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9
手机中的花花世界更分散了孩子的精力,严重的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生活。很多家长就选择直接没收孩子的手机,严格控制孩子与手机接触的时间,但是这样就能让孩子好好学习,好好生活了吗?显然不能。相反还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所以,什么才是好的教育,是需要家长去搞清楚的。
强制没收孩子的手机的后果:
1、强制没收手机会引起孩子的对抗
孩子渴望受到父母的尊重,希望和父母是平等的关系。如果父母强制没收孩子的手机,完全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就会更加叛逆,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甚至讨厌父母、怨恨父母,孩子就会产生抗拒心理,父母越不让做什么,他就越做什么。
2、会让孩子的欲望增强
孩子的这种欲望,就是禁果效应所产生的影响。如果一个孩子沉浸在游戏或者手机世界中,突然被家长强制禁止,孩子这种想玩游戏的心并不会停止,甚至还会加强玩手机的欲望,孩子的这种欲望在父母的压制下会越来越强,父母越是禁止孩子的欲望就越强。
3、影响家庭和睦,亲子关系
孩子喜欢玩手机,但是却被父母强制禁止,孩子的愿望得不到满足,孩子心里就会生出一种怨气,甚至还会和父母吵架,和父母生气,不搭理父母,渐渐的就会影响家庭和睦以及亲子关系。
孩子喜欢玩手机家长该怎么正确教育?
1、不能暴力纠正孩子
沉迷于手机的孩子,父母千万不要用暴力的方式纠正孩子,否则会让孩子产生抵抗情绪,恶化亲子关系。家长要耐心教育引导,多带孩子参加社交活动,转移注意力。
2、让孩子意识到危害性
选择合适时机,让孩子自己体会迷恋手机后自己的一些变化。除了视力的下降、颈椎腰椎的酸痛、睡眠不足等身体健康方面,还要让孩子认识到学习效率变低、现实人际互动减少、情绪易烦躁等心理层面的隐患。
3、下“限时令”
无规矩不成方圆,玩手机也要遵守纪律,家长可以下“限时令”,以半小时为宜,时间一到就要立即收回手机,引导孩子正面使用手机。
4、家长以身作则
很多家长也喜欢玩手机,孩子哭闹直接把孩子放在一边看手机就解决了。这些会直接培养孩子的坏习惯。而且大部分父母下班回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玩手机。这会让孩子感到非常好奇,然后痴迷于拥有电子设备。所以,父母必须以身作则。回家后,家长应该少玩手机,多和孩子一起玩。
5、多陪伴孩子
陪伴对孩子来说是最重要的。闲暇时间尽量多和孩子互动,比如陪孩子看书、玩一些亲子游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这样既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又可以学习一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手机,是目前社会上非常常见的一种工具,而且现在的孩子对于手机的使用越来越频繁,甚至部分孩子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下滑、甚至出现厌学现象,很多家长都就不知道怎么办。今天就来给家长们分享一些方法,轻松应对这一难题。
叛逆期的孩子,能强制没收手机吗
不建议。对叛逆期的孩子,最好不要强制没收手机。如果采取这么强硬的措施,会令其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会造成比较大的后果,家长最好和他好好沟通,或者进行平等条约,比如一天可以要多长时间,如果违反规则,再收回。
叛逆期孩子玩手机家长该如何教育
1、教育孩子时不要打骂
家长要采取民主型的教育方式,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你想要让他不玩手机,首先就要用语言告诉他玩手机的危害性,切记采取肢体暴力。如若肢体暴力会让他产生抵触的情绪,变得更为叛逆。所以,在教育孩子时要讲究方方式法。有些专制型的父母教导孩子要怎么样,你应该怎么样都是不对。
2、控制使用频率
可能是课余生活太单调,家长也没有很多时间可以陪伴小孩,导致小孩只能通过玩游戏来打发时间,也有可能因为自己忙不让小孩来打扰自己,直接给孩子手机玩转移注意力。这些都是让孩子游戏成瘾的直接因素,那么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限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家长可以设置一些奖罚机制,比如考试进步等可以允许多一些时间玩手机。
3、限制时间
尊重孩子的意愿,答应孩子可以合理玩手机,但不能超时,不能迷恋其中,并和孩子协商约定使用手机的时间和时长,比如允许孩子手机在周末使用,一次使用时长不超过两小时等,在孩子同意的前提下,制定规则,让孩子遵守所定的规则,在一定时间内减少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
4、转移注意力
