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现在的社会竞争压力很大,生活中充满了不稳定性,孩子如果承受能力差,接受不了各方面带来的压力,就会产生“负面情绪”,严重者会有极端行为。所以,家长们不要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的综合教育才是我们要做的。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面对挫折?
1、培养“钝感力”,即延迟享乐的意识。
急功近利是不耐挫折的根本原因,老想着一步到位、一蹴而就,很容易失去耐心,马拉松也得一米一米的跑,横渡海峡也得一米一米的游,用坚强的意志赢取最后的胜利,培养“坚持就是胜利”的精神意志力。
2、逆向思维,让孩子看到经挫折的好处。
遇到挫折的时候孩子会很自然地感到沮丧。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引导孩子看到挫折带来的好处。
举一个例子,孩子考试不及格,如果孩子觉得沮丧,失去信心,可以鼓励孩子:考试是为了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考不及格说明我们学得还不够扎实,正好可以补缺补漏,让孩子看到失败带来的好处。
3、教育孩子不要太在意他人评价。
其他人的评价,总是或多或少,会影响我们对一些事物、事情的看法,有时候这些评价对我们有益,可以帮助我们去明辨是非、改正错误、纠正自己;但有些时候,这些评价对我们无益,甚至会害了我们,会让我们迷失自我、没有自己的主见,也有可能让我们丧失自信心。
所以,身为父母要及时教育孩子,不必太过在意别人的说法。毕竟孩子还小,内心脆弱易碎,很容易受他人诱导,自信心和自尊心也容易受到打击。
4、帮助孩子转挫折为成功。
如果能够帮助孩子把失败变成成功,那么孩子会明白,挫折是可以战胜的,努力是可以转败为胜的。如何帮助孩子把失败这个烂牌打成好牌呢?举个例子,孩子在短跑比赛中跑了最后一名。这算是一个挫折。
帮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后,帮他战胜这个挫折,如果他的原因在于平常练习太少,那么陪他练习,鼓励他再参加一次比赛,甩掉最后一名的包袱。
5、让孩子正确认识失败与挫折。
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就要经常告诉他们,失败是很正常的,摔倒了,我们还要爬起来,没有失败,又怎么得来成功?挫折,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必经路,提早告诉孩子,这不是什么难事,只要坚持克服就好了。
这样,遇到困难的话,也可以坚持度过,也会比较容易接受失败。如果孩子一遇到挫折,就选择逃避的话,那以后也不会获得成功,所以父亲要及时鼓励孩子,积极去应对困难挫折,不用害怕、不用躲藏,要相信自己。
6、提高孩子的抗压能力。
父母需要在孩子遇到失败或挫折时,加以正确的引导,孩子在“遇到挫折--解决困难--获取成功”的过程中吸取经验,总结经验,获得解决问题的信心、勇气和方法,无疑是孩子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随用随取。
办法总比困难多,山高高不过太阳,只要坚持不懈,总会水滴石穿,只要奋力拼搏,就一定能迎来胜利的曙光。
7、让孩子学会自我心理疏导。
孩子长大要自己面对很多事情,遇到棘手的问题,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能够自我疏导内心的压抑,将消极的情绪转移到积极的工作、学习中去。
在情感冲动时,不急于解决矛盾,可稍缓一会,冷静下来再做处理。当理想不可能成为现实时,可选择放手,把一些不愉快的念头,暂时放在潜意识中,力求使自己的心态保持平衡。也可以向信任的人倾吐心声,适当的宣泄也会让自己轻松一些。
孩子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不喜欢写作业,成绩突然下降,情绪低落甚至不想去学校,这些都是厌学的表现,父母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有厌学的症状,一定不要心急,看看下面这几招,能不能帮到你的孩子。
面对厌学的孩子如何正确引导?
1、不要给孩子施加过多的压力
如果孩子已经产生厌学情绪了,父母一定不要继续再给孩子施加压力,一定要先减轻孩子的负担,给他创造一个良好而轻松的学习环境,让他能在高压学习的环境下有喘息的机会,同时要多和孩子沟通,避免揠苗助长。
2、给予孩子理解与鼓励
每个人在学习阶段都会产生不想学习的念头,父母应该多开导孩子,调节他的情绪,适当用一些小奖励来鼓励孩子读书学习,给他制定几个比较容易实现的小目标,在孩子完成之后给予他鼓励和夸奖,让他体会到认真学习的成就感。
看中输赢是好事,但是事情都有两面性,过了就会出现输不起事情发生,所以正确引导很重要。父母做表率,这样的孩子家长一般都比较好胜,家长可以在孩子面前多表现一些输得起的事。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面对输赢?
