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
孩子爱上课讲话应该如何教导?
1、孩子认清楚自己对于别人的影响
孩子在上学时,对于外界事物较为好奇,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转移注意力,和别人的交谈也不在话下。
对于他们来说,也会忽视周围的环境,这时候父母就应该考虑让他们认清楚自己对于别人的影响,这种所谓的自尊心融入道德心,或许能够促使他们减少说话可能。
2、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
有一部分孩子在家不喜欢说话,但是到了学校就滔滔不绝,这可能是家里面的环境过于压抑,让孩子无法释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作为父母就应该考虑是不是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如果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父母就应该考虑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在家里面懂得利用平等自由的方式和孩子交流沟通,避免过度的管控让孩子丧失说话的欲望。
3、锻炼孩子的自控能力
长时间纠正孩子还没有任何效果,父母就可以考虑把家当做是教室,对孩子进行一定的锻炼,这种自控力的实践锻炼,对于孩子也有一定的作用。比如让孩子坐在板凳上,10分钟不准张望,再过10分钟不准说话,简短的锻炼慢慢的延长时间,也会让孩子形成这样的习惯。
4、及时地了解孩子在校情况
尤其是上课时的表现。孩子一旦出现问题,家长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冷静地面对,多与老师商量,理智地解决,切忌动不动就打骂孩子,只会适得其反。
5、 孩子自我反省是关键
只有孩子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才能有质的飞跃,所以家长父母一定要引导孩子选择正确的处理方法,这样才能有效解决孩子上课老爱说话的问题。
孩子爱上课讲话的原因:
1、孩子不懂得规则遵守
或许在家里面孩子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说话有什么影响,而进入幼儿园之后,即使老师给孩子表明上课不能说话,但是他们的行为还是不受控制。因为内心对于规则没有一个较强的遵守观念。当然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是比较正常的,毕竟无知者无畏。
2、孩子本身想要表达
孩子有自身想要表达的欲望存在。孩子在进入一个新环境之后,有别于在家里面的熟悉感,这种陌生环境也会让孩子充满好奇心。在这个过程之中,他们不可避免的会和周围人进行一定的讨论,不管是内向孩子,还是外向孩子,长时间的相处也能让他们不断的加深这种讨论的状态,从而变得越来越明显。
3、受到周围同学的影响
在上学阶段必然有这种人的存在,那些孩子他们性格外向,总是能够挑起让大家都感到有想法、有兴趣、有讨论点的话题。在课堂上一群人也就开开心心的谈论,而没有顾及到自己所处的环境。
厌学是很多孩子都会出现的情况,尤其是处于初中阶段的孩子,受青春期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不想上学的想法。家长要多跟孩子沟通交流,慢慢引导他们转变对学习的态度,重新回归校园生活。
初中孩子不爱上学如何教导?
1、家长要及时开导孩子
初中正是孩子接受知识的良好时期,这段时间也是孩子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所以,如果孩子有不想上学的现象,家长一定要及时开导孩子,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跟他们讲清学习的重要性。
面对孩子的厌学,家长首先要做的就应该是理解,家长也是从青春叛逆期度过来的,所以孩子的很多想法,家长应该可以理解孩子。在此基础上,家长再对孩子进行开导,端正孩子的学习心态,一定可以让孩子明白家长的良苦用心。
2、帮孩子找到学习的动机
帮助孩子找到学习动机,让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到爱、关注与被需要的感觉。除了生存与安全感外,人还要有爱和归属、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为学生来讲,生活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如果在学习中他们能够满足这些需求,自然也就不会产生厌学的情绪。
3、减少孩子的压力
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学一点知识,就拼命地给孩子报上不完的培训班,孩子的自由时间受到限制。或者父母给予孩子太高的期望。这样都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从而产生对学习的厌恶心理。所以家长们如果为了孩子好就要减少孩子的压力,让孩子快乐地生活,而不是给他们太大的压力,给孩子多一点自由发挥的空间。
4、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可以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每天的学习任务和时间表,让孩子养成按时完成作业和复习的习惯。同时,家长也要监督孩子的学习行为,确保他们不会拖延或偷懒。
初中孩子不爱上学的原因:
一、学习活动的重复、单调和乏味。心理学研究表明,单调、重复、乏味的刺激易引起人们的疲劳和厌烦感。缺乏生机、灵活和变通的学习生活,常导致学生厌学。
二、学习方法欠妥。由于学法不当,虽刻苦学习,却收效甚微。不会科学有效地学习,缺乏理解基础上的记忆等等,自然不会感觉到学习的乐趣。
三、学习上缺乏成就感。大多厌学的初中生,学习成绩都不理想,每次学习结果所得到的反馈都是消极的。长期得不到嘉奖或同学、老师、家长的肯定与赞赏,就会产生厌学情绪。
初中孩子不爱上学有什么表现?
