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2
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也要在能力范围之内尽量地去满足孩子的正常需求,这样才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受重视的、自己的情感是可以得以满足的,在这种心理建设之下,孩子就不会再去“偷”了。
孩子撒谎拿别人东西怎么办?
1、承担责任,积极认错
孩子拿人家的东西,就要敢于承担责任。自己犯的错,自己去面对。拿什么东西,还回去。如果已经用了,那就照价赔偿。这是最基本的。我们要让孩子明白,做错事情,是需要承担后果的。在孩子未成年的时候,我们家长也要负责。孩子之所以拿别人的东西,是孩子自己喜欢也想拥有,而撒谎就是怕家长让还回去。拿东西本身就不对,还撒谎就错上加错。要让孩子知错就改,以后不要撒谎。
2、家长处事的态度要坚定
我们家长的态度,决定孩子以后的行为。我们家长态度要坚定,明确这样的行为很不好。孩子意识到自己犯错误的严重性,保证以后不要犯此类错误。
3、反思和改变家庭教育方式
家长要认真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并做出适当的改变。一方面家长要耐心倾听孩子的要求,而且要尽快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即便孩子的要求不合理,家长也要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说服孩子;另一方面家长不能用打骂的方式解决孩子犯错的问题,而是要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进行沟通,让孩子明白错误的原因,并帮助孩子寻找改正的方法,这样做才能避免孩子再次犯错。
4、要满足孩子合理的要求和愿望
如适时地给孩子添置玩具、图书及彩笔等。让孩子意识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只要是合理的,家庭又是力所能及的,是会得到满足的。这样可避免孩子因需要不能满足,而把别人的东西随便拿回来,而又不告诉家长和小朋友的情况。
5、父母要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孩子
家长不要盲目地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进行比较,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这样不仅易导致孩子撒谎,还易使孩子丧失自信心。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兴趣和特点施教。只要孩子每天都有进步,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父母就应该为之高兴和骄傲。
6、家长要先改掉无效的打骂和贴标签的习惯
如果孩子出现了坏习惯的苗头,家长很紧张地提醒孩子,孩子就可能发现,这种方式能引起家长的强烈注意。如果孩子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个坏习惯会给自己带来哪些坏处,那么,他就还会反复地做这件事。通过这种反复,孩子会体验到某种成就感,并乐在其中。在这个过程里,孩子的坏习惯会越来越顽固。
对于很多父母来说,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孩子“偷窃”,甚至有些父母发现孩子偷拿东西,就直接给孩子贴“小偷”的标签,其实这样做是非常错误的。孩子一开始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只是下意识而为,需要家长的耐心教育。
孩子偷拿别人的东西还撒谎怎么办?
1、自始至终都不曾使用“偷”这样的字眼去形容孩子的行为。
孩子的是非观念是通过听取父母的评价、观察父母的反应而形成的。不轻易给孩子贴上负面的标签,不夸大孩子的错误,是对孩子的保护。
2、保证稳定的情绪,平静认真地想好最适合的解决方法。
在得知孩子“偷拿”别人家东西时,不要立刻怒不可遏地非打即骂,也不要立即苦口婆心、长篇大论地讲道理。家长应该让自己停下来想了想,再用最简单有效,最和缓适宜的方式应对这件事。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坏习惯,比如:经常偷拿别人的东西等等。面对孩子这样的行为,父母都会很着急,他们担心这样坏习惯如果不及时纠正,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14岁孩子偷别人东西怎么办?
1、冷静沟通
当父母发现孩子偷东西时,他们应该冷静下来与孩子沟通,而不是像囚犯一样审判孩子。有些父母甚至用粗暴的方式让孩子承认错误是不可取的。他们应该用温和的对话与孩子沟通,让孩子知道错误,让孩子有意识地纠正错误。
2、尊重孩子的人格
千万不要一下子看不起孩子,千万不要在外人面前处理,千万不要把孩子曾经偷过的东西挂在嘴边。时不时暴露孩子的缺点,随意惩罚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不可能无缘无故就学会了偷东西、撒谎,也没有孩子天生就品行有问题。大多数时候,孩子的行为都受到身边环境影响。因此,父母需要找到孩子身边这种不良行为的“源头”,从根拔除,才能进一步影响孩子养成良好品性。
孩子偷东西撒谎屡教不改怎么办?
