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5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会经历无数次的挫折,作为家长的我们唯一要教会孩子的就是直面挫折和解决挫折的能力,让孩子学会在逆境中成长。真正的挫折教育不是刻意寻找所谓的挫折机会,而是家长应该放开手,让孩子有一个机会能够真正面对生活中问题,并且帮助他学会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乐观地面对挫折。
怎样教孩子面对挫折?
1、让孩子学会独立
家长应该摆正心态,不要事事都帮孩子代劳,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小培养孩子独立处理事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吃饭洗脸刷牙,这些都是培养孩子的好机会,家长要给予孩子提供机会,让孩子真正的去解决问题。只有孩子真正经历,才能够得以成长。
2、和孩子相互沟通,一起战胜挫折
当家长发现孩子遇到挫折时,一定要和孩子在第一时间相互沟通,鼓励孩子向自己倾诉,家长要像朋友一样耐心地倾听孩子诉说。帮助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怎样才能不受挫,引导孩子敢于正视自己,客观地给自己合理定位,及时改变策略。
3、要从小让孩子懂得生活中充满了挫折与失败
有成功的地方就有失败的地方。要相信孩子的能力,坚信孩子依靠自己的力量能够战胜困难。并且,父母一定要记住一句话,要想培养一个能够正确对待挫折的孩子,父母必须首先要学会面对挫折。
4、鼓励和支持孩子重新梳理信心
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家长要帮助孩子重树信心,开导孩子的不良情绪,使孩子坦然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成功与挫折,真正做到在顺境中不盲目得意,在逆境中不唉声叹气,形成坚强的意志、持之以恒的精神,提高抗挫折的能力。
5、家长要做好孩子的榜样
孩子年龄小,喜欢和善于模仿。如果家长在受挫之后,表现的非常惊慌失措,孩子如果遇到挫折是不可能表现沉着冷静的。所以家长要以身示教,做好孩子的榜样。在自己遇到挫折时,应该表现的淡定和镇静,然后积极的想办法应对,通过言传身教告诉孩子面对挫折的办法。家长要注意把身边的好榜样及时介绍给孩子,使他们从鲜活的生活事例中受到教益,获得如何应对挫折的经验。
6、尽量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孩子自愿去接受挑战,但是却遇到挫折的时候,如果孩子需要,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些指导。但是,父母最好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因为孩子如果能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解决问题,不但更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还能激发孩子的潜能,增强他的抗挫折能力。
遇到挫折垂头丧气,这是人之常情。别说是孩子,大人也一样。“挫折是财富,苦难是黄金。”我们更应该让孩子们拥有健康积极的心理,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战胜挫折的能力。
怎么引导孩子正确面对挫折?
一、在遇到挫折时持冷静的态度
在挫折和失败面前,不少孩子缺乏冷静的态度,他将不满发泄到无辜的人身上,失去信心。对同样的事情采取冷漠和退缩的态度;逃避现实幻想的方式解决问题;或茫然无措,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行动。这些都是对待挫折的不冷静、不正确的态度的表现。家长应该引导孩子正确认识顺利与挫折、成功与失败的关系。面对现实审时度势,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对待挫折,或者说对待挫折要做出理性积极的反应。
二、“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其实就是使孩子不仅能从外界给予中得到快乐,而且能从内心激发出一种自寻快乐的本能。那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呢? 首先,父母要树立挫折教育意识。许多父母都认为,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应该对孩子保护有加。这种观念直接影响了孩子。其实,一个人受点挫折,尤其是早期受一些挫折,很有好处。家长应正确看待挫折的教育价值,把它看成是磨炼意志、提高适应力的好方法。
很多家长不知道该怎么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其实,这并不难,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们应鼓励他们勇于面对、树立信心、永不言败,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看到希望。坚持,再坚持,直到走出困境,取得成功!
如何引导孩子面对挫折?
