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1
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下面一起来看孩子玩手机上瘾如何教育,希望有所帮助!
1、培养兴趣爱好,做到有效陪伴
孩子之所以沉迷玩电子产品,很大的原因是由于没人陪同玩,或者父母少陪伴。父母应该尽可能增加陪伴孩子的时间,同时做到有效陪伴,而不是陪在孩子身边,但是做自己的事情。应该全心全意陪伴孩子,多和孩子一些互动和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
培养孩子兴趣爱好,只要拥有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并且将时间与注意力投入其中,又能从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的时候,孩子对手机的需求就会慢慢降下来。家长有责任帮助孩子发现和培养各种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尤其要鼓励孩子参加一些可以和同龄小朋友互动的活动,这是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越是枯燥空虚的时候,对手机的依赖性就越大。
2、与孩子建立“约定”
切记不要家长单向制定规则强制孩子执行,建议家长先和孩子沟通,充分了解孩子的想法,然后双方共同建立“约定”,这样孩子参与了规则的制定,执行的时候主动性会更强。
双方可以进行如下约定:
(1)什么情况下可以玩,例如每天写完作业可以玩;
(2)每天玩手机的时间段,和可以玩多长时间,例如放学写完作业16:00-20点之间,可以玩1小时;
(3)还有哪些可以玩,哪些不能玩;
(4)什么场景不能玩,例如吃饭、上厕所等情况下不能玩。
(5)按照约定执行多次时间,可以获得什么奖励。
在双方建立约定以后,一定要严格执行,家长不能如因为孩子哭闹就妥协,在孩子达成约定的.时候,也不要忘记给孩子承诺的奖励,进而培养孩子的契约精神。
3、家长以身作则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孩子,孩子天生会观察和模仿家长的行为。
童话大王郑渊洁曾经告诉家长,如果想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那么家长就要每天让孩子看到自己在读书,哪怕是装模作样也好,不超过3天,孩子就会主动拿起书读起来。
可以想象,总玩手机的家长,在要求孩子不能玩手机的时候,孩子一定是非常疑惑,甚至会反问家长你也是经常玩手机啊。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尽量避免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家长教育指导孩子的过程是漫长的,所以父母亲要有足够的耐心。
其实孩子玩手机不是因为手机有很大的吸引力,而是时间没有更有好的利用,注意力自然就集中在了手机上,所以家长要想戒掉孩子手机瘾,就要多陪孩子去做其他的事,毕竟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
如果你的孩子喜欢玩手机,还喜欢撒谎,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让他拥有自己的手机。喜欢玩手机、撒谎都是非常不好的习惯,即便是孩子,你也要认识到这是必须要严加管教并使之改正的事情,不要觉得孩子还小。
孩子偷玩手机撒谎我该怎么教育?
1、合理引导,培养孩子多种兴趣。平时生活中,孩子在学校呆的时间相对较多。在周末假日或有机会陪孩子的时候,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培养孩子多种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比如:和孩子一起做一项家务,和孩子一起学习打乒乓球、羽毛球等,与孩子一起学习一项新技能等,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转移孩子对手机的注意力,避免对手机过分迷恋。
2、树好榜样, 孩子面前以身做则。在与孩子一起制定手机使用规则的过程中,在约束孩子的同时,为体现民主,也可以给自己设一些限制。在孩子禁玩手机期间,家长也应该以身作则,陪着孩子一起坚持。在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的时候,家长尽量采取看书或都工作等,不影响孩子专心作业的方式陪伴孩子。
3、与孩子建立有效沟通,有效的沟通最能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与需要,时刻了解和关心孩子,分解孩子内心的不良情绪,让孩子充分感受父母的爱。给孩子订立切合实际的规则,而孩子也乐意接受,那么孩子也没有说谎的必要。
4、正确地引导,正面的认可要比恐吓有用的多。赞许和鼓励更容易让孩子拥有敢于承认错误的勇气。如果孩子认为诚实是一种优秀的品质,而不是担心承认撒谎后就会有不良的后果,他们会更容易承认自己的错误。
进入青春期前后的青少年,昂著的特点是“变”。孩子开始发育了,生理上在变,心理上也有变,这时,家长也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那,怎么改变才适合孩子呢?
