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7
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性格好,毕竟有那句话大家耳熟能详:性格决定命运!大部分家长都觉得外向的孩子更好一些,因为在他们看来,外向的孩子更自信一些,而自信的孩子人生会更为顺利,将来也更优秀,所以很多家长非常重视培养自信的孩子。
怎么锻炼孩子自信心?
1、赏识孩子的点滴进步
成人必须注意自己对孩子的评价,多为孩子的长处而骄傲,不为孩子的短处而遗憾。要以正面鼓励为主,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多拿孩子的过去与现在比较,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进步了,从而产生相应的自信心理。尤其是特别要给予发展慢的孩子以更多的关怀和鼓励,让孩子懂得人人都有长处,使这些孩子逐渐树立对自己的正确评价。
2、用鼓励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想要鼓励孩子,最重要的两条是:第一,不要讽刺他,使他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第二,不要过分地赞扬他,以免产生骄傲情绪。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必须时刻顾及到这一点:不要使孩子失去对自己的信心。同时,我们应该知道,如何鼓励孩子的自信心。
3、要学会肯定孩子
肯定不等于赞美或表扬,而是如是、如实的接纳。尊重客观事实、真实坦白,不评判、不夸大、不贬低。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爱打游戏是事实,如果父母可以接纳孩子,找出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加以肯定,并坐下来和孩子一起分析遇到的困难、找出原因并制定解决方案,那趋势就会是正向循环。反之,有百害而无一利。
4、培养孩子的能力
能力是自信的前提,没有能力不可能有自信。能力的形成通常经历四个步骤,正向感觉、不断尝试、积累经验、形成能力。正向感觉是重要的开端,要建立孩子的正向感觉,就要从父母的接纳开始。父母先学会持之以恒的接纳、肯定孩子,让孩子和过去的自己比较,哪怕每天进步一点点,长久坚持,也会带来意外的收获。
5、关注、引领孩子的三观成长
引领孩子三观的形成就要从日常互动着手,比如“孩子,我看到你把这次考试的错题全部整理出来了,可见你是个努力认真的孩子”。这样反复多次,孩子的自我定位就是我是个积极努力、不怕困难、学习力强的孩子,那会发生什么呢?以后再碰到学习,他是打开心扉的,他有学习主动性和热情。
6、要拿孩子和其他孩子比
明明父母都是觉得自己家的孩子好,可嘴上常常会贬低自家孩子,夸奖别家的孩子。想着用这样的激将法让自己的孩子变得更优秀。这种方法是错误的,只会让孩子更加自卑,进而失去信心。适当地表扬鼓励,帮助孩子分析自身的优劣势,才能使孩子进步更快、更自信。
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家长的教育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那么,面对自信心不足的孩子,家长们该怎么办呢?家庭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鼓励孩子的方式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怎么锻炼孩子的自信心?
1、鼓励孩子多参加活动
有条件的情况下,让孩子尽可能多的参加各种活动,取不取名次不重要,重要的孩子得到了锻炼,对自己也有了充分的认知。
2、让孩子感觉到他是被需要的
认真倾听孩子说的话,往往父母说的话,孩子每一句孩子都记在心里,孩子说的话,父母却有点儿敷衍了事,没往心里去。孩子会非常敏感,认为自己不受重视,认真对待和孩子相处的时光,仔细倾听,让孩子感觉被需要,自信心满满。
现实是胆小的孩子占大多数,害怕的东西也五花八门。家长往往觉得很不可思议,为什么怕举手发言?孩子不敢当众发言,是有恐惧在心里,也许是害怕说错话,丢人。很有可能长辈们教育他的时候会不经意地说:别这样,你瞧你多丢人啊。选择正确的教育方式才行。
怎么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主动发言?
