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
细心和耐心是我们作为家长都要交给孩子的技能,一方面是为了孩子以后发展的道路上不会以为粗心大意而受阻,另一方面也是让孩子具备优良的品格,便于孩子以后的社交。那么如何锻炼孩子细心和耐心?
如何锻炼孩子细心和耐心
1.让孩子多做一些细活儿,给予孩子肯定和鼓励
父母可以让孩子做一些需要耐心和细心的活儿,例如绣花、剥豆子、择菜等,来培养孩子的细心品质。
当孩子表现好时,父母要及时给予表扬;表现不好时,也要鼓励他们勇敢地进行下一次尝试。在做这些细活儿前,父母应该教给孩子相应的技巧,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教孩子学会事后反复检查
俗语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没有人能保证自己不出错,为了让自己减少发生错误的机会,检查就是最好的方式。
每次孩子做完作业时,父母应该要求他们认真地自我检查一遍,如果检查出错误来,就让他们认真思考为什么会错,每次出门前要求孩子再检查一遍东西是否都带齐了,是否有落下的。父母最好要求孩子写一张所需携带物品的清单,然后对照着清单进行检查。
3.找到孩子的喜好
我们要尽可能地让孩子接触了解更多的新鲜事物,然后观察他们对哪一类比较感兴趣。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让他们多接触那一类的东西。孩子不感兴趣的事物,他们是不会有耐心的。
4.给孩子“细心”的心理暗示
面对粗心大意的孩子,我们不要再对他说“怎么这么粗心”,更不要声色俱厉地批评,否则很可能会对“粗心”起到强化作用,反而不利于他克服这一毛病。
相反,我们要多给孩子“细心”的心理暗示,在孩子粗心的时候提醒他“做事要细心,相信你可以做到的”。
此外,当孩子认真且集中注意力完成某件事情之后,我们要及时肯定他、鼓励他,强化他的“细心”表现。只要我们这样去做,孩子就会有一种自己很“细心”的心理暗示,从而就会产生克服粗心的主观性,进而从根本上克服粗心的现象。
为什么要锻炼孩子的细心和耐心
1.能让孩子做事更有自信
孩子专注力如果较为集中,那么在做事情的时候,成功率也会更高一些,这就容易让他们获得满足感。长久以此的话,小孩在一次又一次地满足感下,会变得非常自信,这远比做事拖拉带来的内心满足感要强。
2.能让孩子做事更有毅力
很多小孩在做事情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拖拉、三心二意等问题,因此容易出现做事半途而废的情况。所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能够让他们做事更加有毅力,能够避免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出现主动放弃的情况。
我们都知道一个有耐心的人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是比较受欢迎的,相反,急性子的人在生活中朋友一般不多,所以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我们作为家长了解如何锻炼孩子耐心,让孩子成为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
如何锻炼孩子耐心
1.家长先慢下来,做榜样
许多孩子没有耐心,因为他们的父母做事的时候也是虎头蛇尾。所以,如果你想要孩子有耐心,父母必须耐心地去做所有事情。另外,父母在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情之前,要先跟孩子约好这件事必须耐心地做完;
如果没有完成不仅需要补上没做完的,而且还得再增加时间来处理相关的事情。这样,孩子就能够有计划地去做事,也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耐心地把事情做完。
2.父母多鼓励孩子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废
当孩子努力完成某件事时,父母应及时给予赞美,以增强孩子耐心做事的好习惯。
3.给孩子一些担当