越是枯燥空虚的时候,对手机的依赖性就越大,只要拥有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并且将时间与注意力投入其中,又能从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的时候,对手机的需求就会大大降低。作为家长,有责任帮助孩子发现和培养各种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尤其要鼓励孩子参加一些可以和同龄人良性互动的团体活动,这是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
5、家长做好榜样
孩子爱玩手机,和家庭氛围也离不开关系,试想一下,如果家里爸爸妈妈都在低头玩手机,孩子自然会对手机产生好奇心,继而因为缺少自制力而沉迷其中。想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首先家长就要成为怎样的人,在孩子面前家长要少玩手机,多阅读,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玩手机对孩子的影响
1、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
孩子从小就喜欢玩手机的话,孩子的学习兴趣容易受到手机中不良价值观的影响,变得不爱学习。因为此时孩子的价值观还不是很成熟,还处于世界观正在形成中的状态,非常容易受到外界价值观的影响而致使孩子的价值观产生偏差。
2、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
还在在智力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多方面对于孩子头脑进行锻炼,比如通过一些益智类的玩具或者图书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如果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沉迷于手机中的游戏,只能让孩子头脑中接受一些无用的刺激,并不能对孩子的智力起到锻炼作用,还容易影响孩子的交友能力和与外界的交流。
3、影响孩子的视力水平
在玩手机的过程中,由于孩子长时间的盯着电子屏幕,容易影响孩子的视力,特别是有些孩子在玩手机时不注意玩手机的环境和姿势,喜欢关灯或者是躺着玩手机,这样的情况下会对视力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和伤害。
因为手机成瘾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没收手机会导致孩子情绪波动,产生抵触情绪,从而不去上学。但是沉迷手机本身就是不对的,家长既然这样做了,就坚定自己的原则,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当然,这个时候孩子也需要家长的安慰和引导,毕竟孩子没办法像大人那样冷静思考。
孩子没收手机后不上学怎么办?
1、坚持自己的原则
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树立家庭教育的原则,比如孩子需要自己赚钱买自己的物品,或者需要通过努力学习来获得家长的认可。如果孩子不遵守规矩,家长要坚定立场,不要妥协。
2、让孩子明白过度沉迷手机的危害
成年人知道过度的沉迷手机对身体、对生活或造成某些方面的影响,可是孩子他不知道,他只知道手机,手机游戏好玩,有趣,打赢比赛了有成就感,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关于危害方面的信息,让孩子学会接受,慢慢改变。
3、给孩子提供合适的替代品
孩子渴望拥有手机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希望和朋友保持联系。因此,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其他方式,比如让孩子和朋友见面或者组织活动。同时,也要教育孩子学习平衡,不要过度依赖手机。
4、确定清晰的奖励和惩罚机制
家长可以制定清晰的奖励和惩罚机制,来鼓励孩子积极学习和遵守规矩。比如,如果孩子能够坚持一周的学习计划,家长就可以奖励他们一些小礼物或者特殊的活动。
5、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可与孩子的特长结合起来
其实,特长与学习并不矛盾。很多有特长的孩子,学习成绩也不错。由于有特长、有兴趣爱好,这些孩子会经常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表扬和鼓励,他们的兴趣劲头也会潜移默化地移到学习上来,从而使二者相得益彰。
孩子沉迷手机的原因:
1、孩子缺少陪伴
缺少父母的陪伴,孩子感到孤独又无处诉求,而手机里丰富的有声有色的内容信息,冲击着孩子的视觉和大脑,孩子更容易对此感兴趣,沉浸其中而忘掉孤独、无聊和烦闷。手机成了代替父母陪伴孩子的另一个娱乐伙伴。
2、父母的言传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孩子有一对“手机控”的父母,那多半孩子沉迷于手机,手机不离手也就不难理解了。
3、孩子的好奇心强,但是自制力差
手机功能很多,并且具有很强的娱乐性,而小孩子天性好玩,好奇心又强,所以肯定要对手机感兴趣的,但是因为自身制止力很差,玩起来却不知时间长短,就会慢慢产生痴迷状态。
父母想要没收孩子的手机,肯定是孩子过于沉迷手机了,父母才会出此下策。但是还是建议家长,能够利用更科学有效的方式解决孩子本质沉迷手机的心理,而不是通过外在强制措施戒断孩子玩手机的条件,因为这样不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
父母可以没收孩子手机吗?
