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
孩子的性格都是各种各样的,有些孩子从小就很勤快,有些孩子则从小就很懒惰,让很多的家长为此烦恼不已,甚至是觉得自己的孩子太懒,担心自己孩子将来要吃大亏,那么,怎么解决孩子懒的问题呢?
如何解决孩子懒惰的问题?
1、给孩子制定生活目标,让孩子逐渐远离懒惰。
很多孩子喜好吃好吃的,玩自己喜欢的玩具,但是却不想干活,作为父母可以将孩子喜欢的食物玩具等作为奖励,鼓励孩子在完成自己的事情后再给予食物或者是玩具,这样慢慢就消除了孩子懒惰的习惯。
2、经常带孩子参加实践活动
在孩子的课余时间,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参加一些夏令营,爬山,或者徒步类的集体活动。
让孩子多参加实践活动,这些活动都能磨炼孩子意志,教会孩子克服困难,勇往直前。逐渐克服懒惰意识,这些活动最好父母可以协同孩子一起参加,还能增进亲子关系,让孩子学会体谅父母。
3、让孩子不要过于依赖父母
虽然孩子很小,但父母不能怕受伤、累、无所事事,甚至衣服也要帮助孩子穿,这样孩子就很容易养成懒惰的习惯。
孩子们应该被允许做他们能做的事,比如他自己的饭碗、清洁自己等等。只要孩子能动,就应该让他多尝试,这样可以减少孩子的依赖性。
4、动手练习
除了和孩子一起动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外,家长还可以有意识地为孩子选择一些有趣的动手练习。
比如孩子都喜欢出去玩,不妨准备一个纱网和一个本子,在认识大自然中的动植物时,收集一些标本带回家,和孩子一起动手制成昆虫标本、植物书签等。此外,还可以带孩子一起做些小手工,如五颜六色的盒子、瓶子之类的。
5、适时鼓励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家长的协助和鼓励很重要。帮助要适时适当,如果不给孩子提供帮助,失败太多,会挫伤其积极性和自信心;但是帮助太多就成了包办。
鼓励不必是物质鼓励,一个眼神,拍拍他,都有肯定的作用。如果家长经常对孩子说“你自己能做”、“你真棒”,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生活的小能手。
6、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
要帮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这样不仅让孩子生活的更加规律,而且对孩子的健康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非常大的好处。
特别是上学以后,要给孩子留出适当运动和早餐的时间,只有良好的作息习惯,才能让孩子保持精力充沛,也不会因为“累”而变得越来越懒。
孩子懒惰的原因:
一、家人的溺爱,养成孩子懒惰的性格。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都是小公主、小皇帝,家长一点点家务都不舍得让孩子干,孩子的脏衣服,脏袜子也都是家长承包,甚至系鞋带,穿衣服也是家长大包大揽,久而久之,孩子慢慢的就丧失了自理能力,一切等着家长来干,也就懒惰了。
二、孩子懒惰的性格,是父母疏于教育造成的。
如今社会压力大,父母们往往都忙于事业,把孩子丢给学校,下班回来也是工作或者玩手机,很少去教育孩子。家长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缺失,让孩子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和目标,他不知道勤奋的重要性,也就慢慢懒惰了。
懒惰不是孩子的专属,是我们人类的天性。如果孩子在父母得当的教育下,就会克服懒惰的毛病,养成勤奋的好习惯。孩子经常偷懒,家长跟在屁股后面催也不动,如何改变孩子懒惰的性格呢?
如何解决孩子懒惰?
1、为孩子做好榜样
父母应该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在家庭教育中,身教重于言教。我们在对孩子做要求的时候,首先我们自己就应该做到,你希望孩子能够养成的品质,自身就应该拥有。想要孩子勤奋,首先我们自己就不应该是一个懒惰的人,否则连我们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还怎么去要求孩子做到?人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尤其如此。
2、让孩子得到锻炼
千万不要放过任何能够锻炼孩子的机会,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尽量让他独立完成。很多时候,父母的过度保护反而让孩子丧失了独立能力和自信。多让孩子尝试,给他更多的鼓励和信心。孩子小的时候,可以让他们尝试一些简单的家务。比如收纳自己的玩具,整理自己的书桌。这不仅可以让孩子从日常小时钟培养勤劳的性格、习惯,更培养了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和责任感。
现在手机已经成为每个人生活中的必需品,有些孩子甚至在读小学的时候就有了手机,开始接触互联网。孩子的自制力较差,相比较成人来说,更容易出现沉迷手机的问题,尤其是互联网上一些形形色色的内容,会对孩子的身心发育带来影响。
如何解决孩子沉迷手机的问题?
