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随着智能家居的越来越多元化,我们大家或多或少的都会购入智能化产品,那么智能家居所用到的协议有哪些呢?我们在选择的时候,又该如何选择?
智能家居协议
1、红外
红外遥控是一种无线、非接触控制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信息传输可靠,功耗低,成本低,易实现等显著优点。可以说红外遥控是目前最普遍的遥控方式,绝大多数的空调、电视机、机顶盒、DVD、电风扇、投影仪基本采用的都是红外遥控。
2、射频:
射频遥控的普及地位略低于红外,相对于红外而言,射频遥控的主要特点在于可穿墙、遥控无方向性、遥控距离远(最远可达50米)。虽然射频遥控可以采用的频段很多,但是目前主要使用的303Mhz、315Mhz和433Mhz这几个频段。常见的产品有汽车、灯光系统、窗帘、防盗器、防盗门等产品。
3、蓝牙:
蓝牙遥控经过多年的发展,功耗以及传输距离问题都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但是由于其无法进行复杂组网,因此目前采用蓝牙遥控的家电并不多,目前生活中常见使用蓝牙遥控的一般有:电视机、互联网盒子等。
4、WIFI:
物联网技术顾名思义产品最终都需要接入互联网,Wi-Fi是因特网的入口,无论是蓝牙/Zigbee/Z-Wave产品都需要一个网关,通过Wi-Fi/LTE技术接入因特网。所有家用路由器都支持Wi-Fi,家庭只需要购买一个Wi-Fi单品就可以体验智能化操作。
5、Zigbee:
Zigbee深耕智能家居智能照明市场20年,形成了完整的生态和应用场景(包括米家,飞利浦Hue,亚马逊Echo,三星SmartThings),在较长的一段时期会维持稳定的增长态势。
不能和手机直联是Zigbee最大的痛点,在AIOT年代,智能手机肯定是最主要的智能设备,Zigbee技术发展了20年,没有一款主流的手机宣布支持Zigbee技术,随着蓝牙,Wi-Fi,Cellular(NB-IOT/LTE-M)等三大主流技术加大物联网的布局,Zigbee技术在智能家居行业依然会维持较长时间的领先地位,但Zigbee面临的挑战会越来越大。
6、Z-Wave:
Z-Wave深耕智能家居智能照明市场近20年,形成了完整的生态和应用场景,互联互通和产品一致性是Z-Wave的最大卖点,推出Open Z-Wave应对生态封闭问题,又推出Z-Wave LR切入广域物联网领域。
在欧美市场有较高知名度和丰富的应用场景,相对蓝牙/Zigbee/Wi-Fi来说,Z-Wave处于Sub-Ghz的频段,优点就是功耗低,距离远,成功的避开了2.4Ghz的干扰,缺点就是Sub-Ghz带宽低,每个国家的频段规定都不一样,产品不能全球通用。
智能家居协议怎么兼容
一般而言,智能家居设备的协议兼容性有三种解决方案。
一种是通过通用协议,实现不同厂商的设备协议兼容。目前最为流行的通用协议有:Apple HomeKit和Google Home。这些协议具有多平台支持和良好的使用体验,对厂商间的设备兼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例如,用户可以通过Apple HomeKit控制多品牌设备,让智能化更加方便。
第二种解决方案是选择同一厂商的智能家居设备。例如,用户选择全部是TP-Link生产的智能家居设备,这样就能做到设备之间的协议兼容,操作体验更加顺畅。
第三种解决方案是通过中间件实现协议兼容。中间件是一个可插拔的软件,能够将不同的设备协议进行转换,从而实现协议兼容。使用中间件的优势是可以将不同厂商的设备通过中间件实现连接,降低了使用门槛。目前,国内和国外市场都有一些开源的家庭自动化中间件,例如OpenHAB和HomeAssistant,这些中间件具有完备的支持和社区,在不同环境下都能够很好的运行。
同时,协议兼容性问题不单单是厂商的责任,也涉及到行业标准的制定。一些国际组织已经开始启动标准化工作。例如,Z-Wave联盟发布了“SmartStart”计划,旨在为用户提供智能家居设备的更好使用体验。在国内,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也开始了智能家居标准化的制定工作。
协议兼容性是智能家居发展中重要的问题。不同厂商、不同产品之间的协议兼容关系应该得到更好的解决,行业标准化工作也应该得到更好的推进。只有这样,才可以让用户享受到更加便捷、智能的家居生活。
智能家居哪个协议最稳定
1、在智能家居协议中,Zigbee协议相对而言更稳定。
2、Zigbee协议使用了先进的Mesh网络拓扑结构,能够自我修复和优化路线,降低数据传输错误率和延迟。
3、此外,Zigbee还支持灵活的设备组网方式和丰富的设备类型支持,满足了智能家居设备的多样化需求。
虽然Zigbee协议的设备价格相对较高,但是从整体稳定性和可靠性来看是很值得的选择。
上一条:智能家居的目标客户群体
下一条:物联网技术智能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