1、成绩突然下降
当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稳定或者与中学之前的学习成绩开始存在比较大的落差的时候,家长就需要提高警惕了,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这种不同学习阶段的差距,明白存在差距是正常的,避免因为成绩落差引起中学孩子厌学情绪,引发厌学行为。
2、精神胜利法
具有厌学情绪的孩子,在受到挫折时,不是分析原因,而是回避现实,想法改变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往往容易沉湎于以往成功的回忆中。这些孩子的行为方式、心理特征、思维活动都与这些孩子的年龄不相称,这种自慰心理表明这些孩子对学习的厌恶情绪。
很多家长都以为孩子在小学阶段不重要,于是对孩子放松管教,其实小学是打基础的黄金时期,基础打的好不好,对以后的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家里有孩子上小学的家长,一定不能大意,当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致的时候要多引导他,并培养他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年级孩子不爱上学如何教导?
1、父母要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让孩子意识到自己长大了,不能再像幼儿园那样整体玩了,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从小学开始打基础,然后努力去实现它。
2、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心理学有这么一个基本原则, 当你有某种需要的时候, 才会产生兴趣。我们完 全可以在生活中给他出些难题,让他觉得知识贫乏的可怕,既而产生 学习的需要,增强学习的动力。
3、父母要理解孩子的这种行为,遇到孩子不愿去上学的情况千万不要大声呵斥,将大道理,这样只会加深孩子对学校的反感情绪。
4、给孩子讲有趣的校园故事,鼓励孩子去交朋友,让孩子觉得,学校里面除了可以学到知识,还可以交到好朋友,一起做有趣的事。
5、引导孩子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让他们体会到观察、思考的乐趣,进而养成观察、思考的习惯,对求 知、学习感兴趣。
6、我们先要耐心地辅导孩子学习帮助孩子重拾自信,获得成就感。然后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这样做才能帮助孩子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7、家长给予孩子充分的鼓励,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就能帮助孩子顺利实现过渡,尽快成为名副其实的小学生。
8、父母以身作则,父母要多读书,多学习,给孩子做好榜样。这一点很重要,不能父母整天拿着手机玩,反而要求孩子学习。
一年级孩子不爱上学的原因:
一、小学的老师相对于幼儿园的老师来说比较严格一点,孩子一时适应不了。
二、可能孩子在学习上遇到什么困难没有得到解决。
三、可能跟其他小朋友相处不愉快,种种心理。
生活中自信的人,让人很舒服,她们遇到什么时都能做得很好,但是太过于自信也不好,太自信不懂得谦虚那就是自负了,那么不谦虚的孩子应该如何教导呢?