让孩子做些家务活,打扫卫生,收拾自己房间等等。而且一定要打扫的井井有条,东西要排放整齐。有些浮躁的孩子就算让他打扫卫生,也是胡乱搞下,这样是不对的。
4.要集中孩子的精力,使他们持久地沉浸在一种活动中
要让孩子知道,生活中许多事是需要耐心和等待的。有时孩子饿了马上要吃,渴了马上要喝,想要什么玩具当时就要买,家长可有意延缓一段时间,不要立刻满足孩子的要求,以培养孩子的耐心。
孩子没有耐心的表现
1.依赖的情绪较为明显
当孩子面对问题时,更加倾向于向其他人寻求帮助,而不是耐心的思考解决问题。对于他人的依赖感明显,自己的思维能力无法得到锻炼,缺乏主见,因此也较少获得成就感,不够自信。
2.时而有暴力的表现
当孩子面对问题时,由于没有耐心会表现出急躁的情绪,此时就比较容易产生暴力的行为。比如说在与同伴玩游戏的时候,由于没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就很容易出现冲同伴发脾气、推搡等行为。
3.做事极其散漫
因为缺乏耐心,孩子的目的性不是很强,很容易有开始但是很难有结果。对于问题的产生不能够积极的回应,喜欢逃避、推卸责任。
在生活中孩子没耐心的表现比较常见,但是当孩子的这种行为没有得到干预和纠正的时候,那么其对孩子带来的不利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前几天和闺蜜聊天的时候聊到一个话题:如何锻炼孩子的专注力和耐心?不仅让我陷入沉思,因为我们都知道专注力和耐心对于孩子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些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家长培养、锻炼的。
而明明知道这一点,但是我们之前都没有重视这些问题,更别说对孩子进行引导和锻炼了。相信很多家长也会有这样的情况。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孩子专注力和耐心的相关问题吧。
如何锻炼孩子的专注力和耐心
1.多让孩子活动
多让孩子进行大肢体的动作,像行走、跳跃、翻滚等,都可以让孩子的大脑更活跃,思考以及反应能力得到提升。因此在平时对于耐心和专注度要学习的东西会更有精神,也就意味着学习更有劲,表现会更专心!
2.给孩子营造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
孩子的书桌上除了文具和书籍外,不应摆放其他物品,以免分散他的专注力;抽屉和柜子最好上锁,以免孩子随时翻动;
书桌前方除了张贴与学习有关的地图、公式、拼音表格外,不要贴其它分散孩子专注力的东西,女孩的书桌上不宜放置镜子;不要让孩子养成一边看电视,一边做作业的习惯。
3.训练孩子良好的听力
“听”是人们获得信息、丰富知识的重要途径,“听”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父母可以让孩子听音乐、听说书,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话描述所听到的信息,努力培养孩子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4.要尽量减少对孩子唠叨和训斥的次数,让孩子感觉到他是时间的主人
教孩子学会分配时间,当他在相对短的时间内集中精力做好功课,便有更多的时间做其他事情。孩子学会自己掌控时间,有成功的感觉,做事会更加自信。
为什么有的孩子专注力和耐心差
1.家长独断专行,粗暴打断孩子正在做的事情。
有些家长性格比较自我,总是会打断孩子正在做的事情,影响孩子专注力,破坏亲子间的感情。
2.家长在一旁“诱导”孩子。
比如家长在一旁玩游戏看电视或者大喊大叫,使得孩子注意力转移,从而影响孩子专注力维持。
3.家长的过度关心干扰了孩子。
比如孩子趴着看书,家长就直接将其纠正,影响了孩子等等行为,久而久之孩子的专注力就受到影响变差。
4.和自身条件有关
比如孩子喜欢打游戏,不喜欢写作业,所以做作业的专注力容易被破坏。所以孩子专注力能否集中取决于他们的兴趣。
我们都说:耐心是一种修炼,也是一种修养。其实孩子都是这样的,耐心这个东西并不是天生的,这是正常的现象,让孩子耐心去做好任何一件事情,这个是需要家长引导和孩子努力去锻炼的。那么如何锻炼孩子的耐心呢?
