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8
我们常说,最失败的家庭教育,就是养育出一个不尊重父母的孩子。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感触,觉得自己从小对孩子无所不依,可等孩子长大以后,却动辄跟自己顶嘴、吵架,甚至有些孩子还会跟父母大打出手,抱怨孩子一点都不尊重自己。父母为什么会养育出这样的孩子呢?如果已经出现这些情况,父母又应该如何处理?
孩子对父母不尊重怎么办怎样教育?
1、不可过分满足孩子。
我们绝不可以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家长的一切,父母对他的需要应该无条件地满足,他可以随心所欲得到任何东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因为愿望得不到满足而体会到失望感,这是一个人成长必经的过程,家长不必害怕孩子因此受挫折,而是应该引导孩子慢慢从挫折中学习、了解自己并非万能,不可以无限制地随心所欲。
2、让孩子了解养育的辛苦与不易。
现在的孩子,多数不知道父母赚钱辛苦,爸爸妈妈觉得孩子太小,与他们沟通工作上面的事情完全是天方夜谭。因此,孩子想要什么就给钱去买什么,不想掏钱的时候,就训斥孩子,这样的举动并无益于我们维持父母形象,也让无辜的孩子成了“牺牲品”。为了让孩子更合理地消费,让他们知道养育的辛苦与不易,我们应该适时提起自己工作上的事情,让孩子知道赚钱辛苦,不能一看见喜欢的就向爸爸妈妈要钱去买,不买就闹。这样,既恢复了孩子的知情权,也能让孩子珍惜自己现有的生活,从心里产生对父母的尊敬和感激。
3、有礼貌的地纠正孩子的错误。
如果孩子有时对父母做了不敬或粗鲁举动,比如和父母顶嘴,面对父母的要求置之不理,生气时摔门而去等。父母可以等到孩子的心情平静之后,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谈论发生的事情。作为父母,这是一个聆听孩子的绝妙机会,让孩子告诉自己,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当时他们那么做时是怎么样的心情?如果父母能够保持客观的心态,告诉孩子:假如我们在那时用摄像机把整个过程拍了下来,我们会看到怎样的情况呢?这样做,可以起到让孩子重新审视自己的行动,整理自己的思绪,找到正确处理方法的过程和机会。
4、指出错误,同时表明期望。
孩子犯错的时候,想每次都忍住不去批评,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但是,你需要做的是把你的期望传达给孩子,并提醒他犯错的后果,而不是单纯地吼孩子。
5、营造平等互爱的家庭环境。
和谐的家庭氛围会使孩子从小就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同时也能感受到父母之间的爱,这样会使孩子知道父母也是需要别人的关爱的,从而帮助孩子从学会关心父母开始发展到关心他人。家庭成员之间必须互相尊重,首先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之间是平等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在观点方法上的一致性才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和谐才能一致,一致才会成功。如果父母的意见不一致,就会造成孩子的投机心理。
6、给孩子做榜样。
让孩子尊重父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父母首先要尊重孩子。父母只有用自己的行动向孩子示范,让孩子在父母的模范行为感召下,尊重父母。在北美也经常听到父母为孩子不懂得尊重自己而烦恼,有的父母说,我经常什么事都帮孩子做了,可他们对我很不尊重。其实在我看来,孩子得到了父母有关尊重的教育,但是父母只是用语言教育孩子,而缺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孩子示范和演示。换句话说:要培养孩子对父母真正的尊重,父母得向孩子做出表率的行动,让孩子明确什么是尊敬的具体行为并模仿父母的行动。孩子并不仅仅靠听父母讲话,他们也会观察父母之间如何交谈,父母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
7、正视孩子的需求,并适当放手。
父母需要正视孩子们成长中的需要,理解他们,合理的需求尽可能的满足他们,不合理的也不要直接拒绝,要讲明白缘由,不要与叛逆期的孩子积攒矛盾。
孩子对父母不尊重有哪些原因?