1、别害怕出错
之所以许多人不敢开口,不愿意开口,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好,可能一开口就说的不好听,得罪人,又或者是词不达意,说不出那么贴合自己真实目的的想法。那么这个时候家长分就需要给孩子这份信心,让他敢于试错,敢于犯错,才能在开口的时候多一份底气和勇气。
2、大胆看向对方的眼睛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的确,在人的眼神里可以看到非常多的内容,比如他是否迟疑,对当前问题是否抱着怀疑的态度,面对他人的语言他是否排斥抑或是接受,都可以从一个人的表情中读到。家长想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演讲能力,提高演讲时候的自信心,可以先教孩子如何与他人的眼神做交流。
孩子的天性大多活泼,调皮开朗,但我们身边往往会有一些小孩,他们性格敏感内向,与人相处聊天时,喜欢保持沉默,甚至不敢与人对视,不愿意表达自己,在家里,父母能理解孩子内向的性格,但当他们走进校园,走进社会时,内向的性格会让孩子吃亏。
青春期孩子没有自信心怎么办?
1、给孩子属于自己的一个领地
给孩子一个房间或者房间的一部分,让他有一个自由玩耍、自由学习、不受束缚的小天地。因为拥有自己“领地”的他心中充满骄傲感,这会让他增添一些自信。父母的宽容是培养孩子自信的土壤不要总是因为孩子房间里或者桌面上很乱而责备孩子,而是教他自己收拾,并且跟他一起做。父母的宽容是培养孩子自信的土壤。
2、不要拿孩子和其他孩子比
不对孩子说:“妹妹已经会数数了,你还不会,你可真笨!”哪怕他真的比别的孩子学得慢一些。总是拿比他强的孩子和他比较,最能挫败孩子的自信。
生活中,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看着“别人家的孩子”落落大方,自家孩子却唯唯诺诺,一到关键时刻就退缩。甚至有些孩子看待周遭事物,总是存在消极情绪。这就好像戴着沾满灰尘的眼镜,放眼看东西或看自己,老是觉得不满意不对劲。
小孩子没有自信心该怎么办?
1、更新理念
孩子是一个具有N个侧面的“立体人”,不能总拿成绩作为唯一尺度来衡量他们的成败,成长比成绩更重要。学习上,家长要多给孩子正面鼓励,民主宽松的氛围有利于给孩子的自信心加分,父母不妨在学业上多听听孩子的想法,成绩落后时一起商量解决,而不是挖苦嘲笑。
2、少去干涉
家长应鼓励孩子主动交朋友,但不必对孩子间的交往过多干涉。有的孩子会觉得和同龄人玩无趣,喜欢跟大点的孩子玩,有的孩子跟大孩子一起玩会有挫败感,觉得自己能力不如人。所以要看自家孩子的实际情况,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强行筛选孩子的朋友圈。
孩子的自信心和胆量在儿童时期就开始一点点建立了,自信可以让孩子在学习、交往以及生活中更出色。即便孩子并不是那么自信,家长也不必担心,因为经过实验发现乐观自信和胆量可以通过教育和心理学等科学手段让孩子后天习得。
怎么培养孩子自信心?
1、做自信的父母,给孩子良好榜样
父母不要寄希望于孩子,不能给孩子传递悲观情绪和负能量,总是对自己人生的消极解释。要做自信的父母,给孩子良好榜样。父母在孩子面前保持乐观态度,遇到困难时积极对待,这样才能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最终让孩子学会用积极的解释和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人生。
2、有效批评,避免打击孩子自信心
家长如果针对孩子的人格和品质进行指责, 孩子可能会越来越自卑或反叛。而如果家长只批评孩子的“不当行为”,不会针对孩子的人格和品质进行指责。这样会让孩子不怕犯错,反而能从错误中学习、从错误中成长、更加自信乐观。
平时对孩子多给一份正能量的评价,多夸奖孩子,对孩子做的事情多给正面的肯定,当孩子到困难的的事情多鼓励,这些都有利于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没有自信心应该怎么去鼓励他?
1、全身心接纳孩子
所谓全身心接纳孩子,也就是不管孩子优秀不优秀,都要无条件地爱孩子。而不要因为孩子表现优秀,家长脸上就充满笑容,孩子不优秀,父母就觉得孩子丢了自己的脸,就对孩子不好。接纳孩子,也就是看见真实的孩子。不管孩子内向还是外向,不管孩子是动作太慢还是动作麻利,那都是真实的孩子,接纳孩子的所有,然后再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2、给孩子制造成功的机会
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交给一些他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给孩子创造体验成功滋味的机会,通过这种方法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