如果子女未成年人还在上学期间,手机不是子女通过自己的劳动力争取来的,父母是有权利没收子女手机的。但是如果该手机依法是属于子女所有的,那么父母除了为维护子女的利益外,不得私自处分该手机,应当妥善的保管手机,并对子女教育和疏导。
父母该怎么教育沉迷手机的孩子?
1、多带孩子出门运动
尽管完全不让孩子玩手机是不可取的,但还是尽量让孩子少玩手机比较好。如果有时间,家长应该多带孩子出门运动,让孩子感受真正的世界,也好加深亲子间的感情,让孩子多享受和父母一同玩耍的乐趣,而不是沉溺于虚拟的手机屏幕中。
2、拓展电子产品的用途
网络是把双刃剑,电子产品既能使孩子沉迷网络,荒废学业,也能为孩子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涉猎到更多知识。在孩子平时玩儿电子产品的时候,不要只让孩子打游戏,家长可以多带孩子看一些手机上有益的东西:纪录片,技能课程等等,让孩子发现电子产品的新用途,通过电子产品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3、给孩子制定相应的计划
家长在发现自家孩子沉迷于手机后,不妨可以和孩子进行协商,制定一个相应的计划。这样既能让孩子每日都可以使用手机,同时也能充分利用孩子的碎片时间,让他们去做些更加有意义的事情。
4、家长以身作则
孩子喜欢玩手机,与家长也有一定关系。孩子小的时候,为了减轻自己的压力,让孩子玩会手机。还有就是,孩子放学回家了,家长拿个手机玩的不亦乐乎,孩子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做好榜样。吃饭的时候,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不要拿出手机。可以和孩子聊聊天,说些孩子感兴趣的东西。
5、培养孩子更多的兴趣爱好
平时生活中家长注重孩子的兴趣爱好的培养,使得孩子的兴趣爱好更加广泛一些,对手机的喜爱程度、依赖程度有所降低。同时兴趣爱好也为孩子开启了新的一段路。
6、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
一些孩子沉迷手机,是因为课余生活过于的单调,或者学习当中压力过大。所以,父母要丰富孩子的课余时间,缓解孩子的个人压力,比如父母可以陪伴孩子进行阅读,阅读能够拓展孩子的知识面,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学会主动学习。
孩子玩手机其实是现在很普遍的现象,我们总是能看到孩子捧着手机玩游戏,就像几年前的网络上瘾少年一样,只是电脑换成了手机。所以控制孩子玩手机是十分有必要的。然而直接给孩子把手机收掉实际上这种行为会让孩子对家长产生敌意,甚至会为了手机而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
首先,家长可以给孩子做思想工作,让他认识沉迷于手机的危害,明确这个时期学习才是首要任务。这个时期的孩子对父母的关系不太依赖,家长与孩子沟通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如果家长觉得直面与孩子沟通效果不大,可以通过书信、微信等方式,与孩子倾诉彼此的想法。
其次,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商量,制定好玩手机的规则与相应的奖惩措施,这样孩子会更容易接受,家长在之后要做好监督。
最后,家长要给孩子树立榜样,不沉迷于手机。想要让自己的孩子不沉迷于手机,家长要起到以身作则的作用。很多孩子沉迷手机就是从家长沉迷手机引起的。如果家长一到家就玩手机,不花时间陪孩子,不关爱孩子,孩子从家长的一言一行中都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孩子的手机大多数都是家长给的,所以家长在给孩子手机之前,一定要给孩子制定好规则,以免孩子日后沉迷其中。如果孩子还是沉迷了,那家长选择没收孩子的手机也是一种不错的办法。但是想要彻底改变孩子的沉迷手机的问题,就要彻底的改变孩子的思想。
家长没收孩子手机是正确的吗?
