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
孩子磨蹭,是让家长最头疼的问题。有的孩子早上起来磨蹭,有的孩子晚上洗漱磨蹭,有的孩子写作业磨蹭。磨蹭是很多孩子身上都会有的毛病,家长要正确看待。想要解决孩子的磨蹭,家长首先要找到孩子磨蹭的原因,找到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小孩磨蹭的原因有哪些?
一、不感兴趣。
通常,孩子做喜欢的事动作很快,做不喜欢的事就动作慢吞吞。孩子想到室外去玩,可妈妈非让他把玩具收拾整齐,孩子心里不高兴但又不得不干,自然就会磨起洋工来。
二、缺少时间概念。
孩子做事爱磨蹭,通常是因为他们时间概念较为模糊,不像成人一样具有时间紧迫感。孩子并不知道把一件事尽快做完后会有什么更好的结果,也不认为自己慢有什么不好的,孩子往往想的只是眼前的事情,这些都是由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决定的。
三、与家长消极对抗。
现在有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很少给孩子空闲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孩子一件任务完成了,家长另一件任务又布置出来了,家庭作业做完了还有额外的作业,额外的作业做完了还要练琴、画画,反正不能闲、不能玩。于是孩子便想出了磨蹭的招数,做事情还不如慢点好,反正越做的快任务也就越多。
四、策略性磨蹭,让大人代劳自己应该干的事情。
有些家长是个急性子,如果孩子行动非常慢,就很容易直接说:我来吧!然后就把孩子本来应该完成的事情,顺便完成了,最多在完成之后说了下孩子。但这种长期下来,就会给孩子一个依赖性,只要不想完成的事情,拖一拖,父母就会帮你做好,变成了“我拖延我有理”的情况。
小孩磨蹭的改正办法:
1、收起怒气,改为鼓励。
孩子磨蹭起来,脾气好的家长也有爆发的时候,但有没有发现?一旦责骂孩子后,他会更磨蹭,一方面是孩子开始分神做不好,另一方面是孩子的抗拒心理,甚至会出现叛逆。所以,面对孩子磨蹭,一定要收起怒气。当孩子做某一件事做得快时,一定要表扬,多表扬也是为孩子增加动力的一种方式。
2、多出的时间让孩子自由支配。
孩子之所以磨蹭,是因为对时间没有概念,不知道自己做一件事要花多长时间,所以家长可以为孩子制定一个计划表,把每日必做的事都列好,比如每天早上上学前要做的事,换衣服多长时间,一件一件列出来。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看看一段时间内到底都能做什么,任何事情一旦细化,就会发现时间其实很紧张,让孩子有了紧迫感,做事就不会再磨蹭了。
3、家长要以身作则。
要知道,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家长要先学会以身作则,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带动孩子成为不磨蹭的人。
4、让孩子对事情产生兴趣。
比如和爸爸妈妈比赛穿袜子,看谁更快。家长在比赛时,可以故意放慢一点,让孩子觉得有取胜的可能,让孩子觉得自己能做得很快。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孩子最大的榜样就是离自己最亲近的父母。
5、让孩子承担磨蹭的后果。
孩子拖拉,家长可以“随波逐流”,让孩子尝到磨蹭的坏果。比如早上孩子不起,那么家长就让孩子尝到迟到的坏果,让孩子亲身体验到磨蹭的坏处,孩子才会主动的去改掉这样的毛病。
6、教给孩子提高效率的办法。
有时候孩子拖拉,其实是因为孩子真的不知道怎么做才会高效。比如学习这件事,要是孩子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那么学习起来必定磨蹭。所以,家长可以教给孩子一些提高效率的办法,从而减少孩子拖拉的情况。比如家长可以设定一个时间,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项作业,让孩子感受成果,提高效率。
吃饭拖拉磨蹭的小孩要不就是自身习惯的问题,要不就是家长饭做的不好吃,孩子不想吃。对于第二种,家长可以适当做出改变,第一种,家长要解决孩子的习惯问题,在平时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并通过以身作则影响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孩子吃饭拖拉磨蹭的原因:
1、对这件事不感兴趣
做喜欢的事非常积极,不喜欢的事能怎么拖延就怎么拖延,慢吞吞的,这是很多孩子的通病。当孩子对一些事不感兴趣,而家长又坚持要让他们去做时,孩子就只有“磨时间”,敷衍了事了。
2、天生慢性子
有些小孩不管外界发生怎样的变化,都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行动轨迹,只全心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两耳不闻窗外事。这样的孩子一般性格比较安静沉稳,做起事来也是不慌不忙、慢条斯理的类型。
3、父母做的“榜样”
有些家长自己做事时不紧不慢,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把事干完,这种“慢吞吞”的性格和做事方式当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让孩子养成做事磨蹭、没有时间观念的习惯。
4、家长包办一切
有些父母嫌孩子吃饭慢,就喂孩子吃;嫌孩子房间整理得不好,就帮孩子整理……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养成依赖心理,且缺乏动手能力,很少能在合理的时间做完该做的事情。
孩子吃饭拖拉磨蹭的解决办法:
1、让孩子参与做饭,调动他吃饭的积极性
如果孩子对父母做的饭菜不感兴趣父母可以邀请孩子一起做饭。例如,买菜前可以问一下孩子想吃什么菜,让孩子陪着一起去超市买菜、挑水果、帮忙洗菜、等等,父母做菜时也可以让孩子在旁边参与做饭,打打下手,如果孩子比较小可以让他在旁边看看妈妈是怎样做出他喜爱吃的菜的,他有参与他就会有一定的自豪感和成就感,进而爱上吃饭!毕竟自己参与做好的菜吃起来感觉更香啊!
