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0
孩子上初中以后还马虎粗心,丢三落四,其实就是因为孩子以前在生活里没有养成好的习惯。大多数父母在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对孩子马虎粗心的问题不以为意,等到孩子上初中后,发现孩子每次在考试里都会因为马虎丢掉大把分数,才开始紧张。希望孩子立马就能改正、变得细心,那当然是无法实现的。
初中孩子马虎粗心怎么教育?
1、从生活做起,养成好习惯。
生活上粗心马虎的孩子,学习上也会粗心马虎。如果一个孩子在生活中,常常丢三落四,缺乏条理,那么孩子在学习上也一定会粗心马虎做错题。所以,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从生活做起,要从小事做起,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2、制定计划表。
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制定日常作息、学习、活动计划,并让孩子自己监督自己的行为。在孩子做事情的时候,要坚持做到专心致志。不能写作业时总想着写完后的活动,想着有什么好电视或者好吃的食品。养成整齐有序的习惯。
3、找到根本原因。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一定不要简单地认为孩子就是粗心马虎,一定要找到孩子粗心的根本原因,到底是因为审题不清晰,没有学懂,还是因为其它原因。
4、不要让孩子认为自己马虎。
要多给孩子细心的心理暗示。孩子是很在乎家长和老师对他的看法的。马虎的孩子最怕别人这么看他,家长和老师总说他马虎,久而久之,会给孩子产生一种认同心理,从潜意识里就认为自己是个马虎的孩子。进而认为马虎是个可怕的毛病,自己无法克服,由此产生一种担忧,这样只会变得越来越马虎。
5、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初中生处在心理上快速成长的时期。这出后的孩子往往不愿意家长在把自己当作小孩看待,而希望自己像个成人一样。家长要利用孩子的这种仿成人化心理,有效地培养孩子做事情的责任心。如让他们独立完成任务,甚至是成人的任务,特别适合孩子自身有关的事情,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去做,家长要协助孩子检查完成情况,避免敷衍了事。
初中孩子马虎粗心的原因有哪些?
1、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力差的孩子,会在视觉上把收到的信息传达到大脑进行分析的时候,受到干扰,容易出现错误、遗漏。从而导致马虎问题。
2、基础知识不牢。
有些孩子不重视课堂,认为老师讲的简单,从而不认真听课。对于学的新知识不够重视,难点、重点不了解。学习的时候囫囵吞枣,知识点掌握凌乱,从来不进行总结和梳理。看起来像是懂得很多,但是具体又讲不明白,造成孩子对基本知识和概念理解和掌握的不牢固。这样的孩子在做题过程中一定会出现问题。就是所谓的马虎。
3、学习习惯差。
做题时审题不清,学习毛手毛脚,马马虎虎,作业图快,作业不认真,快点写完作业好去玩;也有孩子审题习惯不好,读题时总是少字、漏字,忽略括号里的内容,造成失误;还有的孩子没有使用演算纸的习惯,眼高手低,丢了很多计算上的分数;有的孩子做题喜欢跳步骤,不仅容易出现问题,还会在步骤上丢分。
虽说,孩子偶尔的粗心,制造不起大麻烦。不过,有句话说得好“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任何一件毁灭性的大事件,都是由一桩桩小事件组成的,细节虽不起眼,却最终决定着成败。因此,家长还是需要想办法纠正孩子粗心大意的坏毛病。
孩子马虎粗心怎样教育?
一、适当批评教育。
我们应该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批评和教育,如果经常提醒孩子,孩子仍然改不掉的话,就说明孩子的重视程度不够,这样的情况下,家长也要给孩子一些压力,让孩子能够长记性。
二、练习数学口算。
数学口算需要集中注意力,家长可以一边口头出题,一边让孩子回答,这对于小孩子上学以后也是很有帮助的,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口算题要适合孩子的年龄。
我也经常发现,身边有些孩子之所以回回考试成绩不如意,并不是因为孩子不会,恰巧就是因为他们太马虎,即使算对答案,写到答题卡上时也会因为粗心写错。并且,这种问题也不仅发生在年纪小的孩子身上,初高中阶段的孩子也会有此困扰。
孩子做题马虎粗心怎样训练?
