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
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增强,认知也越来越广,并且开始形成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但在父母眼里,孩子还是那个孩子,除了个子长高了之外,仍然是那个什么都“需要”父母的孩子,还没有长大、无法独立面对世界的孩子。这样的矛盾就造成了一个唠叨、叮嘱,一个不愿意听从,想要挣脱束缚,结果亲子之间的冲突就出现了,家长会认为孩子不尊重自己。
青春期孩子不尊重父母怎么办?
1、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首先有融洽的家庭气氛会让孩子从小感受到父母的关怀,让孩子知道父母也是要照顾别人的,从而帮助孩子从学会关爱父母走向关怀。家人之间必须相互尊重,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孩子们感觉到父母是平等的。
2、不要过度保护孩子。
过分保护下的孩子,不懂得劳动的艰辛,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只关心自己想要的,不在乎父母的经济能力。家长有必要让孩子了解我们父母在外的工作和收入情况,并让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或兼职工作,让孩子明白劳动的辛苦和财富的来之不易,孩子就会逐渐珍惜自己的生活,从心底里感激和尊重父母。
3、父母要调整对孩子不切实际的期待。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特点,有自己内心的真理,父母不应该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在孩子身上。
4、父母要学会尊重和信任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心理和生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孩子渴望被成人的世界认同,渴望通过叛逆的行为来向世界宣告自己已经长大了。这个时候,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去支持、肯定、信任孩子,和孩子处理好关系,孩子才有可能把自己的心里话说给父母。
青春期孩子的特点:
一、喜怒不定
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生气,有时候一件很小的事情在他们看来跟天塌了一样重要,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就被惹怒了。
二、自我意识强烈
简单的来讲,就是“天大地大我最大”、“世间无我这般人”。在叛逆的孩子看来,自己是最重要的,世界是以自己为中心转动的。他们往往我行我素,不喜欢听别人的教导,而喜欢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为了显示自己的独一无二,不管是衣着还是言行,都会表现出强烈自我的风格。
三、挑战权威
青春期的孩子相信,权威是不可信的,他们拥有非常强烈的表现自我的欲望。因此总是故意做一些家长不允许,学校明文规定不能做的事情,因为这样可以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强大的。
四、排斥正统
在青春期的孩子看来,那些乖乖学习的好孩子是老师喜欢的,是别人家的孩子,是背叛者,所以他们不喜欢这样的人。
孩子一进入叛逆期,不会像以前一样乖巧性格,他们变得脾气暴躁,与父母争锋相对,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叛逆的原因
1、家庭因素:
有些家长凡事不跟孩子沟通,觉得孩子既然是自己生的,就要无条件的听自己的话,用粗暴命令式的语气使孩子屈服,不给孩子任何自主空间,这样孩子就会对家长的教育方式产生极大的反感和抵触情绪,因此出现产生叛逆的心理。
2、教育因素:
家长或者老师教育的形式、方法、地点不恰当,伤害到了孩子的自尊心,就会导致青春期的孩子产生极大的反感和不信任,从而产生叛逆心理。
有些青春期的孩子情绪敏感,变得不爱说话,尤其是和父母的相处,孩子开始刻意远离父母,不和父母沟通。家长这时候往往会很伤心,不理解孩子为什么会这样。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关键还是在于沟通。对待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长需要放低姿态,以平等的态度和孩子进行交流,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才能重新拉近亲子关系。
青春期的孩子不理父母怎么办?
1、接纳孩子,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为人父母,要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和平凡,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多鼓励孩子。那么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孩子是平凡中的不平凡,他身上也带着光芒。
2、鼓励孩子多与人交往。
孩子到了青春期,有些父母担心孩子学坏,于是对孩子处处限制。于是孩子就反抗、叛逆,对父母的话不理会,还想逃离父母。温室里开不出艳丽的花朵,只有经得起风雨才能见彩虹。要想让孩子学会走路,家长光抱着是不行的,只有放开手让孩子自己走,多摔几跤孩子便学会了走路。
不是每个家庭的孩子都不尊重父母,但总有一部分孩子是不尊重父母的,他们动不动就挑战父母的权威,对父母顶嘴,甚至是辱骂父母,根本不把父母放在眼里。需要父母多反省自己,是不是教育方式出现问题。孩子的大小问题,其实主要在于沟通,只要能够保证亲子的顺畅沟通,那么解决这些问题将不是难题
13岁孩子不尊重父母怎么办?