一、家长的行为方式。
有些家长自己都不会尊重自己的父母,日常生活中的不尊重等行为都被孩子看在眼里,久而久之,孩子会认为对待父母的态度就如同自己父母对爷爷奶奶的态度一样。有些家长要求孩子不要玩电脑、手机,自己却离不开;要求孩子讲文明礼貌,自己时常爆粗口。
二、家长绝对权威的影响。
有些家长仍然受传统观念的左右,认为孩子的生命和未来的一切都是自己给的,孩子应该要无条件服从家长。因此,家长做什么事情都不会照顾孩子的感受,也就是现在家庭中出现频率很高的“我是为你好”。比如偷看孩子日记,在家不能发表意见,不能顶嘴等等。另外,家长习惯性地在外人面前批评自己的孩子也是一种伤害孩子自尊的行为。
三、家长溺爱的影响。
当今,孩子成为很多家庭运转的核心,家庭成员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孩子身上,对孩子有求必应。慢慢的,孩子会认为家人对自己的好是应该的,导致恃宠而骄,不会感恩和珍惜家人的疼爱,对长辈毫不尊重。
四、把孩子当工具人。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这确实没错。而很多家长因为种种原因,一生的理想抱负没有实现,就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要让孩子光宗耀祖,将来衣锦还乡。孩子毕竟是独立自主的生命个体,父母可以通过影响力来传递自己的某种寄托和期望,但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自然得不到孩子的尊敬。
孩子对父母不尊重的处理方式:
1、主动放手,让孩子独立成长
我们要学会适当地放手。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我们可以鼓励他们自己寻找解决方案。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还能让他们感受到成就感。记住,有时候我们的“不主动”,恰恰是最有力的支持。
2、言多必失,沉默是金
我们需要改变自己的沟通方式。在和孩子交流时,要言简意赅,点到为止。我们不必时刻说话,有时候沉默反而能更好地传达我们的意思。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倾听,理解孩子的需求和感受,给予他们充分的关注。
3、坚守原则,展现自信
我们需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当我们犯错时,要勇敢地承认并道歉。同时,我们也要在孩子面前展现出自信和力量。只有这样,孩子才会真正尊重我们。
14岁青春期孩子思想还未成熟,她们很多时候并不清楚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只是为了彰显个性,冲动下做出的举动。当孩子表现出对父母不尊重时,父母首先要立即叫停,向孩子强调这种行为的错误,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14岁孩子对父母不尊重怎么办?
1、建立规则。
14岁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是很差的,这就需要家长制定规则,这种规则可以让青少年在做某些事情前,先考虑后果,有了这种考虑,他们很可能会不得已的压制下自己的怒火,控制自己的行为,所以建立一定的规则和相应的惩罚措施也是必要的。
2、跟上孩子的步伐。
家长要想教育好孩子,真诚地和孩子交流,应当尊重孩子的想法,并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同时,作为家长也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与素质,多关注一些新鲜事物,多关注孩子喜欢的东西,努力让自己的思想跟上时代,不要让孩子觉得家长落后了。
孩子从小就要给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孩子不尊重父母,应该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平时父母要以身作则。和孩子好好沟通,做朋友,多给孩子传播一些正能量!
孩子对父母说话不尊重怎么办?
1、激发孩子同情心
生活中,善于同情别人的人,总乐于付出、乐于奉献,这样的人以对方乐而乐、对方苦而苦,只要将孩子培养成这样的人,尊重父母就在不言而喻中,就是一个尊重父母的孩子。
2、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首先有融洽的家庭气氛会让孩子从小感受到父母的关怀,让孩子知道父母也是要照顾别人的,从而帮助孩子从学会关爱父母走向关怀。家人之间必须相互尊重,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孩子们感觉到父母是平等的。
孩子叛逆期来临,经常会对于不喜欢做的事情就表现出拒绝,而有的孩子拒绝的方式就会比较夸张与极端。例如大发脾气或者大吼大叫,非常不尊重父母。孩子虽然已经成长,但是并没有完全独立,这时候父母正确的教育还是常重要的,对他们将来良好性格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孩子大声吼叫不尊重父母怎么办?