不谦虚的孩子应该如何教导
1、多给孩子讲道理,我们与孩子生活,应该多给孩子讲述一些道理,让他们更加懂事。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感染孩子,我们可以在孩子面前做到谦虚谨慎,给孩子做示范。
2、在一般情况下,孩子的谦虚谨慎需要日积月累,不能一蹴而就,所以,我们就应该给孩子时间。进行适当的教育批评,我们应该面对孩子的问题时,给孩子一些提醒或者批评,让孩子反省自己。
3、要做到奖惩并济,不要只知道给孩子批评,而是应该在孩子做得好的时候,给孩子适当的鼓励。要处理把握好谦虚的尺度。对自己不懂的或懂的不够的要谦虚学习;对工作职责中本应该由自己完成的,要尽自己的才能去完成,不能因过分谦虚而失去自己显示才华的机会。
4、 通过故事培养孩子谦虚好学的好习惯,经常给孩子讲一些优秀人物的故事。尤其是同时代、同年龄的其他孩子的优秀事迹对孩子更具有激励作用。让他们知道所谓的优越性都是相对的,现在所拥有的,永远都微不足道,所以,一个人没有理由不谦虚一点。
5、 营造谦虚的大环境,孩子极易受父母的感染,父母要用自身的言行影响孩子。切不可有骄傲自满的表现,为孩子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谦虚品质的大环境,并同时和老师配合。谦虚使人进步,让你的孩子做个虚心学习的人,那样,他才能在谦虚中不断吸取知识,才能不断进步,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实现自己的梦想。
6、认知自身不足。我们应该努力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我们不能很好的教育孩子,孩子就很可能造成一种比较浮躁和自满,所以,更好地认识自身的不足,才是更能够提高自己的表现。
7、提醒你的孩子即使别人没有像你一样幸运,他们也是值得尊重的。一个真正谦虚的人会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被尊重。给你的孩子讲其他国家的儿童是如何生存的。解释即使他们跟我们的生活方式不一样,但孩子都一样,都应该相互尊重。
如果孩子学习成绩差,家长只是一味的去指责孩子或埋怨老师,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反而应该去抽出时间来与老师沟通。只要家长掌握正确的沟通方式,提高与老师沟通的效率,是一定能帮助孩子,走出学习的困境的。
孩子成绩不好,家长应该如何跟老师沟通?
1、放平心态
很多家长不喜欢找老师沟通,主要是自己有心理包袱。有的家长因为孩子表现不好,怕老师怪自己;有的家长担心自己跟老师意见不一致,容易起冲突;还有的家长觉得自己文化水平低,不敢去见老师。
要发自内心地尊重老师,无论什么情况,都要做到冷静对待;最后,要积极行动,大方自信地去见老师,用平等的态度跟老师交流。没有了心理负担,沟通就会变得更轻松。
2、找好时机
有的家长在上午给老师打电话。但忘了上午老师一直在上课,这个时候打电话给他,他当然没有办法接电话。下面给大家推荐几个不错的时间。接送孩子的时候,家长可以问问孩子在校的情况。
老师下班之后,但家长要注意提前打招呼,不能占用老师太多私人时间。老师家访的时候,家长可以跟老师进行更深入的沟通。好沟通需要时机,选对沟通时机,是有效沟通的良好开端。
3、坦诚沟通,达成共识
不少家长跟老师沟通后,经常会觉得没有效果,其实问题就出在双方没有达成共识。有了坦诚的沟通,我们就能很容易地,跟老师达成教育孩子的共识,从而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
家长要怎么去帮助孩子提高成绩?
1、让孩子学会归纳分析
教育和引导孩子学会归纳分析。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来说,他们都比较重视知识的归类总结,而且也善于归纳分析,比如,遇到新问题,学到新方法,都会及时记下来;每次练习或考试,对于新题型的解法思路、典型试题、答错的习题等都会及时整理分析(被同学们称之为“经典题、错题备用本”)。
2、找对方法
找到每门课的主攻方向,这是提高效率的关键所在。比如,语文的作文是弱项,那么就应该加强阅读和坚持练笔。英语最重要的,是培养语感以及对所学课文背诵,从默读的语感,以及所背诵的课文之中,找出正确答案。培养语感最好是阅读一些富有趣味的小段子。数学需要把书本上的定义烂熟于胸,做题精益求精不可贪多。综合科目则要注重基础和细节等。
3、不和他人比较
在学习上不要与其他的孩子去比较,而是要与他自己比较,有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这样既可以帮孩子找回自信心,又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达到自觉自愿高效率学习的目的。
17岁青少年一般处在青春期,这个时候孩子出现叛逆行为那是正常的,所以家长要正确对待,不要反应过激,导致孩子受到不良情绪的影响,更加叛逆,这就得不偿失了。家长面对叛逆的孩子,需要有宽宏大量的心怀和聪慧明智的头脑,给孩子恰当的教育,引导孩子走向成功。
17岁青少年叛逆的孩子如何教导?