2、让孩子真正感到饥饿,以促进他的食欲
父母用命令、恐吓、打骂的方式逼迫孩子吃饭,效果通常不佳。记住宁愿这一顿不吃,也不要让孩子哭着吃饭,这是最不好的情绪,会让孩子更加排斥吃饭!这时父母可以增加孩子的运动量,促进他的肠胃消化,让孩子真正感到饥饿,等到了吃饭的时间,孩子自然而然就开心的好好的吃饭。
3、让吃饭变的有趣
有些孩子吃饭期间特别喜欢玩,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喜好不断增加吃饭的趣味性,父母可以给孩子准备颜色鲜亮的卡通碗筷,还可以把饭菜做成各种各样可爱的造型,这些视觉上的刺激都有助于增强食欲。另外,父母还可以给饭菜取各种新奇有趣的名字,孩子就会觉得吃饭也是很有意思的!
4、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家长需要从小培养小孩的饮食习惯,养成一日三餐良好的饮食习惯,且建议家长固定吃饭的时间,如小孩20分钟内未吃完饭,无论小孩是否吃饱,均需收拾餐具。并且两餐之间应避免小孩摄入零食,逐渐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5、保持环境安静
吃饭时应避免看电视、玩手机,这些因素容易导致小孩分神,影响吃饭效率,造成小孩吃饭磨蹭的习惯。此外安静吃饭,还可以避免呛咳的发生。因此小孩吃饭时,家长应尽量营造安静和谐的氛围。
6、父母做出榜样
父母吃饭时要做到不挑食、不偏食,避免吃饭磨蹭的习惯,否则小孩同样容易出现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父母良好的榜样,可以树立健康的形象,可以促进小孩改掉吃饭磨蹭的习惯。
一般来说,孩子写作业拖拉磨蹭,没有时间观念是从小没有养成时间观念,对学习认识不足。这时候,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则,自己做事的时候也切记拖拉。然后,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任务意识,以及目标规划,从而帮助孩子远离拖拉。
孩子写作业拖拉磨蹭的原因
1、对时间没有概念。尤其是上小学的孩子们,对于时间没有什么概念和理解。只知道,妈妈叫起床吃饭上学,就是该起床,要去上学了。到了学校后,就会有老师或者学校的钟声来提醒上课或者下课,以及放学回家。而且,孩子们的天性都是爱玩,常常都会因为沉迷与玩耍和游戏而忘记了写作业的时间。
2、课堂听课效果差。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课堂知识为基础是高效率作业的前提,而有的学生图省事,做作业前不先消化和理解所学的内容,作业拿过来就做,这样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了,一会儿翻翻书、一会儿回忆老师上课讲的内容,一会儿又打电话问别的同学,写作业的速度自然也会慢下来。
3、不喜欢学习或者不会。有很多的孩子普遍存在着厌学的心里,讨厌学习,不喜欢学习。而且,还有的孩子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理解不了,不会做。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孩子写作时出现磨蹭的情况。
4、被某些东西吸引。科学的研究证明,上小学的孩子注意力时间是很短的。所以,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分心,或者被某些东西吸引的情况。比如,书桌上那盆开得芬芳四溢的水仙花,阳台上被风吹动而发出清脆悦耳的风铃,以及妈妈在厨房做饭飘过来红烧肉的香气等。
5、任务意识不强。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往往认为学生的一些问题等长大后就会自然解决,但上学以后,发现了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再想改已经很难了。家长给学生布置任务时,学生任务意识不强,就像没有听到一样,没有任何动作反应,或者是家长的指令没有威慑力,学生认为即使完成不了后果也不是很严重。
6、学习能力低下。学习能力包括视听觉能力、记忆能力、阅读能力。学生如果学习能力低下,要想达到老师与家长的要求,就要比同龄学生付出更多的努力。
7、情绪不佳。放学后学生认为终于可以玩了,在玩得高兴时被家长拉回来写作业,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对作业及学习产生厌烦。另外家长监督太多、作业难度太大或量太多等都会导致作业情绪不佳。
8、外界干扰。有很多的家长都存在一种现象,就是在孩子写作的时候去打扰孩子。比如,孩子正在写作业,妈妈切好一个西瓜,给孩子送去。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做在孩子的旁边盯着孩子,并且时不时的指出孩子的错别字或者算错的数学题。有的家长还做在孩子旁边听音乐,打游戏。这些来自外界的干扰都是导致孩子写作业磨蹭的原因。
孩子写作业拖拉磨蹭的解决办法
第一、仔细了解到孩子的具体学习困难,给予帮助与指导,家长力不从心的话,就要考虑让专业的老师来指导。
第二、不要过于强势,尊重孩子,平等交流,让孩子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第三、消除对抗情绪。长期原因可能是青春期逆反,短期原因可能是心情引起。家长要多陪孩子游戏娱乐,建立和孩子快乐的互动模式,避免在一起就自动进入“对抗”状态。