一、保持冷静,了解原因。
当发现孩子偷东西或偷钱时,应该保持冷静,了解孩子把钱用在什么地方了,不要强调“偷”这个字眼,更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就训斥或者打骂孩子,甚至还把孩子赶出家门。应该调查清楚孩子偷拿钱的原因,掌握孩子把钱花在什么地方,这样才能知道孩子为什么私自拿钱,根据原因再做处理。
二、跟孩子强调问题的严重性。
如果孩子出现了偷东西说谎的问题,家长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家长对孩子犯下的错误不闻不问,孩子就会觉得这是满足愿望的有效途径,进而屡屡犯错,甚至会形成坏习惯,直至彻底堕落。所以,家长发现孩子犯错以后就要立即跟孩子进行沟通,尤其要跟孩子强调偷东西说谎的行为会导致违法犯罪的严重后果。
这种情况的话一定要多注意,注意一些思想教育,然后的话一定要纠正过来的。要严格批评,必须适当给予惩罚,用言传身教的方式告诉孩子这是错误的。这样孩子才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的。
孩子总是偷偷拿别人东西怎么办?
1、鼓励孩子说出真相
当家长发现,这件东西并不属于自己家孩子的时候,就应该有了某种意义上,对这件事情的认知,但是不要发怒,也不要生气,首先鼓励孩子,把事情的经过和真相,说出来。这样做呢,其实是避免因为给孩子太大的心理压力,从而让孩子出现撒谎行为,当孩子说出来问题之后,我们才可以根据问题,寻找解决办法,对症下药。
2、转化教育
当孩子有偷窃行为的时候,我们要有耐心的教育孩子不要继续偷窃,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能一股脑儿的对孩子骂个不停,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偷窃的危害,偷窃是一种不好的行为,让孩子纠正,我们可以定期检查孩子,也可以多多鼓励孩子。
孩子还没到成年,最佳处理办法是和他讲明道理,告诉他这里面的利害关系,让他懂得做人的原则,然后带他去和同学承认错误归还人家东西,跟孩子讲道理,说明偷东西的不良影响,以及自身要做好榜样的作用。
孩子偷拿了别人的东西怎么办?
1、和孩子沟通,了解原因
当发现孩子偷东西时,家长先别急着责怪他,而是应该先引导孩子说出原因,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接纳他当时的感受,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2、鼓励他勇于承认
如果确认孩子的确是偷了别人的东西,父母需耐心引导他承认其行为,并告知这种行为带来的后果。要积极引导孩子勇于承认错误、接受批评,告诉他偷东西已经不对了,如果还不诚实的话就更不对了,妈妈希望你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孩子偷东西这是一个很严重的家庭教育问题。孩子偷东西是一个认知问题,是一个归属感的问题。我们要告诉孩子对与错。让孩子知道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是不能拿走的,拿了就是错会受惩罚的。平时陪孩子看一些教育片,让孩子通过故事明白一些道理。
孩子喜欢偷拿别人东西怎么办?
1、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一生都是有影响的。所以父母们应该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让孩子从中能感觉到温暖。家庭环境好的孩子,只有少部分人去偷东西。而家庭环境差的孩子,因为家庭的原因,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就会很容易去偷东西。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们都要多花点心思,多为孩子着想。
2、要教育孩子勇于承担
家长一定要教育孩子犯错了并不是推卸责任,而是要承担责任。而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家长要与孩子一起去做出弥补,这样孩子才会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也能够通过这个错误真正的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