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7
做事情没有条理,没有学习方法。孩子在做作业时,一会儿做一下数学,一会儿又做一下语文,在做英语时又想到数学,东翻一下这门作业,又看一下那门作业,做事没有条理,也是学习没有方法的表现。
如何改掉孩子写作业磨蹭的毛病?
1、树立时间观念
给孩子树立强烈的时间观念是必不可少的事情,对于时间的管理更是一件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宝妈们可以教孩子去列计划、列清单。让孩子将时间计划放在自己的脑袋里,这样有了计划他们也就会有一些约束,刚开始实施起来会比较吃力,慢慢就会变好了。
2、引导和爱
在生活上也要和孩子经常的互动,不能让孩子只知道学习,很多习惯要让孩子在生活中养成,比如让他做分类、做计划等,让他自己学会梳理自己的事情,把这个习惯带到学习中去,有的孩子学习型很慢,是因为孩子没有计划性,所以家长不要急着否定孩子,帮助孩子找到学习的技巧。
其实好的学习技巧不是一两天就能养成的,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可能很难做到,家长千万不能着急,要先让孩子明白学习是在自己的事,不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成绩就会越来越差,让孩子知道接受这一现实,再来改正自己的不足。
3、家长要帮孩子树立写作业的目标,同时培养自信心
很多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会有惰性,写一会就想去玩,或者是遇到难题的时候会想放弃,这个时候家长可以陪伴孩子,帮孩子树立写作业的信心。对于难度比较小的作业,家长可以让孩子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较快地完成作业,并及时表扬他,而对于难度比较大的作业,家长要给孩子时间,并且陪伴他一起攻克难题。家长还要经常暗示孩子作业能很快做完的,同时要给到孩子信心,让他知道自己是有能力完成的,不要孩子一遇到不会的题目家长就骂他笨。
4、帮助孩子营造写作业的家庭气氛
孩子在家里会面临到很多诱惑,比如电脑,手机,电视等,还有家长对孩子也会有一些不经意的打扰,这些都不利于孩子形成爱写作业的习惯。家长在孩子写作业时,首先要把这些诱惑先拿掉,让孩子有一个比较安静的写作业环境。同时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个专门的写作业桌椅,孩子每天在自己的桌椅上写作业久而久之习惯就会慢慢形成。
孩子写作业磨蹭的原因:
1、故意磨蹭
家长过多监督,压迫感强,孩子缺乏自主性,心理压力大。平时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有些家长看到孩子作业太多会“伸出援手”,孩子对家长会产生依赖心理,一定要家长在家监督才能完成作业。无人监管的情况下,孩子就容易“放飞自我”,习惯性的依赖于家长的帮助,缺乏自主性。
2、不会管理时间
时间和规则感弱,缺乏条理性。孩子的时间观念相对模糊,他们不清楚看动画片、写作业、吃饭要在多长时间内是合理的,作业时就相对任性,没有节奏、条理,一会儿写这个、一会儿写那个,一会儿又去看电视。
3、基础能力不足
专注力弱,学习效率低。专注力不足的现象表现为:坐不住、开小差、小动作多、容易被外界吸引、写字速度慢、阅读理解吃力、畏难情绪重等等。这些现象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所以专注力不好的孩子,写作业拖拉且作业质量低。
4、只顾埋头写,不讲顺序条理
课堂上,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序地开展学习。可回到家后孩子便慌了神,记不清家庭作业有什么,不知道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他们想到一出是一出,常常写到一半突然停下来翻找尺子、橡皮等。这种做法,不仅容易遗漏作业,还将增加反复确认、中断后再次进入状态的时间。
教育孩子真的是一门学问,磨蹭拖拉是人类共性,自律习惯是靠长期引导培养形成的,大人自身应该给孩子树立榜样,只有家长以身作则,孩子才会愿意去改正,否则他们会觉得不公平。
如何改掉孩子磨蹭拖拉的毛病?
一、和孩子比赛。
孩子都喜欢得第一,投其所好的和孩子比一比,看谁能更快的完成。例如早晨和孩子比比穿衣服,看谁穿的快,或者比一比送玩具回家,看谁能收玩具更快更好。
二、适当奖励。
当孩子某件事完成的又快又好,可以给予孩子适当的奖励,例如,多讲一个孩子爱听的故事,或者多玩10分钟玩具,再或者好好夸奖孩子给他个大大的拥抱。
孩子做事拖拉,父母不要只知道“吼叫”,一味的催促,要学会调动孩子做事情的积极性,教会孩子自我主动,养成好的时间观念,这样的孩子以后也更自律,做事情效率会更高。
如何改掉孩子磨蹭的毛病?
