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8
其实现在越来越多玩游戏长大的90后做了父母,带着孩子打游戏似乎成了常规操作。对于当爸爸的带孩子玩游戏,看似能促进父子感情,但其实也存在着弊端,就是可能让孩子玩游戏上瘾,并且对玩游戏没有正确的认识。
爸爸打游戏对孩子的影响:
1、容易让孩子沉迷游戏不可自拔
爸爸沉迷于手机游戏,孩子会遭受爸爸的巨大危害。爸爸在玩游戏,孩子很有可能会常常在旁边看。长此以往,孩子也很有可能喜爱玩游戏。假如孩子一直触碰手机游戏,最后也许会沉迷于互联网。
2、影响孩子学习
爸爸经常玩游戏,孩子们学习的意识就会变得越来越薄弱,试问,有哪个孩子看到自己的爸爸玩手机还有心思写作业的?所以,时间久了之后孩子会觉得学习其实没有什么用处,这种观念很难改变,可能会影响到他们整个学习生涯。
3、影响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体现在身体上,当孩子有沟通欲望的时候也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表现,如果这时父母只顾玩游戏,孩子就会有被忽略的感觉,甚至认为爸爸妈妈不爱他了,在爸爸妈妈眼中,自己都没有游戏重要。孩子为了情绪,就会想去宣泄自己心里的不愉快,孩子可能以哭闹、乱砸东西等方式吸引父母的注意,也可能用玩手机、打游戏等方式来自娱自乐。不再和家长们沟通,渐渐的代沟越来越深,当家长再想去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却已经不可能了。这时事情的发展就已经超出的了父母的能力范畴了。
4、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影响
有心理专家表示,孩子多和父亲一起玩耍,会极大的增加孩子对父亲的依赖,会很懂事听话。也会大大增加孩子在独立自主的时候的勇气。父亲在陪伴孩子时玩手机其实是一种“冷暴力”,是对孩子感情上的冷漠。在家庭教育中,长期遭受冷漠的孩子容易产生孤僻性格,内向,冷傲、不愿和别人交流沟通,心理不能健康地发展。孩子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变得很冷漠,对他人也是漠不关心,甚至有可能成为冷暴力这个“接力棒”的传递者,尤其是他们在处理自己家庭问题时也可能出现障碍。
父亲如何改掉孩子玩游戏的习惯,给孩子做出榜样?
①培养自己手机以外的兴趣,比如看书、运动
有些父母,一下班就窝在沙发里玩手机,刷视频、追剧、打游戏,如果家里老人说两句,他们就会说:“上班那么累,下班回来还不让放松一下啊。”其实,下班回家放松,可以有很多方式。所以,父母们要培养自己手机以外的兴趣。
比如,看几本好书,去健身运动,学习烹饪食物等等。这些兴趣爱好,同样可以放松心情,还可以陶冶情操。孩子在父母这些爱好的影响下,也会慢慢远离手机。尤其是陪孩子一起阅读,可以拓宽孩子的知识面,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②让孩子监督自己,共同改掉玩游戏的毛病
现在的人对手机依赖很大,想要改掉爱玩游戏的毛病,一个人确实太困难。所以,作为父母可以让孩子监督自己,孩子看到父母有决心改掉玩手机的习惯,他们自己也会跟着做。
而且,被父母赋予监督的“职责”,孩子会有一种被信任、被尊重的感觉,会更加尽职尽责。这样一来,父亲和孩子可以相互监督,共同改掉爱玩游戏的毛病。
③多带孩子出门转转,转移玩手机的想法
人一闲下来,就容易玩手机。所以,父母们要每天多出去转转,养成一个少接触手机的习惯。比如,吃过晚饭带孩子出门去散散步,跟小伙伴玩一会儿,或者打打球、跳跳绳等。周末的时候,可以带孩子去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游乐场、公园等地方,让孩子长长见识,也能增强交际能力。
随着电子产品不断出现,各种游戏也成为孩子们关注的焦点,尤其对于初中生来说,各种大型刺激的游戏让他们无法拒绝。对于孩子来说这是压力得到了释放,整天沉迷其中,但是对于家长来说这是极大的困扰。
初三孩子天天玩游戏怎么办?
1、和孩子平等对话
在初三还沉迷游戏的孩子,一般背后都是有原因的。能做到与孩子平等对话的家长不多,居高临下的说教命令对孩子是没有任何说服力的,初三处于青春期,孩子们都非常希望得到来自父母的尊重。如果父母经常与他平等对话,鼓励孩子,会让孩子更加有信心,更加信服父母。
2、认识游戏对身心的伤害
长时间沉迷游戏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玩游戏会导致眼睛疲劳、颈椎病、腰椎病等身体问题,还会导致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自闭等。此外,长时间玩游戏还会影响学习成绩和人际关系,使学生失去了与同学和家人的交流机会。
十八岁的孩子一般都在上高三,而每个孩子其实都是有上进心的,都喜欢受到别人的称赞,但是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被别人看到闪光点的,以至于这部分孩子因此变得颓废,不读书天天玩游戏就是一种很明显的表现。对此,家长需要关注孩子,信任孩子,保护孩子那颗向上的心,让孩子正向发展。
十八岁孩子不读书天天玩游戏怎么办?