1、同孩子谈谈心,告诉孩子可以观看哪些节目
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就要静下心来同孩子谈谈心,多倾听孩子,鼓励他发表自己的观点,孩子会更愿意表露自己的内心。
2、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当孩子存在沉迷于手机世界的情况时,父母就应该要反思一下自己和孩子的关系了,如果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良好,那父母就应该去跟孩子沟通,尝试去了解孩子的内心,是否有什么困惑,要跟孩子处于同等的位置,要亲近孩子,这样,家长说的话,孩子才能听进去。没有这个基础,就无法有效地解决问题。
孩子不听话并不是不可解决的问题,父母要用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孩子,凡事都要跟孩子讲明道理,而不能用武力的方式让孩子屈服,这样做就能达到不错的教育效果。
如何解决孩子不听话的问题?
首先,要理解孩子的心理和行为,找出他们不听话的原因。然后,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例如,说服、启发、引导、激励、约束等方法进行教育。
另外,要有足够的耐心,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叛逆的情况下容易激动,甚至会大吼大叫,这样对待孩子也是错误的。家长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可以坐下来与孩子谈一谈到底希望父母怎样做,必要的时候可以问一问孩子自己的缺点,然后自己也要及时改正。
第三,在制定规则和处罚时,要让孩子参与其中,为他们制定明确的目标和奖励措施,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行为习惯。
最后,关键在于耐心和信任,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并严格要求自己落实教育。通过以上方法,相信孩子们一定能够学会听话,健康成长。
孩子的厌学心理让许多家长感到十分头痛,许多家长采取不合理的方式应对,对孩子威逼利诱,甚至打骂,造成严重后果。孩子厌学有可能是很多种情况所导致的,所以处理的方式也不能一概而论,一定要找到具体原因。
家长如何协助孩子解决厌学问题?
1、调整思维和沟通方式
孩子厌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压力大”,当今社会,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考试制度,都在给孩子施压,孩子必须在小小年纪就学会如何疏解压力,否则他们就会变得性格暴躁、孤僻、软弱或焦虑。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如果家长不能随时关注孩子的压力值,在家庭生活中,过度关注孩子的成绩波动,孩子就会因过高的压力值而厌学。
2、既要关心飞得高不高,更要关心飞得累不累
孩子飞得高、飞得远自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要知道孩子飞得累不累。家长们可以扪心自问下:是否愿意让孩子用身心健康,来换取成绩?有的家长对孩子“鸡娃”式教育,虽说成绩上去了,但却给孩子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未来走上社会后的发展也不算理想,由此来看,只抓孩子的成绩,后果是得不偿失的。
家长苦恼初中生心理问题及疏导,这种心理问题的发生若对孩子不管不问,不采取相应的家庭教育方法的话,只会让孩子的成长道路越走越歪,所以我们作为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去解决这种问题。
如何解决初中孩子的心理问题?
1、亲人疏导,调整心态
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老师、同学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不妨让他们的亲人来帮助疏导。工作中发现,有些学生遇到烦恼,向自己的亲人倾诉一番后,因为得到了亲人的支持和关怀,抑郁之感会烟消云散。
2、多关注,及时鼓励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正在形成自己的思维和认知,他们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发展,这是一种值得鼓励的心理状态。如果孩子对考试有强烈的期望,家长应该及时鼓励他们。
家长不可能永远陪在孩子身边,孩子总有一天要独立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现在很多家庭当中,孩子是独生子女,从小被父母所溺爱,不食人间疾苦。这样的孩子大多数就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容易在学校和社会的竞争中被淘汰。
如何让孩子独立解决问题?
1、有意识的引导,让孩子自己先思考,如果不对,可以予以纠正,不可立即替他想问题。可以告诉他:你自己先想想,不会再来找我。这样就可以鼓励孩子做独立思考,又不至于让他觉得无依靠。
2、做“狠心”的父母,什么意思呢,为了培养孩子能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你不得不经常扮演一个狠心的、严厉的父亲母亲,凡是遇到困难先让他自己思考,动脑筋,不应立刻前去帮忙。
3、让孩子学会自理生活。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提高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孩子能自己动手做一些日常小事的时候,父母要放手让孩子去做,如买文具、打扫房间、买菜、做饭等。不要怕孩子弄不好,也不要因为心疼孩子而代劳。孩子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锻炼,才能发展成一个健全、独立的人。
4、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问题,每个孩子都有一颗好奇的心,对什么都感到新奇,这不奇怪,关键是你要如何扮演好十万个为什么。不论什么问题,一旦被提出来,就要认真回答,至于会不会倒在其次,一定要让孩子感觉到你对他的问题非常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