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自控力好的孩子注意力更集中,更能长时间坚持完成一件事情,不管是对孩子的学习还是以后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家长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对孩子自控力的培养。
怎么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1、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
人的成长不但需要物质,也有精神、情感的需要。经常与孩子沟通,你发现孩子道德品质方面是否发生了偏差?好的行为习惯是否有待于进一步养成?也只有与孩子经常性的沟通,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才能使孩子从心底里感觉幸福,促成好的习惯的养成。
2、循序渐进,及时表扬。
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首先,爸爸妈妈要有耐心,注意循序渐进,切忌操之过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内心世界,与孩子之间建起了绝对的信任,以便于树立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有效地增强了父母的教育影响,对于孩子的不良表现,要给予耐心的说服教育,切忌一味地训斥、压制。再有,对于孩子表现良好的自控行为,要给与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3、培养孩子顽强的毅力。
顽强的毅力是一个人良好自制力的重要保证,所以要培养孩子的良好的自控能力,首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比如,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参加“户外拓展训练”等活动,训练孩子坚强的意志。平时,也要注意不要过分的溺爱孩子,而要理智的去爱孩子。
4、帮助孩子树立自控的信心。
让孩子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哪些能碰哪些不能碰。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了解周围环境的稳定因素和不安因素,让他们能够有选择的面对变化。
5、培养孩子自知。
自知,就是了解自己的情绪。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怒哀乐的不同情绪。父母每日抽点时间跟孩子交谈,引导孩子坦白说出自己的感受,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这时,父母的“用心听”就起到关键的作用。
孩子自控力差的原因:
1.孩子无法抵挡外界诱惑
孩子生性活泼,好奇心强,很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吸引。
2.父母管教不严格
很多父母对待孩子过于温柔,要知道家长的权威和该坚持的原则千万不能丢,这样才能让孩子学会尊重规则。如果父母管教不严格,面对孩子触碰底线的行为一再妥协没有及时教育劝阻,只会让他们的自制力越来越差,行为越来越“出格”。
3.总与其他孩子比较
有的家长总喜欢把孩子跟其他孩子相比较,发现孩子能力不及他人就打骂。要知道此时家长打骂责罚是没有用的,应带孩子换个角度看问题。
上一条:怎么样才能让孩子改掉拖拉的毛病
下一条:初中孩子如何教育