1、不要使用暴力
父母要在孩子面前设立一些惩罚机制,但这并不意味着要用暴力去鞭打孩子。暴力行为,无论是对孩子的身体,还是心理,都会有极大的伤害,也会给他的人生造成很大的阴影。暴力只会产生暴力,永远都带来不了和平。一个家庭如果充满暴力,那么这个家庭也永远不会幸福。
2、允许孩子有情绪
情绪是每个人都有的正常表现,情绪的唤醒有多种途径,例如:不被尊重,感觉自己受到蔑视、侮辱;体会到挫败感而迁怒;自己的意愿没有达成等。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有情绪表达,即使是不正常的情绪表达行为,这是孩子改变的基础。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不尊重父母的现象可谓比比皆是:专挑好菜吃,却让父母吃自己的剩饭剩菜;在同学面前肆无忌惮地把自己的父母称呼为“老头”、“老东西”;父母一说话就顶嘴,动不动就跟父母吹胡子瞪眼……父母应该深刻认识到:如果孩子连尊敬父母这个最基本的礼仪都做不到,就更谈不上尊重他人、关心他人了,将来在社会中就无法立足。因此,一定要让孩子学会对父母的尊重。
对父母不尊重的孩子怎么办?
1、不要过度保护孩子
很多家长对孩子过度溺爱,孩子们养成了总是向父母要东西的习惯。一旦他们不满意,他们就开始发脾气,不顾父母的辛勤工作和经济承受能力。父母应该让自己的孩子参加一定数量的劳动或兼职工作,让孩子明白辛苦工作的艰辛和财富,孩子们会逐渐珍惜自己的生命,也会从心底感激和尊重父母。
2、不要溺爱孩子
孩子是父母手心里的肉,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爱孩子必须要讲究方式方法,溺爱绝对是不可行的。网络上经常可以看到的一些关于孩子殴打父母的视频,大多数都是溺爱孩子造成的结果。这样的孩子不仅不懂得感恩和孝顺父母,最重要的是当他步入社会以后,只要遇到挫折,很有可能就会做出一些冲动过激的行为。
不是每个家庭的孩子都不尊重父母,但总有一部分孩子是不尊重父母的,他们动不动就挑战父母的权威,对父母顶嘴,甚至是辱骂父母,根本不把父母放在眼里。需要父母多反省自己,是不是教育方式出现问题。孩子的大小问题,其实主要在于沟通,只要能够保证亲子的顺畅沟通,那么解决这些问题将不是难题
13岁孩子不尊重父母怎么办?
1、尊重孩子,平等对待
家长应该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而不是谁的附属品。不论孩子年龄多小,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尊重孩子的个性、想法和隐私。家长们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和孩子交流就如同和朋友交流一般,那么孩子也会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家长,平等沟通,减少责骂,有助于增进亲子关系。
2、建立规则
13岁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是很差的,这就需要家长制定规则,这种规则可以让孩子在做某些事情前,先考虑后果,有了这种考虑,他们很可能会不得已的压制下自己的怒火,控制自己的行为,所以建立一定的规则和相应的惩罚措施也是必要的。
尊重他人是一种美德,是一种高尚情操。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获得他人对你的尊重。父母需要静下心来,好好想想,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局面?做为父母的,应该是懂得自律的形象给孩子树立正确正能量的榜样。
20岁的孩子不尊重父母应该怎样教育?
1、年轻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是很差的,这就需要家长制定规则,这种规则可以让青少年在做某些事情前,先考虑后果,有了这种考虑,他们很可能会不得已的压制下自己的怒火,控制自己的行为,所以建立一定的规则和相应的惩罚措施也是必要的。
2、让孩子学会用尊重的语气说话。多数孩子在顶撞了父母后会感到愧疚甚至害怕。所以当孩子有不尊重家长的行为表现时,家长应该及时加以制止,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对别人造成了哪些影响。
3、家长日常可以在孩子面前显得不要针对、非刻意地多给孩子讲解一些尊老爱幼、尊师重教的故事或者身边案例。不要刻意,就是为了不让孩子感觉你是在教育他,以免孩子有抵触情绪而降低效果,要做到教育且无形。
4、平时要做好榜样,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最能影响孩子。比如夫妻之间的彼此感恩和尊敬,夫妻对自己长辈和父母的尊重与孝敬,这点点滴滴都会被孩子看在眼里,印在心里。如果平时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都相互尊重,对祖辈和他人长辈也很有礼数,孩子也会不自觉的模仿起来。
相关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