1、理解和包容
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受到流行元素的影响,由于他们的思想还不够成熟,难免缺乏判断能力,常常会做出一些比较幼稚荒唐的事情,但这是孩子认识世界、步入社会的一个必然过程。当家长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时候,就能有效避免很多矛盾了,所以,家长要学会理解和包容孩子,给予孩子足够的耐心和支持,只有双方做到了相互理解,孩子才会懂得换位思考,学着去体谅家长。
2、不要说教
父母管住嘴,千万不要说教。孩子总是抱怨说明孩子心里有委屈、不满。这时候最忌讳的就是讲道理。17岁的孩子,有他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信条,道理比家长清楚多了。叛逆期的孩子就像父母身上的逆鳞,总是会戳你最痛的地方。这时候家长如果控制不住往往会使亲子关系恶化,加剧孩子内心的不满和指责。所以,父母在发生冲突或情绪爆发时要果断离开当下的环境,给自己和孩子冷静的空间。
3、舒缓压力
许多家长只知道给孩子学习压力,却不会和孩子交流,不知道孩子的心理情况,繁重的学习作业,考试名次排名,只知道要求孩子要考上好的学校。却不顾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其实孩子们的压力不比家长小,精神压力过大没有适当的放松的话,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4、制定合理的规矩
父母需要制定合理的规矩。孩子的叛逆行为往往违反了家庭中已经制定好的规则和纪律。父母可以与孩子讨论规矩和纪律的制定过程,让孩子参与进来,并且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特点,制定出适合他们的规矩和纪律。这样可以减少孩子对规矩的抵触,增加他们的参与感和自主性。
5、给予积极的反馈
父母需要给予孩子积极的反馈。孩子的叛逆行为往往是为了获得关注和注意力。当孩子表现出积极的行为和态度时,父母应该及时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让孩子感到自己是被认可的和重要的。同时,父母也应该为孩子的进步和优点赞赏和鼓励,让孩子感到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17岁青少年叛逆的孩子有哪些表现?
1、情绪烦躁。17岁青少年在叛逆期时容易出现心里烦躁的情况,会和同学发生争执,也会和自身的亲人发生争执。严重一些也可能会和老师发生顶撞冲突。
2、过强的虚荣心。这个年纪的青少年容易变得攀比,要面子,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表现欲强。宁愿把自己的生活费花光,也要买一些最流行的的衣服首饰以及请朋友出去玩上。
3、冲击正统、吐槽、各种看不惯。穿着打扮时尚个性,标新立异。不喜欢按照别人说的去做,即使是知道家长是对的听不会听,非要唱反调,彰显自己的个性。
4、有逆反心理。他们往往会看不起比自己好的人,而且反而会和那些品德差的同学走在一起,有些孩子也许还会在社会上结交一些不三不四的小混混,他们会学习别人抽烟、喝酒,还会学会骗人、打架、斗殴,但并不认为这些都是不好的举动,反而会觉得打架骂人是正义的行为。
17岁青少年叛逆的原因有哪些?
