们发展的一部分,他们正在学习如何独立思考,并且正在学习如何抵抗外界的压力。因此,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叛逆,而不是去批评他们。
8岁儿童叛逆期怎么教育?
1、理解叛逆情绪
叛逆期男孩独立意识及自我意识增强,监护人应尽量理解这种情绪,避免用传统观点、成人心态看待问题。
2、适当给孩子空间
8岁男孩在叛逆期认为自己已经是个成人了,想要摆脱父母的掌控,所以就会处处和家长作对。在这个阶段家长不要太限制他的自由,尽量让他有自己的空间,跟孩子相关的事情,家长尽量和他商量一下,这样他才会更容易接受。
这时候的儿童如果收到表扬会有积极性,也会产生上进的心。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所以在这段时间里,爸爸妈妈要正确的引导孩子的心理发展。
8岁男孩的心理特征:
1、8岁孩子 “招牌特质”是性格外向而开朗。8岁孩子对“对与错”的看法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好与坏”的两极,他的思维开始丰满起来。他很在意他对自己的感觉,也很在意别人对他的感觉。他会竖着耳朵听大人聊天时怎么评价他,或者揣摩他们说话时的脸色,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夸奖,对别人的批评则非常敏感。于是当他受到指责批评时,他往往先找理由或者先责怪别人,好让自己容易承受些。
2、他这时充满了探索与探险的兴趣,空间感觉也扩展了很多。他可以自己在熟悉的路径上搭乘公车回家,在自己生活小区内的探索范围越来越大,甚至越界跑到别人的私院里。他喜欢地理,喜欢研读甚至利用地图。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8岁孩子受伤的比例,是所有年龄层中最高的。
3、8岁孩子是情感上最需要妈妈的年龄,喜欢和妈妈在一起,包括一起劳做、玩耍、聊天、读书,这让他觉得他“全部占有”着妈妈。妈妈无论怎么忙,都一定要每天至少拨出半个小时,全心全意满足孩子“全部占有妈妈”的心理需求。这会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对妈妈的心理依恋期,为孩子坦然走向9岁的独立打好基础。
4、8岁孩子对父母之间的关系很敏感。他对家里发生的事开始关注起来,包括关注大人的电话、信件、闲聊,试图找到在家庭中的位置。他很喜欢和同龄的孩子玩,喜欢和同性别的孩子玩。这时的友情是真正的双向友情,因为他不再单纯以自我为中心,开始留意别人怎么做怎么想。他不但愿意为别人效劳,也希望别人能像他一样愿意回报他。
孩子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孩子出生开始,他就开始慢慢觉察周围的一切。父母的陪伴尤为重要。家庭和谐,良好的家庭氛围对于教育孩子很是关键。从小正确的引导孩子,不对的事情及时纠正,不要因为事情小就忽略,否则孩子不知道这样是不对的,下次还会再犯。
关于儿童教育的书籍有哪些?
1.《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这本书将帮助你学会一种让孩子听话的神奇语言,这种爱的语言使孩子很容易接受您的要求和忠告。世界上数以千万的父母用自身的亲身实践证明了书中提供的育儿方法非常有效。
2.《教出乐观的孩子》
我们希望孩子对未来怀抱信心;我们要孩子在面对挫折与失败时,不屈不挠。其实,孩子的乐观与否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父母的教养,而这本书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教给了我们育儿方法,例子实用且解释详细。
现在对于儿童的教育是很重视的,是全方位去做的,那么首先就需要使用教育书来实施,要想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得先蹲下来,由孩子的位置和高度去看世界。
儿童教育方面的书籍有哪些?
1、《爱和自由》
作者:孙瑞雪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本书以爱和自由为的立足点,强调爱孩子要有科学的方法,即充分了解儿童成长规律的基础上给孩子充分的爱、自由、选择。
所谓隔代教育,我的理解就是自己的父亲教育自己的孩子,也就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教育他们的孙辈。要搞清楚祖辈如何教育孙辈的问题,我们必须先搞清楚,祖辈教育孙辈在现实中存在着这么的情况。
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问题:
一、不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农村年迈爷爷奶奶在家务农,一般文化素质都不高,对孙子孙女的行为习惯不重视,有的甚至自己都没有这样的好习惯。比如饭前不洗手,早晚不刷牙,夏天每天不洗澡,衣服脏了不及时换洗。在我们农村这种学校,但凡父母亲不在家的留守娃,他的脸,衣服都穿得比有父母亲在家的脏得多。这主要是爷爷奶奶老年人不太重视孩子的行为习惯教育。
二、只关心生活不关心心理健康
爷爷奶奶照管孙辈更多的是生活,能管住吃饱穿温已经实属不易,如果奢望老人能对有两级代沟的孙辈进行心理疏导基本上是不可能。他们对孙辈的想法不了解,对孙辈的做法不理解。孙辈有什么心里话自然不敢跟他们说,孙辈的身体变化,感到不安时更无法和他们交流。这些都会导致留守孩子心里健康问题。
相关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