如何锻炼孩子的耐心
1.从身边的小事来培养让孩子明白耐心的重要性
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明白,耐心执着是成功的秘诀。让孩子多做一些洗碗,清洁桌子,清理房间等小事。一开始,孩子们会漫不经心,想玩耍,父母要督促让孩子做他们的工作,直到把碗洗干净、把饭桌擦干净,并且把房间收拾干净。
2.家长应该树立好榜样。
许多孩子没有耐心,因为他们的父母做事的时候也是虎头蛇尾。所以,如果你想要孩子有耐心,父母必须耐心地去做所有事情。另外,父母在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情之前,要先跟孩子约好这件事必须耐心地做完;
如果没有完成不仅需要补上没做完的,而且还得再增加时间来处理相关的事情。这样,孩子就能够有计划地去做事,也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耐心地把事情做完。
3.有意识地延迟满足孩的愿望
家长有时候会在孩子提要求时冲动地马上满足孩子,殊不知这是一个好的训练孩子学会等待的一个好时机。可以告诉孩子“过年的时候就给你买”,这样既满足了孩子有训练了他的耐心。
4.训练孩子学会等轮到他的时候才能行动
很多孩子很大了还没有耐心等到轮到他的时候就出手,这个习惯需要从幼儿时就训练。可以试试和孩子一起搭积木,告诉孩子游戏规则,那就是你搭一个我搭一个,轮流来,不得插队。
当孩子要连续搭的时候要阻止他,告诉他“该轮到我了”,当孩子和家长一起玩这个游戏学会等轮到他时才动手时,就可以在家长的监督下和同龄的孩子一起玩搭积木的游戏了。
孩子缺乏耐心有哪些坏处
1.过度依靠父母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那些没耐心的孩子在做事的时候,如果短期内不能达到目的,就不愿意再继续做下去了,往往会寻求父母或者他人的帮助。对父母的依赖性较高,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有负面的影响。
2.学习成绩不理想
孩子学习没耐心,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学习成绩不理想。与那些上课认真听讲,注意力集中的孩子相比,没耐心的孩子,学到的知识可能只有40%,远远达不到及格水平。这样长期下来,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影响非常大。
3.专注力较差
没耐心的孩子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做事、做作业专注力不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注意力不集中。孩子经常做作业的时候玩玩橡皮,摸摸桌子,东张西望,迟迟完不成作业。而专注力好的孩子可能半个小时就把作业写完了。
不管是学习也好,和人交流对话也好,理解力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不仅仅是阅读,听力也是如此。理解力差,就学不会文化知识,听不懂别人的谈话,很多孩子经常听不懂或听不到家长的话,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理解能力有问题。
如何锻炼孩子的理解能力?
1、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家长需要知道,孩子是否专注,关乎着理解力的好坏,如果分神,肯定不能听懂或看懂,所以要提高孩子的理解力,先从专注力开始。提高专注力的方式有很多,从听觉上,可以让孩子听一段文字,统计某个字的次数;视觉上,寻找两个相似的画的不同或相似句子的不同;思考上,让孩子根据某个主题短时间内尽可能的想更多的关联词语。
2、给孩子解释说明
当孩子遇到不能理解的问题的时候,家长应该用孩子听得懂的话进行解释说明,让孩子去理解,这个过程中,要有耐心,要用言语启发孩子自己思考,去理解并得出自己的结论,可以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你是怎么看的?”,引导孩子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思考。
3、让孩子多角度考虑事情
当孩子对一件事进行理解后,家长应该带孩子从多个角度去思考认识,提升理解力,比如长方形正面看、侧面看上面看等,都有不同的图像,拍照下来,就能让孩子多角度理解长方形的概念了。其它事情也是如此,坚持让孩子多几个角度考虑,理解力会快速提升。
4、不能让孩子偏离中心
孩子理解一件事,往往会被要理解的知识带偏,比如说解读2+3=5的时候,突然想到了比3大的数字是什么,忘记了自己最初的目的是要理解2+3=5。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就要锻炼孩子围绕主题去谈话,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做事不偏离中心,理解力也会得到提升。
5、让孩子进行深度思考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态度,当遇到问题时候,理解了只是第一步,孩子还应该更深层次的思考原理,从根本上掌握知识。只有掌握了根本原理,孩子才能真正的理解,有了这个习惯,孩子的理解力会逐步提升,那么就会看到一个理解力超强的孩子。
6、让孩子多阅读
提高理解水平的最佳方法是通过练习。最好的练习方法就是玩得开心,让阅读成为一项有趣的活动,至少有时候,而不是一件苦差事。家长可以利用周末的时间,与孩子一起阅读,孩子在阅读中出现理解不了的地方时,家长要及时的对孩子进行解答,这样孩子的理解能力会逐步上升。
孩子没耐心怎么锻炼?