第四、评估孩子具体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目标与计划,不要过高,而是稍稍努力就能达到,达到后进行赞美和鼓励,再设定更高一点儿的目标。
第五、及时表扬与肯定,赢造喜悦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不断受到鼓舞,并及时鼓励孩子取得的成绩,比如“这个字写的很工整”“这道题回答的很迅速,你是怎么做到的?”
第六、督促做好时间管理,孩子越小专注的时间越小,可以用番茄钟法则,没次10-15分钟让孩子休息一次,慢慢的增加时间,这样劳逸结合,孩子也就更愿意长时间的做作业了。
第七、对于那些做作业磨蹭的孩子,我们要制定好学习计划,例如根据作业量规定他写作业的时间,或者让孩子多参加一些限时完成的游戏等,这样可以锻炼孩子对时间的概念,让他自觉的把握好写作业的时间。
第八、给孩子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大家都知道孟母三迁的典故,环境对于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所以我们尽可能的为孩子将学习环境布置好,例如有条件的可以在家里布置一间书房。
小孩胆小的原因:
1、经常对孩子发火
有些父母自以为自己严厉,所以经常会对孩子发火,以至于孩子非常害怕他们,他们以为孩子怕家长是一件好事,这样教育起来也非常方便,可以把孩子变得非常听话,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如果你经常对孩子发火,让孩子对你产生了一种恐惧心理,那么这对于他的成长也是有很大害处的,他可能会变得非常胆小,甚至内向。
2、经常吓唬孩子
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安全考虑,常常会采用吓唬的方式来教育,他们以为这种方式可以让孩子明白道理,其实只会造成孩子的心理负担,时间久了就会导致孩子变得胆小,自卑。
3、打击孩子自尊心
有些孩子之所以不喜欢跟别的小孩玩,之所以胆子比较小,就是因为性格太过内向原因造成的,他们的性格之所以太过内向,就是因为自卑,而这种自卑跟家长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4、受过惊吓
孩子胆小除了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之外,还有一部分是受到外界的刺激造成的。比如着火、车祸、灾难等等,惊恐慌乱的场面会在孩子的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记,难以抹去。
小孩胆小的解决办法:
一、要顺其自然,切勿操之过急
孩子胆怯的不良心理行为是随着年龄增长,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发展而来的,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能克服,一定要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耐心引导。
二、相信孩子,无条件给予鼓励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过于着急,总是对孩子说你这么大了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真是没有出息等之类的话,这会对孩子自信心造成很大打击的,还会让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做任何事情不相信自己能做好。
三、创造条件,扩大孩子的接触范围
家长应有意识地让孩子广泛接触社会,引导孩子与其他人接触,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游戏、购物、接待客人等活动中去。对不敢去找别人玩的孩子,可先带他观看别的小朋友游戏,当他被别人的欢乐情绪感染时,请别的小朋友来邀请他,并鼓励他积极参与。
四、放手磨炼孩子
要敢于放手让孩子在生活的海洋中得到磨炼。有的家长总是把孩子当成小孩子,或怕其经不起摔打,动不动就说:"你不行","你还小"。家长的包办代替会养成孩子胆小怕事的性格,缺乏独立精神和应变能力,一旦离开父母便神色慌张,不知所措。
适度的挫折与磨难,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财富。家长千万不要轻易地将之剥夺,而应该放手让孩子自由玩耍。孩子尤其爱玩沙子、玩泥巴,家长应努力不去干涉他怎么玩。
五、找到内因,对症下药
也许孩子只是内向,是先天造成,是家庭环境无法改变造成,但孩子却十分懂事听话,就不要有过多的担心,因为内向和外向没有好坏之分,只有乐观和悲观才会造成人心理上的改变,多尝试和他交流,即使内向,但内心快乐,他的心里也是健康的,不要因此而瞧不起他,因为孩子的自尊是一切美好生活的前提。
不当父母不知道孩子有多气人,真的是平时母慈子孝,出了问题就鸡飞狗跳,特别孩子总是拖拉磨蹭,还不知道着急,自己催来催去,却发现根本不管用,这是因为你用错了方法。那么孩子拖拉磨蹭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有哪些呢?