高中的孩子应该怎么教育?
1、树立正确的教育方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育方式,由于性格和经验的不同,方法也各式各样。但是,在对待不听话的高中生时,一致的教育方式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我们应该树立“严管厚爱”的教育观念,这也是中华传统教育的核心要义。既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的,更要告诉孩子什么是错的。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个性,让孩子乐于表达。此外,也可以采用奖励和惩罚相结合的管理方式,以此激励孩子的自我约束力。
2、要用心理解孩子
高中孩子搞对象不仅学校不允许,大多数家长也是不同意的。所以,在大众的认知中,高中孩子搞对象就是一个错误的行为。但虽然如此,希望家长们面对孩子的这种情况的时候也不要太多强硬,而是要温和的和孩子沟通,引导孩子慢慢的调整认知,做出正确的选择。
高中孩子搞对象应该怎么教育?
1、不过分追问感情
对于孩子恋爱这个问题,“宜疏不宜堵”,“堵”表面上有效,实际上适得其反,因为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很强,越不让做的事情偏要去做。高中生谈恋爱的本质是学力压力下寻求一种精神寄托,并不是我们大人所理解的那种爱情。如果家长盲目地横加干涉、阻止、打压,只会把孩子从身边推得越来越远,最终得到的结果不仅伤害了亲子关系,而且孩子会学陷入“爱情”中越来越深,难以自拔。
2、了解孩子早恋的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手机也进入了各家各户的视野。现在基本是人手一部手机,出行没有手机支付倒还可以用纸币代替,但是有些孩子一个劲沉迷手机游戏等等。这肯定是让家长比较头疼的事了,请看以下的内容。
中学生爱玩手机该怎么教育?
1、多花时间陪伴孩子
有些孩子沉迷手机,主要是因为在生活中没有"存在感",在家中父母也很少和孩子交流,孩子缺乏父母的陪伴,便只能在手机里寻求"冰冷的温暖",和手机也只是单向的交流,无法得到任何有感情的回应。
2、带孩子做户外运动
其实大多数小孩子都喜欢亲近大自然,在户外无拘无束地追逐打闹,释放童年的快乐。家长要多带孩子去户外运动,像是骑自行车、钓鱼、爬山、打球。一方面可以锻炼孩子的体质,为身体的发育提供"助燃剂";另一方面也就可以让孩子发现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为之付出更多的时间联系。
沉迷手机是个坏习惯,面对沉迷于手机的孩子,我们首先要从思想上进行教育,让他意识到沉迷手机的坏处,处理孩子沉迷手机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教育方法:
爱玩手机的孩子怎么教育?
1.多陪孩子玩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找到乐趣与成就感,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2.制定时间规划,设定合理的手机使用时间,并奖惩措施,如孩子遵守规定,可给予一定的自由活动时间。
3.父母要以身作则,减少自己的手机使用时间,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做孩子的榜样。
4.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让孩子忘记手机。
大部分男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都会有意无意和妈妈拉开距离,做妈妈的也会越来越看不懂孩子在想什么。尤其青春期的男孩脾气都比较暴躁,非常讨厌妈妈在耳边转来转去的唠叨,母子之间总会因此发生冲突,关系也越来越僵。
青春期的男孩子当妈的应该怎么教育?
1、尊重法则。
一个母亲,要给予青春期男孩应有的尊重、理解和支持,把他当成一个和自己平等的人,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上给男孩提供最正确的建议。
2、控制住自己的嘴,千万不要唠叨。
进入青春期后,男孩的心理会发生变化,开始有很强的自我意识,脾气会比较急躁,不喜欢被命令。这时候给他说话,说到位就好,不要一遍一遍的唠叨,不然会让他反感。
相关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