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6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家庭教育重于泰山。家长如同农夫,孩子就是庄稼,家庭教育的责任就是:当种则种,当水则水,当肥则肥,当药则药。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漏掉了或滞后了或做反了都是不行的!
如何进行家庭教育?
第一、榜样示范法
家长要为孩子提供示范,榜样。让他有可以模仿和学习的的对象。首先要是注意身教,即父母要用自己的言行影响教育孩子;再者榜样引路,即用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或孩子身边的先进人物以及同伴中的佼佼者来教育孩子。
第二、兴趣培育法
兴趣是人们爱好某种活动或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倾向。兴趣往往成为某事物入门的向导。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注意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善于发现和发展孩子的特长,充分发挥孩子潜在的能力。
第三、谈话疏导法
即家长就某一个问题或某一个 方面的知识和孩子交谈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应保持气氛轻松,这样才利于孩子畅所欲言,利于家长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或掌握知识的状况。谈话疏导法一般同讨论法在结合 在一起使用。其具体方式有交谈、疏导、提问、讨论、说服等,重在一个“谈”字上。
第五、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父母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不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败。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关键在于“定位”。
第六、不要唠叨不休
有句话说: "你要孩子讨厌一 件事的话,极好的方法就是不断的对他唠叨不休。”唠叨是精神上的疲劳轰炸,任何人都不愿被人念个没完没了,的方法是改用其它方式来管教,丢弃唠叨的旧手段,唠叨只能把父母的情绪发泄给孩子,让孩子也感染这些情绪,而他无处发泄,只有发展成些适应不良的行为了 。
第七、赞赏和鼓励对孩子的成长很有益
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经常对孩子的行为加以肯定和认同,让孩子树立自信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第八、从小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最重要
现在的许多家长特别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却往往忽视了对孩子意志品质的培养,这是家庭教育的误区。
家庭教育父母不该做的事:
1、对老人不孝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行为是孩子模仿的对象,你怎样对待老人,孩子将来也会怎样对你,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会增加他的感恩意识。每个人都有变老的一天,当你老了,孩子说不定就学你当初。
2、把脾气出在孩子身上。
加上有些小孩动不动不顺心的时候就会哭,这时候父母不但不劝小孩,不去讲道理,对孩子大喊大叫、甚至训斥孩子。这样下去,只会加深与孩子之间的隔阂,孩子以后就不信任你,会有恐惧感。
3、在孩子面前吵架、大声嚷嚷和动手动脚,有些人甚至摔东西。
和睦相处的家庭能让孩子感觉到有安全感,性格也会变得自信,父母间经常吵架,会让孩子缺失安全感,变得内向自卑,还会学样,夫妻如果有什么问题需要辩解,那就最好避开孩子,不然带给孩子的心理阴影会很大。
4、不能以身作则,不能言传身教。
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机游戏,刷抖音视频直播啥的,也不要老是去打麻将,多把空余时间留给孩子,多一些互动让孩子有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经历。
5、在孩子面前抱怨。
现在成人所承受的压力普遍是比较大的,所以有些情商比较低的父母会习惯性的把自己的情绪转移到孩子的身上,会在孩子面前抱怨,向孩子传递一些负能量,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会为孩子的童年蒙上一层阴影。 同时这会增加孩子心中的无力感和愧疚感。 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弊要远大于利的。
6、在孩子面前数落别一半。
不管是爸爸或者妈妈,经常在孩子面前数落另一半的不好,都会对孩子或者整个家庭的关系带来不好的影响,因为在孩子的心中,自己和爸爸妈妈组成了一个家,家应该是充满安全与温暖的,而且父母是他最值得信赖的人,但是在孩子面前数落或者诋毁另一方,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种伤害,双方都是他最爱的人,他不知道该听谁的,该信谁的,大脑会经常处于一种疑惑与不愉快的状态,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人格分裂。
家庭教育小技巧,父母必看:
做好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
稳定自己的情绪,放大自己的格局。
教会孩子学习,尤其是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会孩子独立。
善于和孩子沟通,善于倾听,有耐心地去引导导。
多一点鼓励和表扬,少一点埋怨和否定。
重视孩子的人际关系能力培养。
教会孩子讲规矩,有教养,好好说话。
教会孩子懂感恩。
教会孩子承担责任。
青春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孩子在这时候会开始向成熟转变,身体和心理上都会出现一些特征。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也需要反思并更新自己的教育。家长应该将教育重心放在如何了解孩子的内心,而不再是单纯的命令孩子。
如何对青春期孩子进行青春期教育?
1、处理青春期叛逆问题。
叛逆是孩子青春期中的一个典型特征,在这个阶段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都在不断成熟。为了展现自己的“非凡”,有些孩子会逐渐产生对家长管理的抵触情绪,这是青春期的正常现象。
2、用智慧斡旋荷尔蒙的力量。
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情绪被荷尔蒙折腾得阴晴不定,所以整个人显得冲动不理性。了解是荷尔蒙使孩子的心绪不稳,父母对孩子就会多一分体谅,少一分责怪,心态也能变得平和、冷静一些。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变化。如果家长引导不当,孩子就有可能出现叛逆厌学、早恋甚至离家出走等问题。面对孩子的青春期,家长首先要保持一个稳定的情绪,包容孩子成长中犯下的错误。
如何对青春期的孩子进行青春期教育?