1、尊重孩子,平等对待
家长应该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而不是谁的附属品。不论孩子年龄多小,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尊重孩子的个性、想法和隐私。家长们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和孩子交流就如同和朋友交流一般,那么孩子也会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家长,平等沟通,减少责骂,有助于增进亲子关系。
2、建立规则
13岁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是很差的,这就需要家长制定规则,这种规则可以让孩子在做某些事情前,先考虑后果,有了这种考虑,他们很可能会不得已的压制下自己的怒火,控制自己的行为,所以建立一定的规则和相应的惩罚措施也是必要的。
到了青春期,尽管孩子离不开父母的照顾,但是他们也不喜欢父母过多的唠叨和管束,很多孩子也越来越不喜欢和父母去沟通了。孩子不愿意沟通,家长们也不知道办?
青春期的孩子不愿意和父母交流怎么办?
1、保持冷静和理智
很多父母对孩子不满意的时候,往往会唠叨个没完,但其实孩子是非常讨厌唠叨的。作为父母,任何时候都要保持理智和冷静,如果实在控制不了自己就请替孩子想一想。他们需要的是民主开朗的父母,而不是随时会被拉动的话筒。
2、给予孩子理解和尊重
不管何时,父母都应该尊重自己的孩子。有的父母会认为,自己是家长,孩子尊重自己是应该的,但却没意识到孩子也需要尊重。
家长要有良好的心态,不乱发脾气,不小题大做,将孩子的小问题放大处理过度严厉处理,不将外部的负能量带到家庭当中,能管控自己的情绪,有规则。
孩子不尊重父母怎么办?
1、要建立让孩子尊重自己的意识,让他知道父母对他的照顾不是“理所当然”的,改变以往对孩子百依百顺的教育方法。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要拒绝,当孩子对自己有不尊重的表现时,应指出其错误。
2、儿童不良行为,需即刻采取批评、惩罚(负强化)措施,要孩子必须尊重父母。一旦出现过激行为,父母要第一时间表达自己对他刚才做法的失望和震惊,并采取冷、适当禁闭等惩罚措施。且在惩罚过后,让孩子向长辈道歉,并教孩子如何温和有礼地表达意见。
3、可通过开家庭会议等方式,家庭成员在一起讨论“家庭禁用语”“家庭违规行为”等,孩子也可以给父母提意见,最后汇总成“幸福家庭”规范,并制订适当奖惩策略,全家遵守。规范一旦生效,父母首先坚持执行,为孩子做出榜样。
4、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如打洗脚水),要求他独立完成,父母不再包办代替。通过“母亲节选购辛勤卡”“家庭感恩日”等活动,引导孩子学会感恩。
孩子到了高中,其知识能力不断提升,人格也逐步独立,这个阶段,有些家长觉得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地位降低了。一边是家长感觉“地位降低”,一边是青春期的孩子看不惯父母高高在上的“专制”,碰撞就发生了,一个“训斥”,一个“顶嘴”,相看两厌,彼此都觉得对方不尊重自己。
高中的孩子不尊重父母怎么办?
1.科学分析辨事实。要知道,对同一件事物的认知差,乃至于迥然不同的真假判断,是产生分歧的重要原因。我们可以终身学习完善自己,不关闭自己对认知世界的上升通道,与时俱进认知事物,科学分辨事实,从本源上减少与高中孩子矛盾的发生。
2.求同存异看对错。有些对错,或许只是源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不是有个说法叫“第三方仲裁”吗?家长不防假想出一个第三方(就叫“理性A”吧),A会怎么判断这件事的对错?放下分歧,听A的,A的判定比较公平!双发都听A的,自然就少了矛盾。
3.保留空间勿侵占。孩子有相对独立的思考甚至信仰,我们不要过多干预或侵占。高中生思想逐步成熟,家长不要把自己未实现的人生理想强加给孩子,让他们相对自由,在一定框架内的自由,就不会窒息。
4.尊重孩子,有事和她商量(动粗和发火是愚蠢和无效的表现),高中生有时也有许多正确的观点,父母也应该听。比如高中生面临考大学,考什么科,什么大学、什么地方往往孩子了解的更多些,他会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父母的意见只能是参考,决定权应该是孩子,因为这是孩子选择自己今后的人生。“我的人生我做主!”
相关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