1、分享自己曾经的经验
过来人的经验,对于年纪还小的人是非常有帮助的,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事情,而身为父母,更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少走些弯路。
父亲可以告诉孩子自己以前遇到挫折时候的是怎么做的,这样孩子就会明白,挫折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所以,还是要多和孩子讲讲自己的故事,让孩子理解过程要比结果更重要。
2、鼓励孩子做好自己的事情
现在的社会竞争压力很大,生活中充满了不稳定性,孩子如果承受能力差,接受不了各方面带来的压力,就会产生“负面情绪”,严重者会有极端行为。所以,家长们不要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的综合教育才是我们要做的。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面对挫折?
1、培养“钝感力”,即延迟享乐的意识。
急功近利是不耐挫折的根本原因,老想着一步到位、一蹴而就,很容易失去耐心,马拉松也得一米一米的跑,横渡海峡也得一米一米的游,用坚强的意志赢取最后的胜利,培养“坚持就是胜利”的精神意志力。
2、逆向思维,让孩子看到经挫折的好处。
遇到挫折的时候孩子会很自然地感到沮丧。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引导孩子看到挫折带来的好处。
一个人活在世上,必然有各种各样的需要,如吃饱穿暖、有安全感、既有爱的得到又有爱的付出,还要追求名誉事业,实现自己的价值等等。这些需要得以满足或实现,人们会感到愉悦和幸福,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说人的目标遇到阻碍或干扰时就给人带来了挫折。
孩子面对挫折家长如何去引导 :
第一、家长要辩证地认识孩子所遇到的挫折,看到挫折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个体受一些挫折,特别是在人生的早期,经历一些挫折,可以使人更快地成熟起来。只有在挫折中增长见识,汲取教训,改变解决问题的方法。挫折并非越多越好,越大越好,假如是沉重的打击,或者多种严重的变故接踵而来,一般来说都会产生使人难以容忍的挫折;有时会引起人的粗暴的,消极的对抗方式,导致某些意志薄弱的人放弃对生活的追求,还可能形成孩子的自卑,怯懦等性格而失去,克服挫折的勇气和决心。
第二、帮助孩子认真分析受挫折的原因。
不少初中生把自己的挫折看作是人生道路上的失败,其实这样看并不妥当。更应该看到,失败是成功之母,从失败到成功,并非是自发和自然的过程,只有正确认识失败,研究失败,在失败面前不气馁,认真分析失败的主客观原因,端正继续前进的方向。
高中的孩子很容易出现早恋的情况,但是这个阶段的孩子又处于学习的关键时期,如果他们不能正确处理这份感情,很容易影响到学业甚至今后的身心发展,这个时候家长要承担好自己的责任,要帮助孩子做出正确的决定。
孩子高中早恋家长怎样引导?
1、家长要正确认识孩子早恋这个问题。
早恋的萌芽是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作为过来人,我们更应该表露出一种理解的态度,而不是一种严厉苛责的态度。进入高中后,孩子们对异性产生好感,是正常的,家长需要告诉孩子这种欣赏是不可笑也不可耻的。
2、尊重孩子的隐私。
尊重孩子的隐私是建立信任的基础。不要过于干涉他们的私人空间,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隐私受到尊重,从而更愿意与您分享内心的想法。
孩子高中早恋往往不想让家长知道,无非就是怕家长说他,或者是让他分手,所以就会各种隐瞒。对此,希望家长能够对孩子早恋行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给孩子传达开放的观念,让孩子能够信任家长,这才是打开孩子心扉,引导孩子的第一步。
孩子高中早恋家长该怎样引导?
1、认同但不赞同
家长首先要给孩子传达一种观念,那就是这个年龄段对异性产生好感是正常的,不是误入歧途。但是要明确的向他们指出,这个年龄段应该好好学习,恋爱这件事应该往后放一放,家长应该表示出反对的意见。
2、适当的引导
家长在这件事上千万不要做棒打鸳鸯的那根棒子,因为有的时候越是棒打鸳鸯,鸳鸯们却越紧密。家长要适当的引导,如果孩子是因为好奇心或者争强好胜的心而走入早恋这一步的,就应该把这种好奇心和好胜心转移到其他的事情上,这样对于早恋就不感兴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