正确。家长作为监护人,对孩子很多行为可以规范,暂时不让使用手机也是可以的。但还是希望家长能够正确开导孩子,让孩子自己主动控制自己玩手机的频率和内容。
家长管理孩子玩手机更好的做法:
1、和孩子多沟通
耐心和孩子沟通,注意沟通方式,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然后针对玩手机给出自己的建议。家长不要看到孩子玩手机的时候,就暴跳如雷,怒骂孩子,这样只会适得其反。所以父母要注意技巧,要对孩子耐心地劝解和循序渐进地引导。
2、让孩子意识到手机的危害
你不说,孩子可能一直不觉得玩手机有什么危害,比如会让视力下降,影响学习,朋友减少,体重增长等等。与此同时,大家还要帮助孩子增强自控能力。对于孩子玩手机这件事,除了要配合一些方法以外,关键还是要从根源做起。最根本的是要孩子建立判断意识,让孩子意识到玩久了对自己的伤害。
3、多陪伴孩子
大部分孩子沉迷玩手机的原因是父母没有足够的陪伴。如果家长没有足够的孩子陪伴,孩子就会利用游戏来消磨时间,自然而然就会沉迷玩手机。如果父母能每天抽出时间陪伴孩子看书学习或者,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体会手机之外的乐趣。
4、父母要以身作则
有的家长手机不离手、打游戏追剧,这样的教育缺乏说服力。想要孩子放下手机,父母要以身作则,管理好自己以身作则。如果父母能每天陪伴孩子看书学习,在孩子面前做严格自律的人,孩子耳濡目染之下,肯定会把更多的心思和精力花在学习上,成为自律的人。
5、限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
不可否认,手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就连我们大人也不能完全拒绝手机诱惑。但是,家长可以制定规则,限定使用手机时间。比如:一次不能超过20分钟、不要在黑暗当中玩手机、不要离得太近、不要躺着玩等等。
6、培养孩子的其他兴趣
很多孩子玩手机是因为,没有什么感兴趣的时间来打发时间。我们可以培养孩子的其他兴趣,比如给孩子很多有趣的图书,一起读书,带孩子到户外活动等等。一来能充实孩子的课余生活,也起到了转移注意力的作用。
我作为家长想说的是:
需要了解孩子玩手机的内在原因,17岁的孩子还在天天沉迷手机,其中的核心原因就两个,第一个就是有伴一起玩,人类是群居动物,有人一起玩才开心,特别是玩游戏,和同学一起玩是最快乐的。
给孩子规定玩手机时间,如果强制性让孩子不玩手机也不好,家长可以通过规定孩子玩手机的时间来限制,不让其养成只玩手机不学习的习惯,可以跟孩子达成协议,比如规定每天在某个时间段可以玩手机,能玩多久等。
家长可以找一个可以跟孩子聊天的朋友,让他跟孩子好好的聊一聊,来一个心灵上的沟通,在这个同时,父母要做好表率,自己平时少玩手机,多关心孩子,多跟孩子沟通要把孩子当做朋友,经常跟孩子聊天,相信这一切都会慢慢的好起来。
相关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