1、父母不要过高期望孩子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会让孩子有压力,要让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成长,只要孩子尽力了,父母就要表扬他。
2、避免孩子产生嫉妒心理
家长在培养和引导孩子的好胜心时,特别要注意避免孩子产生妒忌心理,告诉孩子把不伤害他人作为求胜的准则。 家长不要经常拿自己孩子的 长处与别人孩子短处相比,以出人头地、压倒别人为快乐。
遇到挫折垂头丧气,这是人之常情。别说是孩子,大人也一样。“挫折是财富,苦难是黄金。”我们更应该让孩子们拥有健康积极的心理,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战胜挫折的能力。
怎么引导孩子正确面对挫折?
一、在遇到挫折时持冷静的态度
在挫折和失败面前,不少孩子缺乏冷静的态度,他将不满发泄到无辜的人身上,失去信心。对同样的事情采取冷漠和退缩的态度;逃避现实幻想的方式解决问题;或茫然无措,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行动。这些都是对待挫折的不冷静、不正确的态度的表现。家长应该引导孩子正确认识顺利与挫折、成功与失败的关系。面对现实审时度势,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对待挫折,或者说对待挫折要做出理性积极的反应。
二、“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其实就是使孩子不仅能从外界给予中得到快乐,而且能从内心激发出一种自寻快乐的本能。那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呢? 首先,父母要树立挫折教育意识。许多父母都认为,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应该对孩子保护有加。这种观念直接影响了孩子。其实,一个人受点挫折,尤其是早期受一些挫折,很有好处。家长应正确看待挫折的教育价值,把它看成是磨炼意志、提高适应力的好方法。
挫折会带来的自我否定、自我价值感的缺失、自我定位的迷失。挫折令人对周围的人与事物失去兴趣,带给压力、焦虑、失眠。很多人在挫折面前,“认命沉沦”,得过且过,当然也有人迈不过那个坎儿,选择放弃生命。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应对挫折?
1、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挫折的意义
很多孩子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会把自己的关注点都放在自身感受上,比如觉得困难、非常痛苦等等。这个时候家长需要引导孩子把注意力从沉浸在痛苦中转移到思考挫折的意义上来。家长需要告诉孩子,挫折都是暂时的,不要过于在意结果,要去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又如何解决当前的问题,避免下一次遇到相似情况手足无措,家长们应该和孩子分享解决问题的过程。
2、先让孩子释放不良情绪
比如本案例中,小馨没考好,妈妈对小馨说的话无法起到正面作用的,孩子反而会觉得好像是自己做错了。此时家长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引导孩子释放情绪,等孩子平静的时候再去引导孩子找到本次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并一起探讨如何改进学习方法等。
孩子从小学进入到初中,这不仅是他们生活和学习的一个转折点,还是孩子成长的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有不少家长也是希望孩子能尽快的适应好初中的生活,但是却不知道该怎么做,从何做起?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小升初?
1、教会孩子处理人际关系
当孩子步入初中的校园,就会和小学熟悉的同学分开,当设变都是陌生的面孔和陌生的校园环境,孩子内心难免会产生恐惧感,这也将是孩子要面临的一个新挑战。家长要及时帮助孩子调整状态,教会孩子处理人际关系,告诉孩子别人和自己一样都会害怕,所以,要勇敢一些和新同学交朋友。
2、养成有条理的习惯
初中的学习增加了很多的学科,家长要及时帮助孩子养成有条理的习惯,学习用具的收拾要有规律,做各科作业要预先安排好时间。这样需要用的时候就不会东寻西找,心烦意乱,极易影响学习情绪,当有条有理时就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很多家长不知道该怎么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其实,这并不难,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们应鼓励他们勇于面对、树立信心、永不言败,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看到希望。坚持,再坚持,直到走出困境,取得成功!
如何引导孩子面对挫折?
1、分享自己曾经的经验
过来人的经验,对于年纪还小的人是非常有帮助的,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事情,而身为父母,更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少走些弯路。
父亲可以告诉孩子自己以前遇到挫折时候的是怎么做的,这样孩子就会明白,挫折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所以,还是要多和孩子讲讲自己的故事,让孩子理解过程要比结果更重要。
2、鼓励孩子做好自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