1、和孩子做好约定
当孩子穿脱衣服、收拾玩具等行为时,父母可以和孩子做好约定,在规定时间内,孩子如果完成了任务,父母就给她发个小粘贴,或者奖励一个苹果。如果无法完成,那就惩罚他原地站10分钟。通过这种约定,孩子会懂得时间的重要性,知道做事要麻利迅速了。
2、父母以身作则,进行言传身教
在教育孩子做事时,父母要做好榜样才行,只有父母以身作则,孩子才能知道如何去加快速度做事。比如早上洗脸刷牙或者晚上洗脚,如果父母就磨磨蹭蹭的,孩子也会跟着学的,而父母再教育孩子提高速度,孩子会反驳的:你就那么慢,还说我?所以父母要特别注意做好榜样。
粗心马虎看似只是小问题,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就会发现,这不仅会影响到孩子的日常生活,更会对孩子的学业造成很大阻碍。家长想要改正孩子粗心的毛病,也不能只盯着孩子的学习,应当从生活里的一点一滴下手,帮助孩子改正。
如何让孩子改掉粗心的毛病?
第一、家长可以让孩子多做一些“细活儿”。
如写毛笔字,盘腿打坐、图形仿画、剪圆圈、夹花生、串珠子、汉字、字母混合识别、对墙打乒乓球、穿针引线、金鸡独立、算二十四点等,这些都能改变孩子急躁的心理,锻炼他的细心程度。
第二、培养细心的好习惯。
不管是考试或平时的练习,都应该有意识地坚持高标准、严格要求、做事讲究条理,做完之后要认真核对、验算、检查。如果长期这样,就会“习惯成自然”。
我家孩子以前也有粗心大意的毛病,所以很能理解这位家长抓狂的心情。尤其是翻来覆去的督促孩子,孩子粗心的毛病却依旧没有改善时,家长的心情简直就像是火山爆发,怒火怎么憋也憋不住。粗心大意的毛病其实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所以,想要纠正这个毛病,也需要家长引导孩子,从生活细节开始着手。
如何帮助孩子改掉粗心大意的毛病?
1、集中注意力。
为了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就要学会把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所要完成的工作上。有的家长,不管孩子是不是正在学习,都把电视机开着,或者自己打牌搓麻将,这些做法都会造成对儿童的干扰,使他们不能集中精力去学习,久而久之,儿童便开始毛毛躁躁,养成“一心二用”的坏习惯。因此,家长应该在儿童学习时给他们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
2、加强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当人们面对较难的问题时,心理上会比较重视,造成大脑思绪不易受到干扰,因而不易出现差错;反之,对较容易的问题心理上不太重视,思绪容易受干扰,因而较易出现差错。所以,重视任何问题就不会马虎随便,掉以轻心,而且也能自觉地克服分心现象,从而有助于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
想要改掉孩子磨蹭的毛病,家长首先要有耐心,要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适当的策略,同时更要以身作则,最终才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成为自律的人。切不可因为孩子磨蹭就打骂孩子,这是很不明智的,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增加解决问题的难度。
怎样改掉孩子磨蹭的毛病?
一、家长要有耐心的对孩子表达。
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就是孩子磨蹭时,家长就会用大声并急促的的口吻给孩子说话,其实,父母应该改变表达方式,要利用激励的方式去让孩子下次要提高效率,这样下去,孩子也不会气馁,如果家长总是大声吼叫,孩子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不会做好下一份工作的。
二、让孩子树立时间观念。
家长辅助孩子制定一份时间规划表,可以按照日、周、月,有点像公司制定的每日/周/月工作计划一样,让孩子知道自己每天要做什么,完成哪些事情。增强孩子的使命感,养成做事不拖拉的习惯。
孩子到了好吃懒做,不爱学习的地步,说句实在话,这是父母的极端不负责任,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父母就有责任教育孩子向自食其力的方向去发展,不能依靠父母一辈子,依靠他人更不现实。
如何改掉孩子懒散的坏毛病?
1、对孩子循循善诱
为了让孩子养成勤奋的好习惯,父母应该有步骤引导孩子去学习。首先要注意培养孩子在学习方面的基本功,比如孩子要有一定的知识面。其次,要注意适时的教育,引导孩子勤奋学习,要抓住孩子有学习兴趣的时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后一定要注意对孩子的要求,一定要适量。
2、树立学习的典型和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首先父母的榜样作用是不可或缺的,父母做事严谨、有条不紊,时间观念强,言必行行必果。同时要求孩子做好的,家长也应该能够做到。那么孩子的行为习惯在家长的影响下,自然而然就会长好的方面去发展。
相关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