孩子拖拉磨蹭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一、找原因。
1、家长过度催促。
家长越催促,越容易引发孩子厌烦,乃至于激起叛逆之心,尤其次数一多时,孩子对父母的催促只会当成”耳旁风“。
可以说有时候孩子拖拉,问题不在孩子,而在于父母说得太多了,过多地催促孩子,只会适得其反。
2、缺少时间观念。
其实很多孩子做事磨蹭,归根结底就在于没有时间观念,他们不知道半小时和1小时究竟有什么区别,也不清楚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没有紧迫感,于是做事情自然”慢慢悠悠“,让家长干着急。
3、存在畏难情绪。
有时候孩子之所以拖拉,还可能是因为存在着畏难情绪,对接下来的任务有过高的心理压力。
比如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送孩子上学堪比”上刀山下火海“,可带孩子去买心仪的玩具,一眨眼的功夫孩子就能收拾完成,这就是因为在孩子心中,对上学存在一定的心理负担。
4、孩子有依赖情绪。
眼看孩子穿衣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很多家长都会忍不住心里着急,三下五除二帮孩子把衣服穿好。
可等下次再穿衣服时,孩子还是老样子,家长只能再度帮忙,陷入恶性循环,使孩子产生依赖情绪,拖拉成了常态。
二、解决办法。
1、凡事不要包办。
很多家长因为对孩子不放心,或者是孩子做事情太慢了,家长就会主动帮助他收拾,因为这样可以省下来很多的时间。这种做法虽然节省了时间,但是你会打扰孩子的思路,甚至还会让他让养成凡事依赖妈妈的习惯。这种行为虽然可以解决当时的问题,但孩子的坏习惯会继续保持下去。
2、用比赛等方式激发兴趣。
激励也改变孩子拖拉的一个好方法,就比如说孩子起床比较慢,你可以和他同时起床,然后进行比赛,看你们谁在这个过程能够胜出,胜出的人给予一定的奖励,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把注意力集中起来,慢慢的就会改变他们拖拉的毛病。
3、给孩子做好榜样。
如果想要改变孩子不拖拉的情况,家长不要一味地催促他们,而是要做一个榜样的作用。在生活中,父母雷厉风行的做事情不拖拉,孩子也会从你的学习到。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以父母给孩子做榜样是一个改变孩子拖拉的好方法。
4、让孩子感受一次拖拉磨蹭的后果。
孩子做事拖拉磨磨蹭蹭,是没有意识到”迟到“所要面对的惩罚。父母总是急着催促孩子,尽可能激励孩子快一些,但是每次都是在父母帮助下逃避了”迟到“的惩罚。其实不妨让孩子尝试一次”迟到“的惩罚。在幼儿园里,老师的话语权有时候要比父母更加有用,孩子因为一次迟到被老师惩罚,心里会埋怨父母为什么让自己迟到。这个时候,就可以顺势让孩子养成自己定闹钟起床的好习惯。
孩子不肯上学是困扰很多家长的一个问题。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家长要与孩子建立紧密的联系,要了解孩子的状况,要让孩子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小孩不肯上学是什么原因?
1、缺乏正确的学习认识。
有的孩子好胜要强,十分在意外界对自己的看法,对学习没有正确的认识,过分追求高分数,一旦遭遇挫折,就可能怀疑、否定自己的能力,从而影响学习态度。
2、学习压力过大。
学习是小学到高中阶段重要的任务之一。如果学习压力太大,孩子们可能会感到焦虑、紧张和疲劳,导致他们对上学失去兴趣。
3、与同学共处情况不太好。
随着孩子不断长大,孩子的社会意识和融入团体的需求都不断增强,可是在这方面每个孩子才能都不同,所以也许没有孩子自己预期中的感觉好,孩子会很失落。还有孩子或许是不是觉得自己在校园里没朋友?这都会导致孩子不想去上学。
小孩不肯上学家长怎么解决?