第一、孩子学习,家长勿发火。
孩子在认真写作业,家长尽量不要打扰,看到错误也不要大发雷霆,静静地陪伴孩子,家长可以在旁边看看书,写写日记等等,不要看手机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印象,做孩子的好榜样。
第二、对孩子的认真仔细进行奖励。
家长可以用奖励来帮孩子改正粗心的毛病。比如只要他认真完成了任务,就可以鼓励孩子“你今天学习时非常专注,认真仔细,妈妈为你的学习态度点赞”。同时也可以对孩子的行为过程进行奖励,可以比平时多看20分钟电视,这样孩子知道自己的好行为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利益,孩子就会持续的提高自己、修正自己。让孩子知道专注做事情的好处,慢慢就能养成好习惯。
孩子粗心大意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也是最让父母头痛的一件事情。孩子粗心大意不是一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不仅是孩子自身的原因,同时也有父母的责任。
怎样改正孩子马虎粗心大意的坏习惯?
1、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学习榜样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可以说是巨大的。现实生活中,有的父母做事认真负责,有条不紊,这样就为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是,也有的父母在这些方面做的很不够,恰恰与上面相反,也对孩子起到不好的影响,孩子在做事或者学习时,也不会专心致志,因此粗心大意也是情理之中。所以,要克服孩子粗心大意,首先要从父母做起,父母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学习榜样,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孩子。
2、多给与鼓励,帮其改正
在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要批评指责孩子粗心大意,而应该多鼓励孩子,与孩子耐心交谈,在肯定孩子好的方面的同时,指出问题错在什么地方,有的放矢帮助孩子纠正错误,教给孩子改正的方法。如果父母一看孩子出现错误,就批评指责,甚至打骂,孩子就会产生畏惧情绪,心理压力过大,造成对学习的厌恶情绪,更加重粗心大意情况的发生。
孩子粗心大意,不是什么坏毛病的,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多提醒,多鼓励,孩子正在成长和学习期,好多小问题即使提醒,孩子会改掉的,不要去责备孩子,更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较。
怎样让孩子克服粗心马虎的坏习惯?
1、家长以身作则
如果家里孩子已经粗心大意了,家长先反省自己吧。家长改变1%,孩子将会改变100%,孩子养成的很多坏习惯都是家长的责任,家长对待孩子教育必须谨言慎行,以身作则。
老师的格局、态度、理念,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老师,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老师。比如老师在黑板上标错标点符号,不及时改正就会很快影响孩子。家长如果能选择老师,尽量选择。
2、及时给与孩子奖励
家里如果有一个粗心马虎的孩子,父母们就要头疼了,每天操不完的心。平时生活里丢三落四,不是忘钥匙就是忘书本。考试的时候居然还是这样,看错看漏题,比别的孩子丢掉许多“冤枉分”。偏偏这样的孩子还很难改变,无论家长唠叨多少遍,就是记不住。
粗心大意的孩子怎样教育?
1、养成有序的生活习惯。
所谓习惯来源于生活,孩子的习惯也和他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孩子的生活环境杂乱无章,孩子也会养成粗心大意的坏习惯。因此,家长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有序的生活,从小事做起,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性格,能减少学习中的粗心。
2、集中精力。
家长日常帮助孩子培养集中精力的习惯。比如每做好一件事给孩子奖励他感兴趣的物品或者荣誉,以帮助培养孩子注意力。
并不是所有孩子粗心马虎都是因为习惯。有些孩子是因为态度不端正、性格急躁没耐心;有些孩子是因为专注力不够,做任何事都很难集中注意力;也有孩子是因为被父母催促唠叨,孩子越急越慌,做事情当然就也会马虎。不同的情况所需要采取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如果父母不去了解导致孩子马虎的原因所在,胡乱用药,自然看不见效果。
怎样改掉孩子粗心马虎?
1、多鼓励少批评。
批评只能宣泄家长的情绪,对孩子的习惯养成没有帮助。相反,正面的鼓励有益于孩子正向行为的塑造。孩子出现粗心马虎的错误后,接纳孩子的不足,帮孩子一起找原因,有针对的攻克。如果孩子不能完美改正,把信任传递给孩子,让他相信自己可以改正。
2、身边常带记事本。
俗话说,好脑筋不如烂笔头。应该建议孩子,随身携带一个小小的记事本,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有是将要做的事情、脑子中有什么好的点子,就随手记录下来。字体潦草一点无所谓,等到晚上可以再进行整理。这样一来,一些重要的信息就不会被遗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