1、要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
当孩子在生活中出现问题时,往往会触发他们沉迷游戏的欲望。因此,家长需要持续关注孩子的生活状态,与他们沟通并给予支持。如果发现孩子日常生活中存在不健康的因素,家长需要及时采取措施,例如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增加休闲娱乐方式的多样性等。
2、家长应该对孩子的游戏行为进行监督
许多家长应该会发现现如今孩子学习最大的阻碍就是多种多样的游戏,只要一玩上游戏,大部分孩子就会将学习抛于脑后,而家长对此也只能机械性地制止,但是制止并没有多大效果,尤其是对高中的孩子而言,家长制止的越多,他们玩游戏玩的越厉害。因此想要解决高中孩子天天玩游戏的问题,还是要以疏导为主。
高中孩子天天玩游戏怎么管?
一、以疏代堵,让孩子理性回归。
爸爸妈妈们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不管你如何更改电子产品的密码,不出三天,孩子总有办法解开。大量事实也证明,以杜绝孩子上网,甚至不让孩子靠近电脑的方式来禁止玩游戏几乎是行不通的,因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脑和网络。所以,我们应该转变思维,对孩子进行有效管理,化被动为主动。
二、让孩子明白沉迷游戏的危害。
现在的孩子接触的信息比较广,对自己的身心健康格外关注,只要有一点点不舒服都会要求家长带去看医生,这是正确的保护自己的方法。所以,家长可以找权威的数据和资料,告知孩子沉迷游戏的危害。我相信孩子是能有所警醒的。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网络游戏也已经普及到我们生活当中来了,但由于孩子年龄比较小,自制力比较差,很多父母怕孩子因为沉迷游戏而耽误了学习,所以对于游戏的态度往往是避之不及的。其实父母的这些想法有些绝对,游戏对于孩子来说,既有好处也有坏处。
玩游戏对孩子好吗?
适度的玩游戏不仅没有危害还有好处,根据不完全统计,一些学霸都有喜欢玩游戏的习惯,不一样的是他们能够控制自己欲望,能够适度游戏。关于游戏的好处有以下几点:
1. 网络游戏可以放松心情,释放压力,提高反应能力。
2. 在网络游戏上我们可以开阔视野,随心所欲,不受任何控制。
3. 上网玩游戏让双手变得敏捷、提高打字水平和电脑知识的应用。
现在依旧有部分家长认为传统的“棍棒教育”比较有效,认为孩子不听话,只要打一顿,很快就能起效果。但是家长却忽视了这顿打骂对孩子内心造成的影响,或许确实能看到一时的效果,但却会产生极其深远的负面影响。
父母天天打骂孩子对孩子的影响:
1、越打越叛逆。
打孩子能让孩子听听话,那是你孩子还不够大。这样的孩子小时候也许会听话,但长大了一定会有一场迟来的叛逆,或者他会干脆逃离你,离你远远的。
2、孩子会变得更加自卑。
打骂并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性格,反而会让孩子变得战战兢兢,从小就对家长失去信任,从而打心底觉得父母不爱自己。他们慢慢会变成讨好型的人格,从而变得自卑孤独,还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影响。
父母亲是孩子的榜样,当孩子还没有一个自己完全的理解能力以及情绪系统时,父母亲的一些行为亦或是思想,会大大影响孩子今后的生活和为人处世道理。现在非常多的父母注重对孩子的培养,但是却不知道在物质上的培养,远不如精神上的抚慰。如果父母经常会在孩子的面前吵架,这个是万万不可取的,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和生理上的伤害。
父母天天吵架对孩子的影响?
1、性格存在缺陷
父母吵架的时候,孩子会感到恐惧、害怕、自责!你们吵架的凶狠样子,深深地印在孩子心里。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性格一般存在缺陷,有的变得敏感自卑,有的胆小怯懦,有的孤僻叛逆,还有的容易暴躁,甚至有暴力倾向。
2、缺乏安全感
父母经常吵架,会让孩子对父母的爱患得患失,时刻担心父母会分开,或是不要自己。年纪比较小的孩子还可能认为父母吵架是自己造成的,加重了心理负担。这样长期被恐惧、不安和紧张的情绪折磨,会让孩子的安全感严重缺乏。
相关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