1、控制好情绪。
孩子如果出现不想去上学的情况,身为家长一定会生气、着急。但是依然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要知道家长的打骂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孩子更加逆反,要做的就是和孩子好好谈谈,了解孩子不去的学校的原因。
2、找准孩子厌学的原因。
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努力找出孩子出现不想上学情况的原因。注意这么做一定不要让孩子知道,否则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
3、让孩子尝到成功的滋味。
很多孩子不爱学习的原因,多是由于学习总是失败,考试成绩总是不如人。因此,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恰当地为孩子确定学习目标,并给以切实有效的帮助,这样孩子就能通过努力达到他能够实现的目标,获得成功的体验。成功的体验又会激励孩子的继续努力,使他不断进步。
4、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对于学习和今后的生活没有什么价值观的,他们不知道自己将来会经历什么,也不知道好好学习的重要性。所以作为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让孩子知道通过自己的好好学习,才能够让自己将来过上优质的生活,现在提早意识起价值观,才是对于他们的正确培养。
5、合理处理学习压力。
现在的孩子学习任务繁重,很多孩子因为学习压力过大而选择放弃学习。作为家长,应该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合理规划孩子的学习计划,减轻孩子的学习负担。在孩子压力大时,可以陪伴孩子散步、聊天、进行户外活动等,缓解孩子的负面情绪。
6、带孩子去体验生活。
聪明的父母都是会用智慧去解决问题的,既然孩子不想上学家长可以先满足他,带着他去体验生活,比如带着孩子去捡一天的垃圾、或者是不给孩子一分钱让他去体验生活,总之能够让他们体验到生活的不容易,他就会知道了上学到底是有多好,自然而言就会明白道理了。
小孩很抗拒上学说明他们有了严重的厌学情绪,厌学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还会危害他们的人际关系。为了孩子可以有一个好的未来,家长要尽早解决他们厌学的问题。
小孩很抗拒上学是什么原因?
1、父母干扰过多导致逆反心理。
有很多家长在孩子上学时喜欢干预,会陪孩子一起做作业、一起复习工作,但在一起进行的过程中总会在孩子背后指手画脚,会挑剔这个,挑剔那个,时间一长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会有跟父母对着干的心理。这时父母要孩子上学,孩子自己却偏偏不上。
2、习得性无助。
如果孩子成绩不好,家长总是说孩子蠢笨,孩子就会形成“我不够好”的核心信念,日积月累,孩子会产生习得性无助,开始回避学习中的困难,不愿意去上学。
3、学校欺凌。
欺凌是影响孩子上学意愿的重要原因之一。遭受欺凌的孩子可能会害怕上学,害怕与同学发生冲突。他们担心在学校遭受同龄人的伤害和羞辱。
小孩很抗拒上学家长怎么处理?
1、和孩子一起找原因。
认真放下父母的架子,和孩子沟通找他们抗拒上学的原因。如果孩子愿意说,你们就一起找根源,然后解决问题。父母也可以从学校、老师、同学、孩子好友等人,了解孩子厌学原因或者是孩子是学校遇到过什么问题?然后和孩子分析问题,找到解决办法。
2、探索孩子的兴趣爱好。
通过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可以帮助他们找到与学习相关的主题和话题。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探索不同的学习领域,并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物。
3、制定合理的目标。
结合孩子的现状,制定稍微高一点的目标。比如孩子时常考50分,那么鼓励孩子下一次争取考到60分。当孩子达到目标后,爸妈应该毫不吝啬地表扬孩子所付出的努力,才能得到这个好的成果。切忌设定太高的目标,反而让孩子感到吃力。
4、让孩子融入到伙伴和集体中。
如果孩子是很难和同学相处而不想上学了,父母应该让孩子多与同龄人接触,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鼓励孩子多出去和同龄的小伙伴玩耍,对孩子领回家的小伙伴也表示欢迎。
5、充分发挥好朋友的帮带引领作用。
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尝试与孩子的好朋友私下沟通,让他的好朋友侧面做做孩子的思想工作,激发他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其早日走出心理的阴霾,从而在心理上打消厌学不想上学的意识。
6、告诉孩子不上学的后果。
很多孩子厌学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摧残,所以才不会看重学历,甚至会感觉上学没有用,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实践一下,让孩子明白父母的苦心。
相关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