1、自我意识增强:这个办法处于过渡期,独立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把自己当“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情倾向于持批判的态度。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而与外界对立的情感。
2、企图标新立异:他们往往表现的偏执,好表现自己,有意采取与他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以引起别人的注意。
3、教育不当:教育者得可信任度、教育手段、方法、地点的不适当,往往也会导致逆反心理。
青春期的叛逆,本质上是对孩子身体行为控制权的争夺!家长的身份赋予了我们一种普遍的想法:孩子就应该听我的!但孩子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和心理诉求。希望给为家长能够认识到这一点,想要减少孩子的逆反心理和叛逆行为,家长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和孩子好好沟通,走进孩子的心里。
应该如何跟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沟通?
1、主动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家长要主动与孩子沟通交流。但是,必须不断提醒自己跟孩子交流的目的是为孩子分忧,而不是跟孩子争执。尤其不能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孩子进行指导,而是要以商量的口气向孩子提出建议。这样就能有比较愉快的交流氛围,不仅家长可以与孩子进行深入地交谈,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为孩子出谋划策,孩子也更愿意与家长交心,接受家长提出的合理建议。
2、平等是共同的基础
放下成年人的架子和面子,把自己降到和孩子同等的高度,正视孩子的现状。没有人愿意仰着脖子听你居高临下来训话,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更是如此。孩子更想得到的是一个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因此,当你放下自己所谓父母的身段,尝试以平等的态度与孩子进行沟通时,你就会发现,他们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桀骜不驯。
3、用心聆听孩子的话
父母要细心感受孩子说话背后的意思和感觉,不要单靠耳朵去听,而是要用心聆听和体会;父母与孩子沟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开放,使他们放胆说出心底话,并学习接纳不同的理念;父母与孩子交谈,一定有想法不能沟通的时刻,父母要表现耐心,语气不冲撞,这就是给成长孩子好的身教。
4、避免长篇大论的说教
沟通的问题要具体化。家长有一种习惯就是容易语重心长,但是说出的话却又特别空洞。这种语言表达是无益的。因为这些话缺乏明显的可操作性,孩子把握不住,反倒造成孩子心理上的紧张焦虑。积极的方式是要以一种具体的问话,通过鼓励的方式渐进式地与孩子沟通,这样就比较容易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而且能够把握住孩子思考、行动的方向。
5、家长要学会关心孩子
在青春期孩子的学业固然重要,但是给孩子沟通交流的时候,不能一直拿着成绩来比较,这样会让他们心理上出现压力,怀疑家长的交流动机,势必会让他们反感,不妨可以从家庭的事情或者孩子的兴趣来入手。不能每次交流都要说孩子的成绩,会触及他们敏感的神经。
6、家长要注意信任感的维系
其实,只要我们与孩子之间的信任感足够牢靠,沟通交流并不会成为难事。维系信任感并不轻松,需要家长树立值得信赖的形象,要言而有信,不欺骗敷衍孩子,要认真对待孩子的诉求等等。更需要我们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孩子感受到被信任,也会信任家长,变得更加自信,以更好地心态面对叛逆情绪。
青春期叛逆的孩子的表现:
1、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
青春期孩子心理上出现强烈的成人感,在生活中渴望做自己的主人,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不愿意受到父母过多的照顾和干预。但由于社会和生活经验不足或经济不能独立,又需要依赖父母。
2、成人感和幼稚感的矛盾
青春期叛逆的孩子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在心理上渴望别人的尊重和理解。但是因为生活和社会经验不足,知识欠缺,行为表现比较幼稚、盲目。
3、开放性与封闭性的矛盾
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希望自己与父母,特别是与异性彼此敞开心扉,真诚对待。但由于这些愿望很难满足,所以会出现强烈的自尊心受挫感。另外,由于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出现了与异性交往的渴望,但由于学校、社会和家长的舆论约束和限制,使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出现渴望与异性交往但又不好意思交往的心态。
4、自制性和冲动性的矛盾
青春期的少年在心理独立性、成人感出现的同时,自觉性和自制性也得到了加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他们主观上希望自己能随时自觉地遵守规则,力尽义务,但客观上又往往难以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有时会鲁莽行事,使自己陷入既想自制,但又易冲动的矛盾之中。
相关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