一、基本的尊重。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是极其希望得到父母认可的,在他们的心目中认为:自己已经是成年人,可以平等地和父母进行对话,因此,希望得到父母基本的尊重。不管是在日常的生活中,还是在面对学习和人生道路的选择上,总是希望能得到父母的认可,因此,在教育青春期孩子时,基本的尊重是不可少的。
二、耐心地倾听。
大多数青春期的孩子会处于无比沉默的状态下,然而并不是他们没有倾诉的欲望,而是他们希望能得到父母的认可,偏偏所有的意见都被压制和忽视,因此,对青春期的孩子教育来说,耐心地倾听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的指责是学习,而不是利用学习的时间和机会去谈恋爱,再说未成年谈恋爱是不被认可的,这些孩子急需家长的引导和教育。所以,家长要打起精神,帮助孩子做好思想建设,让孩子正确对待自己的感情,理智的处理感情,引导孩子全身心投入学习当中。
如何对学生早恋进行疏导和教育?
1、科学指导
很多家长一旦知道自己的小孩发生早恋便不分青红皂白地加以禁止。家长越是这样,小孩子便越反叛。其实对孩子的盲目冲动心理,家长要给予及时地指出。有针对性地指导其正常交往。帮助他们理智地超越情感,培育高尚情操。
2、让其理解严重性
这个阶段的孩子的确有了自己的许多各式各样的主意,但有些工作他们并没有这样的才能,他们仅仅凭借着自己心里的主意就行动了,一点点没有考虑到结果这就是早恋的产生,那么爸爸妈妈应该教授一些关于两性方面面的知识。爸爸妈妈要让孩子知道早恋的结果是什么,不能够逼迫要挟,这样坚决不可取。
并不是张嘴和孩子讲话,就是和孩子沟通。很多父母没有掌握和孩子沟通的正确方法,要么就是和孩子扯闲话,要么就是唠叨个不停,给孩子讲大道理,这些都会让正处叛逆期的孩子感到不耐烦,也就会越来越讨厌和父母沟通。
如何与高中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
一、要创造机会交谈。
与孩子沟通需要有恰当的机会。青少年不喜欢预约的谈话。你想谈的时侯,他们可能没兴趣;只有他们想谈的时侯,沟通才有可能顺利进行。有些父母可能喜欢在晚饭桌上或睡前时间与孩子谈话,有些父母则常常利用一起散步或郊游的时间与孩子交流。不管选择什么时间,我们都要知道,最佳的沟通常常是在共同的活动中进行的。
二、良好的情绪。
父母在沟通中要尽可能地避免使用太强烈的词汇。不要在生气时沟通,有的家长因为暴怒的情绪无法控制自己,容易语无论次,说很多伤害到孩子心灵的话。当父母陷于不良情绪中的时候,是无法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这时候的“沟通”,往往是父母发泄了情绪,却给孩子背上了精神的包袱。
早恋是所有家长最反对的事情,特别是高中关键时期的早恋。但是早恋现象还是层出不穷,家长面对孩子早恋有时会束手无策,其实教育孩子早恋的问题并不难,找到方法才是关键。
怎样和高中早恋的孩子进行教育?
1、努力把家庭营造成一个温馨、和睦的乐园,让孩子有安全感。发现孩子早恋,要分析原因,对症解决。是起哄造成的所谓“事实”?还是一时感情冲动?是青春期的困惑还是学习过于紧张?总之,需要做细致的调查和耐心的思想转化工作。
2、积极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不要一开口就问学习如何?成绩如何?名次如何?可以从生活的其它方面,从孩子感兴趣的话题人手。交流要讲艺术,静下心来好好思考,找到解决方法,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3、帮助孩子消除困惑。譬如,家长期盼孩子成绩优秀,孩子却不理想;学校反对早恋,孩子偏陷入恋情;孩子违反纪律,遭到严厉批评……这些矛盾冲突会使孩子受到压抑,要及时帮他们从思想上提高认识。
4、以坦诚的态度与孩子建立信任感。但是,往往在刚开始的时候,孩子还是对我们有所防备,不会将自己的想法全部吐露,因此需要我们提高孩子对自己的信任感。信任的第一要素就是拿出我们的真诚,我们并非带着想要阻止孩子早恋的态度去和他聊天,而是想要走进孩子的内心,去了解他的真实想法,并且会给予更多的帮助和关心。
在家庭教育中,榜样的示范作用不是自发产生的,需要家长正确地给予引导。家长必须首先对这些人物的思想境界有深刻的理解,有深厚的感情才能以此去影响、感化、引导孩子。
如何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
1、教会孩子学会抗压,增强孩子的抗压能力
学习成绩好,但心理很脆弱是不少孩子的一个共性问题。有的孩子受不了一点挫折,经不起一点考验,遇到一点难题的时候要么选择放弃要么选择退缩。在家庭教育中,挫折教育、抗压能力教育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让要孩子学会面对困难、直面困难,带着孩子一起攻克困难,这对于增强孩子的抗压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多与孩子沟通交流
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不只是谈话那么简单,也是了解彼此状况的桥梁,更是彼此情感沟通的渠道。在进行家庭教育时父母一定要多与孩子交流,当孩子取得成功时可以与他交流成功的经验;当孩子心情不好时可以与他交流如何调整心态;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可以与他交流如何面对困难等。
相关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