1、家长应该树立好榜样
孩子没有耐心,因为父母做事的时候也是虎头蛇尾。所以,如果想要孩子有耐心,父母必须耐心地去做所有事情。另外,父母在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情之前,要先跟孩子约好这件事必须耐心地做完;如果没有完成不仅需要补上没做完的,而且还得再增加时间来处理相关的事情。这样,孩子就能够有计划地去做事,也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耐心地把事情做完。
2、从身边的小事来培养让孩子明白耐心的重要性
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明白,耐心执着是成功的秘诀。让孩子多做一些洗碗,清洁桌子,清理房间等小事。一开始,孩子会漫不经心,想玩耍,父母要督促让孩子的工作,直到把碗洗干净、把饭桌擦干净,并且把房间收拾干净。
3、给孩子设置障碍
如果孩子没有耐心的话,家长可以给孩子设置一些障碍,比如说可以和孩子一起搭积木,搭积木是一个需要耐心的游戏,如果操之过急,积木就会倒塌,这个时候就可以让孩子耐心的去搭积木,如果孩子太过急躁的话,积木就会搭不好,还得重新再搭一次,给孩子一点教训,孩子就会变得有耐心,最终积木可以搭成,孩子的耐心也得到了培养。
4、父母不要溺爱孩子
对于孩子的教育,重要的一点还是父母,父母不应该溺爱孩子,让孩子形成耐心的好习惯,虽然一开始会遇到一些障碍,但是慢慢的就会有经验,而不是父母一手操办孩子的一切,让孩子想要耐心的机会都没有,所以改掉溺爱的这个习惯,孩子也会慢慢变得有耐心。
孩子没耐心的表现:
1、摔玩具
玩具是孩子最喜欢的东西,孩子摔玩具了,就说明急躁、没耐心了。孩子遇到自己不愿做的事或得不到想要的东西,若是尖叫、骂人或打人了,家长要注意及时劝导孩子。
2、注意力难集中
缺乏耐心的孩子注意力难以集中,做事散漫而较难坚持。孩子玩玩具喜欢看这个、拿那个,兴趣广泛却难以专攻。
3、比较容易哭
耐心较差的孩子喜欢哭闹、凡事依赖被人,遇到困难动辄求助旁人。长时间这样会使孩子丧失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的意志力慢慢变得薄弱。
如何锻炼孩子的自信心?
1、鼓励和表扬:让孩子先从小事情做起,凡是做对了一件事情,就要进行表扬和肯定,才能有利于孩子树立自信心。
2、体验成功:很多孩子都是在过多的失败中怀疑自己、否定自己,让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利于他自信心的培养。
3、不溺爱孩子:很多孩子是在众多呵护下长大的,一点小挫折都受不了。作为家长,不能溺爱孩子,让孩子多经历挫折,培养自信心。
4、培养孩子的成就感。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给他设立短期可行性目标,让他能够体会到实现目标的快乐和兴奋,他就会感受到成就感,有了成就感他做事情就会特别的努力,培养孩子成就感有利于孩子的自信心的培养。
5、多给予关爱、支持和鼓励。当孩子担心自己某些事情做不好或不会做,但是他有这个能力将这件事情做好的时候,父母应该多给予支持和鼓励,可以帮孩子一起完成这件事情。
在帮助的同时给予关爱,让孩子体会到其实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只是她自己不够自信而已,将孩子心目中的大困难化为小困难,从而一步一步的去克服,孩子的自信心就会一步一步搭建起来。
6、激发孩子的天赋。孩子如果有某种天赋或一项特长,自信心就会比较足,而这种自信的力量也可以转移到其他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
7、帮助孩子交朋友。当孩子有找朋友的意识,家长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情况下可以给予帮助,可以有意安排一些比较适合的集体活动,为孩子的好朋友们敞开大门。
锻炼孩子的自信心的好处:
一、自信心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心理品质,是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和谐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二、自信是走向成功的起点,自信的孩子能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主动地与人交往,勇敢地面对困难,较快地适应环境,大胆地尝试新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